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扎心了的情感語錄
-
2 # EB科技人文
這與漢朝所處的時代環境孕育的尚武開拓精神有關。
漢朝,在秦末風雲中統一華夏,漢離全民皆兵的戰國相隔不遠,華夏大地數百年的戰亂紛爭,使得民間和官方都有著強烈的尚武精神。
所以到了漢朝也繼承了這種氣質,伏波將軍馬援有言:“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即便到東漢時期,班超也選擇投筆從戎,從一位文人轉變為戰士。
另外,漢朝統治集團起源於戰國時期的楚地,繼承了楚人開拓進取、艱苦奮鬥的精神,以及敢於反抗壓迫的氣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所以基於這種繼承下來的尚武開拓精神,產生了蘇武、張騫這樣的人物,
還有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豪情壯志,有陳湯發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最強音。
-
3 # 一個個個笑59594210
中國能綿延不絕五千年,從來不缺捨身取義,為國為民的好男兒!雖然現在有金錢至上的普遍現象,一丿丶丨一
是因為近百年來中國人窮怕了,正如餓怕了的人知道食物的珍貴,窮怕了的人知道錢的好處!生死存亡的時候總是有人站起來的!從遠古抗擊外族的入侵,到近代的抗日戰爭,再到現代不屈不撓的各行各業奮力工作的人們!
-
4 # 旅行顧問招財貓
作為特殊歷史節點的歷史人物,自身價值觀決定了他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在中國文化裡雖然沒有宗教,沒有天堂和地獄,但是我們非常重視歷史,有史官文化。
西方人把基督教的價值觀寫進聖經,我們把儒家的價值觀寫進歷史,禮義仁智信,忠孝廉恥。我們讚美"威武不能屈"、"捨生取義"。
張騫蘇武是受這種文化所薰陶的,自然不能例外。對他們來說,選擇對了流芳百世,這就是上天堂;反之選擇錯了遺臭萬年,這就是下地獄。
-
5 # 衣賜履讀通鑑
實際上,不是漢朝會有這樣有骨氣的人物,而是這樣的人物雖然不太多,但在任何歷史階段都會有,在任何國家民族也都會有,呵呵
-
6 # 墳沙一號
您問這問題,本身就沒腦子!沒眼睛!但能發問說明您的覺悟還是有的。也同樣為您點贊!有骨氣的人每個時代都有!現在一樣也不少,只是您沒關注到。那是中國的中國的脊樑!盛世之下龍都潛行,幹事為要;亂世突變則龍騰滄海,救世為要!各行各業都有,大難臨頭挺身!不為別的,生而為人,祖國為母!人中龍鳳 國之脊樑跟教育洗腦無關,而是出於一種身份使命自覺!教育洗腦可以灌輸觀念但形不成自覺,自覺是對生命人生拷問後的自發!
-
7 # 小談歷史興衰
就拿張騫、蘇武所在的武帝時期來說吧,首先當時國家氣象煥然一新,那是一個敢於開闊創新銳意進取,民族凝聚力極強的時代,一改之前的無為而治的那種與民休息舒適享樂的社會風氣。再加上少年天子通常是受不得人欺的,而劉徹正式這樣一個受不得人欺又銳意進取,懷有遠大志向與抱負的少年天子,所以當時才會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漢民族的英雄人物與先驅者。
-
8 # 野馬侃歷史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值得銘記的朝代之一,奠定了漢人的名字,樹立了中國前所未有的尊嚴。在漢代,中國人第一次有了強烈的國家意識,有了強烈的國家認同感與國家責任感。正因為如此,為國效力,成為當時人們願為之赴湯蹈火的生命價值取向。
回覆列表
漢朝在一次和親失敗後認識到和親求和無法長治久安,於是徹底改變了國策!那就是不服就打,尚武強國!經過數年發展終於兵強馬壯!幾十載吊打匈奴遠征西域各國讓他們俯首陳臣,樹立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心。我們常常說漢朝強大,那漢朝到底有多強大呢?強大到被漢朝趕走的匈奴人在西徙的時候,打敗了哥特人,哥特人打敗了日耳曼人,而日耳曼人消滅了羅馬帝國;強大到人人都有底氣喊出一聲“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強大到中國歷史上那麼多王朝,可我們如今卻還自稱“漢人”。
一尚武強國,
當時西漢首都長安的武庫規模,絕對算得上是全國首屈一指。有多大呢?東西長約710米,南北寬約322米,相當於32個足球場的面積。
