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真的具備壓倒性優勢嗎?事實上,早在開戰之前,明朝的軍事劣勢已經明顯的顯現了出來!

    1、明朝征討大軍號稱47萬,但實際上只有11萬。

    2、即便是這11萬的大軍,還夾雜著13000人的朝鮮僱傭兵,和數千到萬人左右的葉赫女真部落僱傭兵,這兩股力量只為了在背後壯聲勢,根本沒有打算成為戰場的主力,去掉這兩股不想參戰的軍隊,明朝的實際軍事力量只有87000餘人。

    3、再考慮南路軍李如柏出於種種考慮,在距離赫圖阿拉最近的情況下,卻延遲進軍,如果說為了配合其他三路大軍共同進入戰場,前期延遲還可以理解,但隨後其他三路大軍全軍覆沒之後,他的兩萬餘人的南路軍竟然還沒有進入戰場,也就是說整個薩爾滸之戰,明軍實際出動的軍事力量只有六萬多人左右。

    後金方面全員出動,湊足了六萬左右的軍隊,還有少數漢軍牛鹿和歸附的蒙古軍隊,以及守衛界凡城的上萬名民工,後金的實際兵力已經不止六萬。而明朝只有六萬多人,又分成三路進軍出擊,那壓倒性優勢的說法又從何而來?到底誰比誰具備優勢?

    薩爾滸之戰明軍損失慘重,陣亡約45000人,並損失戰馬牲畜兩萬餘匹。結合薩爾滸之戰前,明朝軍隊已經不佔優勢,這樣的結果也在情理當中,但結果的背後,恐怕還有一些更實際的內容:

    營中一日倒斃馬二百四十九匹。

    由於這場大戰的調兵先後歷時九個月,眾多征討大軍從南方和西北遠道而來,惡劣的天氣,遙遠的路途,加上明朝末年缺乏軍餉補給的現狀,也造成明軍的戰馬大量受損,以至於出現了某一天就死亡249匹的記錄,按照這樣的數量,薩爾滸之戰爆發時,明軍的很多騎兵早就變成了步兵,甚至隨後賬面上損失的兩萬多匹戰馬和牲畜,也不光是戰場上造成的損失,很多可能在開戰前就已經損失。

    這其實也解釋了北路軍馬林與後金軍隊發生遭遇時,他的騎兵部隊為什麼會出現“下馬站立”的局面,除了固守陣地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因素,就是很多騎兵根本沒有馬匹,以及有馬的騎兵很多都是在戰馬死亡之後,臨時找的驢和騾子充數,平日裡行軍還可以,可到了戰場,你能騎著驢進行反衝鋒嗎?

    出征前伏地哀嚎

    簡短的幾個字,就是明朝征討大軍出征前的現狀,由於多年沒有大型戰事,又要前往數千公里以外的遼東,多路明朝大軍抗拒不斷,加上明朝末年長期的軍事系統崩潰,逃兵不斷甚至縱容逃兵出現藉機吃空軍餉。也就是說薩爾滸之戰中,字面上進入戰場的六萬多人,其實際數量很可能達不到六萬,因為很多士兵只在部隊的賬面上出現過,實際上早就消失多年。

    當然,有些軍隊在開戰前很可能會盡可能的補充一些新兵,以彌補賬面上的虧空,可這樣的新兵蛋子又有什麼戰鬥力可言?所以明朝的三路大軍,每一路人馬都在人數過萬的情況下,僅一天就全軍覆沒,這麼多人,一天甚至不到一天之內就全被砍殺,除了八旗軍隊的戰鬥力強悍之外,參戰明軍部隊處於“虛數”狀態,或者很多士兵只是臨時穿上軍裝的老百姓,也是上萬大軍瞬間崩潰的原因之一。

    薩爾滸之戰,明軍由進攻轉為防禦,戰場上的慘敗只是一方面,但更大的另一方面,就是明朝和後金透過此戰才得以發現一個問題:明朝的軍事體系在此時已經瀕臨崩潰!

  • 2 # 日常刷下線

    萬曆不是像一個混混欲睡的老人而是他真的快死了,萬曆三大徵不是外線作戰就是以少勝多,他還有七個月就要離世時的情況下已經截制不了手下大臣了,原本萬曆計劃李如柏為主將,這一改就可以變出殺氣,李如柏兵居清河,距離赫圖阿拉最近他為主要出清河牽制野豬皮,進可以威脅赫圖阿拉退可以退回清河固守,其他三路在有李如柏開了全圖的情況下進軍就會安全的多,退一步講野豬皮還是要偷襲,也不可能盡全力,必須操持對清河的圍困。兵力分散就會導致其他幾路戰時打成焦灼,無法儘快打掉一路,那赫圖阿拉絕對會丟。回到現實中這個揚鎬不但無能還作作,想做什麼儒將,龜縮遼陽不出來,前線4只部隊互不隸屬,誰向誰靠攏變成了難題,就算儒將之首諸葛亮還知道上出師表杵在軍中呢。整個事件就是這個揚鎬想貪功,對於最合適主帥的李如柏心存忌憚,不想他有好的機會。這才有顛倒主次讓勞師遠征的杜松部作主攻的計劃。

