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盛年中醫梁健華

    吃烏梅。能斂肺止咳,澀腸止瀉,止血,生津,安蛔。主治久咳不止,久瀉久痢,尿血便血,崩漏,虛熱煩渴,蛔厥腹痛,瘡癰胬肉。

    1,治療急性胃腸出血。

    2,治療妊娠劇吐。

    3,治療老年人真菌感染。

    4,治療白喉。

    5,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

    6,治療鼻息肉。

    7,治療頑固性疥瘡。

    藥理分析:

    1,對蛔蟲的作用。

    2,抗微生物作用。

    3,對平滑肌的作用。

    4,抗特變、抗腫瘤作用。

    5,抑S精子作用。

    烏梅:

    性味:酸、平。

    歸經:肝、脾、肺、大腸。

    烏梅不宜多食久食。

  • 2 # 小小巧媽

    烏梅是由青梅經過加工而製成的,它具有生津止渴,健脾養胃,預防便秘,促進食慾,消暑解暑,收斂虛火,保養肝臟,清腸驅蟲,消除疲勞等功效。下面教大家用烏梅做一款消暑解暑,開胃消食,健脾養胃,酸甜美味又好喝烏梅湯,它非常適合暑熱的夏季飲用。

    材料:烏梅40克,陳皮10克,桂花少許,白糖適量。

    做法:1,陳皮先泡十分鐘再洗乾淨,烏梅洗乾淨。

    2,將陳皮,烏梅,白糖放入煲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小火熬煮二十分鐘。

    3,放入少許桂花再煮十分鐘即可。

  • 3 # 南開孫藥師

    烏梅是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近成熟果實。夏季果實近成熟時採收,低溫烘乾後悶至顏色變黑而成。四川產量最大,浙江質量最好。

    烏梅常見的炮製品有四種:烏梅,烏梅肉,烏梅炭,醋烏梅。功效側重點各有不同,臨床需根據患者情況具體選擇。 1.烏梅:也就是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烏梅長於生津止渴,斂肺止咳,安蛔。望梅止渴中的梅就是這種果實。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青梅,青梅和烏梅都是植物梅的果實,不同的是,青梅是未成熟的果實,而烏梅是快成熟的果實。烏梅味酸、澀(因其含有大量的有機酸和鞣質),歸肝、脾、大腸經。多用於虛熱消渴,肺虛久咳,蛔厥腹痛。夏日解暑佳品酸梅湯,其主要材料就是烏梅。中成藥複方烏梅祛暑顆粒,清熱祛暑,用於高熱所致的心煩,口渴。 2.烏梅肉:烏梅去核的果肉。烏梅肉的功效和烏梅一樣,因為把沒有用的核去掉了,所以作用更強一些。中成藥烏梅丸使用的就是烏梅肉,緩肝調中,清上溫下。用於蛔厥,久痢,厥陰頭痛,症見腹痛下痢、巔頂頭痛、時發時止、躁煩嘔吐、手足厥冷。

    3.烏梅炭:烏梅或烏梅肉炒至焦黑色。烏梅炭長於澀腸止瀉,止血,常用於久瀉,久痢,便血,崩漏下血等。烏梅炭有明顯的凝血作用,其水煎液小鼠灌胃,明顯縮短小鼠的凝血時間。

    4.醋烏梅:烏梅或烏梅肉用米醋拌勻,隔水加熱2-4小時,取出乾燥而成。醋烏梅功效與烏梅相似,因其酸味更強,其收斂固澀作用更強,尤其適用於肺氣耗散之久咳不止和蛔厥腹痛。

    上述炮製品不建議自行製作,中藥的炮製是一個經驗活,火候的掌握和炮製程度都需要大量的練習和經驗。炮製後還要經過質量標準的檢查,符合要求才可以被當做藥品進入藥店或醫院使用。當然,像烏梅和烏梅肉藥食同源,在家買來製作食物是非常安全的。但是不是多食久食,久食損齒。

    藥典中規定烏梅常用量為6~12g,臨床上用量要靈活很多,根據不同的配伍,其治療範圍也更加廣泛,患者還應面診醫師才能辨證論治,藥到病除。

    最後烏梅要置於乾燥容器內,陰涼乾燥處儲存哦。

  • 4 # 本草世界

    烏梅是很多人喜歡吃的零嘴,不僅味美,還能起到止渴生津的效果,對於炎熱的夏季,或者出門遊玩時,是不錯的止渴佳品。其實烏梅的養生作用遠不止於此,比如小孩子多吃一些烏梅,能起到預防蛔蟲或者即使肚子里長了蛔蟲,多吃烏梅也能幫助腸道將蛔蟲排出體外,並且還避免了驅蛔藥的副作用,所以家裡有小孩經常喊肚子痛但又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不妨給他吃幾顆烏梅試試。

