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箋流香
-
2 # 動物博覽
很多人以為深海中存在水怪,是受一些影視作品的影響,例如有的電影說深海中存在殘存的巨齒鯊,或萬米的海底存在美人魚島之類的,但這畢竟只是影視作品,不是科學,深海區貧瘠到什麼程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海洋中大部分動物都生活在淺層——光合作用層,即水下200米內,這個水層能透過Sunny,浮游植物可以生存。植物能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固定為生物質能,從而養活了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這個水層是欣欣向榮的,多數魚類、鯨豚、鰭腳動物都在這個水層生活。
一旦超過200米,Sunny無法進入了,浮游植物就無法生存了,這樣食物鏈就從最底層斷了。這下面的生態系統主要是靠表層沉下去的有機物質碎屑,外加一些自養型微生物合成的有機物質維持的。深海水層食物非常少,是不可能養活大型動物。
200-1000米的大洋中層,離表層尚近,和光合作用層的能量交換比較多,還是有不少動物的,常見的海洋動物企鵝、藍鯨、虎鯨、大白鯊、海獅、海豹等都可以進入這個水層。
超過1000米進入大洋深層後,就是一面黑暗的世界了。著名的抹香鯨可以潛水至2200米處,它來這裡是吃數量豐富的烏賊的。
現代科學發現,鯨魚最大潛水深度是3000米,軟骨魚最大潛水深度是4500米,硬骨魚最大潛水深度是8000米。越往下可供大型動物吃的食物越少,大型動物越不會在這裡出沒。因此,深海中存在超巨型生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海底一萬米的海溝裡,只有一些甲殼動物可以生存,如端足類的短腳雙眼鉤蝦,就生活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這種小動物體長不過五釐米。這裡的食物鏈主要靠海底火山噴發帶出的一些化學物質維持著,養不活稍微大一些的動物。
如果真的存在巨型生物,或者有殘存至今的巨齒鯊、海王龍,也應該生活在海洋表層,深海水層一片寂靜,幾乎沒有生物存活跡象,如何能養活大型動物呢?
-
3 # 壹點科譜
對於深海,許多有深海恐懼症的朋友是看到圖片都會頭皮發麻,在許多影視作品裡,深海似乎是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極其的神秘。什麼大型烏賊,海怪,巨齒鯊等等……深海真有這些東西嗎?
鯨魚,特別藍鯨作為地球已知最大的物種,我想目前是沒有什麼生物能夠超過它的巨大的,神秘的深海,其實沒那麼神秘,相反是個相當貧瘠之地。
三百多年前,很多人都還不接受太陽是宇宙中心一說,認為地球才是。再到現在,你說太陽是宇宙中心會被笑掉大牙。同理,古時候,由於科技的侷限性,人類對於地球未知領域的探索一直沒有絲毫進展的。對於大海,很多人認為是無底的,以至於對深海懷有敬畏,認為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在深海。
目前,地球最深處,也就是海洋最深處的是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11034米。這裡高達1100個大氣壓強。幾乎很少有生命能夠抵抗這種壓力。是名副其實的死亡地帶。
而目前,人類探尋過的生命,極限生存深度只有8000多米,而海洋中,巨大部分動物都生活在海面200米之內,因為有足夠Sunny,各種海藻為藻類動物提供食物,連線為其它大型動物提供食物,形成食物鏈。沒有Sunny漆黑的海底,是貧瘠之地,如何來大型生物?