  • 3 # tanglengshan

    明軍把部隊分成4部,分進合計,努爾哈赤在內線騎兵為主6萬人每次優勢兵力對一部1.5萬到3.5萬,打敗3路。騎兵機動優勢對步兵優勢大得多,加之人數多,每次戰役都摧朽拉枯。明軍比較輕敵,未認真對待,4路分兵,主力杜松又把3.5萬部隊分成2部份,一部冒進。

    每路後金對明軍數量多,但明軍火器優勢大。努爾哈赤對敵情,地形和天氣掌握,對杜松軍趁遼寧冬季大霧,明軍發揮不了火器優勢。對馬林軍,隨機應變,趁馬林軍判斷失誤進攻時防禦隊形喪失,發動進攻,形成4對1優勢。明軍指揮官對敵情不掌握受騙判斷失誤。

    明情報是禮部管理,對遼東邊防殘破和努爾哈赤崛起判斷很準。明朝未努力恢復遼東防禦。

    明朝決策已經受混亂政治影響紊亂。

  • 4 # 大胖166732062

    個人認為有一下幾點原因:1、明軍屬於全國徵調,在內部協調統一指揮方面不足。2、幾十萬大軍糧草需求巨大,朝廷財政壓力太大。急促吹戰力求速戰,造成了倉促進軍。3、分兵推進造成了兵力分散被個個擊破。4、內地士兵戰鬥力不及滿人,漢人士兵安穩久了思妻念兒的沒有滿人野蠻兇狠無牽無掛。

  • 5 # 天怒人怨鬼見愁II

    1. 指揮官楊鎬對麾下幾個總兵控制力不強;

    2.山海關總兵杜松輕率冒進,在其他幾路人馬沒有跟上時,自顧自往前衝,但是在渡河時碰上問題,部隊被一分為二;

    3. 李如柏壓根沒來,他和老奴還是親戚;

    4. 馬林(馬芳兒子)帶著部隊在夢遊,杜松部被殲滅後他的部隊被輕而易舉的ko;

    5. 根本原因是明軍野戰的戰鬥力已經嚴重退化,遠不及成化犁庭時期,建虜的甲兵已經是東亞最強,明軍應對得當也不佔優勢,何況指揮的一塌糊塗。

    4. 正確的應對方法是當時就進入守勢,封鎖邊境,貿易制裁,堅壁清野……這個是馬後炮了

  • 6 # 柚子愛歷史

    薩爾滸之戰,之所以佔據壓倒性優勢的明軍會戰敗,並導致主力被全殲,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明軍指揮層戰略戰術的失敗

    薩爾滸之戰明軍的總指揮楊鎬本就是個庸才,他並沒有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條件是否完備,就倉促制定出一個四路明軍分進合擊的戰略計劃,企圖僥倖取勝,結果犯了兵力分散的戰場大忌。

    反觀後金方面,四路明軍出動之前,作戰企圖即為後金偵知。努爾哈赤根據明軍的作戰意圖,認為明軍南北二路道路險阻,路途遙遠,不能即至,宜先敗其中路之兵,於是決定採取“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擊破的戰略作戰方針,將八旗軍6萬兵力集結于都城赫圖阿拉附近,以逸待勞,充分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優勢,發揮騎兵勇猛神速、善於野戰的特點,在運動戰中相機殲滅明軍。

    因此說,雖然從表面上看明軍數量佔絕對優勢,四路大軍合計有11萬人,但是每一路單獨對上後金的6萬精兵都處於絕對的劣勢,這也給了努爾哈赤各個擊破的機會。且明軍與後金相比是“以短擊長, 以勞赴逸, 以客當主, 非計之得”。努爾哈赤運用“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正確的戰略方針,針對明軍兵力分散且互不統屬,推進步伐不一致的特點,集中優勢兵力、對於明軍四路大軍實行各個擊破,五天時間連破三路明軍,僅有行動遲緩的李如柏一路倖免。

    二、戰爭的非正義性導致明軍不得人心,也得不到當地百姓的支援,且明軍普遍厭戰。

    薩爾滸之戰對於後金來說,是一場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站在了戰爭正義性的制高點上,因此後金軍得到了當地群眾的擁護和支援,士兵為了保衛家園也不畏強敵,敢於鬥爭,如守衛界凡城的四五百人, 敢於面對多於自己二十多倍的明軍作戰。而明軍則由於後金百姓的堅壁清野,導致所到之處受凍捱餓。

