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無影
-
2 # 重慶私家車觀察
正常情況下,不應該認定為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明知發生了交通事故,為了逃避法律責任而駕車駛離或者棄車離開現場的行為。
從你所說的情況來看,既然前方沒有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一般而言就不存在逃避法律責任的問題。何況,絕大多數人都知道追尾事故一般是由後車承擔全責的。大機率是追尾的比較輕微,然後前面的車輛的駕駛人是一個馬大哈(粗心大意的人),還以為是過了一個坑呢。說不定心裡還在想,現在這個市政道路,質量怎麼這麼差呀?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事故。
既然不知道發生事故,那麼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即使知道了發生交通事故,由於自己不需要承擔責任而駕車駛離現場的行為,也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
3 # 宋於木
有朋友說,被追尾後車全責,我走了怎麼能算肇事逃逸呢?誰給你定的後車就一定是全責?你給定的啊?你是法律啊?誰告訴你追尾了就一定是後車全責?最簡單的如果證明你剎車燈不亮你都會有責任比例。你要是毒駕、酒駕呢?你要是併線沒全並進來呢?反正責任不是你張口就給定下來的,你就能定還要交警幹什麼?
退一萬步說,是後車的責任。那你不修車後車還得修呢。你加油門跑了,我怎麼找保險公司報銷?再說了你直接駛離現場,交警來了後車完全可以不承認是追尾,他要說你倒車撞完跑了呢?如果發生交通事故必須下車協商是首要條件,如果雙方都覺得互不追究或者協商解決了,駛離車輛沒問題。只要一方有異議就得報警處理,由警察來認定雙方各自承擔責任!
所以別聽有些人胡咧咧,明確告訴你不管你覺得是誰的責任,無論你要不要賠償,都不可以直接開車走人,不然你就很有可能不定性為肇事逃逸!
-
4 # 迷路羔羊
屬於肇事逃逸。發生交通事故,誰先動誰的責任,都沒有動,該誰的責任誰的責任。發生交通事故後,即使是對方全責,他讓你先開車走,他報保險公司,可千萬別上當,只要你走了就是你的全責,先打事故電話保險公司電話,多角度拍照取證後才行。
-
5 # 眾口說車
這種情況不屬於肇事逃逸!
從“肇事逃逸”這四個字的字面上含義理解,屬於肇事了,為了逃避法律追責,而逃逸,那麼在問題裡,兩車追尾,後車全責,前車直接開走,責任方不在前車,前車不需要負責任,也就不屬於逃逸!
中國道路安全交通法也對肇事逃逸做了明確的解釋,肇事逃逸構成有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1、主觀上有逃避法律追責的動機。交通肇事屬於過失犯罪,但是如果逃跑就油主觀上的故意。
2、客觀上必須被認定為事故的主要責任方,也就是說是否有必要的因果關係,或者不存在人身傷亡、毒駕、酒駕、無證駕駛、無牌照車等情況,那麼就不構成肇事逃逸,如果對方追你尾,你又是無牌照車,這就屬於肇事逃逸,如果摩托車追你尾,摩托車駕駛人死亡,你自行離開,這也屬於逃逸。
3、交通肇事後行為是否屬於“逃”,如果只是“離開”,或者認為自己沒責任自行離開,那麼就不是逃逸。
針對問題裡的情況,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後車說你倒車或溜車導致,那就不好說清楚了,建議做一下處理:
1、拍照保留現場證據
2、協商無疑義、認定責任
3、互留聯絡方式
4、報警備案,說明情況
-
6 # 有時散步
這種情況不能走。有沒有責任以官方判定為準。即使真實的情況是前車毫無責任,後車賴上你了,你走了說不清楚。所以,不能走。
-
7 # 交通事故處理諮詢師
我從事交通事故處理工作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發生追尾的交通事故,在咱們事故處理中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僅僅造成了是財產損失,沒有人員傷亡的情況下,雙方當事人可以直接進行自行協商。但是對於前車沒有停車,直接將車開走,前車肯定是肇事逃逸。在交通事故中,前車將會承擔全部的民事賠償。
肇事逃逸的定義。在交通事故處理中,我們要認定機動車駕駛人員,是否存在肇事逃逸的行為,有三個條件。
1、明知發生了交通事故。
2、逃避法律制裁或者逃避應該承擔責任。
3、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離開事故現場。
在這起交通事故中,前方的車輛駕駛車輛離開了事故現場,沒有任何停車。我們在這種案件中,關鍵的點就是前車是否知道發生了交通事故。雙方碰撞的點非常非常的小,兩車的損傷不是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前車駕駛人員有可能不知道交通事故的發生。
但是雙方車輛造成了損失,相對來說比較嚴重,前車駕駛人員應該感覺到了車輛被碰撞。駕駛車輛離開事故現場,這一個條件已經成立,後面的兩個條件就不用說了。認定前車的駕駛人員肇事逃逸一點兒都不錯。
我舉一個例子。在發生的交通事故中,有的駕駛人員會說到自己不知道發生交通事故。根據車輛的碰撞部位,以及碰撞所造成的後果程度,作為事故辦民警,會準確地判斷出前車是否知道交通事故的發生。
