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吟方澤LYFZ

    我在部隊當兵時是戰鬥機機械師,如果是戰鬥起飛,飛行員進座艙,戴氧氣面罩、插負荷衣接管、系安全帶、啟動發動機、機械師協助撥掉彈射座椅保險插銷,關座艙,飛機滑出停機坪到起飛,也就一、兩分鐘時間。如果是平時訓練,也是這些過程,但要慢得多,由於平時訓練飛機和飛行員不固定,飛行員每個起落飛的不一定是同一架飛機,有時飛行員會早一點進座艙熟悉情況,有些認真的飛行員還會在機械師陪同下,繞飛機轉一圈做飛行前檢查,然後進座艙,機械師會在座艙邊向飛行員介紹飛機、發動機情況及引數,幫助飛行員瞭解該架飛機的特點及注意事項等,直到塔臺下了起飛命令,進入起飛程式。民航大飛機起飛準備過程與戰鬥機相比估計也大同小異,可能要複雜一些,時間更長一些。

  • 2 # 馬哥說真話

    我多次安排、乘坐專機(公務機),對起飛時間原因比較熟悉。

    正常的民用飛機,飛行是受空軍系統的管制。飛機什麼時間起飛是提前申報和批准。

    不論公務機還是民航都是一樣。

    只不過民航飛機航班的時間是固定的,不能隨便變更。(我國規定飛機載人數超過18個人的,按照民航航班對待,航線時間固定,必須半年以上申請就相當於申請航線。18個人以下的屬於公務機,正常情況下提前三天申請航線,國際航線需要7天以上)。

    先說民航,民航一般是提前半小時到40分鐘開始讓旅客登機,飛行員在此之前登機,完成飛機的檢查檢測,然後再讓旅客登機。旅客登機完了之後,飛行員就會向機場控制檯(塔臺)報告等待起飛命令。是否允許起飛,那就要根據當時的航班流量,當時當地的天氣和目的地的天氣,航班流量(航班排隊情況,以及將要降落飛機的情況),及是否有航空管制等原因,如果都沒有問題,會允許他正常起飛,飛行時間、飛行航線是固定的,是不能隨便調整的,比如你提前到達,而目的地機場的航班流量比較大,反而帶來麻煩。所以飛行必須按照指定的路線和指定的飛行時間到達,才能保證航班的正常和安全。

    登機之後如果有航空管制或者天氣變化,以及目的地的天氣不適合飛機降落的話都會延遲飛行,讓你在飛機上等待,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出現上了飛機之後不讓起飛,在飛機上等待。

    因此對民航來說,飛行員上飛機和起飛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甚至還可能不讓起飛。時間也就不固定了。

    對公務機,起飛時間和航線,一般時間是提前2~3天申報。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一般時間都不會那麼準,可能會出現提前或者推遲的現象。只要旁邊流量不是太大,沒有空中管制等原因,正常情況下都可以被批准。比如有一次,我們安排專機去日本東京,東京有兩個飛機場,一個是羽田機場,一個是成田機場。羽田機場離市區比較近。他們只批准成田機場,羽田機場不批准。是因為羽田機場飛機流量比較大。

    幾年前我們乘坐公務機去北京辦事(拜見領導),本來晚上定的晚上8:00飛機起飛返回,但由於事情沒有說完,不得不推遲起飛時間,反覆一推再推。

    我負責這項工作。最終辦完事就到了10:00,然後馬上向機場趕,飛機起飛都將近12點,這個屬於飛行推遲,所以這期間要不停的向機場申報飛行時。而且飛行路線也是指定的。

    飛機起飛之後,我專門盯著飛行路線在看,起飛之後本來目的地是鄭州,但是飛機起飛之後卻向西飛行,繞到太原附近,再從太原附近到鄭州,轉了一個彎。這應該是在直接航線上,飛機比較多,所以要繞開飛行。

    這是為了保證航空安全。

    至於軍隊飛機和戰鬥機,飛行員上飛機後什麼時間起飛,我想那是根據命令來執行的,我們沒辦法探討。

    所以,就民航來說,飛行員上飛機和飛機起飛時間之間是不固定的。主要看是否有航空管制,航班流量,天氣幾個原因。

  • 3 # 哨兵小虎

    飛機從飛行員上飛機到起飛,看似簡單,其實是一個複雜的工程,他主要分為三個大部分段:

    一、飛機啟動段。

    飛機啟動段是飛行員的專業技能領域,啟動飛機不像汽車一樣簡單,有一套嚴格的程式和操作要領,民航的飛機和雙座戰鬥機還需要主駕駛和副駕駛、前艙和後艙的密切分工。

    同時,在這個階段,所有的飛機動令和有可能危及地勤安全的操作都必須向地面管制員請示後操作!

    1、民航

    民航的一套程式下來,飛機從飛行員上飛機到做好滑出準備,通常需要10~15分鐘,當然不同機型可能也會有差異。其中飛行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暖機(發動機加熱)、檢查儀表導領航裝置、檢查航線、檢查舵面(襟翼和方向)等。

    2、戰鬥機

    戰鬥機則更為複雜,飛行員熟練程度不一樣,不同機型不一樣,不同戰鬥等級不一樣,發動機不同狀態不一樣等等。

    比如我們看二戰時,飛行員戰時從上飛機到飛機起飛,2~3分鐘就可以起飛了。而現在先進的三代、四代戰機由於裝置更先進,需要在地面啟動的程式就更長!還有什麼熱啟動、校導航等等!時間長的15分鐘也是有的!

    二、塔臺管制段。

    飛行員一旦上了飛機,所有的飛機動令都必須報告,比如請示開車、請示滑出,請示試下發動機等等。

    那麼飛行員要起飛,一個重要的程式就是接到塔臺管制員的放飛指令!

    但塔臺管制員的放飛口令並不是隨便下達的,他需要氣象允許、放飛籤批、預達機場接受許可、地面管制許可等等一系列的放飛許可等。

    而這個時間段等待的時間是不確定的,少則半分鐘到一分鐘,多則2~3個小時也是有可能的!

    三、飛機滑行段。

    待塔臺接收放飛指令後,飛機就可以正式開始起飛前的準備了,通常根據飛機的位置不同分為:滑出停機位、上滑行道、進聯絡道、進跑道頭、起飛離陸五個階段。

    ①滑出停機位主要是塔臺授權“可以滑出”,飛機就出停機位,並觀察好停機位周邊和滑行道上的情況。

    ②上滑行道主要是在滑行道上滑行,為進入聯絡道,到跑道頭做位置準備。

    ④進跑道頭,到了跑道頭就停住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接通加力到一定狀態,從而滑跑起飛。

    ⑤起飛離陸通常是指飛機離陸的一瞬間,但在民航上通常是指飛機上升到出航高度交進近管制員或區調指揮。此時放飛程式才結束!

    而這些程式通常都需要看停機位、滑行道、聯絡道、跑道頭、起飛速度和進近高度的相關位置和限制決定。通常也需要3~5分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見過有哪些辣眼睛的搞笑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