    再者,薩爾滸之戰正值明朝萬曆年間, 政治極端腐敗,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軍民普遍厭戰。且明軍大多是從全國各地強行徵調來計程車兵,都不願出關作戰,作戰前就已經有大批士兵逃亡,“前調三千到遼止八百”,這就造成了兵無鬥志、軍無戰心的嚴重局面。所以與勇猛作戰、保衛家園的後金士兵一比,無論是從氣勢上還是戰力上明軍都處在了絕對的劣勢上。

    三、明軍將帥不和,且各路主帥心懷鬼胎,互相之間沒有聲援和配合,各自為戰。

    西路軍主帥杜松率3萬明軍擔任主攻,但是他為了爭得頭功,行軍過速,轉而被孤立突出於後金軍的正面,於是努爾哈赤利用這一點,用極少兵力遲滯本來就落後的其他幾路明軍,集中優勢兵力全力殲滅杜松的明軍主力。

    再有,明軍總指揮楊鎬與南路軍主帥劉綎素來不睦,作戰時,不但派親信到南路軍 “持紅旗督陣” , 而且還派人暗裡監視劉綎,這就造成了明軍內部不團結。

    另外,各路主帥之間也鬧矛盾, 各人自保, 互不援助,。當西路軍劉綎中了後金埋伏後,有人勸有人李如柏前往增援,但李如柏“不從, 綎遂覆歿”。如果李如柏當時能夠“偏師策應,殺入重圍,劉綎當不至死,或夾擊成功, 未可知也”。然而最終李如柏為了儲存自身實力,見死不救,眼睜睜的看著友軍被殲滅卻無動於衷。

  • 7 # 九魚亭

    薩爾滸之戰是大明和後金的戰略轉折點,從此之後,明朝轉入防守態勢,而後金則處處掌控先機,逼得明軍節節敗退。在此之前,明軍還是有勝利的希望的,只是由於種種因素下,導致戰爭失敗。

    此次戰役,明軍出動11萬精銳士兵,後金只有不到6萬人,差距很明顯。最後的結果是後金大勝,明軍損失5萬主力部隊,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天氣原因

    明軍此次戰役的部隊,大多從各地抽調,因為只靠遼東的兵力肯定是不夠的,抽掉的軍兵有福建的、四川的、浙江的,可以說是個大雜燴。大多士兵是南方軍隊,而作戰地區卻是在寒冷的遼東。

    楊鎬本想著等天氣轉暖之後再行動兵,而朝廷則一直催促發兵,無奈之下,楊鎬只能倉促迎戰。遼東二三月的天氣極為寒冷,當地遼東兵可能不太在意,而南方軍隊對此及其不適,軍中厭戰情緒嚴重。

    天時地利,兩方面明軍全都站不住,可以想象一下,明軍凍得瑟瑟發抖,面對的還是如狼似虎的後金騎兵,失敗也就成了時間問題。

    指揮失誤

    此次戰役楊鎬兵分四路,四路將領分配是馬林、杜松、李如柏、劉綎,這四名將領都是一頂一的名將,作戰經驗豐富。分兵則是失敗的最大原因,總兵力11萬左右,4路分兵之後,每路的兵力則不足3萬。

    這無疑給了努爾哈赤各個擊破的機會,當時最強的騎兵統帥非努爾哈赤莫屬,而明軍則只有楊鎬。努爾哈赤由於兵力比較少,他並沒有分兵,而是以速度取勝,後金騎兵在戰場快速穿插,打得就是個時間差。

    在那冷兵器時代,沒有對講機沒有無線電,四路軍出動後,連友軍的影子可能都找不到,努爾哈赤正是看到這一點,集中優勢兵力快速殲滅敵人,令明軍措手不及。

    臨時拼湊,將帥不和

    為了到達威懾敵人的目的,楊鎬在出兵前就派使者告訴了努爾哈赤進攻計劃,這明擺的是自找苦吃。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將帥不和,別看楊鎬身為總指揮,其他將領對其也並不服氣,分兵四路行動計劃也太過模糊。

    大將杜松是一位猛將,為了搶功,他孤軍深入敵境,遭到敵人重創,杜松所部是人數最多的,且是這次戰役的主攻部隊。由於輕敵,西路軍全軍覆沒。杜松輕敵冒進,落得戰敗身死。

    劉綎和楊鎬向來不和,主將之間的矛盾可能成為戰場的最大障礙。四路軍沒有任何配合,自己打自己的,本身兵力也不多,而分兵最大的優勢就是配合,沒有配合那分兵還有什麼意義。最後4路被滅了3路,只有李如柏所部撤了回來,明軍大敗。

