-
1 # 東北女孩可心
-
2 # 笑笑的麥子
方言總是比較有意思的話題,而且一個省不同的地方說出來的話也都會不一樣。
有的時候別人對自己說家鄉方言,且又等著自己回話。
我聽不懂,但又不能不懂裝懂,只能一臉懵逼的樣子。
那時才深深感覺普通話的重要性。
不過,好像“吃飯”二字總是能讓人們比較容易的揣摩出來,即便一時沒領會,加一個往嘴裡扒飯的動作就瞭然了。
我們這兒把吃飯
-
3 # 使用者98678684403
位置廣東
客家話吃飯:食飯sit6 fàn
潮汕話吃飯:駕崩jiā bèng
百話吃飯:吔飯yā fán
潮汕人說百話人吃完了飯叫“jiā sài”。
-
4 # Lucky15189869紅影
我的家鄉看到來人,首先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吃了飯嗎”?這都是開口語,表示問候的一句客氣話,我們農村的地方土話就說:“您切了飯嗎”!這就是我們家鄉的地方語言!
-
5 # 灌雲那些事1
我的家鄉灌雲方言說吃飯和普通話是一樣的,但是有個稍貶義的說法是“漲飯”,一般是家長說孩子的。另外在吃飯過程中,夾菜的說法是“刀”(音),吃菜下飯叫“就”(音),盛飯叫“裝”。哈哈!估計一般外地人聽起來會懵的。
下面我重點來說說灌雲一些食品方言的說法。
灌雲,蘇北小縣,北臨雲臺山(即傳說中的花果山),南隔新沂河與灌南縣相連。其方言與新浦、東海、響水、灌南、沭陽相似而有別,同屬江淮官話之洪巢片中的海州片。百度百科顯示,經方言學者研究、總結,海州片區的語音特點為:
語音特徵:平捲舌都念做捲舌,無ng聲母,先天韻合口呼轉入桓歡韻,陰平是曲折調214,陽平是高升調35,上聲是高降調41或42,去聲是高平調55,無兒化。
這段話應該是按照某種語音分類標準寫出來的,有點像計算機程式碼,不知其意義何在。如果您問我灌雲話和新浦話有什麼區別,我會很簡單粗暴地告訴您:灌雲話硬,新浦話軟,灌雲話稜角分明,新浦話像是經過打磨,產生了圓角。因此,灌雲話講起來還是挺累人的,但我不會康熙字典用的那種注音法,否則可以舉個例子。
知網收錄與灌雲方言有關的論文若干,如張可《灌雲方言中副詞用法舉例》、方方《灌雲方言中的三個程度副詞》、孫盼盼《灌南話程度範疇研究》、吳中雲《連雲港地區江淮官話入聲研究》等,此類研究恪守語言學研究正規化,專業化程度高,不太想看。而潘美秀、張大強《淺談連雲港歷史名城申報視野中的方言地名》、潘美秀《連雲港方言文創的開發與展望》、孫會《連雲港方言俗語的修辭藝術》、丁愛俠《連雲港婚假喪葬禮俗中的方言俗語》、王萍《連雲港方言俗語與文化》……等,以方言觀察地方文化,正是我心儀的寫法。但搜遍網際網路,也沒有找到對灌雲話的文化闡釋,如果有學者能在這方面做一些系統性的研究(不能寫成旅遊景點解說詞的瞎編亂造式),於故鄉的文化建設,將極有裨益。
朝牌餅
