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
2 # 佐一一的文字
這首詞是毛澤東在1957年5月寫給湖南長沙語文教員李淑一的,原詞如下:
《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第一句,詞中“楊”指楊開慧;“柳”指柳直荀,是李淑一的愛人。由楊柳二烈士聯想到楊花柳絮,重霄九即九重天,此處是因押韻而顛倒。
第二句,“問訊”有詢問、問候的意思。吳剛捧出桂花酒來宴請兩位烈士,很美好的一個聯想。
第三句,嫦娥也在萬里長空中為烈士忠魂翩翩起舞。
第四句,“伏虎”,比喻華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打垮了反動派,而忠魂在天也感動落淚化作傾盆雨。
毛澤東的這首詞,是他對戰友、親人的悼念,是對烈士、英雄的讚美,是對有過犧牲而最終取得勝利的中國革命的頌歌。詞句沉痛而激昂,悲壯而鼓舞,毛澤東的詩詞向來都大氣。
之所以是“答李淑一”,因為李淑一寄給毛澤東一首詞,1933年夏得知愛人犧牲傳聞,非常沉痛,因此寫下《菩薩蠻》詞一首,1957年春節,她把詞寄給毛澤東,並索要毛澤東曾為楊開慧烈士寫的詞,毛澤東沒有拿出舊作,而是另外寫了這首蝶戀花作答。
李淑一原詞《菩薩蠻·驚夢》
蘭閨索寞翻身早,夜來觸動離愁了。
底事太難堪,驚依曉夢殘。
徵人何處覓?六載無訊息。
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
-
3 # 書生老崔520
《蝶戀花·答李淑一》是毛澤東寫於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詞。是為應答妻子楊開慧的好友李淑一的詞《菩薩蠻·驚夢》所作。這首詞中一代偉人毛澤東以及其浪漫的藝術手法抒發了對妻子楊開慧的強烈的懷念之情,同時又對革命烈士柳直荀的遺孀充滿了關愛和撫慰之情,“無情未必真豪傑”,此詩包含著革命者對伴侶、對戰友深深的悼念和緬懷,讀之感人肺腑,令人動容!全文如下:
《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李淑一《菩薩蠻·驚夢》詞:
蘭閨索寞翻身早,夜來觸動愁多少。
底事太難堪,驚儂曉夢殘。
徵人何處覓?六載無訊息。
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
李淑一和楊開慧是1920年在長沙讀書時相識並結成閨中密友的。楊開慧學習努力,為人豁達樂觀,思想新潮。對李淑一的影響至深。
李淑一是經楊開慧介紹與柳直荀相識相知的。兩人一見如故,有相見恨晚之感。
1924年10月30日,李淑一與柳直荀結婚。柳直荀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1928年任中央軍委特派員,1929年冬任中共長江局秘書長兼湖北省委書記,1930年夏到湖北洪湖革命根據地。擔任過軍的各部門要職。1932年9月柳直荀在洪湖遇難。
早在1933年,李淑一聽說丈夫柳直荀犧牲後,含淚填了一首《菩薩蠻·驚夢》詞:
就是這首詞,李淑一於1957年1月寄給毛澤東主席請他指正。毛澤東主席讀後感言:“大作讀畢,感慨系之”,於同年5月11日,揮筆寫下感天動地催人淚下的《蝶戀花·答李淑一》。
其時李淑一是長沙市第二女中初三的一名語文教師,毛主席親筆寫信把詞作郵遞到她的手中。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驕楊”指妻子楊開慧,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在長沙英勇就義,年僅29歲。“柳”指革命烈士“柳直荀”,柳直荀(1898——1932),1932年9月在在湘鄂西蘇區“肅反”中,被作為“改組派”槍殺於湖北監獄。
這兩句取其姓楊柳姓氏的巧合,堪稱天造地設,奇妙異常地產生雙關意思,楊柳的忠魂像楊花柳絮般飄上九霄雲外,飄向浩渺的太空。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接著詩人為我們創造了了一個奇異而瑰麗的神話世界,月宮的仙人吳剛為楊柳的忠魂“捧”出了桂花酒。遠離紅塵的仙人都對革命忠魂充滿了敬意!。
寂寞的嫦娥仙子也舒展起寬大的衣袖為英烈起舞,想象一下,廣寒宮中高冷的嫦娥仙子衣袂飄飄,在萬里長空為忠魂翩翩起舞,這是怎樣的禮遇?本來是悼亡詩,展現的意境是如此的瑰麗,展現出了革命者無比樂觀浪漫的情懷!楊柳有知,足可欣慰!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最後二句,詩人急轉直下,嫦娥仙子正在為忠魂舞蹈之時,忽聞人間已推翻了舊世界,忠魂聞之“淚飛頓作傾盆雨”,形象而滿懷激情地表現了革命英魂的激動之情,使英烈終於感到心靈得到了美好的告慰。“淚飛頓作傾盆雨”,這是開心的淚,這是欣慰的淚,這是喜極而泣的淚!這淚雨,是英魂綻開在太空的花朵,是英魂在萬里長空揮灑的激情!古今詩作中哪種淚能這樣豪放,熱烈?哪種淚能這樣感人肺腑,蕩氣迴腸!
