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輝物業真Tm髒
-
2 # 滹沱河南
小區地面上的停車位,是開發商出售的,所為的車輛管理費,是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商定的。這些費用都屬於廣大業主的。不能讓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分割佔有。
-
3 # 掘筆耕塵
題主這個問題是可以分為兩層來看的,
第一,你是業主不錯,享有大廈的住宅權,物業收取業主的只屬於住戶樓層管理費,(包括大夏的安全環境,衛生,水電設施和大廈的周邊環境),此項收費是按國家物價局的規定收取,不能由物業單位向業主胡亂收取。
第二,業主買樓時,是不包含車位費的,車位管理費與位宅是完全分開的,這方面物業是根據業主的要求,按國家物價局制訂的收費標準而收取停車費用的。
題主問到,你已經買了車位,為什麼還要收取你的管理費問題已經很清楚了,你享有了大廈的車位使用權,但是你的安全環境、衛生、和公共設施、水電維護誰來幫你管理?你的車位使用權又誰來幫你維護?包括車庫的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等誰來維護?物業不收管理費,這些工作有人做嗎?我想一定沒有人做,大家住在裡面一定是天天跟這個鬧心,跟那個嘔氣,整天為了斷水斷電發愁,還要怕被人偷搶,環境烏煙瘴氣,你願意嗎?
所以大廈一定是要人管理的,大廈沒人管理便一團糟,可是由於你買樓和車位都是分開的,管理費自然是不能少的,因為這是兩回事,不存在任何糾紛。
有人問到,我是業主,我的停車管理費也和其他外來車或臨停統一收費嗎?這個問題,按照我們小區的管理規定是這樣的,除了固定車位、月保車位外,還設有臨停收費,這是針對一些外來的車輛,例如探親訪友的,商務洽談,上班辦公的,這方面另有一個收費標準,我們小區由於是商住區,人員較複雜,所有臨停車收費按一天(24小)28元計,露天車位每天20元,沒有買到月保的業主,車輛入場停放是按6折計算,但由於車位較緊張,(造成一些業主買不到月保),其它不變。但我們一般是不對外開放,只限於本小區的商住戶進入,外來車輛,如走親訪友,洽談業務的,必須經過核實後才會放行進入。
-
4 # 小曦139298526
收取的費用準確的說是叫停車泊位費,該費用用於車庫的衛生,照明,車輛的秩序維護,以及一些與車輛進出有關的裝置(如道閘)日常維護管理。這些都是小區無車業主沒有發生的費用,所以應該由小區進出車輛承擔。它與車輛保管費不同如果車主與物業另行簽訂一份車輛保管合同,那麼在合同期內車輛如果有任何損失物業必須賠償。因此,收取泊位費的車輛在小區產生事故,可報警由造成事故方賠償,物業不會承擔責任。再就是私有車庫(與房屋一樣收取物業費)的,不應收取停車泊位費。
-
5 # 老包有時不線上
物業公司收取車輛管理費是正常的。車輛管理服務是小區物業管理的一個子項,是一項特約服務,大部分都是收費的。
既然物業公司提供了車輛管理服務,收取車位管理費,合法合理,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在小區停車,收取停車服務費,成了大多數人的共識,不具有新聞性。如果因為停車管理,拒交物業費,業主堵門、衝崗,甚至打傷門衛這一類新聞卻能成為社會熱點。今年4月24日,延安某小區業主因進小區停車與門衛發生衝突,將入職僅一個月的老保安毆打致死,便是一例。提問人所說的情況,應該發生於四線、五線城市。小區停車免費了幾年,自去年開始收取車輛管理費,不過每個月才20元,一年才240元,老實說這個真是良心價,價格低到只是意思意思。這個城市,如果是在路邊停車,應該是不收費的,市場環境就是如此,小區收取停車費,價格高了,物價局也可能不會批。市民還沒有養成停車消費的意識與習慣,在小區停車付費成了困惑。
提問人的小區,車位想必眾多,銷售情況也不好,明顯出現了供大於求的現象。少部分業主有了超前意識先行購買了車位,但現在尷尬的是,超前超的太多,沒有其他人跟隨。大量的車位積壓在開發商身上,資金回籠困難,只好委託物業公司,出租未售車位,以彌補少許損失。300元/年的出租價格還不夠支付車位開發的積壓資金的利息。由於小區的其它情況不瞭解,當地的車位銷售政策也不是很明確,這方面就不予評說。可以說的是,開發公司對於車位銷售方面是很失敗的。
-
6 # 馮新旺789
我認為物業費再不應該單獨收取車位費,我初步預算二樓六戶二十九層計6x28X2OO二33600這是每個月不少於3萬,這個錢是一棟的,一個小區十幾棟,這個錢是業主出的,難道就請個爺爺看看門,老奶奶掃掃地消費得了的嗎,難道物業已是加在業主身上的一把刀,應該取消物業,由小區業主花錢請保安,請清潔工,明明白白地消費,得到更好的服務,還至少要省一半以上的錢,業主是皆大歡喜
-
7 # 渴望214359602
在城市居住物業問題已是一個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其主要根源我認為是普通居民區車輛所引起的。一個二三線城市的300戶的小區,最少按100輛車計算,每輛車每天按10元收費,一年星多少?只還不算另時停畄車輛。所以這給好多樓房開伐商和物業提供了暴利的機會。為淨化物業管理和居民居住區車輛管理的公正收費,地方政府應作出透明收費標準。比如蘭州市,除商業繁化區,普通居民區的車位標準可定為每年2000幹元,如按月日可定為每天10,另時停車5小時內每小時1元,5小時外按10元徵收。
-
8 # 創大業25
首先要糾正一下,小區物業是沒有車位產權的,車位產權應該在開發商這裡,物業即使收錢也是代收。至於出售後的自由產權車位,誠如你住自己的房子,也要繳納物業管理費和清潔費一樣,車位出售後也需要繳納一定的管理費用。
-
9 # 理智的思考
小區物業收取購買車位費用這種說法不夠嚴謹,應該是物業受開發商委託收取購買車位費用。
收取車位管理費是有一定必要的,但配套政策和管理完全沒有跟上,導致亂收費、隨意收費、收費政策不透明的情況屢屢發生。
有產權車位,收入車位管理費沒有問題,關鍵是服務和價格,收費價格要透明,車庫必須保證乾淨明亮,標識完備,保證業主車輛安全,不能只收費不管理。
產權屬於全體業主所有的車位,這種車位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最主要就是收取的費用去哪了?這部分收費應該歸全體業主所有,而現實情況是這部分費用被物業公司挪用,嚴重損害業主的利益。
-
10 # 人類統合體
這不是和買了房子還要你付物業費是一樣的嗎?誰規定一定要圈起來集中管理的!開放式哪裡不好了?這裡面貓膩大了去了。
-
11 # 碧翰烽
小區物業收取購買車位的費用後,還向業主收取管理費,你怎麼看?
