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牧野說消防

    那倒未必,物聯網不論是5G還是nbiot包括2G,3G,4G無非是一種傳輸手段,但因為萬物互聯的d海量連線的確需要一個更優秀的技術來作為支撐,既要解決好海量連線,同時解決低延時,低成本,這個5G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技術總是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未來會有更先進的技術來承載

  • 2 # 李雙虎

    人工智慧,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5G,5G只是一種工具,具有較快的資訊傳遞速度!為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飛速發展鋪平了資料傳輸道路!不同的是4G,3G,2G核心技術是國外掌控,而5G是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手中!

  • 3 # 繁星落石

    不一定。

    物聯網現在就有,不需要5支援也可以正常地運轉,因為還有Wi-Fi,在速度上並不會遜色於5G。而且另一個問題是這些支援IoT的裝置並非高功耗裝置,與其說支援的是5G網路,不如說是掛載在5G網路上的低頻子網路,藉助5G的覆蓋範圍,IoT部署可以更加靈活,範圍也更大,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 4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物聯網技術不一定需要5G進行承載,不過5G可以更好的承載物聯網,而且就現在的技術來看,5G對物聯網的支援也是最好的。

    物聯網技術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其實有很多的技術是可以支援物聯網的。

    物聯網,是網際網路的終極階段。

    最初的網際網路,主要是一些計算機之類的終端裝置接入。到了2G時代後期,開始了有了移動通訊系統對資料業務的支援,開始有了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3G/4G時代,移動端的網速開始變快,也有了移動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手機等移動端裝置取代了傳統的電腦,成為了整個網際網路中最多的裝置。

    而物聯網最終將可以把全部的可以聯網的硬體都聯網起來,接入到網際網路之中,也因此被稱為網際網路的終極階段。

    物聯網從開始出現,到了現在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發展,也有多種技術可以支援物聯網。

    就物聯網技術而言,也可以分為短距離技術以及廣域網技術。

    比較常見的短距離(區域網)技術,有Zigbee、Z-wave、藍芽、WIFI等。

    廣域網技術主要是蜂窩物聯網技術。

    現在的2G/3G/4G網路本身也可以承載物聯網裝置,也可以說是物聯網技術。

    比較常見的LWPAN(低功耗廣域網)技術,包括sigfox、Lora、NB-IOT、eMTC等技術。

    目前中國運營商正在大力的推廣的物聯網技術是NB-IOT。

    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企業加入了Lora聯盟,正在推廣這個技術。

    不過就現在來看,基於區域網的物聯網產品,可能應用的要更多一些,現在的智慧家居等產品基本都是基於區域網的物聯網裝置。

    5G本身其實主要就是給物聯網研發的一種網路制式,可以更好的為物聯網裝置服務。

    5G裡邊有三大應用場景,分別是eMBB(增強型移動寬頻)、URLLC(超高可靠低時延)以及mMTC(海量機器類終端通訊)。

    5G裡主要的應用就是行業應用,就是針對這些物聯網裝置的應用。

    5G裡的URLLC對應的物聯網裝置的可靠性、低時延的需求,而mMTC對應的物聯網的大連線的需求,eMBB對應的是一些諸如AR/VR、高畫質攝像頭等的高頻寬的需求。

    總而言之,物聯網並不是只有5G可以使用,不過5G可以更好的為物聯網應用服務。

  • 5 #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非也,5G只是個通訊的平臺,就如5G是一條高速的公路,4G是一條普通的路。就如汽車不需非要在高整公路上跑,比如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跑運輸,若按標準運載貨物,加上過路費,雖說跑的速度快了,但與普通的公路上的成本高了,而且高速公路套路多,對超載檢查事嚴,司機並沒有因跑高速公路而多掙錢。因為高速公路分流了,普通的公路速度也提高了,並不比高速公路慢多少,也就滿足了運輸的需求。

    5G通訊也如此,需要高速網路應用的使用者並不是很多,很多4G網路都能完成,所謂的物聯網,電商,快遞,快餐,的的達,遠端監控。遠端控制等需要行動網路的,今4G網路都以做到了,需不需要5G網路都可有可無。至於智慧工廠智慧機器人,都是獨立控制封閉的系統,根本無需5G網路。