邊寫邊流口水的美味。長條狀,形似大臣上朝時所執朝牌而得名。表面輕抹鹽水,勻撒蔥花芝麻,貼附爐壁烘烤。初出爐時口感最佳,如果買回與家人同享,最好是敞口包裝,切勿繫緊袋口,否則餅內蒸汽揮發,於袋壁凝結為水珠,香脆的餅皮旋即綿軟,咀嚼趣味盡失。如果有烤箱,回爐低溫慢烤片刻,則美味無損。
灌雲方言中的食物梅豆國者
即四季豆,灌雲人常用其紅燒豬肉,小時候吃過很多次。四季豆孔隙豐富,湯汁滲入其中,鮮美甚於豬肉。還有一種吃法是豆角飯,豆角洗淨切段,和海鮮(或香腸)、菌類同鍋略炒,加生抽、鹽,與大米一起燜制,無須其他佐菜,能吃兩大碗。
小油痴子
路邊食品,現在還有人賣。糯米粉打溼,揉成圓形麵餅,有點像雲南人吃的餌塊,放入平底油鍋煎炸許久至兩面深黃。感覺這玩意的功能近似皖北餄餎條子及北京焦圈,廉價、易尋、密度大,可在腸胃中緩釋,持續為底層勞動者提供能量。
灌雲方言中的食物歪歪kuo(第二聲)者(輕聲,同子)
貝類食材,Kuo,即殼。灌雲燕尾港臨海,贛榆、墟溝兩地的海產也方便運送抵灌,故飯桌上海產繁多。歪歪kuo者吃法偏重油強辣爆炒,反而蓋住了海產的鮮美本味。推薦兩種吃法供家鄉人民參考,其一為清蒸後蘸醬油,蒸鍋裡滴點白酒,醬油裡泡些薑末。其二為日式吃法,黃油煎姜蒜,加啤酒煮開,再煮熟kuo者,最後滴點醬油,食客可用貝殼舀湯喝,最後用湯汁泡飯,一絕。
地蛋
地蛋是很形象的名字,即土豆,家裡的吃法多為切絲爆炒。其實它是吃法繁多的優良食材,切塊煮熟,拌熟蝦仁、熟雞蛋、沙拉醬,可供早餐。煮熟後打爛成泥,混合火腿、牛奶、蔥粒,表面鋪滿馬蘇裡,可作零食,也可代餐。就算是最常見的炒土豆絲,也有一些講究,切細絲,清水泡去澱粉,切得越細,澱粉去除得越徹底,口感也就越脆。瀝乾,熱鍋,熗幹辣椒、蒜,油燒到很熱的時候,放入土豆絲,翻炒十餘秒,加鹽,沿鍋壁滴入陳醋。
米共(米棍)
大米或玉米加入米棍製作機,高溫膨化後,經機器塑形,成為中空棍棒狀,按根出售。有些小孩喜歡把米棍折斷,套在手指頭上挨個吃完。米棍香脆,密度很低,不足以飽腹,因而自帶瓜子般的魔力,讓人一根接著一根,不知疲倦。
灌雲方言中的食物黃英蟹者(子)
生長於黃海灘塗的一種小螃蟹,肉少價廉,蒸熟了沒什麼“吃頭”。連雲港、鹽城一帶,多以醬油、鹽、白酒、生薑的混合液浸泡至入味後用於佐粥,是一種葷質鹹菜。因螃蟹太小,食客只需用手翻開蟹殼,其餘皆用筷子,夾起、咬碎、吸蟹汁、喝粥。
蒲薺
即荸薺、馬蹄,削皮生食,有澀感,澱粉含量較高所致,煮熟後口感更好,但鮮甜味減淡。和酒釀一起煮熟,冰箱儲存兩小時,可作夏日甜點。
沙逛(第四聲)者
即沙光魚,黃海灘塗特產,嘴大貪食,肉多刺少,脂肪含量較高,故魚湯雪白,肥嫩可口。此魚愚笨,易於捕捉,生長速度又特別快,所以價格較低,是連雲港市民餐桌上最為常見的海產。
-
6 # 千煉
我家鄉,“吃飯啦嗎”是慣常招呼語,在老家,不管是不是飯點,啥時碰見啥時問“吃飯啦嗎”
-
7 # 遙山書雁
我老家是甘肅蘭州的,在我們這裡,每當人們見面的時候,就會問一句:“吃老沒”,意思是說,吃了沒有,被問的人會回答一句:“吃老”!