    其次,烏梅有清血、潤肺止咳的作用,對於那些長期咳嗽得不到緩解的情況,也可以使用烏梅泡水或者煮湯喝,除了夏季可以喝冰鎮烏梅湯以外,不是夏季的時候也可以使用烏梅湯煮水喝,以達到潤肺止咳、養生益壽的目的。

    再則,還有研究證實烏梅能夠淨化血液,烏梅中的檸檬酸能幫助吸收維生素和酵素,還能夠預防疾病、消除疲勞。將烏梅和玫瑰花搭配一用泡水喝,能起到美容養顏、補益氣血,同時還能減肥減脂的作用。對於有美容和減肥需要的女性而言,不妨一試,長期堅持,效果可觀。

    最後,在烏梅的中藥功效中,澀腸固脫也是很重要的,說通俗一點就是有腹瀉嚴重、長期得不到治療和改善的情況,可以採用烏梅煮水喝,搭配一些其他固腸止瀉的藥物如豆蔻等,可以改善長期腹瀉症狀。說到這兒,可能有的人不明白,使用烏梅時到底是用核還是用用烏梅的果肉一起使用,其實效果有差別,但是差別並不是那麼明顯。所以即使不好分離烏梅果肉和烏梅核,就一同使用,同樣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 5 # 左撇子說醫

    烏梅在我們的印象中或許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零食,酸酸甜甜的,特別是一到夏天,許多人都喜歡用烏梅來製作酸梅湯,喝上一口,頓時感覺生津解渴,回味無窮。

    不過烏梅卻不只是一種零食那麼簡單,它在中醫裡其實還是一種中藥,有著許多功效,經常進食的話,對人體也有許多好處。那麼,經常進食烏梅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呢?下面,左撇子就跟大家來聊一聊有關烏梅的那些知識。

    一、烏梅有哪些醫學功效?

    烏梅其實就是薔薇科植物梅的經加工的未成熟果,因為經過加工之後顏色變成黑色,看上去烏黑烏黑的,所以就叫做烏梅。

    根據《中國藥典》裡面的記載:

    烏梅歸經:歸肝、脾、肺、大腸經。性味:酸、澀,平。功能主治: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

    因此,從上面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烏梅主要有以下這幾個功效:

    ❶斂肺:因為烏梅性味酸,酸可收斂,而且還可以入肺經,因為具有收斂肺氣的作用,這就可以斂肺而止咳,因為對於肺虛久咳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緩解作用。

    ❷澀腸:因為烏梅性味酸,澀,酸可收斂,澀腸,而且還可以入大腸經,因此可以起到澀腸止瀉作用,這對於久瀉久痢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緩解作用。

    ❸生津:因為烏梅性味酸,可以促進津液分泌,因此能夠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特別是對於煩熱口渴以及暑熱煩渴等,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緩解作用。這也是為什麼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杯酸梅湯就能夠起到生津止渴,清熱解暑除煩的作用。

    ❹安蛔:烏梅還可以起到一個驅蟲的作用,特別是像以前患有蛔蟲病的患者,透過進食烏梅可以有效緩解蛔蟲引起的嘔吐腹痛等不適症狀。這是因為烏梅味酸,蛔得酸則伏,故能和胃安蛔。另外,烏梅還對蛔蟲具有興奮和刺激蛔蟲後退的作用,可以使蛔蟲從管內後退或者從管內退出,也適用於緩解膽道蛔蟲症。

    烏梅除了這幾個作用之外,其實還可以外用治療外瘍弩肉等。比如《劉涓子鬼遺方》裡面指出,烏梅燒為灰,杵末敷上,可治一切瘡肉出;還有《聖惠方》也指出,烏梅肉,燒灰細研,以生油調塗之,可治小兒頭瘡。

    二、吃烏梅有什麼好處?

    透過上面對烏梅的相關醫學功效講解,其實我們已經知道吃烏梅對我們有以下這些好處:

    第一就是可以斂肺止咳,如果有肺虛久咳的不適症狀,適當進食一些烏梅就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緩解作用。

    第二就是澀腸止瀉,比如出現拉肚子的時候,適當進食一些烏梅就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緩解作用。

    第三就是生津止渴,比如在夏天炎熱的季節,感到特別煩熱口渴或者暑熱煩渴,這個時候適當進食一些烏梅就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緩解作用,特別是喝上一杯烏梅湯,還能起到一個解暑的作用。

    第四就是驅蟲,如果肚子裡或者膽道里有蛔蟲的話,適當進食一些烏梅就可以起到驅蟲的作用,雖然現在患有蛔蟲的病例比較少,但是在以前也經常使用烏梅丸來驅蟲。

    三、哪些人不適宜進食烏梅?