  • 8 # 老蟲

    薩爾滸戰役是關乎滿族存亡的一戰。明朝這邊出動近100000人,努爾哈赤也出動了60000人。

    明朝方面指揮是經略楊鎬,總兵杜松、馬林李如柏和劉綎。

    滿族則是努爾哈赤帶著四個兒子,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

    起因是努爾哈赤在赫圖阿啦建立“大金”,自稱“天命可汗”,還攻打下了撫順。

    萬曆皇帝就派楊鎬去剿滅,但是明朝的軍隊季節很慢,楊鎬7月出發,到了年底各地的軍隊才陸續到達。而且來到全是老弱病殘,還得再次徵召,一來二去,就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此時撫順以及落入努爾哈赤手中快一年了。

    本來說好的50萬軍隊,可到最後能來的也不過10萬人。這讓楊鎬很頭疼,他本來打算穩紮穩打,慢慢推進。可萬曆不願意啊,萬曆是個財迷,就這點軍費還是狠狠心才出的。萬里想盡快結束,早結束一天,就能省不少錢。所以天天催著楊鎬進軍。

    楊鎬是個文官,明朝一直是文官領導武官,所以楊鎬就召集了幾個文官一起商議戰略計劃。這些人哪懂軍事啊,也就楊鎬的水平稍微高一點,制定了一個看起來還不錯的方案。分兵四路,以赫圖阿拉為目標,圍住赫圖阿啦城,活捉努爾哈赤,這場戰爭就結束了。

    作戰命令已下達,這些總兵們不願意啊,這不是去送死嗎?還分兵4路,大金都是騎兵,那不是送上去讓人收割嗎?

    但楊鎬不管,亮出尚方寶劍,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總兵們無奈,那就執行吧。

    不過楊鎬還是有點“小聰明”,他虛張聲勢說有50萬大軍,而且把對外宣稱的出兵時間要比實際晚20天,如果能騙過努爾哈赤,楊鎬還真有可能成功。不過這次遇到的是努爾哈赤,他透過獲得到的情報,成功判斷出明軍的真實意圖。

    由於地形因素,明軍的四支部隊速度不一樣,這就給了努爾哈赤可乘之機,努爾哈赤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成功戰勝明朝軍隊。

    此後,就是持續了經半個世紀拉鋸戰。

  • 9 # 五酒煮史

    薩爾滸之戰,明朝於遼東部署軍隊大致在十一萬人上下,後金頃舉國之兵也有六萬之數。從兵力對比看,明軍佔據了一定優勢。但是,明軍卻在此戰遭遇慘敗,戰死者超過四萬五千人。

    原因何在呢?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明軍的兵力構成頗為複雜,主力大致是宣大、延夏和川陝的邊軍。除此以外,還有來自西南各地的土司兵以及藩屬的北韓兵、海西女真兵等。

    諸多原本互不統屬的人馬臨時抽調拼湊在一起,戰鬥力能保持多少,其實很值得商榷。

    而且,以上問題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我們不妨盤點、分析一下。

    戰略決策倉促上馬

    努爾哈赤在公元1618年9月釋出“七大恨”反明誓師。遼東的撫順城及以東堡寨都成了後金軍攻擊的目標。如果說以前的“衝突”和“摩擦”,明朝君臣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戰爭的規模控制在相對較小的範圍內。

    但此時此刻,努爾哈赤已經公開向明朝開戰,這就使得明朝君臣不得不立刻馬上正視這個棘手又繞不過去的問題。

    明朝君臣之所以不願意將戰爭規模擴大化,並非他們不想,而是當時的國勢和兵力均捉襟見肘,實力已經不允許像萬曆早期一樣說打就打。

    努爾哈赤公開與明朝撕破臉,等於給明朝君臣出了一道難題。但是,這道題再難,也得做下去,否則又如何維護天朝上國的權威和地位?於是從萬曆皇帝到閣臣們,都不得不馬上部署開戰事宜。

    只是開戰要有兵,遼東的邊軍雖然有六萬之數,但分散於全遼各堡寨,連自保都很困難,就更別提剿滅戰鬥力強悍的後金軍。所以,必須從全國徵募可戰之兵。當時,明朝軍隊中戰鬥力尚可的只有宣大邊軍和川陝邊軍。

    宣大等地的邊軍常年與北邊作戰,戰鬥經驗十分豐富,四川明軍也剛剛經歷了平定土司叛亂的戰爭,是以也有著一定程度的戰鬥經驗。

    薊遼總督薛三才曾在上呈給萬曆皇帝的奏書中,提及了明朝在全國各地徵募士兵的基本情況。

    “征剿奴者,可得十萬人。”

    而這十萬人裡,還有北韓的一萬三千人,以及海西女真和各地土兵的數千人。除去這些零零散散的附庸軍,真正能夠一戰的也只有八萬人左右。

    這個數字實在很令人心酸,煌煌大明朝擁有人口近兩億,最終在全國東拼西湊才只得了八萬人的軍隊。

    且不說八萬人數目是否足用,單單就是成分複雜,各部之間能否協調調動,一致作戰,都是個未知之數。

    儘管很多方面都不如人意,可畢竟有米下鍋了,接下來就是確定負責指揮平遼作戰的人選。

    實際上,以當時的情況而言,合適的人選確實沒有多少。按照明朝“以文制武”的原則,武將在原則上是不能夠統帥全軍的,所以那些很有戰鬥經驗的總兵們至多隻能擔任一路的指揮。