人類發展從未知到探尋真理,謎霧也就層層揭開了。
-
4 # 貓先生內涵科普
深海有沒有超出我們想象之外的巨型生物?貓先生先給結論,按照現代主流的生物理論來說,99.99%不可能。
先上一張圖就能說明問題。
生物最重要的活動依據是能量的獲取嘛。辛辛苦苦的忙活,吃不飽,那咋整?還得張成題主問到的巨型生物?光喝海水是肯定不夠的啊。所以,巨型的海洋生物不會捨近求遠,跑到我們都認識不了的深海中去的。
但是呢,凡事沒有絕對嘛。人類的文明探測其實還是太稚嫩的。海洋四百米以下,對電磁波的遮蔽作用相當的大,核潛艇跑四百米深海,就是安全的防偵測距離。而大洋平均水深可是四千米啊!真有個蟲洞啊,故意隱藏的外星文明基地啊,環太平洋的怪獸啊之類的,只要它們不動,那真有可能就潛伏實在了哦!
我是貓先生,感謝閱讀。
-
5 # sy賢
這是可能的,兩級食物頂端,加之北極熊比其它熊類體型更大,說明只要食物充足,在那一個深度下一定存在某種巨型生物
-
6 # 科學黑洞
深海中不會存在比鯨魚更大的超巨型生物。
目前來看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就是海洋中的藍鯨,曾發現最長的藍鯨超過30米,重達180噸。地球生物史上曾出現的海洋霸主蒼龍、巨齒鯊等在大小上都不及藍鯨。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想地球上百分之七十被海洋覆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深度超過10000米,人類對海洋的探測甚至沒有對太空探測瞭解的多。那麼是否在深海處人類很少涉足的地方有著巨型海洋生物?這種可能性是極低的,從最簡單的方向來考慮,體型龐大的海洋生物需要大量的食物進行能量補充,沒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再大的海洋生物也都會被淘汰,除非慢慢適應環境到海洋上層。一個完整的食物鏈中最重要的就是自養型生物,簡單的說就是綠色植物等,它們可以透過日光能進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機物,不僅滿足自我生長還可以供給異養型生物。
而海洋中海面至海底200米深是光照區,Sunny較充足,這裡有大量的海藻等可進行光合作用,這意味著食物來源非常充足;在海洋深度200米至1000米是弱光區,光線幾乎難以穿透到這裡,所以也就不存在海藻等植物。所有的食物來源只能靠上層飄落的屍體、排洩物等;超過1000米就為深海區,這裡沒有Sunny常年黑暗陰冷,並且水壓極大。當然這些都可以進化適應,但是食物幾乎是少的可憐。即使是海洋生物的屍體或者排洩物到達深海區也幾乎所剩無幾,深海生物勉強填飽肚子就很好了要想“養膘”幾乎是不可能了。一般大型鯨魚死亡後落在海底,生物學家給它起了個美麗的名字-鯨落,這也是海底生物的食物來源。除此之外還有海雪,一種由死亡浮游生物組成的絮狀物也是一種食物來源。但這些都不足以供養超大型生物。
體型同樣比較巨大的抹香鯨一般為棲息在海深超過1000米的地方,有的時候會在超過2000米深的海域覓食,主要捕食烏賊。即使存在體型更大的海洋生物也僅會在海洋中上層活動,必然很容易被發現。
-
7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深海中目前發現最大的是藍鯨,其次是長鬚鯨,有沒有比它們更大的生物呢,現在只能從神話中探尋了。
利維坦,希伯來語龐然大物,在猶太神話是原始的七首海蛇。聖經舊約十大怪物之首,唯一能與撒旦抗衡的存在,它的來源是複製美索不達米亞人神話特別是烏加里尼的海怪神話。在基督教的《舊約全書》《詩篇》74:14中,利維坦是一條七頭海蛇,被上帝殺死,並作為食物給荒野中的希伯來人。在以賽亞27:1中,利維坦是一條蛇,是以色列敵人的象徵,他們將被上帝殺死。它是一隻海怪,是上帝創造力量的象徵。