此詩是悼亡詩的千古絕唱,藝術上,思想上已臻化境,必將流芳千古!
(有人曾拿這首詞出律說事,甚至說這首詞沒有一句是通的,我認為此人迂腐至極,可笑之至!鴻鵠的廣闊胸懷怎麼能被簷下雀鳥所理解)
-
4 # 燕北林叢
“大作讀畢,感慨系之。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罷,有《遊仙》一首為贈。”《蝶戀花·遊仙》一詞是毛主席於1957年5月11日,寫給當時在長沙市第十中學執教的李淑一的覆信中所寫。當時在長沙市第十中學實習的湖南師院中文系的學生讀了這首詞後,即寫信請求毛主席同意,在他們的刊物上首先發表。11月,毛主席於百忙中覆信:“來信收到,遲復為歉!《蝶戀花》一詞,可以在你們的刊物上發表,《遊仙》改為《贈李淑一》。”1958年1月1日《湖南師院》最先發表了這首詞,並改為《蝶戀花·贈李淑一》。這是毛主席詩詞中,唯一一首先在地方刊物上發表的詞作。
《蝶戀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1957年1月,李淑一讀了毛主席發表在《詩刊》創刊號上的18首詩詞,回想起毛澤東早年曾用《虞美人》詞牌寫過一首贈楊開慧的詞,但只記得開頭兩句,其餘全忘了,便寫信給毛澤東。信中請求毛澤東把書贈楊開慧的《虞美人》整首詞抄贈給自己。還附上了她在1933年悼念自己的丈夫柳直荀烈士的詞《菩薩蠻·驚夢》:
蘭閨索寞翻身早,夜來觸動離愁了。底事太難堪,驚儂曉夢殘!
徵人何處覓?六載無訊息。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
時過三個月,毛主席覆信李淑一,填《蝶戀花·遊仙》一首相贈。
主席的這首詞,運用革命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幻想與現實高度統一,表達的婉轉含蓄,詩趣極濃。詞的頭兩句,詩人便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力,從兩位烈士的姓氏楊、柳,用語雙關,構思巧妙。烈士的忠魂化作楊花柳飛到了天上,飛進了月宮,從現實世界自然地進入了幻想世界。並且承接李淑一詞的“徵人何處覓”,用“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給予回答。這樣就很自然合理地過渡到下兩句,“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這裡用了一個“捧”字表示出了天上的神仙對革命烈士的崇敬。極力讚頌了革命烈士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表達了對革命烈士的懷念和衷心愛戴之情。
詞的下闋,由吳剛引出了月宮的另一個主人嫦娥,又由嫦娥想起了李商隱的著名詩句:“嫦娥應悔愉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見到了家鄉來客,高興得在萬里長空縱情歌舞。這是對烈士英魂的敬重,也是慰藉。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由幻想又回到現實,就在天上隆重地歡迎烈士英魂的時候,人間大地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華人民已經推翻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這個喜訊傳來,烈士的在天之靈激動、欣喜,淚花像傾盆之雨飛灑人間。
結尾處詩人用浪漫主義的筆法化用了黃庭堅“一年尊酒暫時同,別淚作,人間曉雨。”(《鵲橋仙·席上賦七夕詞》)對革命烈士的歡喜之情作了極富神彩的刻畫,誇張而得體,饒有神韻。
從這首詞中可以想象,詩人的思緒馳騁如神,使人間天上渾然一體,筆下詞句神彩飛揚,詞中上品,當之無愧!