    遼東經略楊鎬就此浮出水面,出現於萬曆皇帝與閣臣面前。雖然在援朝作戰時他的表現實在不好看,可遼東的屯田又搞的有聲有色,甚至於還打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勝仗,這也讓他被朝廷一致認可,有知兵之名。

    受命輔助楊鎬指揮作戰的還有薊遼總督汪可受以及巡撫周永春、巡按陳王庭等人,都是清一水的文官。而那些身經百戰的總兵們只有資格列席軍事會議,甚至連發表意見的權力都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文官指揮部擬定了“分進合擊”的戰略方針。

    不能說分進合擊的戰略一定不好,可以當時明軍的實際情況而言,實在很不明智。

    在不合適的戰略下,各路明軍又出現嚴重戰術失誤

    按照文官指揮部的戰略,明軍被分為四路,圍攻目標就是努爾哈赤的根據地,赫圖阿拉城。

    其中,西路軍三萬餘人,由山海關總兵杜松率領,出撫順,沿著渾河北岸,由西向東進攻赫圖阿拉;南路軍兩萬餘人,由遼東總兵李如柏為主將,由靖河向北進攻赫圖阿拉;北路軍兩萬餘人由總兵馬林率領,在開原、鐵嶺一帶由北向南,進擊赫圖阿拉;東路軍則由寬甸出發,以劉鋌為主將,率所部一萬餘人,以及一萬三千餘北韓兵,由東側向赫圖阿拉進發。

    文官指揮部的戰略意圖很明顯,企圖用劉鋌所部的東路軍吸引後金軍主力,然後以杜松所領主力西路軍負責主攻。但這種想法也太過一廂情願,只要後金情報工作正常,就很容易得知,東路軍是一支由少量明軍和北韓附庸軍拼湊而成的雜牌軍。

    這樣一支軍隊,怎麼可能吸引後金軍主力呢?

    除此以外,西路軍主將杜松的戰術也與文官指揮部一樣,犯了分兵的大忌。這不是說分兵一定不好,只是分兵也要視情勢而定。

    杜松所部在二月二十一從遼陽開拔,於當月二十九日抵達撫順,而後在三月一日抵達渾河沿岸。界藩城扼守通往赫圖阿拉的要害之地,明軍對此志在必得,杜松將部眾一分為二,留下兩萬人駐紮於薩爾滸山腳,並親率一萬人過河進攻界藩城。

    他的本意也許是讓兩部隔河呼應,但倘若真有後金軍來攻,無論哪一部人馬,勢必都無法從容渡河救援。一旦渡河,則必會遭到後金軍的阻擊。

    這個決定在無形中為後金軍創造了分割包圍明軍的客觀條件。

    不可否認,老將杜松確實勇猛,可他在界藩城外的吉林崖下,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憑藉地形險要,僅僅數百後金軍就將明軍主力拖在渾河岸邊超過半日。

    後金軍主力正是以這半日的時間差,從容趕到界藩城,在代善的率領下以後金五旗兵馬近三萬七千餘人,向駐紮於薩爾滸山的兩萬明軍發動突擊。

    戰鬥開始之後,事態就已經超出了杜松的掌控,圍攻界藩城的杜松只能眼睜睜看著薩爾滸大營被後金軍消滅,卻毫無辦法。與此同時,他親率的一萬明軍也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危急境地。

    有一點值得強調,這一萬明軍並非人們印象中那麼貪生怕死,他們頑強不屈,力戰反擊,最終全部戰死,老將杜松更是身中十餘箭力竭殉國。

    可惜,以魯莽為前提的勇猛毫無意義,西路明軍全軍覆沒以後,就已經註定明朝伐遼之戰即將失敗。

    除了西路軍總兵杜松在指揮上嚴重失誤,北路軍總兵馬林出現的問題則更加嚴重,他在得知西路軍覆滅以後,將北路軍一分而三,分別紮營,進行抵抗。後金軍如法炮製,又將北路軍各個擊破。

    由於北路軍隨軍攜帶了大量火器,加上作戰勇猛,此一役令後金軍損兵折將數千人之多。

    令人惋惜的是,北路軍與西路軍相距不過半日腳程,如果兩軍能夠及時協調,在代善對薩爾滸大營發動突擊之時,北路軍能夠及時增援,此戰鹿死誰手亦未可知。

    這充分暴露出明軍內部存在嚴重的問題,從全國各地倉促徵調,東拼西湊而成的軍隊,各部之間難以協調一致,戰鬥力勢必大打折扣。

    當最強大的西路軍與北路軍覆滅以後,伐遼明軍就連最後的翻盤機會都徹底失去了。

    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除了戰略和戰術上頻頻失誤,遼東的邊境衝突最終演變為腹心之禍,與明朝本身各種問題積重難返也脫不開關係。

    萬曆三大徵急劇消耗了明朝的國力,僅有據可查的消耗開支,就已經超過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

    當然,這是明顯可以看得見的問題。從制度上而言,到了萬曆晚期,明朝官僚腐敗,導致行政效率低下,繼而又衍生出軍隊戰鬥力嚴重下降......