以諾的書中給出了以下對這個怪物的原始描述:
“那天將有兩個怪物分開,一個怪物名叫利維坦的雌性,住在海水的深淵上,在水的噴泉上; (另一個),一個名叫Behemoth(龐然大物)的雄性,它的胸部位於一個看不見的沙漠中,其名字是敦達因Dundayin,位於伊甸園的東邊。
“約伯記”描述:利維坦是一種大型鯨魚般的海洋生物,根據一些傳說可能有7頭。對他的冗長描述“他的強大規模是他的驕傲,緊閉,密封。
一個是如此接近另一個
他們之間沒有空氣。
他們彼此聯合;
它們相互扣合,不能分開。
他的噴嚏閃爍著光芒,
他的眼睛就像
早上的眼皮。
從他嘴裡出去燒火把;
火花迸發出來。
他的鼻孔冒出來了
從煮沸的鍋和燃燒的衝。
他的口氣點燃煤炭,
火焰從他嘴裡傳出來。
在他脖子上的力量,
並且沮喪地在他面前跳躍。
他肉體的褶皺連在一起,
牢牢抓住他,房屋一樣。
他的心像石頭一樣堅硬,
即使像較低的磨石一樣堅硬。
當他舉起自己,強大的恐懼;
由於崩潰,他們感到困惑。
到達他的劍無濟於事,
也不是長矛,飛鏢或標槍。
他認為鐵是稻草,青銅是腐木。
箭不能讓他逃跑;
為他變成了胡茬。
俱樂部被視為胡茬;
他嘲笑標槍的嘎嘎聲。
他的下屬就像尖銳的陶器;
他像泥潭上的脫粒雪橇一樣展開。
他使深度像鍋一樣煮沸;
他讓大海像一罐藥膏。
在他身後,他醒來發光;
人們會認為深深的是灰白頭髮。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像他一樣
一個沒有恐懼的人。
他看著一切高漲的東西;
他是所有驕傲之子的王者。
- 約伯記42:15-32
此外,根據以賽亞書27:1,在審判日,主將殺死利維坦:
"在那日,主會懲罰,
用他偉大,殘酷,強大的劍
利維坦難以捉摸的蛇 -
利維坦扭曲的大蛇;
他將殺死海龍。
根據T.B.的一段話。巴巴巴斯拉(75a),在復活時,加布裡埃爾將與利維坦戰鬥並戰勝。
然而,在詩篇74:26中,上帝被稱讚壓碎了利維坦的腦袋:
"是你摧毀了利維坦的頭,
誰讓他成為沙漠居民的食物
-
8 # 賽先生科普
可能性非常之小。目前認為藍鯨是地球上存在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之一(有人認為可以去掉“之一”,存在爭議)。
實際上,人類對深海的瞭解可能還趕不上對太空的認知程度。上天容易下海難,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猜測,在黑暗寒冷的大洋深處,存在著一種體型超過藍鯨的未知生物呢?(藍鯨的的體長最長可達到33米、體重更是可以達到驚人的180噸)
由於溫度、含氧量、Sunny等因素,隨著海洋深度的不斷加深,物種的豐富程度也在下降,如果一個有著比藍鯨更大體型的生物要生存在這環境險惡、食物匱乏的海底,這幾乎是一件不合邏輯的事情。(一頭成年藍鯨,每天的食物量甚至能達到5噸)
所以說,雖然人類涉足的大洋深處還比較少,但依據現有的理論以及事實,想要在深海處發現體型比藍鯨更大的生物,幾乎不可能。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9 # 聽說這裡的名字可以起很長很長-我來試試
二戰時期由於美國的數次核試驗,造成了大量的核輻射區,在輻射區內生存下去的動植物都有很大程度的變異,由於人類在地面及海洋表面的活動加劇,加上自身大能耗大,很多巨型生物都潛藏在深海消磨時光,也有不安分的巨獸襲擊人類城市,詳見:奧特曼打怪獸及紀錄片:哥斯拉ԅ(¯ㅂ¯ԅ)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
10 # 吉衣波哥