-
5 # 倚天劍2213
毛澤東這首詩,用了天人合一,革命的樂觀主義手法,寫出對逝者的懷念。又用妙筆構畫出一幅美妙的圖畫,把千百年人們對天宮嚮往與追求,可以說達到了妙筆生輝,構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美麗畫卷,最後用傾盆雨來形容對逝者懷念,生者的安慰交相輝應,傑作!!!無古者,更無來者。
-
6 # 端莊優雅風鈴L
這首詩充滿偉人毛主席熱情思念楊開慧的無限愛戴和懷念!體現了毛主席的深厚情懷,文采斐然飄溢,生動形象,令人感慨萬千!現在吟誦這首美詩,更加動人親切!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漂直上雲宵樓,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回覆列表
毛澤東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是一首看得人熱淚盈眶的詞。我每次在讀這首詞的時候,都被毛澤東在詞裡面所表達的“柔軟”所打動。
可能很多人認為,毛澤東這首詞裡沒有“柔軟”,只有豪邁和堅強。
確實,毛澤東寫的這首掉念亡妻的詞,和歷史上其他掉念亡妻的詞是不一樣。
(毛澤東和楊開慧)
歷史上悼念亡妻的詞,寫得最好的,應該是蘇東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在這首詞裡面,蘇東坡把他和亡妻王弗的那種纏綿悱惻的感情,把他和王弗在一起生活的那些溫馨的場景,把王弗去世以後他的孤獨和悽清,描寫得如此生動感人。尤其是其中的兩句:“小軒窗,正梳妝” “明月夜,短松岡”,前面一句寫了自己和亡妻之間那種和諧與歡欣,後一句寫到了蘇軾的孤獨與冷清,是此詩最動人的地方。
總之,蘇東坡的這首詞給予了我們極為強烈的情感體驗,而蘇東坡調動了自己巨大的寫作能量,把這種情感體驗,宣洩得如此生動而形象,讓我們感嘆。
毛澤東寫的這首詞,我們似乎從中沒有找到蘇東坡的那種傷感,我們感到的更多的是一種豪邁。所以有些人認為,毛澤東在這首詞裡,並沒有表達出“柔軟”的感情。
那麼毛澤東在這首詞裡面有沒有“柔軟”的感情呢?
顯然,作為詞壇大家,作為文章高手,毛澤東肯定是明白怎麼來寫“悼亡詩”。只要寫怎樣的“悼亡詩”才能感人。不過,我們需要知道的一個背景,這就是毛澤東這首詞是寫給李淑一的,是對李淑一的回答。因此毛澤東不僅僅是為了悼念亡妻。他寫這首詞,還要表達更多的意思。
所以,嚴格地說,毛澤東寫的並不算“悼亡詩”。
(書上的柳直荀)
那麼,毛澤東在這首詞裡面,想要表達哪些意思呢?