在我們蘭州,最數著名的是蘭州牛肉拉麵了,被譽為“中華第一面”。蘭州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兩個板塊交匯的地方,同時也是遊牧文明和農業文明交匯的一個地方,在蘭州的南部是草原,盛產牛羊,而蘭州的北部和西部的河西走廊是一個著名的糧食產地,同時蘭州毗鄰黃河,盛產蔬菜,漢族的糧食、藏族的牛肉和回族的制面技藝,三個民族的文化和智慧,融為一體,於是造就了紅遍大江南北的“蘭州拉麵”。
蘭州牛肉拉麵跨越了百餘年,這種飲食文化,紮根在了人們的記憶裡。這碗麵的傳承和變遷裡,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每一個普通百姓家從“有什麼吃什麼”到“想什麼吃什麼”的改變。每當人們早上見面,問一句:吃老沒?
不知道你們家鄉對吃飯怎麼稱呼,你們家鄉有什麼飲食文化呢?
-
8 # 中國書畫文化
就我所知道的,濟南、泰安及其附近地區的說法是:吃麼(發音:chi mo,mo是第四聲)煙臺、青島及其附近地區的說法是:吃什姆(發音:chi shi mo ,chi或 chi shi mu,後兩個字發音都是第一聲) ;吃尚昂(發音:chi shang"ang,後兩個字連起來讀,第四聲)
-
9 # 76小孩兒
當飯菜做好擺在桌時,媽媽讓爺爺奶奶快吃吧,看冷了(吃飯)催孩子上學(快嚷喪,塞完走,吃飯的意思、)說爸爸快造吧(吃飯)好上班。問媽媽你吃了嗎?我對付一口(吃飯);見到鄰居問:吃了,今天我糙兩饅頭(吃飯)。就到這了,家裡放好桌子等我呢?(吃飯)。
-
10 # 柚子愛寫真
天旋地轉:原地左轉3圈,右轉3圈,然後往前走3米。 女生做10個俯臥撐;若是男生做20個俯臥撐。 頭頂一本書或果盤,學模特走臺步,轉個圈後走回來。(如果書或果盤掉了就要重來) 大哭10秒鐘後,突然大笑10秒鐘,反覆兩次。 用屁股寫字,讓其他人猜,直至猜中。 大聲說:“我叫***,來自***,我是***最帥(男)/最漂亮(女)的。 喝一杯可樂與果汁的混合飲料。 學一種動物的叫聲,並模仿該動物的動作(比如猴子、貓、狗等) 用任何方式逗主持人大笑。 一邊360°繞頭,一邊朗誦一首詩歌。 教會現場的觀眾朋友一句你的家鄉方言。(你吃飯了嗎?等等) 假如你是女生,請演唱一首男歌手的曲目;反之亦然。 告訴所有人你初戀的故事。 假如你是男生,請邀請現場的一位女生與你共舞;反之亦然。 假如你是男生,請邀請現場的一位女生與你共唱一曲;反之亦然。 大聲說:“我叫***,來自***,我不是好人,我是混球。 任意選擇現場的一位異性朋友,給她或他一個擁抱。 頭頂一本書或果盤,富有感情地高唱“這就是青藏高原”,直至現場觀眾滿意為止。期間不能掉落頭頂物品。
-
11 # 夏日裡的一抹涼意
我自己的家鄉話說吃飯,沒什麼特別的,還是說‘吃飯’,可是我老公的家鄉用方言說吃飯就很奇特了,有說"七飯"的,還有說"掐飯"的。有老鄉嗎?
-
12 # 山裡人Qoooo
吃飯有講究
吃早飯:za buning 第一音
吃午飯:za dao 第一音
吃晚飯:za mie 第一音
回覆列表
大家猜猜我是哪裡人,吃飯用我們老家話怎麼說
1:吃飯了,聽見沒,叫你呢,趕緊的殺冷的快點,1:哎呀媽呀這家造的,2:哎呀媽呀老好吃了,都吃頂脖了,直打嗝,沒出息真磕磣呀
嘻嘻大家猜出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