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運的腦神經

    一般正常人每天的飲水量是1000~1200毫升。

    正常成人的需水量可根據體重計算: 每日需水量(ml)=體重(kg)X40(ml)。

    正常人每天需水量在2000~2500毫升,其中飲水量1000~ 1200毫升、食物含水量700~1000毫升、體內氧化糖、脂肪、蛋白質產生的水300毫升左右。 所以,正常成人每日飲水量為1000~1200毫升。

  • 2 # 嶽文昌醫生

    正常人一天需要補充多少水,這需要根據人一天需要消耗的水來決定。人體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一些我們不能察覺的生物反應,這些過程都是需要水的,而這一部分水是人體水分的基本需求,如果因為天氣過熱或者出汗過多,導致排出的水分增加,那麼這一部分水分也是需要額外補充上來的。由於天氣過熱或出汗過多這種情況並不是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因此這篇文章討論的是人體的基本水分的需求,也就是說這是補充水分的最低要求。

    一個正常的成年人24小時的需水量是35~45mL/kg,如果想計算一個人的具體量,那麼我們可以取其平均值40mL/kg來計算。這裡舉一個例子,假如一個成年男性的體重是70kg,那麼他24小時的需水量就是40×70=2800mL;如果一個女性的體重是45kg,那麼它的需水量就是40×45=1800mL。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需水量和體重是有一定的關係的。

    下面我們來看一張表格,這張表格是《外科學》裡有關體液管理一張表:

    從這張表我們可以大致看出人體每天的水分來源和去處,在正常的環境下,人體排出的水分主要在呼吸、面板蒸發以及排出的糞便和尿液這幾個方面,如果環境炎熱那麼蒸發的水分就會多,如果喝水過多,從尿液中排出的水分就會增多。而我們水的來源,除了透過直接飲水以外,還有一部分水分是來自於我們的食物,比如主食、蔬菜和水果等。在飲食結構比較固定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失去過多的水分,主要就是透過飲水來進行調節。

    從上表可以看出,正常情況下我們24小時的飲水量應該在1000~1500毫升,也就是2~3瓶礦泉水的量,但很多人可能覺得自己一天並沒有喝很多的水,其主要原因是現在很多人在飲食結構上發生了變化,比如飲食中會加入湯等含水分比較多的食物,還有很多人有飲用飲料的習慣,這裡面都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顯得我們直接喝水量並不是很多。

    嬰幼兒一天需要補充多少水?

    嬰幼兒的需水量要比成年人大,但是需水總量要比成年人少。一半來說嬰兒24小時需水量150 ml/kg左右,以後每3歲減去25 ml/kg。嬰兒的需水量和成年人是類似的,也需要按照公斤體重計算,而嬰兒自己並不能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圖,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千萬要給孩子足夠的水分,避免脫水。

    如果缺水,應該如何補水?

    這裡要說明的是健康人在正常生活中,即便你不會刻意的去喝水,一般情況下一位不會缺水的,因為人體對於水鈉平衡有著非常好的調節功能,如果因為水分蒸發過多,就會出現口渴,那麼自然而然人就會尋找水喝。

    如果人因為疾病導致體液大量丟失,並不是單純的失去水分,其實還會失去一些電解質,對於這種情況補水是比較複雜的,往往需要醫生根據具體情況來補水,而不是單純的喝水。

    對於疾病導致的脫水,不僅僅要補充水,還要補充電解質,其中和脫水最密切相關的就是鈉。如果水和鈉是同比例的丟失,那麼我們就稱為等滲性脫水;如果脫水分更多,就是高滲性脫水;如果丟鈉更多,那麼就是低滲性脫水。一般情況只有高滲性脫水會引起人體的口渴感,而低滲性脫水和等性等滲性脫水一般不會引起人體的口渴感。

    下面這張表就是這三種脫水的詳細情況:

    從上表我們可以詳細的看到這三種脫水的特點、導致這三種脫水的各自的原因。這三種脫水在健康人生基本上不會發生,因此以上三種,我們也可以稱為病理性脫水,這裡簡單瞭解一下即可。

