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6847902398

    你說的是夫妻之間嗎?我就是那種有的時候明明錯了也得找出老公的錯比我大,家裡小事還得聽老婆的,男的沒有控制力不會算計過日子,所以一定保持女主地位象徵不能像老公示弱否則地位不保。

  • 2 # 丁老頭5954586754

    除網友們所答外,我想補充點看法。“明明錯了卻永遠都覺得自己沒錯”這文字含有固執己見之犟皮氣,有明顯故意之味;如不是故意,則與認知有關,也就是知識面窄,缺少辯證思維,需逐層講明道理才有可能明白錯在哪裡。這樣的人並不多見。

  • 3 # 楓葉29023

    這就是吃了100個豆,不嫌腥的人,我身邊就有一個最不嫌腥的人,他的判斷力極其缺乏,偏讓別人聽他的,我家賣套房他要頂層,說是不漏雨,結果水嘩嘩的,房子裝修得聽他的,他找的泥瓦匠,結果門框子歪了地面不平,一

  • 4 # 薊州旅遊

    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想做到自知,一定要學而時習之,並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最重要的,還要有一顆包容接納的心。

  • 5 # 金貴緣若童

    給你打個比方

    你和一個色盲人,同時遇到一朵花。你看到的是紅色的,他看到的就是黃色的。你怎麼樣能告訴明白,那個色盲人,他看到的是錯的呢?反之,你怎麼證明,你不是色盲人?

  • 6 # 餘超峰東霖先生

    首先,對與錯都是有一定理由的,相對於什麼理由來說他是對的或錯的,跟力的相互作用力一樣。

    比如,面對欺負,他可能是抱著腦袋不說話,裝鵪鶉,你可能就會拿板磚對拼,你可能覺得他是錯的,真的是錯的嗎?他可能不像你這麼強壯,可能不能因為打架被學校開除,可能怕打傷人家裡窮賠不起,種種在他看來對的原因理由,是你沒有看到的,你覺得基於你自己的性情認知這麼做就是錯的。

    最終,萬事萬物皆有因,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認知,我們不是上帝全知全能,我們也只是看到了大千世界的一個小點,我們常常認為的對與錯一般也都基於自己的認知,但是真的要拿自己認為的對與錯去強迫別人的行為嗎,別人看到的是另一個世界,另一種對錯評判標準。

    高高在上的指責其實沒有意義,如果真是關愛,去溝通,去感受感受另一個世界是風景,才不至於太過自我。

  • 7 # 趙勇6336

    謝謝邀請,有些人確實很固執,事實擺在面前,還堅持自己錯誤的想法。這種人不是沒看到,只是不願意相信自己是錯的,不願意承認罷了。這裡邊有兩種思想在作怪,一是不願意在別人面前承認錯誤,丟了面子;二是害怕錯誤說出來以後沒人相信自己,沒了威信……。其實這些都是虛榮心在作怪,瞭解自己比知曉他人更難。

  • 8 # 無鋒老劍

    明顯的就是判斷標準沒統一。

    可能你的觀點是理性的“怎麼才能把事情做的好和順利”。

    而他的觀點可能是感性的“我願意、喜歡、感情”等等了。

  • 9 # 傑克Jack199

    這不就是所謂的素質低下嗎?這種人永遠會有,不是現在有這種人,什麼時候都有這種人。一千年前有這種人,一千年後肯定還有這種人。

    教育能改變這種人嗎?當然可以。能改變其中的部分人,不可能改變全部。

    這種人其實很常見,那種知書達禮,精明能幹,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的人其實是很少的。

    這種人一般來說受教育程度會比較低。不過,在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群中也有這種人。

    這種人不一定是壞人。也不一定就有什麼破壞性。不過,這種人確實是層次比較低。很容易辦錯事。

  • 10 # 締造新社會

    某些人死不認錯是基於以下原因。

    1、周圍的人特別是親人的嬌慣縱容,使其養成唯我獨尊的潛意識。

    2、具有較強的成功欲,不能容忍自己的失敗,不敢面對自己的失誤,於是尋找一切有利的藉口為自己辯護。

    3、具有和善於利用資源,透過控制資源和向對手極限施壓,來實現既沒有利益,也沒有合理藉口的任性主張。

    4、正義力量過於軟弱、不作為,甚至代表正義的機構反而支援非正義行為,讓死不認錯的人有縫可鑽。

    5、有的人知識有限,又不愛思考,這種人最喜歡否定別人和汙衊權威,並拒絕辯論。我們常諷刺別人“別拿無知當個性“,大抵說的就是這種人。

  • 11 # 青山不掩

    錯誤之後,真相大白,直面錯誤者少之又少;虛詞掩飾,欲蓋彌彰者,比比皆是。

    曹操刺殺董卓不成,出逃到呂伯奢家。曹操聽聞`綁起來殺`,即殺八人,而後廚板凳上的確綁了頭豬。曹操才知誤會,逃到莊口。呂伯奢提著蔬果和酒回來,一再挽留,曹操往後一指:誰來了?呂伯奢回頭張望,曹操抽劍將死殺害。若讓呂伯奢回家,曹操必定暴露;不留活口,可保無虞,這就是曹操的邏輯-