地球那麼大,就連馬航307那麼大的飛機丟了幾年,全世界動用至今為止的前沿科技手段都沒有找到,所以看不到不等於不存在。
-
11 # 艾伯史密斯
答:藍鯨是人類發現最大的海洋動物,深海之中是否還有更大的生物不得而知,但是可能性非常小。
藍鯨最大的可達180噸,長三十多米,一直被認為是地球上現存的最大動物;抹香鯨是另外一種鯨類,體長可達18米,重量可達50噸,廣泛分佈在全世界不結冰的海域,最大下潛深度達2200米。
隨著科學家對海洋的深入研究,人類甚至到過馬裡亞納海溝11000米的深度,在各個深度下都發現了生物的存在,整體上的分佈規律為:
(1)深度200米以上的,屬於淺海區,水溫在10℃左右,這裡藻類分佈很多,Sunny充足,動植物豐富;
(2)200~1000米深度,屬於海洋中層,光線很弱,藻類少了很多,這裡的動物主要吃淺海區落下來的生物屍體和排洩物;
(3)1000~4000米,半深海層,海水溫度較低(2~4℃),水壓很高,淺層海域的動物很少下沉到這一深度;
(4)4000米以下,屬於深海區域,正常水溫維持在2℃,在這裡不存在藻類,動物也極少;只有一些特殊進化過的動物,能在深海區域生存,食物鏈也相對簡單;
人類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如果淺海區域有更大體型的動物,估計早被人類發現了,鯨魚就主要生活在淺海區。
抹香鯨非常喜歡捕食大王烏賊,歷史上有很多大王烏賊的傳說,據說一頭大王烏賊能把一艘海船拖入海中,不過真實性很讓人懷疑。
曾經有人在抹香鯨身上發現直徑40釐米的吸盤痕跡,根據大王烏賊的體型,20米體型吸盤可達10釐米,那麼40釐米的吸盤,推測大王烏賊體長可能在80米以上。
但是也有人質疑,這可能是抹香鯨小時候被大王烏賊傷到的,然後隨著身體增長留下來的印記。目前人類發現最大的大王烏賊,也就20米左右,體重2~3噸,體長也主要源於它長長的觸手。
-
12 # 0壹心0
目前最大的是藍鯨。在未發現其它更大的動物之前藍鯨就是最大。“海里有比藍鯨更大的動物的可能性”那是吹牛範圍。
-
13 # 大海為家的魚
在現在所瞭解和認知基礎上,是沒有被發現的,科學在科技不斷髮展的情況下,會有更多未知的秘密被發現和解答。更清晰的認識這個世界。
-
14 # 大莫僧人
人類對地球的認知有多少?對海洋地瞭解有沒有超過了三分之一?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沒見過並不是說不存在/什麼都別急著否定/而應從探索開始/慢慢去求證。。。
-
15 # 健康糖泌
是可能有的。目前發現存在比鯨還大的生物是陸地上的奧氏蜜環菌,只是受限於技術,在海洋中尚未發現。不過換一個想法,鯨是地球上的,而深海不一定是地球上的深海,那麼未來人類可能會在其他星球的深海里發現比鯨更大生物的。就拿人類來說吧,每個人都是擁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個體,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在不斷豐富思想認知的群體,很少有人能超出人類思想認知整體的邊界。如果說地球是魚缸,那麼現在的人類仍就是還無法脫離魚缸的魚。
回覆列表
生命不僅具有複雜結構而且還是活的,搭建一個生命系統比建造一所房子更加困難。
雖然大自然在漫長的時間過程中完成了一系列偉大的創舉,但是施加在生命身上的一系列緊箍咒仍然存在。
》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自然法則的存在,和大自然的環境一樣,是不可逾越的。
昆蟲之所以長不大,是因為它們的血液迴圈系統不能攜帶氧氣。昆蟲需要的氧氣依靠微氣管自然擴散到身體裡,太大的個體,內部的組織就會因為缺乏氧氣而壞死。