    在張居正去世以後,明朝上至萬曆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已經沒有人肯於花心思去解決這些國計民生的問題。

    從皇帝到官員們,都在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中較力、爭鬥。關於立太子這種事,萬曆皇帝如果能夠當機立斷,迅速解決與官員們的矛盾,也就不至於讓日漸抬頭的黨爭愈演愈烈,終至難以收拾。

    朝廷官員們把心思都用在相互傾軋的黨爭上,國事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捲進來,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除此以外,具體到薩爾滸之戰,明朝“以文制武”的原則也對此戰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戰略部署全部由文官指揮部紙上談兵,而有著諸多豐富經驗的總兵們只能列席軍事會議,連參議的資格都不具備。

    北路軍總兵馬林曾建議:

    “王師當出萬全,宜並兵一路,鼓行而前,執取罪人,傾其巢穴。”

    西路軍總兵杜松則認為,軍隊臨時拼湊而成,戰力不足,應該加以訓練再行出兵;東路軍總兵劉鋌也提出了地形不熟,延遲出兵的建議……

    這些統統被文官指揮部無視,不但不採納他們的意見,甚至比原計劃還提前了半個月出兵。指揮者如此兒戲、倉促,明軍內部本就問題重重,又如何能是後金軍的敵手?

    明軍之敗實為明朝之敗

    明朝到了萬曆晚年,已經像一架到處都是毛病的機器,勉力維持運轉尚可,一旦遭遇外部壓力,則很可能面臨停擺或者崩潰的危急局面。

    薩爾滸之戰前,從表面看,明軍佔據了相當程度的優勢,這種所謂的優勢在經過分析拆解以後,明顯已經打了對摺,甚至可以說不復存在。

    反觀後金軍內部,上下一致,氣勢旺盛,此消彼長之下,明軍焉能不敗?

  • 10 # 文淵閣留級大學士

    首先,我認為薩爾滸之戰中明軍沒有佔據壓倒性優勢。正因為沒有佔據壓倒性優勢,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五萬主力軍被全殲。

    與優勢相對應的是劣勢,那麼大明軍隊的劣勢究竟在哪裡?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軍隊構成複雜,互不統屬。號稱20萬的明朝大軍,及時組成十分複雜,不僅有內地明朝正規軍,還有北韓軍隊,蒙古科爾沁及察哈爾組成的聯合軍隊,努爾哈赤的死對手葉赫女真軍隊。各種隊之間互不統屬,矛盾重重。即便是這樣,就連內地的明朝正規軍也是這樣的問題,軍隊由各省調撥,難免也存在分歧與矛盾。

    明末遼東形勢

    第二,戰爭前期準備不足,軍事行動過於倉促。由於明後期財政日益不足,對於這種大規模軍事行動開支浩大難以支撐,大軍尚未準備就緒,而明神宗萬曆皇帝接連下旨催促行軍,致使大軍尚未準備完畢,間接導致戰爭的失敗。

    第三,士兵戰鬥力弱,戰略戰術的錯誤。在遼東形勢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徐光啟對女真人的戰略則與對付蒙古人不同,且不斷變化。他首先提出練精兵,聯 合 朝 鮮 和 北 關(海西女真的葉赫部)的軍事進攻戰略。他認為以訓練的精兵出關,“益以遼士二萬,北關一萬,更欲徵北韓二萬,兩路牽制,一路出攻,約週歲之內,可以畢事”。為了聯合北韓,他請求親自出使北韓。後來的薩爾滸之戰,明廷雖然採用聯合北韓和北關的戰略,但第一沒有精兵,第二戰爭指導錯誤,不是一路出擊而是四 路 出 擊,互 不 協 調。當 時 徐 光 啟 就 指 出:“四路進兵,此法大謬”,並預言努爾哈赤一定“並兵以應一路,當之者必杜將軍矣”。事實果如徐光啟所料,努爾哈赤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首先迎擊杜松,致使明軍大敗。

    薩爾滸之戰形勢

  • 11 # 拌生

    薩爾滸之戰,明朝於遼東部署軍隊大致在十一萬人上下,後金頃舉國之兵也有六萬之數。從兵力對比看,明軍佔據了一定優勢。但是,明軍卻在此戰遭遇慘敗,戰死者超過四萬五千人。