    寧教我負天下人,

    勿使天下人父我。

    曹操素來疑心,手段殘忍,將錯就錯,一錯到底,毫無人性,歷來讀者恨之入骨,從無好感。

    蔡瑁降了曹操,統領操練,排兵佈陣極為規範。周瑜忌憚,決意除掉。蔣幹勸降不成,盜回蔡瑁書信,曹操本來就藐視賣主求榮,怒殺蔡瑁張允,頭顱呈上之時,曹操頓悟中了反間計。部將問起,曹操掩飾道:二人恃功怠慢,故殺之。曹操以魏王自居,顧全面子,絕對不會當眾承認過失。眾將惋惜水戰才華,荊州部將明白不被信任,暗中聯絡周瑜。

    火燒赤壁之時,起鬨反水,胡亂引導,大大加劇了混亂。試想,黃蓋縱火,多久才能影響整個船隊?實際上,荊州部將眾多,遍佈各只大船,趁火作亂,一把大火,才能事半功倍。戰後,荊州部將一鬨而散,泯然眾人矣。無人前來請功,方才成就周郎永世英名。

    試想,曹軍大船,皆靠岸陳列。縱然放棄船隊,任其燒燬,上岸登陸,列陣迎敵,東吳水軍豈能上岸?背水一戰的機會都沒有。

    本來曹操統一北方,正宜一統天下。蜀軍勢單力薄,不足為慮;東吳勢大,智取勝武攻;不宜威逼東吳,好言相勸孫權,招降納叛,分化吳蜀聯盟,則阻力小太多。曹軍北方人,不習水戰;應該籠絡荊州士兵,始終重用蔡瑁,周瑜焉能趁虛而入?誤殺蔡瑁張允二人,所有荊州降兵人心渙散,鬥志全無,禍起蕭牆,又豈能全怪黃蓋火勢太大?

  • 12 # 葉志良8

    這些都是自私沒有素質的人,也是狂妄自大的人,美國就是這樣的國家,總是做錯事卻說自己是對的,狂妄自大目中無人!

  • 13 # 肥貓大仙

    對於這樣女的,你也別鬱悶了,兩句話可以說明這個女的,一個是上面有人,另一句是上面有人!有本事提問問題的也學她哦!

  • 14 # 雷201026519

    這種人放了錯首先想到的是從別人身上找問題,而她自己從來意識不到自己有問題,可以偶爾會說自己有些不對,但那也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並不是真的認為自己有錯,只是跟別人說說客氣話而已!

  • 15 # 王宜道

    他們認為自己什麼都是正確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知。這些人平時都高調,大話雷死人,號稱黑白都能搞定,迖到無所不能的地步,半瓶水搖起來很響,山間竹芛:嘴尖皮厚腹中空。

    凡平時高調,大話雷雷,有錯拒不承認的人有兩種可能,要麼有關係要麼大紅簾子包稻草。

  • 16 # 洪潤源

    謝謝邀請,這種人主要是沒有水平,分析能力差,對事情事物認識不夠,說白點就是不通情達理,不懂事,實際自己做錯了覺還是看不出來,還以為自已是對的,所以他堅持他的看法是正常的,並不感覺自己有什麼不妥。也有一種人主要是思想素質差,人品差,明知自己不對還死頂,死要面子,死耍賴,但這種人應該是少數。

  • 17 # Sariel鬼

    首先就工作上的女同事或下屬而言,得看是什麼事情,還有做錯事情所處的環境,人多的情況下又怎麼好意思。要留人的話,那肯定論事的大小,錯都會犯,但要讓她改正的話,方法是關鍵,說話方式儘量婉轉點,心平氣和的談談。如果事情較大又不改,那就直接開除,又在一再二哪有再三再四,同情別人就是傷害自己,現實本殘酷,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感情上的,看清本質,先看自身。仔細思量自己看中的是什麼?能承擔面對什麼?能付出給予什麼?人無完人,既然重要是否應該多遷就下,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活著的一切都有壓力,放鬆下來,然後好好交談商量,有的錯只能慢慢改。自然形成錯誤並不是隨隨便便,錯也是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而成型的。就好比習慣,並非短時間可以做到。不建議分手,化干戈為玉帛,很多事情當你放棄了,也只是圖了一時之快,最後留給自己的只有後悔遺憾。個人觀點,能解決你的煩惱,再好不過。加油!人生就是對自身最好的修行歷練。

  • 18 # 吾姓楊

    自負唄, 自負就是自己過高地估計自己。人的自我意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自我認知、自我意志和自我情感體驗。人評價自己,要靠自我認知,有的人過高地評價自己,就表現為自負;有的人過低地評價自己,就表現為自卑。 自負往往以語言、行動等方式表現出來。 自負實質是無知的表現。主要表現在不自知。俗話說:“自知者明”,“人貴有自知之明”。無知有兩種表現,一是盲從,二是狂妄。自負有時表現為狂妄,容易造成對方的反感。

  • 19 # 隨遇而安14500102

    話有三分三解。站在錯的立場去理解感覺是對,站在對的立埸上去理也是對的。同樣回答一句好,那是好。回答三句好那就感覺不好了,中國的文化語言博大精深。

  • 20 # 海川遊

    人人思維或經歷不同,對某一問題或事所做出的判斷也會有不同的結論,在沒有明確結果之前的“結論”都存在著各種的可變因素,所以就有了你認為的“錯”而他人不認為“錯”的“道理”。

    因此,“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明確了“實踐”的唯一性。同時,也告之人們一個道理,沒有百分之百的“道理”,只有真正符合和經的起實現考驗的“道理”。而且這一“道理”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隨著社會發展或時間的推移或科學的進步,又有了新的“道理”。

    總之,今天的“錯與對”,不等於明天的“對與錯”,只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我,才是“硬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咳嗽很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