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也上過初中
-
2 # 大英子vlog
為什麼現在的小品越來越不好看了?因為家還是喜歡老一輩的小品演員,陳佩斯啊趙本山啊,黃宏啊。現在的小品缺少了諷刺性,不貼合生活。都是奇奇怪怪的內容,讓大家看的笑完就忘了。
-
3 # 犀爾的布恩
1.現在的部分小品主旋律太強,歌頌型的,打親情牌的,主旨不錯,就是表達方式讓不少受眾比較難以接受,比較牽強,有點強行煽情。
2.現在網路媒體如此發達,人們的欣賞水平不斷提高,笑點也在不斷地被拉高,很多包袱,笑點,套路,還不等表演完已經被猜到了,笑果不佳。
3.小品的創作也是需要時間週期的,現在的大多屬於快餐類的,短期速成,自然品質保證不了。
4.小品演員需要時間週期來被認可,現在演員水平有待不斷提高,新生代演員需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
4 # 老Q愛籃球
是自己的壓力大呢?還是?我覺得吧,現在的小品確實和之前的差了許多,)老小品更多的是在關注人文關懷,更多的是在詮釋什麼才是真正的老百姓過得日子、生活!!那才是老百姓愛看的小品,那時候的小品人是真正熱愛小品,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歡的職業,現在的呢?感覺小品是副業?只是自己成名的一個跳板?一旦成名後,就會參加各種綜藝節目,甚至參演電影,電視之類的。缺少的是對平常生活的體驗,只沉迷於表面。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你沒有真正的去體驗生活哪能有什麼好作品?觀眾會認可你嗎?即使現在喜歡你,作品能博的觀眾一笑,那也是暫時的。
-
5 # 待我施為地煞變
這是廣播電視傳媒落後於網路傳媒的必然。
這個問題跟“為什麼現在春晚越來越不好看了”,“為什麼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什麼審查制度啦,什麼要承擔教化任務啦,什麼演員敬業啦,跟這些有關係嗎?有。但關係不大。
以前一家都不一定有臺電視,一年到頭也看不到幾個綜藝節目,平時能看到個小品那得要“碰巧”,要“等待”。
不像現在抖音、快手、優酷、愛奇藝。。。想看什麼節目隨便挑,想看哪個小品隨便下,搞笑影片,搞笑段子層出不窮。
這就跟以前過年時才能吃頓肉,現在天天大魚大肉,就覺得以前年味強,年味淡了一樣一樣;當然覺得以前難得一見的小品好看了。
同時,正因為小品產量不多(廣播電視容不下),能演小品的也就精挑細選的那幾個人;這幾個人又精打細磨那幾個作品,能不是精品嗎?
以前一個小品演員,比如鞏漢林,只需要面對趙本山、陳佩斯等幾個競爭對手,要勝過他們或者不被他們踩得太慘,只需要好好打磨自己的作品。
網路時代一到,是個人就有機會出頭,無窮無盡的小哥哥、小姐姐、猥瑣大叔、油膩大媽各顯神通來搞笑爭流量。如果還按以前那種產品進度,早晚餓死。所以也只能隨波逐流,增加產量,質量就難以保證了。觀眾口味又刁了,質量顯得就更差了。
也因為網路競爭,小品產量高了,但觀眾對小品的需求量相對小了,小品也正如小不少朋友吐槽的一樣,有逐漸淪為教化工具的趨勢了。但這是果,不是因。
不信你試試,如果現在把網禁了,只能透過廣播電視傳播,而廣播電視只能容下那幾個人,那幾個節目,看看那時的小品經典不。
-
6 # 所願與所求
小品本來就是從戲劇裡面衍生出來的東西。它其實並不具備任何的獨立性。它依然屬於戲劇。
小品看似“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諸如:即興元素(最典型的就是馮鞏的“想死你們了”)、喜劇化的誇張表達、定形化的角色,面對觀眾說話打破觀眾和演員之間的界限、肢體語言豐富……實際上跟歐洲民間傳統喜劇(比方說鬧劇、即興喜劇、小丑劇)的表演方式幾乎如出一轍。
而且就故事的展開形式跟歐洲民間喜劇也有很強的對應關係。舉個例子,經典的《賣柺》,其人物關係結構很類似於義大利即興喜劇中“精明的僕人vs愚蠢的主人” (亞力坤和潘塔隆)組合,只不過去掉了“主僕”這層人身依附關係而已。而像《吃麵條》,雖然加了個拍電影的套層,但骨子裡還是一個底層民眾(陳佩斯演的“小二”)調戲高高在上的知識分子(即朱時茂飾演的“導演”),最後讓知識分子下不來臺的故事。在即興喜劇中,可以看做典型的“亞力坤戲耍博士”的橋段。
所以,電視小品從美學本質上來說,它和歐洲民間傳統戲劇一樣,都是一種極富民間性的戲劇形式。而我們知道,民間戲劇的生機本身就源於對權威的蔑視。 透過權威們暴露其人性的弱點,把那些被特定意識形態語境神化的“權威”拉下神壇,來獲得某種心理上的平衡。所以這種戲劇又被稱為“人性喜劇”。
但是在中國,這個本身極富民間性的戲劇形式,卻誕生於官方話語(1984年春晚)下。也就是說,小品是“電視藝術”生出來的“娃”,而電視傳媒本身在中國的特定的環境下,就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性。
