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被歷史撞了一下腰

    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互相征討的過程中,公孫瓚據有幽州之地,與之相鄰的是擁有三州之地的是袁紹,且袁紹統治核心冀州緊鄰幽州,“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二者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並且公孫瓚經常挑釁袁紹,更是激化了二者矛盾。 兩者衝突戰爭不斷,最後白馬將軍公孫瓚在易京之戰中敗於袁紹, 自焚而死。

    公孫瓚敗亡於袁紹原因:

    一是實力差距巨大。袁紹據有三州之地,而公孫瓚只有一州,並且幽州處於邊境,夷漢雜處,人口較少,土地貧瘠,無法為公孫瓚提供能夠匹敵袁紹的糧食、兵員、物資。反觀袁紹三州之地,物產豐盈、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二是人才隊伍懸殊。袁紹家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加之袁紹禮賢下士,袁紹猛將如雲、謀士如雨,而公孫瓚相比則遜色許多。

    三是公孫瓚不得人心。公孫瓚以下弒上,殺死了在幽州深得民心士心,受少數民族擁戴的州牧劉虞,並施政不仁,橫徵暴斂,盡失幽州人心。

    四是戰略戰術失誤。在與袁紹的戰爭中,公孫瓚採取堡壘主義的龜縮策略,修建諸多要塞城池,坐等袁軍攻堅;而在袁軍一個一個拔除公孫瓚據點的過程中,公孫瓚卻以發兵救援,屬下不會死戰為藉口,不發一兵援救下屬,盡失軍心;最後袁紹兵圍公孫瓚最大堡壘易京城,穴地而入,城內混戰之時,公孫瓚絕望之中自焚而死。

  • 2 # 出山雲滿衣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您的問題,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和關注,我最近也做了一期關於白馬義從和先登死士的文章。公孫瓚在與匈奴的鬥爭中建立起了一支輕騎兵。因為公孫瓚喜歡白馬,讓軍隊全部乘騎白馬。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鑑,白馬為證。所以就被稱為白馬義從。白馬義從驍勇善射,殺的匈奴互傳"當避白馬"!

    公孫瓚追擊袁紹的時候,一路所向披靡。袁紹的手下鞠義臨危受命,帶領八百先登死士抵住公孫瓚,公孫瓚見他們人少,就命騎兵去衝陣,不料這八百先登手中握有勁弩,將白馬義從射殺殆盡,比較經典的步兵對騎兵的戰例,這一戰役直接導致了公孫瓚勢力的瓦解,這意味著白馬義從的消失。

  • 3 # 夏慈史

    他把遊牧民族打的抱頭鼠竄,回到中原後,卻連戰連敗?《少年英雄-年少得志》

    東漢末年的時候,中原大地上有各種軍閥,常常發生各種混戰,他們成天東征西討,就是為了奪得天下的正統,希望自己能夠當皇帝。而這麼一個人,他也是漢末時候的軍閥之一。但是,他很大的一部分時間,都不是用在了和中原的軍閥們爭霸上,而是用在了抗擊北邊的遊牧民族上,這個人就是漢末三國時候的公孫瓚。

    公孫瓚這個人,他的出身其實並沒有多麼好,他的母親只是一個小小的婢女。但是他這個人雖然出身不好,但是人長得非常帥,因為長得帥這一點就得到了當時一個大官的賞識,這個大官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然後,公孫瓚靠著自己的岳父的幫助,漸漸的就做到了當時漢末的朝廷的高官。然後領導了當時整個北方好幾個地區的軍隊勢力。

    《白衣鎮韃虜》

    靠著手底下的軍隊勢力,公孫瓚在漢朝末年這個亂世當中,也算是一方雄踞的軍閥。作為一方軍閥的公孫瓚,在很大的一部分時間上都是把自己軍事的勢力放在邊境上,並沒有把自己的軍事勢力大量的投放在中原的爭霸過程當中。據說正是靠著公孫瓚在邊境上對那些北方遊牧民族的打擊,才使得當時的中原沒有因為戰亂而被遊牧民族侵犯。當時中原大地上那些作亂的軍閥,都應該感謝公孫瓚。

    公孫瓚在自己的岳父幫助之下,其實也是進過學的。據說劉備就曾經和他一同向盧植學習過。也就是說,他和劉備還是同學呢。劉備在剛剛起兵的時候,就曾經來投靠過自己的這位學長。不過公孫瓚作為學長,卻是早早的就帶領著自己的勢力,走向了滅亡。反而不如劉備,在之後建立了能和曹魏對抗的蜀漢。