生命在進化的過程中,一直在用各種方式試探能夠達到的極限範圍。
在高等的脊椎動物裡面,速度最快的是飛禽遊隼,其俯衝時的時速最高可以達到每小時300公里;壽命最長的是格陵蘭睡鯊,最長壽的個體壽命可以長達500年;體型最大的高等脊椎動物是藍鯨,而且它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
》藍鯨屬於鬚鯨中的羅夸爾鯨(脖子和下巴上有一道一道溝的鯨)。
關於藍鯨的體重,沒有完整的記錄。因為成年的雄性藍鯨個體體長超過30米,沒有秤可以裝得下。
藍鯨個體的重量,都是死亡後身體被切割成小塊以後稱出來的。這樣會流失大量的血液和體液,所以稱重出來的記錄都應該偏小。
藍鯨大個體的重量應該可以達到230~250噸,極值可能會接近300噸。
在遠古時期,地球上還生活著一些龐大的動物,但是都達不到藍鯨的體重。
陸地上最大的恐龍是普爾塔龍,體長35~40米,體重可以超過100噸。
曾經生活在海洋裡的最大魚類是巨齒鯊,如果按照發現的最大牙齒化石(19㎝長)來計算,最大個體的體重可以接近100噸。
也就是說,300噸是地球上所有高等脊椎動物能夠達到的體重的極限。
》影響動物體型的有兩大控制因素。
第1個是迴圈與體溫控制系統、第2個是骨骼的力學結構。
在第1點上,溫血動物有更大的優勢。
恆定的體溫有助於最佳化免疫系統抵禦感染,使溫血動物比其他動物具有進化優勢。冷血動物必須長時間地坐在溫暖的地方,才能升高體溫,這種溫度會受到周圍溫度和環境條件變化的嚴重限制,甚至會使動物暴露在捕食者面前。
在任何環境下,哺乳動物的體溫都會平均保持在37度左右,而鳥類的體溫會平均保持在40度左右。
細胞化學反應的效率取決於生物體的核心溫度。因此,與冷血動物相比,溫血動物通常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在溫度範圍更廣的地區更快地覓食。溫血動物也能支援複雜的能量依賴性器官,如大腦。所以,溫血動物有更發達完善的中樞神經系統。
細胞的能量輸出裝置是線粒體,線粒體的正常工作需要在比體溫稍高一點的溫度,所以運動員進行運動之前要熱身,就是為了提高肌肉的溫度。
溫血動物的心臟有4個心房,靜脈血和動脈血徹底分開,輸送氧氣的能力比冷血動物的兩心房更加強大,可以支援更大的器官。
》所以,最大的動物個體一定會在溫血動物中出現。
但是,大個體的動物會遇到無法逾越的物理法則,在這一點上,冷血動物和溫血動物是一樣的。
肌肉的收縮能力和肌肉的橫截面積成正比,但是身體的重量卻和尺度的三次方成正比。
因此,心臟輸送的血液量和心臟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而身體需要的血液量和身體尺度的三次方成正比。
當身體尺度不斷增大的時候,肌肉力量就會接近於極限。
同時,單位面積上骨骼承受的力量也要以身體尺度的1.5次方增加。因此,陸地上體重很大的動物都有非常誇張的粗腿。
在海洋中,水的浮力抵消了相當大一部分體重,所以藍鯨才有可能長到哺乳動物的極限體重。如果這個體重放到陸地動物上,身體就會在自重下被壓垮。
》溫血動物也有一個比較大的麻煩,就是身體的散熱問題。
人體細胞利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分解後釋放能量的25%,剩下的75%在體內釋放為熱量。身體越龐大,熱量越難以散發,這一點所有的哺乳動物都相同。
海里的鯨之所以能長到幾十噸上百噸,就是因為海水的散熱效率比空氣的散熱效率要高很多。
高等脊椎動物能夠達到的最大的體重,取決於骨骼的受力極限,以及體溫的散熱極限兩者中的最小值,這個值就是藍鯨的極限體重300噸。
所以海里不可能有比藍鯨更大的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