    雖然說烏梅具有許多功效,我們適當進食的話對身體有許多好處,特別是像現在那麼炎熱的天氣,可以起到很好的生津止渴的作用。

    不過,烏梅也不是適合任何人食用的。特別是對於有實邪者是忌服的,這是因為烏梅具有收斂的作用,容易使實邪留於體內,不利於病情的康復,甚至可加重病情。

    另外,烏梅進食過多的話,因為味酸容易損害牙齒,而且還容易造成胃酸分泌過多,容易引起胃部不適。

    最後,《藥品化義》裡面還指出:“咳嗽初起,氣實喘促,胸膈痞悶,恐酸以束邪氣,戒之。”因此,如果不是氣虛引起的久咳或者是剛出現咳嗽的不適症狀時,又或者出現胸悶等不適症狀時,都不可進食烏梅。

  • 6 # 使用者大明飛鳥

    這用問嗎?當然是吃了胃舒服,不止是望梅止渴,而是懷孕須梅,有的女人,非烏梅不懷孕,可想烏梅有多大的吃動力。

  • 7 # 暖陽愛傳統文化

    烏梅不知道大家瞭解不瞭解,黑黑的梅子。烏梅吃起來酸酸甜甜的,烏梅果脯就是一種小零食。烏梅的別名酸梅、乾枝梅。烏梅為薔薇科,五月中旬果實還未成熟的時候,將青梅採摘回家,用杉木炭灰拌勻後,炭火烤乾即成烏梅。

    烏梅真的是非常實用,是一味藥食同源的藥,夏天較熱,又不想買飲料喝,怕防腐劑、新增劑,就可以用烏梅做一些酸梅湯,既解渴健康又對身體有益。酸梅湯是老北京傳統的消暑飲料,在炎熱的季節,多數人家會買烏梅來自行熬製。烏梅湯健胃消食、醒酒護肝、生津止渴、解油膩。比冰箱裡面的冰涼飲料健康多了。但是便秘的人還是不太適合,因為烏梅有收澀的作用。

    烏梅湯的做法很簡單:用烏梅、桂花或山楂、甘草這三味藥的比例為3:2:1烏梅在做酸梅湯之前要提前泡幾個小時,可以去掉烏梅的煙燻味。如果覺得酸可以加一些冰糖。

    在炎熱的夏天常常會發生這種現象,喉嚨疼痛,但並沒有感受風寒的情況,直接上來就是嗓子疼。,如果不及時處理,病情會發展,成為嚴重的外感。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夏天天氣過於炎熱,我們身體裡的津液不足了。素來體內有熱,或津液不足的人就會因天氣過於炎熱、出汗過多,更加缺少津液,這個時候,外邪會趁虛而入,最容易進入的地方,就是鼻腔和咽喉。咽喉這個時候就會疼痛了。

    這個時候烏梅就派上了用場。

    每天用五個大烏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個),白糖兩調羹,熬水,把烏梅熬爛。製作成烏梅湯。 放溫,服用烏梅湯,當做飲料來喝。 服用後,一般是小便的量增加了,然後體溫下降退燒,則為對症。

    為什麼這個湯有作用呢?因為酸甘化陰。烏梅白糖湯,正好是酸甘在一起,所以自然可以促進身體滋生陰津,讓人的津液得以補充,這個烏梅白糖湯,在疾病初起控制病情效果很好,但是如果嚴重了發燒了,要配合藥物用烏梅白糖湯輔助治療,效果更好。

    不僅僅是在生津液方面,烏梅還有訊息肉的作用,曾經在一本醫書上看到,一位老中醫單用一味烏梅消面板贅肉,把烏梅泡在水裡,泡脹開後,然後把烏梅肉切下來,貼敷在面板贅肉上,可以用膠布粘住。貼敷幾次,那些多餘的小贅肉一週內就會消掉。烏梅的這種功效叫祛死肌除惡肉,首載於《神農本草經》。烏梅的作用與五味子略同,但止痢、止血的效力勝於五味子。

    劉涓子鬼遺方里面記載,烏梅燒成灰,打粉敷,治療一切惡肉、瘡痍。

    烏梅還能夠澀腸止瀉,在古代有這樣的一個方子,叫做烏梅丸,就是用來治療久瀉久痢的,這裡面的主藥就是烏梅。

    烏梅的其它作用還有,治肝症,烏梅最能補肝、且能斂肝。

    烏梅治療蛔蟲腹痛

    治療雞眼中醫驗方匯選記載,一婦人長了雞眼,在醫院治好了又復發,後來用烏梅肉加醋搗爛,同鹽水調成軟膏,洗乾淨腳後,用小刀把雞眼表皮割去,貼上這膏藥,外敷紗布,貼三次就好了。

    烏梅雖然作用很多,但也有使用禁忌:

    要注意的是,在購買烏梅乾時,我們要檢視烏梅乾的外形是否乾燥,果實是否厚實。正宗的烏梅乾煮後水裡的顏色呈黑色,口感偏酸,還帶一點淡淡的煙燻似的氣味。

    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之人忌食;菌痢、腸炎的初期忌食。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懷孕婦人產前產後忌食之。

    烏梅不宜多食、忌豬肉,有實邪者忌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子怎麼把關係鐵的男生變成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