    原因何在呢?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明軍的兵力構成頗為複雜,主力大致是宣大、延夏和川陝的邊軍。除此以外,還有來自西南各地的土司兵以及藩屬的北韓兵、海西女真兵等。

    諸多原本互不統屬的人馬臨時抽調拼湊在一起,戰鬥力能保持多少,其實很值得商榷。

    而且,以上問題僅僅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我們不妨盤點、分析一下。

    戰略決策倉促上馬

    努爾哈赤在公元1618年9月釋出“七大恨”反明誓師。遼東的撫順城及以東堡寨都成了後金軍攻擊的目標。如果說以前的“衝突”和“摩擦”,明朝君臣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戰爭的規模控制在相對較小的範圍內。

    但此時此刻,努爾哈赤已經公開向明朝開戰,這就使得明朝君臣不得不立刻馬上正視這個棘手又繞不過去的問題。

    明朝君臣之所以不願意將戰爭規模擴大化,並非他們不想,而是當時的國勢和兵力均捉襟見肘,實力已經不允許像萬曆早期一樣說打就打。

    努爾哈赤公開與明朝撕破臉,等於給明朝君臣出了一道難題。但是,這道題再難,也得做下去,否則又如何維護天朝上國的權威和地位?於是從萬曆皇帝到閣臣們,都不得不馬上部署開戰事宜。

    只是開戰要有兵,遼東的邊軍雖然有六萬之數,但分散於全遼各堡寨,連自保都很困難,就更別提剿滅戰鬥力強悍的後金軍。所以,必須從全國徵募可戰之兵。當時,明朝軍隊中戰鬥力尚可的只有宣大邊軍和川陝邊軍。

    宣大等地的邊軍常年與北邊作戰,戰鬥經驗十分豐富,四川明軍也剛剛經歷了平定土司叛亂的戰爭,是以也有著一定程度的戰鬥經驗。

    薊遼總督薛三才曾在上呈給萬曆皇帝的奏書中,提及了明朝在全國各地徵募士兵的基本情況。

    “征剿奴者,可得十萬人。”

    而這十萬人裡,還有北韓的一萬三千人,以及海西女真和各地土兵的數千人。除去這些零零散散的附庸軍,真正能夠一戰的也只有八萬人左右。

    這個數字實在很令人心酸,煌煌大明朝擁有人口近兩億,最終在全國東拼西湊才只得了八萬人的軍隊。

    且不說八萬人數目是否足用,單單就是成分複雜,各部之間能否協調調動,一致作戰,都是個未知之數。

    儘管很多方面都不如人意,可畢竟有米下鍋了,接下來就是確定負責指揮平遼作戰的人選。

    實際上,以當時的情況而言,合適的人選確實沒有多少。按照明朝“以文制武”的原則,武將在原則上是不能夠統帥全軍的,所以那些很有戰鬥經驗的總兵們至多隻能擔任一路的指揮。

    遼東經略楊鎬就此浮出水面,出現於萬曆皇帝與閣臣面前。雖然在援朝作戰時他的表現實在不好看,可遼東的屯田又搞的有聲有色,甚至於還打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勝仗,這也讓他被朝廷一致認可,有知兵之名。

    受命輔助楊鎬指揮作戰的還有薊遼總督汪可受以及巡撫周永春、巡按陳王庭等人,都是清一水的文官。而那些身經百戰的總兵們只有資格列席軍事會議,甚至連發表意見的權力都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文官指揮部擬定了“分進合擊”的戰略方針。

    不能說分進合擊的戰略一定不好,可以當時明軍的實際情況而言,實在很不明智。

    在不合適的戰略下,各路明軍又出現嚴重戰術失誤

    按照文官指揮部的戰略,明軍被分為四路,圍攻目標就是努爾哈赤的根據地,赫圖阿拉城。

    其中,西路軍三萬餘人,由山海關總兵杜松率領,出撫順,沿著渾河北岸,由西向東進攻赫圖阿拉;南路軍兩萬餘人,由遼東總兵李如柏為主將,由靖河向北進攻赫圖阿拉;北路軍兩萬餘人由總兵馬林率領,在開原、鐵嶺一帶由北向南,進擊赫圖阿拉;東路軍則由寬甸出發,以劉鋌為主將,率所部一萬餘人,以及一萬三千餘北韓兵,由東側向赫圖阿拉進發。

    文官指揮部的戰略意圖很明顯,企圖用劉鋌所部的東路軍吸引後金軍主力,然後以杜松所領主力西路軍負責主攻。但這種想法也太過一廂情願,只要後金情報工作正常,就很容易得知,東路軍是一支由少量明軍和北韓附庸軍拼湊而成的雜牌軍。

    這樣一支軍隊,怎麼可能吸引後金軍主力呢?

