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好好學習x
-
2 # 逆襲的諸行無常
這句話是《論語.為政篇》第二章的內容。原文為: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三百”,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詩經》的作者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相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延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詩經》的藝術技法被總結成“賦,比,興”,與“風,雅,頌”合稱“六義”。 比,就是譬喻。興是藉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開頭。興、比以外的其他一切表現手段,都可以包括在“賦”的範圍之內。作為一種寫作手段,它包括得十分廣泛,有敘述、形容、聯想、懸想、對話、心理刻畫等等。
“蔽”,是概括的意思。
“思無邪”, 原是《詩經·魯頌·駉》中一句詩:“思無邪,思馬斯徂。”“思”在此篇本是無意的語音詞,此處的“思”作思想解。無邪,一解為“純正”,一解為“直(正直的直)”。
本章的解釋就是,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
這一句放在《為政》篇中是有其意義的,一方面是引用孔子對詩經的評價告訴為政者,要心懷坦蕩,光明磊落,也就是說透過學習《詩》,達到“思無邪”是為政者應該努力去修身的方向,這與儒家倡導的個人修身過程中要重視“慎獨”非常切合,在論語中也有多處提到要以《詩經》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另一個方面,可以引申到為政者要明白,達到管理的目的,首先要統一思想,要透過教化,使被管理者“思無邪”,這是實現社會穩定的前提。
-
3 # 明行書院
此語出處:《論語》第二章第二節說: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思無邪”出自《詩經·魯頌·駉》中的一句話。鄭玄同學解釋為魯僖公“思遵伯禽之法,專心無復邪意也。”大意是說,魯僖公效遊時,就是遵循伯禽治國之法,專心致志,凝思於一,不胡思亂想。孔子藉以總括三百篇詩的意義。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雲:《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這句話可作為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的註解。思無邪,也就是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的意思。
回覆列表
第一這是孔子感嘆評價《詩經》。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談話經常引用《詩經》。《論語》《大學》《中庸》裡,都有大量《詩經》的詩句。第二“詩三百”,《詩經》一共三百十一篇,三百是概數。“一言以蔽之”,一句話來評價《詩經》,就是“思無邪”。真人真心真性情,沒有邪念,也不裝腔作勢。無論是忠臣孝子,還是痴男怨女,都是真情流露,直抒衷曲,毫無偽託虛假。就像我們最熟悉的《詩經》第一首:“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千年了,你一聽,還是那樣。第三朱熹註解說,善者可以感發人的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的逸志,讀《詩經》,可以讓人歸於其性情之正。其詩句言語委婉,往往因一事而發,而其意則直指全體,沒有什麼比《詩經》更加世事洞明的了,義理人情都給他說盡了。所以孔子說“思無邪”三個字可以將《詩經》一語道盡,因為這三個字,就可以盡《詩經》之義,也是《詩經》示人之深切也!第四程頤說:“思無邪者,誠也。”就是一個“誠”字,誠心誠意,真心真意,不必掩藏自己,也沒想用什麼虛情假意去誑別人。張居正說:“只是要人為善去惡,得其性情之正而已。人之心若能念念皆正,而無邪曲之私,則其所為,自然有善而無惡。”有善無惡,思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