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具體想問的是,水溫,投茶量,出湯時間,注水方式(直接注水和沿杯壁環繞注水)變化對茶葉的味道有什麼具體影響。比如我在泡一種芽兒制的閩東紅茶,都用蓋碗泡,但不如別人泡出來的口感柔順細滑,也不如別人的甘甜。是不是水溫太高會讓茶葉味道虛,時間過久會讓茶葉發苦,投茶量太少會不出味道?
8
回覆列表
  • 1 # dulang74

    紅茶一般來說投茶量要略少於烏龍茶和普洱,一百二十的蓋碗,投6克左右的茶葉。出湯時間應該短一點,細碎的紅茶應該即衝即出,水溫也應在90度以上,也就是落滾之後的水。水儘量用礦泉水。我自己的喝茶經驗是出湯儘量做到迅速,一旦泡出苦澀的口感,就是泡過了。

  • 2 # 白永春詩詞原創

    同樣的大師與同樣的茶葉、水和茶具泡出來的色香味兒,每次不可能是一樣的。沒有可能是哪道環節出問題之原因。正如: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以及不能同時踏進一條河流,是一樣的道理。

  • 3 # 文心雕禪

    同樣的茶葉、水和茶具,但泡出來的茶葉不如別人泡的好喝,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心的問題,愛不夠,所以就差火候。

  • 4 # 山水茗茶8

    這茶應該85度水,快衝快泡,基本上倒水入蓋碗放好電水壺就要馬上出湯了,每一種茶沖泡方法都不一樣,我泡茶都是靠感覺的

  • 5 # 菜淵明素食文化

    每個人泡出來的茶其實味道都不一樣!跟個人的狀態,對茶的領悟和把握都有關係!根據你描述的狀態,是你的氣不足!泡茶沒有聚神!深呼吸,專注的泡一次試試!

  • 6 # 彭克榮

    你和茶葉交流還不夠,不聽你的話,不肯聽從你的意願去展現美妙。

    茶葉有三次生命:

    第一次生命在天地之間,受日月精華,鐘山川靈秀。

    第二次生命在製茶師手中跳躍生成。

    第三次生命在茶藝師手中,芽葉舒展,在母親的懷抱中翩翩起舞,羽化成仙。

    所以,你有責任,也能夠與茶共舞,讓茶展示出動感的美好。

  • 7 # 茶蟲侃茶

    同樣的茶葉,水,茶具,泡出來的茶卻不一樣,那就是還有一個因素,人的因素,泡茶的人不一樣,泡出來的茶也不一樣!

    茶葉跟人一樣,每一種茶葉都有自己的性格,茶葉的產地不同,採摘的時間不同,製作工藝不同,都會有不同的沖泡方法,每一種茶葉對水溫的要求不同,沖水的方法不同,茶葉在水中寖泡的時間長短都會影響一泡茶的好喝與否。

    簡單介紹一下各種茶葉,沖泡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綠茶類和黃茶類,因都是採摘細嫩芽頭葉片製作而成,沖泡時水溫最重要,水燒開時稍涼一會,一般是80℃--85℃,就可以泡茶了,出湯的時間,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濃淡30秒或者50秒,(注,綠茶為了保證沒道茶的口感差別不大,可以出湯時留一些湯底)。泡出的茶湯香氣口感最佳,一般沖泡四次,茶葉中有用的營養物質基本泡出來了,就可以換茶葉了。

    2,白茶類,福鼎白茶,當年的新茶沖泡和綠茶一樣,水溫80--90℃,芽頭葉片越嫩,水溫相對要低,隔年的白茶或者老白茶水溫95~100℃,或者直接煮水喝也可以。

    3,半發酵的烏龍茶,一定要先用開水溫杯醒茶,沖泡一定要100℃的開水,才能泡出茶香,出湯速度,根據工藝不同也有差別,如重揉捻的武夷巖茶,就要先快速出湯,隨沖泡四泡後再拉長浸泡時間,輕揉捻的高山茶,鐵觀音等第一道大概一分鐘左右出湯,第二道40秒,第三道20秒,第四道30秒,依次再根據口感濃淡決定出湯時間(青茶類沖泡每道都需要茶水分離,不能留湯底,否則茶湯會澀味較重)

    4,全發酵的紅茶,一般沖泡水溫90℃~100℃,根據茶葉的等級嫩度不同,沖泡時水溫不同,比較細嫩的,如金駿眉,金絲滇紅等一般95℃快速洗茶,90℃沖泡,就可以,原料比較嫩葉片的,如正山小種,祁門紅茶,坦洋工夫等,95℃的水沖泡就好了,(紅茶每次沖泡都需要茶水分離,不能留湯底,

    5,黑茶類,普洱茶,者安化黑茶,陝西涇渭茯茶,藏茶等,沖泡水溫要高,100℃開水沖泡就好,如果是年份茶的話最好直接煮水喝就好,

    想要衝泡一杯香氣口感俱佳的茶,一定要了解各個茶的特點,多練習就可以了!

  • 8 # 空氣疼痛

    三個原因 一 水溫 二 浸泡時間長短 三心情 綠茶水溫不能太高 太高了澀口 黃湯 水碗短 浸泡時間應該是一杯稍長 二杯三杯短 往後依次時間遞增

  • 9 # 一茗薌茗茶

    泡茶有新手和老手之分,老手一看茶葉,就能判別這款茶的茶性,而且誤差很小;因為長期接觸茶葉,對茶的共性、個性、特性都有一個完整的瞭解,在泡茶時投多少茶量,隨時調整水溫,沖泡時間,在茶湯鮮爽度,茶味最佳的時侯出湯,掌握的淋漓盡致,這是業務的專注,茶藝的表現。新手是不是做不到這點呢?

