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七後白羊座
-
2 # 敗家曉曉
當然是壞習慣,應該及時制止,要不養成習慣就不好改了!
記得小學時有個同學就是這樣,把手指關節咬的比別人的大兩倍!那是都四年級了,後來她跟我說只要看見她啃手指就打她一下(她自己都是無意識的),或踢她一腳,可見她有多痛苦!
所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當家長的要負起責任來,不要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感謝閱讀!!!
-
3 # 欣欣說生活
小孩子吸吮手指是孩子生長階段的必修課,他們是在認知自己的身體部分。從衛生角度說,不是很好,幼兒體質弱抵抗力差經不起外來的某種細菌的干擾。話又說回來,稍稍有點干擾也是提高幼兒的抵抗力。老在無菌的房間長大對孩子有害無益,關鍵要掌握一個度,不能太過保護也不能沒有菌類干預。我感覺是這樣。
-
4 # 心格育兒部落
寶寶吃手指大多從出生後2個月開始,這標誌著孩子的心理發育進入新的階段,說明寶寶長本事了,是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慰方式。
吃手會使孩子安靜,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心理需求和一過性行為,不需要加以干涉和阻止。
孩子吃手也是一個認知過程,有時候除了吃自己的小手以外,他還把玩具塞進嘴裡,用舌和嘴進行探索,家長要做的只需要把玩具洗乾淨就好。
等到寶寶會坐、會爬以後,他們的小手就會忙起來了,把手放進嘴裡的時間就會少了。
-
5 # 肉絲絲絲
孩子允吸手指是口欲期的一個表現,寶寶還小他正在透過自己的嘴巴來感知世界,也可以幫助他增加安全感
心理學研究為孩子找到了吃手和啃咬物品的正當理由,也維護了小嬰兒吃手的權力,因為這是嬰兒學習和探索物體的特殊行為,是嬰兒大腦發育、心理發育和心理成熟的需要,正如弗洛伊德和阿里克森所說:早期嬰兒的口部運作是心理的核心。
嬰兒吃手是自我認識的開始。小嬰兒在開始吃手或腳時並不知道這是自己的手、自己的腳,在反覆吃手吃腳的過程中發現,這原來是我自己的手、自己的腳,我自己是可以支配的,只要想吃,隨時可以吃到,這逐漸發展了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是心理成長、成熟所必需的。從小嬰兒起完全被阻斷吃手的孩子,長大後常常會有焦慮、多疑、敏感、膽怯的性格特點。
但是一定要保證孩子手部衛生,就像寶寶啃玩具之類的也是同理,同樣也要保證所啃的東西安全衛生。
只要時間不是特別長,家長都不用太過擔心或者打斷他,而且忌諱打寶寶的手噢。
-
6 # 養育有新方
在正確的時間發生就是對,要鼓勵。
在錯誤的時間發生就是錯,要制止!
嬰兒時期吸允手指首先要排除是否寶寶餓了,如果真的因為餓了就餵奶吧。
新生寶寶最開始的吃手,是一種體驗,也是一種認知的開始。
稍大一些的寶寶吃手是口欲期的正常表現,寶寶用口腔去感應她遇到的每個物件。一般來說1歲以內的寶寶不需要特別去矯正。
寶寶吃手可以滿足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需要。從心理學意義上,吸吮手指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使寶寶獲得快感。同時,吃手還可以鍛鍊寶寶雙手的協調能力,使寶寶更聰明。如果這個時期口欲沒滿足好的話,很可能長大了還愛啃手指。
注意事項
吃手時媽媽可以不必去幹擾,只需常洗手,常剪指甲防止細菌入侵;另外最好把寶寶的袖子捲起來,防止口水弄溼衣袖。
一到兩歲幼兒吃手指到了1~2歲,寶寶應該逐漸對吸手指不感興趣,如果這個階段寶寶還迷戀吸手指,就要找找其中原因了,但也不要過度制止,因為這段時間吃手不至於造成不良後果。
1歲後寶寶仍愛吃手可能是吸允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安全感缺失,孤單,或是並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愛!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多陪伴寶寶,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為寶寶尋找玩伴,讓寶寶不孤單,為寶寶建立專屬的活動空間。
兩歲+幼兒吃手指如果2歲以上的寶寶仍然有吃手指的習慣,可能是習慣性也可能是心理原因。必須立即對其矯正,這個時候仍吃手指,不僅引起寶寶下頜發育不良、牙齒排列不整齊,影響寶寶的牙齒髮育,而且會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全。