關於當下小區車位管理的問題,可以用一個“亂”字來概括。
一是賣與租的問題,有的地方只賣不租;二是管理費的問題,有的小區收管理費比物業費都不得少多少,導致業主不滿;三是租車位的出管理費,可是買了車位的也要出管理費;四是小區物業糾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因為停車的問題。
有人因此算了一個帳,買車位是完全不划算的。比如每年的車位管理費,如果是每年300元,那麼10年也就3000、20年也只有6000元。可是買個車位一般都會在8萬元,有的甚至炒到了15萬元等。而車位是不可能升值的,甚至連產權也沒有。所以買個車位有什麼意義。
因此,如何規範小區車位的建設與管理?關鍵在於恢復停車位的公益屬性,所謂公益屬性,就是要滿足小區業主的停車需求。這在當下車輛普及的情況下,應該是一種基本需求。
一是每個小區應該按照1戶1個的基本標準,配置車位。
二是小區車位原則上不能對外開放,只能屬於業主所有,無論是買或租,並且只能允許一個業主一個車位。嚴禁炒作車位。
三是小區車位原則上只允許收取管理費,也就是說,以車位的出租為主,而不是以出售為主,並且車位必須要對業主出租,而不能空著不使用。特別是絕對不允許“只賣不租”。
四是小區業主買了車位的,可以考慮免交管理費,或者是少交管理費。
在這些方面,相關物業法規規定應該予以明確,並加大監管查處力度。從而有效防止物業糾紛的發生。
-
12 # 睿智的河流
這個可以去鬧一鬧,我覺得300與240肯定是不正常的了。我們小區是300與80。能理解,買了房子不還得交物管費麼。
-
13 # 寧靜致遠209393261
小區車位出售是開發商的事,但管理服務是物業公司的事,業主不可把兩個公司的事混為一談。首先物業公司對地庫車位管理要有很大的物業成本。例如:地庫24小時照明很耗電,每月的電費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其次,地庫內往往有很多的裝置。如:多達二三十部的防洪泵、地庫的消防設施裝置的維保費用;地庫閉路電視監控糸統的電費、維保費;地庫保潔人員的費用。這些費用要由地庫車位來分灘,它不包括在物業費內。就象你雖買了開發商的房還得分灘交物業費的道理一樣。
-
14 # 仁者7241
物業這個行業早應該取締了,說是給業主提供服務,其實就是請了一幫老爺,不服務還牛混混的反客為主,鬧的業主很不開心,不知政府是怎麼想的。
-
15 # 打死我也不說hh
西安一開始就給個很高的指導價,現在放任不管,根本就不負責任,應明確是買的產權車位,人防車位,購買的車位,租賃的車位,是地下車位還是地面,是設計車位,還是公共地方停車,都應有個標準,一筆糊塗賬,就沒人去關心西安的老百姓,這是與每個人都有關的費用,卻無人去管,任憑物業長期收著離譜的價格。有哪一個部門去認真把小區物業收的這麼多費用審計過沒有。該花的不該花的,真的假的,收的這麼高的費用就都把賬走了。
-
16 # 大力士004
購買車位是買的開發商的,和物業沒有多大關係,物業收取的是車位物業費,主要用於車庫的清潔衛生,日常養護,照明電費和安保費用,只要價格合理(500元/每年左右),可以接受。
小區地下停車位已經購買幾年了,在地下車庫門口放個欄杆每次按個喇叭都能進,也不管有沒有車位都能進,自從去年物業開始把沒賣掉的車位租給別人每個車位每年300塊,而現在物業又通知所有已經購買車位的業主每個車位要繳納240元管理費!購買車位的業主是不是感覺很冤?租一年才300,購買的一年還需要繳納240!不繳納還不給進!有懂的嗎?
回覆列表
車庫是業主自己的
管理費每月要交的
出車輛損失麼人管
物業是收費不做事
業主花錢養了群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