    除此以外,西路軍主將杜松的戰術也與文官指揮部一樣,犯了分兵的大忌。這不是說分兵一定不好,只是分兵也要視情勢而定。

    杜松所部在二月二十一從遼陽開拔,於當月二十九日抵達撫順,而後在三月一日抵達渾河沿岸。界藩城扼守通往赫圖阿拉的要害之地,明軍對此志在必得,杜松將部眾一分為二,留下兩萬人駐紮於薩爾滸山腳,並親率一萬人過河進攻界藩城。

    他的本意也許是讓兩部隔河呼應,但倘若真有後金軍來攻,無論哪一部人馬,勢必都無法從容渡河救援。一旦渡河,則必會遭到後金軍的阻擊。

    這個決定在無形中為後金軍創造了分割包圍明軍的客觀條件。

    不可否認,老將杜松確實勇猛,可他在界藩城外的吉林崖下,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憑藉地形險要,僅僅數百後金軍就將明軍主力拖在渾河岸邊超過半日。

    後金軍主力正是以這半日的時間差,從容趕到界藩城,在代善的率領下以後金五旗兵馬近三萬七千餘人,向駐紮於薩爾滸山的兩萬明軍發動突擊。

    戰鬥開始之後,事態就已經超出了杜松的掌控,圍攻界藩城的杜松只能眼睜睜看著薩爾滸大營被後金軍消滅,卻毫無辦法。與此同時,他親率的一萬明軍也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危急境地。

    有一點值得強調,這一萬明軍並非人們印象中那麼貪生怕死,他們頑強不屈,力戰反擊,最終全部戰死,老將杜松更是身中十餘箭力竭殉國。

    可惜,以魯莽為前提的勇猛毫無意義,西路明軍全軍覆沒以後,就已經註定明朝伐遼之戰即將失敗。

    除了西路軍總兵杜松在指揮上嚴重失誤,北路軍總兵馬林出現的問題則更加嚴重,他在得知西路軍覆滅以後,將北路軍一分而三,分別紮營,進行抵抗。後金軍如法炮製,又將北路軍各個擊破。

    由於北路軍隨軍攜帶了大量火器,加上作戰勇猛,此一役令後金軍損兵折將數千人之多。

    令人惋惜的是,北路軍與西路軍相距不過半日腳程,如果兩軍能夠及時協調,在代善對薩爾滸大營發動突擊之時,北路軍能夠及時增援,此戰鹿死誰手亦未可知。

    這充分暴露出明軍內部存在嚴重的問題,從全國各地倉促徵調,東拼西湊而成的軍隊,各部之間難以協調一致,戰鬥力勢必大打折扣。

    當最強大的西路軍與北路軍覆滅以後,伐遼明軍就連最後的翻盤機會都徹底失去了。

    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除了戰略和戰術上頻頻失誤,遼東的邊境衝突最終演變為腹心之禍,與明朝本身各種問題積重難返也脫不開關係。

    萬曆三大徵急劇消耗了明朝的國力,僅有據可查的消耗開支,就已經超過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

    當然,這是明顯可以看得見的問題。從制度上而言,到了萬曆晚期,明朝官僚腐敗,導致行政效率低下,繼而又衍生出軍隊戰鬥力嚴重下降......

    在張居正去世以後,明朝上至萬曆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已經沒有人肯於花心思去解決這些國計民生的問題。

    從皇帝到官員們,都在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中較力、爭鬥。關於立太子這種事,萬曆皇帝如果能夠當機立斷,迅速解決與官員們的矛盾,也就不至於讓日漸抬頭的黨爭愈演愈烈,終至難以收拾。

    朝廷官員們把心思都用在相互傾軋的黨爭上,國事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捲進來,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除此以外,具體到薩爾滸之戰,明朝“以文制武”的原則也對此戰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戰略部署全部由文官指揮部紙上談兵,而有著諸多豐富經驗的總兵們只能列席軍事會議,連參議的資格都不具備。

    北路軍總兵馬林曾建議:

    “王師當出萬全,宜並兵一路,鼓行而前,執取罪人,傾其巢穴。”

    西路軍總兵杜松則認為,軍隊臨時拼湊而成,戰力不足,應該加以訓練再行出兵;東路軍總兵劉鋌也提出了地形不熟,延遲出兵的建議……

    這些統統被文官指揮部無視,不但不採納他們的意見,甚至比原計劃還提前了半個月出兵。指揮者如此兒戲、倉促,明軍內部本就問題重重,又如何能是後金軍的敵手?

    明軍之敗實為明朝之敗

    明朝到了萬曆晚年,已經像一架到處都是毛病的機器,勉力維持運轉尚可,一旦遭遇外部壓力,則很可能面臨停擺或者崩潰的危急局面。

    薩爾滸之戰前,從表面看,明軍佔據了相當程度的優勢,這種所謂的優勢在經過分析拆解以後,明顯已經打了對摺,甚至可以說不復存在。

    反觀後金軍內部,上下一致,氣勢旺盛,此消彼長之下,明軍焉能不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水溫過高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