    《群雄逐鹿,江郎才盡》

    公孫瓚雖然不是當時天下軍閥當中最出類拔萃的那一批,但是他的實力也非常不俗,據說當時公孫瓚和北方遊牧民族的作戰當中,帶領著自己的軍隊,把當時的遊牧民族打得是抱頭鼠竄,使他們一聽見公孫瓚的名字,就趕緊遷移棲息地,根本就不敢進犯當時的中原地區。而公孫瓚靠著和那些異族們作戰,培養了一支只屬於自己的精銳部隊,這支部隊就是在現在都有流傳其名字的“白馬義從”。已經把邊境之上的遊牧民族打得不敢再進犯的公孫瓚,終於轉過頭來,準備參與爭霸天下的事業。然而,雖然公孫瓚打那些遊牧民族和打小孩兒一樣。但是當他參與到中原爭霸的行為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軍隊實力竟然並不是那麼強。他當時的領地挨著袁術,結果在和袁術的作戰當中屢戰屢敗,因為失敗了太多次,公孫瓚在自己的領地上大肆的徵兵徵糧,又引起了自己手下的不滿。當公孫瓚又一次在和袁家的大戰之中失敗之後,不僅手下計程車兵們被殺被俘,心腹的將領們也開始離心離德。覺得自己再也不能夠翻身了的公孫瓚,乾脆就用火自焚,免得被敵人給俘虜。所謂少年得志不是好事情,得人心者得天下是有道理的。

  • 4 # 亭殿閣
    根本原因:冀州之爭——公孫瓚替袁紹做嫁衣冀州並非一開始就是袁紹的地盤。公元189年,董卓把持朝政,任命韓馥為冀州牧,袁紹只不過是其手下的渤海太守;同時期,公孫瓚則也不過是幽州劉虞手下的北平太守。韓馥曾參與過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也曾與袁紹一同擁立劉虞為帝,可以看出,韓馥這個人對漢室還是很忠心的,不管是討伐董卓還是擁立漢室宗親劉虞,都是為了漢朝社稷,一心匡扶漢室的韓馥,怎麼比鬥得過野心勃勃的袁紹和公孫瓚麼?公元191年,韓馥的部將曲義反叛,韓馥不僅沒能平定叛亂,反而被打敗。袁紹由此看出了韓馥軍事能力的差勁,暗中與曲義結盟,陰謀顛覆冀州,這時候袁紹手下謀士逢紀給袁紹獻計:暗中約公孫瓚南下進攻冀州,韓馥一定會感到很害怕,這時候再派遣一位能言善辯的人去遊說韓馥,韓馥一定會把冀州拱手相讓。公孫瓚得到袁紹密信以後,以討伐董卓的名義進入冀州,卻突然發難,進攻韓馥,以韓馥的軍事能力,自然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很快敗北。這時候袁紹又派遣荀諶遊說韓馥,韓馥聽從荀諶建議,居然將冀州拱手相讓給袁紹,陶謙讓徐州,劉備百般推辭,袁紹可不是劉備,這本來就是他的陰謀,自然不會推遲了。就這樣,公孫瓚打敗了韓馥,但是冀州卻被袁紹兵不血刃奪取,公孫瓚此時,可謂是替袁紹做嫁衣了。其實這才是袁紹和公孫瓚翻臉的根本原因,公孫瓚感覺自己被袁紹擺了一道,利益衝突而已,但是此時公孫瓚與袁紹名義上依然是盟友,他們徹底撕破臉皮,還是源於另一件事。直接原因:公孫越生死——公孫瓚遷怒袁紹至於袁紹與公孫瓚的衝突的直接原因,其實起源於袁紹和袁術的衝突。袁紹準備廢除漢獻帝劉協而立劉虞為弟,袁術卻不贊同,二人因此決裂,當然袁術反對袁紹也不是為了漢獻帝,他是想自立為帝。同年,袁術任命孫堅為豫州刺使,治所陽城,當時依舊是群雄討伐董卓時期,孫堅正在率軍與董卓征戰,可是袁紹卻不管孫堅是正在討伐董卓還是在幹嘛,只知道既然是董卓的人,就是他的敵人。而眼下孫堅主力在外,陽城防守空虛,此時正是奪取陽城的最好機會。於是袁紹任命周昂為豫州刺使,命令周昂進攻陽城。由於陽城空虛,周昂不費吹灰之力就奪取了陽城。孫堅原本已經打的董卓節節敗退,甚至放棄洛陽退守長安。聽聞周昂進攻,只好回師進攻周昂,袁術則派遣公孫越率兵支援孫堅,公孫越與周昂激戰,中流矢而卒。公孫越是公孫瓚的從弟,卻被袁紹部將殺死,這樣一來,公孫瓚自然把公孫越戰死的責任歸咎於袁紹。公孫瓚得知公孫越身死,勃然大怒,道:“餘弟死,禍起於紹”。就這樣,公孫瓚和袁紹由討董聯盟的盟友,變成仇敵。公孫瓚得知公孫越身死的訊息以後,先發制人進攻冀州,白馬義從是百戰之師,與遊牧民族多年征戰都節節勝利,作戰能力及其強悍,因此,戰爭初期,勝利的天平向著公孫瓚傾斜。公孫瓚雖然只帶來3000白馬義從,卻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兵鋒所指,無不望風而降,袁紹畏懼公孫瓚,主動求和。為了表示誠意,任命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為渤海太守。可是,公孫範到任渤海太守以後,立即宣佈渤海郡脫離袁紹,與公孫瓚一起進攻袁紹,同時公孫瓚不僅僅打的袁紹丟盔卸甲,還以2萬兵馬,大破三十萬青州兵,威震天下,此時公孫瓚實力遠在袁紹之上,袁紹與公孫瓚,因此徹底反目成仇。參考文獻:《三國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的詩詞創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