    至於無人駕駛今4G網路也可自動控制駕駛,就是5G加入應用無人駕駛,也難普及,因不符合國情,我們人多車多,各種機動車都是用的共享資源公路,所以無人駕駛比有人駕駛有很多的安全隱患。

    無人駕駛除非修有專用的無人駕駛通道,政府原意投資建嗎?就算個別城市有條件原意建,收費應該比高速公路還貴,因城市土地一寸土地一寸金,比建高速公路的成本要就很多。

  • 6 # 智慧生活一點通

    沒有5G,以現有的4G網路物聯網依舊可以實現技術大發展。比如說現在尚未普及開來的智慧家居,智慧農業,智慧社群等均是搭建在4G網路上的,如果這個時候普及5G,高速運營的網路會對現有裝置提出更高的要求,現有的科技圈甚至可能面臨重新洗牌。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5G的出現未必是好事,但在將來5G一定能促進科技的發展。

  • 7 # 打工男

    物聯網技術和標準一直在不斷髮展,華為在2018年釋出了《物聯網安全技術白皮書》,也首次提出物聯網三要素入口、連線和生態,併發布了NBIoT技術標準以及釋出了LiteOS作業系統。

    物聯網時代最終要實現萬物互聯,實現不可想象的資料管理,最主要需要解決的承載問題有三個儲存、計算和連線,其中連線需要用到5G技術乃至將來的6G毫米波技術。

    5G技術主要解決物聯網的海量資訊傳輸時的頻寬和時延問題,雖然目前物聯網已經有一些技術應用,但主未能蓬勃發展的原因就是限於資料遠距離傳輸搬運的問題,而5G正是應運而生,所以物聯網技術的大發展離不開5G承載。

  • 8 # 極客談科技

    那麼,一起來看看,為何說5G網路的特性更加適合物聯網的發展吧!

    5G網路的技術特性

    首先,5G網路最大的特色就是速度。5G網路的理論速度將會是4G網路的百倍,最高能夠實現10G的資料傳輸。這對於未來高畫質影片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例如未來的8K影片。

    其次,可以提供大規模的裝置連線,每公里將會支援百萬裝置的接入。這與當前我們的無線WiFi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便最新的WiFi6標準,每臺裝置最高也僅支援8臺裝置的接入。

    最後,能夠實現超低延時以及高可靠性的資料傳輸。這對於互動較強的實時性應用比較適合,克服了傳統無線WiFi高延時並存資料傳輸不穩定的弊端。

    5G網路與物聯網之間的契合點

    說完了5G網路的技術特點,那麼有哪些是與物聯網的發展所相匹配的呢?

    暫時來看,5G網路的速度優勢與物聯網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大,畢竟當前4G網路的速度可以滿足所有的物聯網應用。但是,後兩點與物聯網的關聯就非常大了。物聯網的最主要特色之一就是萬物互聯,如此龐大的裝置數如何接入網際網路是個較為麻煩的問題。IPv6提供了裝置接入的鑰匙,5G網路則提供了裝置接入的載體。其次就是5G網路低延時的特色,例如當前的智慧駕駛技術,不僅對於網路延時要求較高,特別是網路的可靠性問題。

    5G網路與物聯網的契合度較強,更加適合未來物聯網發展的應用(並不排除5G研發時就考慮了未來物聯網發展的應用需求)。

    關於5G網路與物聯網之間的關係,您怎麼看?

  • 9 # 六易哥

    5G 並非物聯網的唯一承載體,只是5G的特徵,更加契合物聯網的發展,註定5G將推動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5G與傳統網路相比,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速度快,理論峰值傳輸速度可以達到每秒數10Gb, 一部超高畫質畫質電影下載完成在1秒之內。很好的滿足了物聯網具體應用中,高寬頻、低延時的應用需求,對於未來高畫質影片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例如未來的8K影片。。

    可提供大規模的裝置連線,每公里將會支援百萬裝置的接入。與無線WiFi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便最新的WiFi標準,每臺裝置最高也僅支援8臺裝置的接入。

    5G具備超低延時以及高可靠性的資料傳輸的特點。對互動性有較強需求的應用比較適合,克服了傳統WiFi高延時、數傳不穩定弊端。

    5G網路高頻寬、低時延的設計更符合物聯網所需要的基本特性,更具有低能耗、大連線、深度覆蓋的低成本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供應鏈最新趨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