二好事必須與民同慶
漢代繼承了秦朝的二十等爵制,卻沒有延續秦朝的“小氣苛刻”。從高祖二年(前205年)二月,因“立漢社稷”第一次給民賜爵開始,兩漢的420年間給民賜爵達90次之多,那就相當於平均每四五年就會給民賜一次爵。當然如果遇到國家好事連連的時候,例如新皇登基、太子加冠、祭天封禪、祥瑞降世等等接連出現,一年賜爵一級的情況也是有的。
漢朝賜爵可是實實在在的,賜爵物件是有國家正式戶口的男性良民。可別小看這一級爵位,漢律中明確規定了,爵位可以拿來減免刑罰、減輕徭役負擔,還能拿來換田宅,甚至到了一定等級後還換個小吏噹噹。可是如此頻繁的賜爵豈不是人人都享高爵厚祿了,那誰還種田啊?漢朝皇帝可不傻,一般平民的爵位規定最高只能攢到第八級,再多就只能分給家裡的其他親屬了。所以在平民爵位允許的範圍內,漢朝本著有福同享的原則,與天下百姓共襄盛世,這便是王朝的大氣魄。
三、不給馬?直接打
自從張騫鑿空西域後,漢朝經常派遣使者去西域瞭解各地的風物人情,順便也蒐羅些奇珍異寶回來。一次,使者向武帝報告說西域大宛國有汗血寶馬,此馬不僅日行千里而且汗出如血。武帝最是愛馬之人,何況寶馬可遇不可求,於是武帝馬上命人帶上數千黃金,要去大宛換幾匹汗血寶馬回來。
但是汗血寶馬也是大宛國的國寶,於是國王心裡盤算著,這裡距離漢朝那麼遠,中間還有重重沙海阻隔,諒他們長了翅膀也難飛來,怕他作甚,不換!要光是不給馬也就算了,可這位國王居然鬼迷心竅,派人在半道上劫殺了漢使,把所有財物全部搶了去。
漢朝一看,可以啊,居然這麼囂張,看上你們的馬不乖乖給我送來也就罷了,還給我來這麼一手?我泱泱大漢若是連爾等小國都治不了,以後西域還怎麼管!既然這樣,也別廢話了,直接打吧!
當漢軍大部隊開進大宛境內的時候,大宛終於知道怕了。大臣和貴族們盤算了一番,最後合謀殺死了大宛國王,待漢軍入城後又立了一位新的國王。漢軍此去不僅降服了大宛國,還順手滅了輪臺國和鬱成國。此戰過後,西域諸國才反應過來,匈奴算什麼,漢朝才是老大啊!於是紛紛爭著搶著來遣使朝拜,還急著要把本國的王子送入長安為質。
四、只剩一個也要救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東漢王朝恢復了往日的精氣神,開始重新經營西域。這次西征很順利,只一年時間西征大軍就凱旋迴朝了。可匈奴也不傻,只等大部隊剛一撤回,單于便帶兵捲土重來。漢朝留守西域的兵力寥寥無幾,而剛被匈奴攻破的車師轉臉就幫著匈奴對付漢軍。當時駐紮在車師金蒲城的戊校尉耿恭,率領數百漢軍只能暫時退入疏勒城鎮守。只是沒承想這一守便是一年。
援軍遲遲未來,匈奴又不肯撤離,漢軍被死死圍困在城內。糧草斷絕,就煮鎧甲弓弩上的筋革來充飢。水源被截,就掘地十五丈,直到泉水噴湧而出。弓弩沒了,就拿城裡的石頭當兵器往下砸。饒是如此,餓死的人不計其數,卻沒有一個人肯屈服。
就在城中僅剩數十人的時候,匈奴單于再次派出使者想要招降耿恭。耿恭將使者帶上城牆,當著匈奴人的面親手將其殺死並烤熟,全然不顧城下匈奴人憤怒到扭曲的嘴臉,只在城上與士兵們談笑著分食虜肉。這一幕便是日後讓抗金將領岳飛無比敬慕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匈奴人是再不敢派使者上去了,只能眼巴巴在城下耗著。
另一邊,此前因為先帝駕崩和新君登基而掉線了數月的大漢朝廷此時總算收拾好了朝中亂局,準備再次上線了。漢章帝親自主持公卿會議,研究救援西域校尉的事宜。朝堂上,有不少人認為耿恭他們恐怕早就以身殉國了,即便沒有,為了救援幾百人而出動大軍深入萬里之遙,耗費那麼大的人力物力實在不值當。
其實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可是,那一群人是大漢將士,而這是在漢朝。馬上,司徒鮑昱為首力圖救援的一派站了出來,他說道:“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所以,即便只有一個士兵還在苦苦堅守,大漢就不會棄之不顧,若是連一個士兵都沒有活下來,那便去將他們的英魂帶回來。
當漢朝大軍趕去的時候只看到了骨瘦如柴、衣衫襤褸的二十六人,而這其中還有一半的人沒能熬過回家的漫漫長路。三個月後,當軍隊度過玉門關時,最終只剩下十三人得以重新踏入漢的疆土。大漢的強大是兵強馬壯的大國底氣,那時的漢朝漢人是最有血性的人,漢子是對一個男人最好的稱呼!人人寧死不屈!電視劇漢武大帝(陳寶國主演)可以看看!或許你就瞭解為什麼的漢朝的人威武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