2019年7月,一輛大車在正常行駛的過程中,一輛摩托車追尾。大車的駕駛人員沒有停車,直接開走離開了事故現場,透過影片監控,我們鎖定了大車,並且從大車的後尾部提取到了碰撞的痕跡,以及接觸的部位。大車駕駛人員,一直不承認自己發生了交通事故。在證據面前,而且在做了相應的模擬試驗之後,駕駛員承認自己聽到了響聲。但是認為和自己沒有關係,所以駕車離開了事故現場。這起交通事故造成了摩托車駕駛人員的死亡,大車駕駛員最終被認定為肇事逃逸終身禁駕。
前車離開事故現場的原因。發生追尾交通事故之後,前車駕駛人員沒有停車,而是離開了事故現場。這樣有的人感覺到不可思議。其實根據我們在交通事故處理中,所碰到的實際情況來說,這種現象存在是有原因的。
2020年3月,一輛計程車,一輛黑色的小轎車發生了追尾交通事故。前車的黑色小轎車沒有停車,而是離開了事故現場。在這種情況下,計程車的司機報了警。經過警方調取沿途的影片監控,鎖定了黑色轎車的駕駛人員。
在不到三個小時的情況下,找到了黑色轎車的駕駛人員,並進行了呼氣式酒精檢測,血液酒精含量達到了127。立即事故辦案民警,對黑色小轎車的駕駛人員到醫院進行了抽血,血液酒精鑑定含量達到132。
透過我舉的這個案例,大家就會發現前車的駕駛人員,在追尾的情況下離開事故現場。唯一的原因就是逃避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說前車的駕駛人員肯定有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這也需要咱們辦案民警的及時取證。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發生交通事故後,事故辦案民警會根據事故現場當事人的過錯行為,以及過錯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嚴重程度,劃分交通事故的責任。交通事故的責任分為無責任、次要責任、同等責任、主要責任、全部責任。在追尾的交通事故當中,後車是要承擔全部責任的。但是前方車輛駕車離開了事故現場,已經完全具備了逃逸的三要素。交警部門在劃分責任的時候,對逃逸的駕駛員會認定承擔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也意味著他將承擔交通事故的民事賠償責任。
當事人對責任不滿意怎麼辦?在類似的交通事故中,交警部門出具了責任認定書,前車的駕駛人員可能會提出複核申請的。複核申請的主要理由,就是前車駕駛人員不知道發生了交通事故,這將是案件的關鍵點。
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提出複核申請,有兩種途徑,1、可以向原辦案單位提出複核申請。2、也可以向上級機關提出複核申請。
在收到複核申請書之後,原辦案單位將所有案卷的資料,移交給上級機關的複核委員會,上級機關將會對案件進行全面的稽核。
逃逸的責任為什麼這麼嚴重?有的人可能覺得這就是一起追尾交通事故,前車駕駛人員即使存在逃逸行為,也不應該認定全部責任。我告訴大家,目前我們國內對逃逸行為的打擊是非常的嚴重。逃逸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往往讓人不可想象。
一起交通事故的發生,機動車駕駛人員存在逃逸行為,很有可能造成在事故中,受傷人員得不到及時的救治,甚至有的時候受傷人員會發生二次交通事故,造成其他車輛的碾壓。我個人認為,逃逸交通事故中,認定逃逸駕駛人員全部責任一點兒都不過分。
逃逸駕駛人員所面臨的懲罰。駕駛人員在發生交通事故後,存在逃逸行為的,在交警等部門的處罰是非常嚴重的,駕駛人員的執照將會被扣12分。駕駛人員將會處以200~2000元的罰款,駕駛人員將被拘留15日以下。駕駛人員在交通事故的民事賠償中,商業險是不賠一分錢的。駕駛人員在交通事故中交強險賠償之後,保險公司可以向逃逸的駕駛人員進行追償。
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案件中,駕駛人員存在逃逸行為,駕駛執照將被終身禁駕,而且在追究了刑事責任時會3~7年。
我的個人建議。機動車駕駛人員在道路上駕駛車輛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責任心。發生交通事故,立即停車保護現場,搶救傷員,千萬不要有逃逸的想法。目前我們周圍到處都是監控,逃逸案件的偵破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百。逃逸人員應該想一想,自身會受到嚴重的處罰。在民事賠償上,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償的,為什麼要逃逸呢?
對於發生追尾的交通事故,前車駕駛人員駕車離開事故現場,絕大部分情況都是前車駕駛人員存在嚴重的違法行為,根據經驗有很多案件,都會發現駕駛員存在酒駕甚至毒駕的行為。
回覆列表
我認為追尾後車全責 ,前車不管不賠直接走了不能算肇事逃逸。
按照交通肇事逃逸的定義,是指在交通事故發生後,當事人明知自己發生了交通事故,為逃避事故責任,故意逃離事故現場,不向公安機關報案的一種違法行為。
請注意定義中的“為逃避事故責任”,既然後車已全責,前車就該無責,那麼就不存在逃避事故責任的前提。
按照交通事故處理流程,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
交通事故逃逸主觀動機是逃避責任追究,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
你都說了是後車責任,前車無責離開時完全可以說不知道自己造成交通事故。
即造成交通事故後,無責任的一方離開現場的,不屬於交通肇事逃逸,如果是責任方離開現場的,構成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