其一,毛澤東想要安慰李淑一。毛澤東是看到了李淑一寫給她犧牲的丈夫柳直荀的詞,因此,跟著和了一首詞。李淑一的詞,寫得非常悽慘悲涼。毛澤東因此需要安慰李淑一。既然是安慰人,那麼顯然,就要說一些寬慰的話。說一些積極昂揚的話,這樣才能讓李淑一不悲傷。
其二,毛澤東是站在國家領導人的層面來給李淑一寫這首詞的。作為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把楊開慧和柳直荀等人,都放在了烈士的行列。認為正是他們前赴後繼地為革命做出了犧牲,革命才會取得成功,才會有新中國的建立。這是毛澤東“答”的內容,也是他對歷史的一個評價。
其三,毛澤東對柳直荀和楊開慧等烈士作了美好的祝願。毛澤東雖然是堅定的無產者,明白靈魂是不存在的。但是毛澤東卻也對他們作了祝願,希望他們的亡靈,能夠去最美麗的地方,去月宮暢飲桂花酒。有人認為這首詞裡面的“桂花”,說的是賀子珍。這種理解是不對的。寫楊開慧的時候,又寫賀子珍,沒有這樣寫詞的道理。
總之,由於這首詞有特別的意義,因此毛澤東不會像古人寫的“悼亡詩”那樣來寫。
當然了,毛澤東的這首詞,雖然有特別的意義。不過這首詞畢竟是涉及到自己的亡妻楊開慧。所以,毛澤東在這首詞中,也表達了非常柔軟的那一面。也正是這一面,才觸動了我們讀者的情感,常常讀得我們淚水漣漣。
(楊開慧與毛澤東)
毛澤東一生有三任妻子,有人曾問過毛澤東最愛誰。在這裡我們不做評價。但不管怎麼說,毛澤東對楊開慧的感情是很深厚很真摯的。因為毛澤東和楊開慧是少年夫妻,又志同道合幹革命,又是患難夫妻。毛澤東干革命,楊開慧吃盡了苦頭。而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對敵人要求她登報申明和毛澤東脫離夫妻關係,就放過她的要求,楊開慧堅決不同意,以至於最終犧牲。楊開慧的忠貞深愛,毛澤東當然是很清楚的。他雖然是個樂觀主義者,但是楊開慧肯定是他永遠的“寶貝”,是讓他十分動情,感到心裡十分柔軟的。
我說毛澤東在這首詞中表達了“柔軟”,主要體現在這幾點。
一是毛澤東用了“驕楊”來稱呼楊開慧。最開始的時候,毛澤東寫的是“楊花”,但是後來他改成了“驕楊”。我們知道,中國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對外說話的時候,都會表現出一種謙虛的品質。稱呼自己的兒子為“犬子”“小子”,稱呼自己的妻子為“拙荊”“賤內”,這些都是謙詞。而毛澤東在這裡,直截了當地用“驕楊”,這並不是毛澤東很自大,而恰恰是表達了毛澤東對楊開慧的那種無限的寵愛,對自己革命伴侶的高度讚揚。這就是毛澤東筆下表現出來的最柔軟的地方。
二是毛澤東用了一個“輕”字。“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這個“輕”字表面上說的是楊花,但這是在稱讚楊開慧高潔的靈魂。只有聖潔的靈魂,才是輕盈的,才是不沾凡塵的。只有對亡妻無限愛念,才會這樣誇她。
三是毛澤東給予了楊開慧犧牲以後最美好的去處。古人在亡人的時候,或者在寫神仙的時候,所採用的都是這樣一種手法,比如屈原在寫湘夫人的時候,白居易寫楊貴妃的時候,李白寫神仙的時候,他們都會神仙的生活環境,給予了最美好的描繪。毛澤東對天宮的描繪,實際上就是對自己亡妻的一片真情,就是希望亡妻去世後,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快樂地生活。
四是毛澤東在詞的最後寫了一句“淚飛頓作傾盆雨”。按照原詩的意思,這裡講的,是楊開慧和柳直荀這樣的烈士們,他們在聽到革命勝利後,喜極而泣。但是,這未嘗不是毛澤東自己的真切感受呢?在革命時期,就算在最艱苦的時候,毛澤東都沒有任何的悲觀,就算在長征中,在革命最艱苦的時候,他依然說“而今邁步從頭越”。不過等到革命勝利的那一天,毛澤東在想到楊開慧的時候,他終於可以痛快淋漓地哭一場。這正是毛澤東真實心情的寫照,也是毛澤東對亡妻的愛戀情感。
總之,毛澤東在這首詞裡,用了豪邁開朗的筆法,表達最柔軟動人的感情,確實是一首別開生面的的“悼亡詩”。
(參考資料:《毛澤東詩詞選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