    對於病理性缺水來說,如何補水是醫生主要考慮的,這種情況除了要補充正常生理所需的水分以外,還需要補充累計損失量和繼續損失量,其中累計損失量應該分兩天來補。這裡關於累計損失量和繼續損失量就不詳細解釋了,也就是說對於這種病理性的缺水患者來說,除了要補充前面說的正常人體每天所需的2000~2500mL的水分和電解質以外,還需要額外的補充丟失的水分,這些丟失的水分往往見於嘔吐、失血、手術以及引流液流失的水分等。

    關於病理性的缺水,還要說的就是要有“亡羊補牢”的觀念,也就是說在補水的同時一定要糾正患者的原發病,比如一個患者是因為大量的嘔吐導致的脫水,那麼除了補充水分以外,還需要了解患者為什麼嘔吐,對患者嘔吐的病因進行治療。

    總結

    人體每24小時所需的水分是根據人的公斤體重來算的,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每日2000~2500mL的水分是最基本的需求,而這裡麵包含了人體所有來源的水分,如食物、飲水以及代謝水,代謝水其實就是指人體內的一些反應所產生的水分,這一部分水分是比較少的,一天約300ml,因此絕大部分的水分還是依靠外界的補充。

    對於正常人而言,並不需要擔心出現病理性的脫水,因為人體對於體液平衡有著很好的調節,當丟失水分過多時會引起人的口渴感,促使人們尋找水喝,及時補充水分。

    適當的多喝水對人體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並不需要害怕喝過多的水排不出來,因為我們的腎臟有足夠的能力將人體喝的水分代謝出去,所以對於健康人來說,平時養成愛喝水的習慣對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 3 # DeTailor

    水是參與人體新陳代謝速度的主要物質,能夠帶出人體內的毒素,一天喝水量應該在2000毫升左右,礦泉水瓶的量,大概要3~4瓶左右,這還不包括食物,蔬菜水果中的水的攝取。如果在炎熱的夏季,活動量大,出汗多,喝水可能會更多一些,但是也不能過量飲用水,過量飲用水有可能會造成腎臟負擔。

  • 4 # 面板醫生敬代秀

      就成年人而言,每天每人喝水應不少於2000ml,喝淡淡的茶水或者白開水最佳,喝些果汁飲料或者牛奶、酸奶也可以,但帶有新增劑的飲料最好少喝或者不喝。當然喝水也要講究方法,不要一次喝很多水,最建議的還是喝不帶糖分的飲料為宜。

  • 5 # 使用者6963700005

    不能等口渴時再喝水,口渴是體內輕微失水的表現。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為2000-2500毫升,體內物質氧化可生水300毫升,故每日應補充水分2200毫升,包括飲食中的含水量。夏天每日補充水分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滿足人體需要。

    喝水應該是白天和晚上都平均為原則,不要在單一小時內連續喝太多水。

  • 6 # 遙遠的思念2846

    不能等口渴時再喝水,口渴是體內輕微失水的表現。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為2000-2500毫升體內物質氧化可生水300毫升,故每日應補充水分2200毫升,包括飲食中的含水量,夏天每天補水在3000毫升左右,才能滿足人體需求,喝水應該是白天和晚上都平均為原則,不要在單一小時內連續喝太多水。

  • 7 # 湛江大鵬哥

    對於正常一個成年人講,每天飲水量在2500-3000ml就夠了。但是一些成年人屬於例外的情況,如果某些患者出現內分泌亢進的情況,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這樣的患者基礎代謝率的水平相對較高,每天飲水量應該在上述基礎上增加500-1000ml,否則就會出現離子紊亂等情況。在夏天出現先兆中暑的患者、明顯中暑的患者、出現因急性胃腸炎導致患者,明顯脫水的情況下,也應該在上述飲水的基礎上,多補充1000-1500ml以上的飲用水,以免出現脫水的情況,引起病理學的反應。

  • 8 # 1為正義而戰1

    一般來說,正常人體維持運轉所需要的總量約是2500ml,這些水進入到人體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直接飲用水,二是食物中的水,三是自身代謝產生的水,這個是最少的。按照中國膳食指南,在沒大量出汗和環境溼度基本適宜的情況下,每日飲水應在6~8杯水。一次性紙杯就是一杯的量,大概為200ml,這樣算下來應是1200~1600ml。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薦幾款勤花、香味濃、好看的月季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