如果是習慣性的吃手指,可以透過勸告的方式,其次可以準備一些稀奇的小玩具,或帶寶寶外出玩耍,讓寶寶轉移注意力。寶寶有了觸控、探索、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就會慢慢淡化吃手的行為。如果還是無效,可以加以懲罰的方式。
如果是心理因素,可能是因為內心孤獨、缺少安全感,也可能是自信心不足,會透過吃手來尋求安慰。家人們應多多表現對寶寶的愛,多微笑,多擁抱,多說我愛你,讓寶寶感受到這個世界有很多很愛他的人。
對於吃手指現象,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太著急,大部分孩子會在成長的過程中主動戒掉。
-
7 # 海馬爸爸
孩子吸吮手指頭有可能是身體裡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建議去醫院查一下,給孩子補充起來。
有可能是孩子有些焦慮,或者恐懼等一些心理。
-
8 # 有一就說二
你好
首先我們先要看一下孩子的發育時間,孩子在八個月左右的時候吃手是很正常的,不光是吃手,什麼都會往嘴裡放,這不是習慣問題,更是孩子求知慾探索欲的開始。
孩子最先探索外界的感官器官是嘴。
孩子一下生就有的一個能力是吸允能力,把乳頭放入孩子的嘴裡他就會吸允了。人類最強的本能就是吃東西,所以孩子探索從外界物品是否能吃開始。
所以我們發現孩子拿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能吃的不能吃的乾淨的還是髒的,統統放進嘴裡,先感覺一下能不能吃,這就是孩子對這個陌生世界最開始的探索和求知。
家長阻礙孩子求知慾和探索常犯的小錯誤。
錯誤一,孩子拿什麼搶什麼。
前面說到餓孩子往嘴裡放是本能驅動的,家長怕孩子有危險,或者因為不乾淨生病等,所以加強看護,什麼也不讓拿,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你總是以搶奪的方式去阻止他,或者抱在懷裡不讓動。
錯誤二,孩子沒有可吃的東西
家長為了省心省力,這個階段家長總是把所有孩子能抓起來的物品全部收走。這樣孩子就沒啥往嘴裡放的了,實際上這樣做也不對,沒了別的東西就吃手,咬被子等,總之孩子就是要靠嘴來獲得對食物的探索。
錯誤三孩子吃東西總是要喂到嘴裡
家長無論是餵奶或者喂輔食會發現,孩子吃東西的時候手總是不老實,而我們家長就會把孩子的手管理起來,由於孩子小,總是把食物味道嘴裡,實際這樣的做法也是不正確的。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首先我們在這個時期準備一些孩子可以拿到手裡面的東西,一部分是是能吃的,一部分是不能吃的,但要確定的是安全性,不能全部放在嘴裡面的,還要保證衛生性,讓孩子去拿去吃,讓孩子區探索求知,再給孩子吃東西的時候,不要怕浪費,儘量要孩子自己吃,喝奶的時候也不要放在嘴裡,放在他能拿到的地方即可。我們要讓孩子自己尋找食物,因為我們阻止多了,慢慢的孩子就發現,我什麼也不需要做,餓了一哭就有東西吃了,而這往往就成為了一種潛意識支配了。所以很多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孩子一哭不是餓了就是尿了。
實際上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是與生俱來的求知慾和探索欲
人從一下生什麼都不會,到成人以後什麼都會,我們都是經過學習得來的,那麼是什麼驅動我們學習呢?是父母的強迫還是父母的嘮叨?還是什麼呢?實際上都不是,而是自己願不願意學,人與生俱來對新鮮的事物就十分感興趣,一下生的孩子就會東張西望,這摸摸,那碰碰。小孩子看到小狗總是去逗一逗,沒有被狗咬過的,孩子很難對他產生恐懼,這就是孩子的探索欲,凡是總是想問個明白,一個簡單的問題也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就是孩子的求知慾,兩者結合就是孩子學習的內驅力。這種內驅力是與生俱來的,只是在0-7歲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些小錯誤,把孩子的這種能力一點點抹滅掉了,所以希望家長能重視起孩子的家庭教育。
-
9 # 快樂無窮地
寶寶三四個月開始就喜歡吸吮手指,這是成長的必經階段,也算是一大進步,大了自然就會轉移自己注意力去其他方面。如果大寶寶如一歲半了還有吸吮手指的習慣大人就要干預了,透過安撫的方式慢慢轉移注意力。
回覆列表
我家寶寶從8個月開吃吃“大拇指”……知道現在5歲(睡覺時還不會吃)
我個人認為:
1.應該是缺乏安全感
2.小的時候可能缺乏安全感,“因為我們大人沒及時認識這個問題”
3.大了,慢慢就是一種習慣了(很難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