這就必將導致中國的“電視小品”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相當的掣肘。因為民間戲劇的意識形態(否定權威)和官方的意識形態(肯定權威)必然會產生某種程度上的對抗,而電視的媒介特性又會導致其向官方意識形態靠攏,所以,電視小品越來越不好看才是必然的趨勢。(從《超生游擊隊》就開始有這種趨勢了),而部分曲意逢迎,完全按照官方意識形態創作的“小品”,更是完全取消了小品固有的民間性,是對小品的致命打擊。
但是小品作為戲劇藝術的衍生品,又不能見容於劇院,使其喪失了走向民間性的通道。如今,劇場藝術大多被視為“高雅藝術”(高雅個鬼,戲劇幾千年來都是精英階層和民間各取所需的藝術形式,你覺得“高雅”只不過是票貴而已),由於大眾對戲劇藝術的精英化定位,導致了你也許會花兩個多小時時間去看一場完整的《哈姆雷特》,卻很少願意花錢去看一場小品合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品既是戲劇形式,但中國現代戲劇(話劇)本身就是舶來品。而與之對應的相聲,則是從唐代就開始出現雛形(參軍戲)並逐步發展成現在。所以相比起已經有深厚民間基礎的相聲而言,小品的民間根基並不穩。
這就導致了小品藝術的尷尬存在——既不容於官方意識形態,又不容於相對而言更開放的戲劇市場,再加上不像相聲那樣有民間傳統的傳承,就必然導致了它的活力不斷減弱。
只能說,電視之於小品,就是真正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7 # 時間的遷徒者
我們可以拿兄弟曲種——相聲,來做個對比。
相聲不能說是風生水起,但起碼已經在不依賴電視晚會的前提下,活了下來。
很多年輕人願意主動走進劇場去看相聲。
德雲社、青曲社等各地相聲社團也都在蓬勃發展。
小品為什麼不能走這條路?
因為當小品走出電視晚會這個平臺,就沒什麼競爭優勢了。
比起語言,它比不過相聲。相聲的語言尺度可以很大。只要能把人逗笑,你管我怎麼說!而小品是講究戲劇性的,你的臺詞是由人物、情節決定的。只為強行搞笑而說出的臺詞,尬你沒商量。
其實,小品的這種舞臺侷限性,陳佩斯早在20年前就已經意識到了。他當時在準備春晚節目時,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小品節目中去,卻遭到了春晚節目審查組的拒絕。
從此,陳大師放棄小品,潛心去搞話劇了。
你看,這個問題,20年前就已經有定論了!
回覆列表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文藝百廢待興。電視小品甫一出現,讓聽膩了“樣板戲”的老百姓耳目一新。
第一階段 代表人物 陳佩斯此前,“小品”這種藝術形式只存在於藝術學院的課堂上,大多老百姓一無所知。
陳佩斯的橫空出世,旋即讓“小品”進入了輝煌的第一階段。在逐步普及的黑白電視機上,讓不再滿足於只做“聽眾”的中國人看到了“陳小二”鋥亮的光頭,賊眉鼠眼的表情,滑稽的動作,誇張的肢體,以及久違的歡樂。
春晚在成就陳佩斯的同時,陳佩斯也成就了春晚。
可惜的是,隨著一場眾所周知的官司,陳佩斯漸漸退出了大眾視線。
但是,緊接著小品進入了第二階段,也是最輝煌的階段。
第二階段 代表人物 趙本山這一階段,小品演員人才輩出,趙麗蓉鞏漢林,黃宏宋丹丹,郭達蔡明,郭冬臨馮鞏……高手雲集,數不勝數。但是,最突出的還是趙本山範偉高秀敏的“鐵三角”。
儘管至今還有人對趙本山褒貶不一,但也不得不承認趙本山影響力之大。
趙本山實則為喜劇而生,他的舉手投足盡顯幽默,嬉笑怒罵盡顯誇張。趙本山是個聰明人,他的成功得益於他的團隊,在他的身邊,不光有範偉高秀敏宋丹丹的配合,更有何慶魁,崔凱等一眾幕後金牌編劇的幫持。
其作品更是廣為人知,初期的《小草》《相親》,中期的《實話實說》《鐘點工》《賣柺》,後期的《送水工》《不差錢》《說事兒》個個經典,甚至一度生推一個新詞――忽悠。幾乎每年都引領了當年的流行語,跟某大腕抄襲網路流行語來“胳肢”觀眾形成了鮮明對比。
趙本山,讓小品走上了最高峰。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精神文化生活也進一步豐富,風光一時的電視沒落了,以電視為主要載體的小品也隨之沒落。
後電視時代,春晚式微,晚景淒涼,小品進入了第三階段。這一階段是下坡路,春晚逐漸式微,缺少招牌人物的春晚也不再讓人期待。
春晚雖然不再那麼受人期待,歡樂依然是觀眾需要。脫離春晚的小品開始風生水起,趙本山的徒弟們也開始挑起大梁,另外還有開心麻花,大碗娛樂也都站到了喜劇小品的最前線,現在的小品形式也變得越來越新穎,內容也越來豐富。其中,一個叫賈冰的演員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目前來看,他應該是第三階段的領頭雁。
看了他的《賈總的演講》又讓我對小品重新有了期待,至於未來的路,讓我們拭目以待!
結語:我的觀點恰與題目相反,雖然不再繫結春晚,現在的小品卻是越來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