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峰I德覺
-
2 # 武裝的毛驢
業餘發燒,十多年前玩兒過,你看我的答案靠譜不?首先咱們看官方給的MPN Profile與商家給出的幾種功率指標是否相同圖1是德州儀器所給的引數,圖2是國半的產品官方引數比較一下與題主所得的商家引數基本一致。但是可以說這東東,在咱的手裡基本無法達到上邊的這些功率值,為何?因為廠商提供的引數是理想測試條件1,正確的供電電壓,這個供電電壓的質量很大程度決定了你的功放板的表現,至少它不應該因為高輸出時壓降過大,也不能在小音量時電壓有太多的升高。仔細看廠商引數可以看到不同的負載阻抗輸出的功率不同,供電電壓亦不相同,例如正負28伏供電時在4Ω揚聲器上可以得到68w的連續功率“THD+N=0.1%”.而這個供電條件在8Ω揚聲器上只有30~38W的輸出功率。相反當供電電壓為正負35伏時在8Ω的揚聲器上就可以得到50W的連續功率。再把負載換成4歐姆時它會怎樣呢?答:它會大量發熱,因為供電電壓太高,導致低阻負載時功放積體電路的耗散功率白白增高,反而達不到其標稱的功率,不過LM3886正品電路的保護做的是我在積體電路功放裡做得最好的,沒有之一。它甚至可以輸出短路,但並不會燒燬,也可以固定螺絲鬆動,造成散熱不良而自動進入內部晶片過熱關閉狀態。另外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一定要保證有一個良好的散熱狀態,產生商給的引數有一部分極限引數都是在晶片溫度在25度時得出的,例如最大連續不失真功率與瞬時功率,及最大輸出電流,都是在這個條件下得出的。通俗一點的說,晶片溫度保護電路,有時候會因為散熱不良進入一種類似自激的狀態,就是晶片剛剛過熱保護關閉輸出,但只要輸出關閉,晶片溫度又在散熱器的作用下溫度快速下降,從而又自動開啟,如此反覆我們自然不會聽到好聽的聲音,所以散熱在整合功放的應用中應該是第一位需要考慮的因素。另外題主文中說的低音4Ω140W,那只是非連續最大功率,不能作為實際應用的引數,尤其在低頻頻段更是沒有參考意義。LM3886有兩種封裝一種是非絕緣的LM3886T11腳 TO-220封裝還有一種是外殼絕緣11腳 TO-220F封裝,由於後者的散熱較前者效果略遜,所以實際應用時所得功率也會相對小一點。而這些話功放板的商家是不會和你細說的。題主的變壓器雙24伏,整流濾波後大概是33-34伏,所以只適合驅動8Ω的揚聲器。如帶4歐姆的音箱,功放板會很發燒的。玩這東西,有個大概的過程,我剛開始是也是從積體電路下手先是做TDA2003的OTL電路,由於功率小轉而開始TDA2030-a由OTL變成BTL但tda系列保護太次又換成lm1875,lm2876/lm3875/3886t/TF都能過,直到後來自己做分立件,追求大功率,最大做過兩百瓦的然後開始對音質有了要求,我現在聽的功放只有20w的小甲,而且平時放聲也只有1~2W。有興趣你可以度娘一下“小甲實戰記錄”那就是我做的,但那個有點大,被我收藏了。說這些不是炫耀什麼,只是想讓每一位有這種愛好的朋友,靜一靜心,仔細考慮一下,你需要的是什麼,是大聲,還是高保真,如果只是自己聽音樂,勸各位朋友一句,好一些的功放二十瓦足矣,太大擾民,對自己的聽覺也不好,如果追求功率儲備,就弄塊甲類板,不會失望的。再編輯一下,至於音箱功率搭配的問題,我說一下我的看法,一這塊3886板為例:正確使用的情況,這個正確使用說的是根據重放音樂的資訊合理的調整音量。控制範圍應該在你放的聲音最大時不出現失真為宜,一首音樂總的來說都會有一個動態範圍,就是最大聲與最小聲的範圍,在這個範圍裡出現最多的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聲音,正確的控制輸出音量使功放板在輸出最大聲的時候沒有電流失真才是正確的用法,之所以說這些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同樣一個50瓦的箱,分別接8歐30W與8歐70W的功放板,假設功放板增益都是25倍,音源電平訊號是1伏,這時候透過30w的功放板放出來的聲音因為功放板本身的效能輸出的電壓最高只有8歐30W=15.5伏,而我們聽的聲音的基體都是由正玄波構成的,因為這個30W的板沒能力表現音訊訊號放大後的全部變化的幅度,所以它會出現削頂失真,(因後級功放管已經處於飽和導通狀態)使本來的正弦波變成了類似方波的樣子,這個波形電壓載入到揚聲器會使音圈上衝或下降到一個極限並停止一段時間,這樣的波形對於揚聲器的毀壞能力是非常巨大的,因為它基本就是方波,一個極性不斷變化的直流電,當一個15伏的直流電加到一個直流電阻很小的音圈上它所發出的能量不是隻讓音圈衝頂打底,它會讓音圈發出很高的熱量,從而使音圈變形,或從音圈骨架上鬆散脫落造成揚聲器損壞。