  • 10 # 墨行70863615

    本人有自己的店,也愛茶。的確茶和所有的事物一樣,都會有一個最佳的臨界點。想要泡好一杯茶,即要了解不同茶的特性,更要養成一個專注泡茶的習慣。人養茶,茶養人。只要更多的瞭解每款茶的性情,更深刻的與茶交流,相信都會品嚐到形味俱佳的香茗!茶有德可養人!

  • 11 # 晴空2229733

    個人經驗,你說的這種情況,需要在注水水線的緩急粗細中找一個平衡點,隨手泡出水需要均勻。要茶湯口感柔和富有層次,需要注水柔出湯緩。只要出水控制均勻,不分定點注水還是沿杯注水都可以做到不使茶葉翻滾的。出湯時蓋碗最好留均勻的細縫,水幕寬、勻,不分叉或只在邊緣分細叉。你可以再觀察對照者泡茶時這兩個細節的具體表象。

  • 12 # 居士的春天說茶

    茶之道,是人在萬物生靈中面對自然的人生態度,茶本無道,道在人心。我們茶客對“茶道”的理解概念為:如何倒好一杯茶。

    以綠茶信陽毛尖為例,不同的水溫沖泡,湯色和口感都會有所變化。茶葉汁液的釋放速度:開水沖泡,在高溫作用下,茶葉氧化速度快一些,浸出物釋放速度快,口感會重一些。(忌高溫長時間浸泡)。

    專業的操作流程,開水沖泡,茶湯分離;

    低溫水沖泡信陽毛尖,湯色和葉底相對較綠,鮮爽感好一點,雖香氣得不到完全釋放。但易於反覆注水,滋味浸出回甘明顯。80_85oC水溫控制,適合人體最佳品飲。

    茶好喝的原因在沖泡細節上,一般茶葉沖泡中的三要素為:

    1.茶水比例;2.沖泡水溫;3.沖泡時間。

    以綠茶為例,綠茶屬於(炒青、烘青、蒸青、曬青)不發酵茶類,新鮮細嫩,最好的保留了鮮葉中的有效物質活性。

    沖泡水溫:80-85℃為宜。

    茶水比例:1:50為宜。

    沖泡時間:2~3分鐘為宜,粗老綠茶適當增加沖泡時間。

    茶好喝的關鍵對選擇泡茶用水的原則:

    茶葉湯色對於水的酸鹼度極為敏感。採用不同的水泡茶,會直接影響到茶湯品質與滋味。要知道,沒有一種水能夠包打天下,適合那麼多種類的茶。在實際泡茶時,還需各投所好,互相協調,讓茶湯色澤最佳即可。茶有千百種性格各異,水又有軟硬酸鹼之分,如何選擇?

    一般情況下:水的PH值會影響茶葉中的茶多酚、茶黃素、茶紅素、之間的相互轉化。從而影響湯色的深淺度、明亮度。

    一般情況下:呈弱酸性的水,適合沖泡湯色較淺的茶,會使茶湯更加清透明亮。呈弱鹼性的水,適合沖泡湯色偏紅的茶,可使茶湯越發紅濃明亮。

    選擇方法:

    好的泡茶水首先要是好的飲用水。無論哪種茶用水,看兩點:水的PH值、水的硬度。

    一般情況下,水的PH值控制在7.2~7.3為宜;水的硬度控制在80~120ppm之間為宜。

    原因如下:

    ① 人體血液的PH值在7.3左右呈弱鹼性,與人體血液基本相匹配。

    ② 茶葉本身基本都是呈弱鹼性的植物,與茶葉屬性基本相匹配。

    喝茶,享受的其實是泡茶過程。

    天下名茶多,棄酒不思量。

    君來茶當酒,好茶有天香...

  • 13 # 廣福心道茶業

    你好!首先從茶葉來說,好的茶葉千千萬,但最終還是要看你喜歡喝什麼茶,什麼茶適合你喝,這樣喝,你喝了,才能說好喝。例如白茶,白毫銀針和白牡丹都有芽兒,這種是不適合泡太長時間的,相反貢眉和壽眉這類粗枝大葉型的,不僅耐泡,而且老白茶還適合煮飲。

    其次是水,水質你要說有什麼門道吧,其實也沒有什麼,都是H2O,但有些人就會強調好的水,富含微量元素,水喝起來有點甜,其實這些都含有誤導性,水燒到100攝氏度,就能泡茶,只是要控制量,一般來說5g茶葉注入200毫升左右水,就可以了。

    最後是“泡茶不如別人的好”這句話相信是戳中了很多茶客的內心呀!尤其是去茶葉店試茶的時候,茶葉店的茶,特別好喝,這是為什麼呢?

    我將最重要的一點:茶葉店老闆懂自己的茶。

    一個賣茶的人,必須得懂自己的茶的優缺點,你去試茶時,賣茶的給你泡某某款茶,怎麼泡,投幾克茶,投幾分水,泡多少時間,他都牢牢掌握,而你買回去後,沒注意這一點,買回去也泡不出他的味道。這就是區別所在。聽懂掌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2年鼠,對2020年本命年都有什麼樣的期待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