而70W的板就可以應付自如的把一伏的電訊號放大25倍,雖然對50W的音箱來說大了一約20W,但由於它沒有波形畸變,並不會讓揚聲器發熱太多,只是偶爾衝頂打底罷了,其實揚聲器比起其它電子部件抗損力極強,如果上邊兩塊板一起推同樣的箱,先壞的一定是小功率板所在的那隻箱。同理如果3886帶一隻100W的箱帶由於音量調整不當,輸出了方波,那麼這塊只有68W的功放板幹掉一隻100W的箱不成問題。箱的承受功率與音量合理調整都很重要。能做到正確調整音量那麼50-80W的音箱足矣,另外別和我說靈敏度云云。這也導致了賣揚聲器商家都像算命先生一樣先探聽你的意圖然後再給你靈敏度大小的答案,還有的商家一看你問這個問題他心裡對你就有了一個定義“菜鳥”。高順性喇叭貴滴很,大多都是真正hifi玩家的獨愛,而且即便是84db的箱子有60W聽音樂100多db也是足夠了足夠了再編輯一下,至於音箱功率搭配的問題,我說一下我的看法,一這塊3886板為例: 正確使用的情況,這個正確使用說的是根據重放音樂的資訊合理的調整音量。控制範圍應該在你放的聲音最大時不出現失真為宜,一首音樂總的來說都會有一個動態範圍,就是最大聲與最小聲的範圍,在這個範圍裡出現最多的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聲音,正確的控制輸出音量使功放板在輸出最大聲的時候沒有電流失真才是正確的用法,之所以說這些是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同樣一個50瓦的箱,分別接8歐30W與8歐70W的功放板,假設功放板增益都是25倍,音源電平訊號是1伏,這時候透過30w的功放板放出來的聲音因為功放板本身的效能輸出的電壓最高只有8歐30W=15.5伏,而我們聽的聲音的基體都是由正玄波構成的,因為這個30W的板沒能力表現音訊訊號放大後的全部變化的幅度,所以它會出現削頂失真,(因後級功放管已經處於飽和導通狀態)使本來的正弦波變成了類似方波的樣子,這個波形電壓載入到揚聲器會使音圈上衝或下降到一個極限並停止一段時間,這樣的波形對於揚聲器的毀壞能力是非常巨大的,因為它基本就是方波,一個極性不斷變化的直流電,當一個15伏的直流電加到一個直流電阻很小的音圈上它所發出的能量不是隻讓音圈衝頂打底,它會讓音圈發出很高的熱量,從而使音圈變形,或從音圈骨架上鬆散脫落造成揚聲器損壞。 而70W的板就可以應付自如的把一伏的電訊號放大25倍,雖然對50W的音箱來說大了一約20W,但由於它沒有波形畸變,並不會讓揚聲器發熱太多,只是偶爾衝頂打底罷了,其實揚聲器比起其它電子部件抗損力極強,如果上邊兩塊板一起推同樣的箱,先壞的一定是小功率板所在的那隻箱。同理如果3886帶一隻100W的箱帶由於音量調整不當,輸出了方波,那麼這塊只有68W的功放板幹掉一隻100W的箱不成問題。 箱的承受功率與音量合理調整都很重要。能做到正確調整音量那麼50-80W的音箱足矣,另外別和我說靈敏度云云。這也導致了賣揚聲器商家都像算命先生一樣先探聽你的意圖然後再給你靈敏度大小的答案,還有的商家一看你問這個問題他心裡對你就有了一個定義“菜鳥”。高順性喇叭貴滴很,大多都是真正hifi玩家的獨愛,而且即便是84db的箱子有60W聽音樂100多db也是足夠了足夠了。
3886的2.1聲道這款功放,左右聲道分別4歐68W或8歐50W額定功率輸出,可以各推1只100W以內的全頻音箱。重低音4歐140W,8歐70W額定功率輸出,可以推一隻200W以內的低音箱子,這是配功率不低於250W的變壓器。如果電源變壓器功率減小,輸出功率也會相應降低。
~~~~~~
以上是賣家給出的功率
我用的電源是,雙24 200w
用3386功放板2.1做音響該怎麼配喇叭和箱體
比如箱體尺寸,喇叭怎麼配
回覆列表
1.注意功率匹配問題。
理論上說,音箱的額定功率要等於功放的額定輸出功率,這樣器材才能正常工作。在有條件時,能選大功率功放,絕對別選擇小功率。通常情況下,至少要做到功放額定輸出功率大於音箱功率的2倍以上。雖然會造成功率上不必要的浪費,但是選小了,使音箱得不到足夠的推動功率,整個音響系統無法發揮最佳的效果。
2.阻抗匹配。
功放的輸出和音箱的輸入阻抗同樣也該是一致的。雖然兩者有一些輕微偏差,對音質不會有明顯影響,而只是會對功放的輸出功率產生作用,但必須提醒一點,就是如果音箱輸入阻抗低於功放輸出阻抗很多時,會造成失真明顯增加,嚴重的時候還會損毀功放。因此大家還是儘量選擇兩者一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