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尋荀文化

    四書五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書》《禮》《易》《春秋》

    感受:

    《論語》做“人”,世上只有孔老夫子是人,其他都不是"人",你讀明白什麼是“人”?

    《孟子》王者之師,都是教領導的道理,“領導”你學會了嗎?

    《大學》《中庸》都是《禮》裡面的一篇文章,一般般了,朱熹有的過了……

    《詩》沒有看明白,感覺都是抒情,內涵我慢慢在看吧。

    《書》好好學習,是當今檔案的範本。

    《禮》好好學習,當今需要好好學習,什麼的法律和規矩,什麼是禮?當今是禮崩樂壞!

    《易》您背辭海了嗎?您會背辭源了嗎?不懂不要隨便解釋易,古有三個版本,當今只有《周易》。

    《春秋》哈哈,春秋也有三個版本,你喜歡那個版本?我都看了,歷史是每一個人觀點不一樣,角度都不一樣,古文獻的定義先看明白,自然理解三個版本《春秋》意思。

    我現在學習《荀子》,因為學習《荀子》首要看明白諸子百家的著作,然後有人生各個崗位的經歷,還要承受人生各種的磨難歷練,才能體會荀子的真正表達意思,我太難了,天天困惑中。書都買不起啊!

  • 2 # 認識自己太難

    不太認真讀過《四書五經》《道德經》一些國學經典,感覺很棒,從此改變自己,改變了活法,知道了天地境界,聖賢境界,知道修身養性,知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知道仁義禮智信,要做堂堂正正的人,要做獨善其身的人,知道君子是什麼樣子,學習聖賢的浩然之氣,中國人的立身、處世、為人必須學習國學。老祖宗留下的傳家寶不能丟。

  • 3 # 溫柔第一劍

    國學應該是指中國固有文化和融入了中國文化的外來文化的學問。前者自不待言,後者如《六祖壇經》《大乘起信論》(我認為是中國人寫的,此不置辯)也是國學的組成部分。

    國學門類廣泛,典籍眾多。傳統分為經、史、子、集,今人的學科分類無法涵蓋。例如《夢溪筆談》歸入哪個門類很使人犯難。倒不如列舉一二來認真閱讀為有益。

    前人今人都開列過書單,但多被嘲諷,以為開單人也未必讀完過。我所開列都是讀過的,有的還讀過若干次。

    儒家

    《論語》,真是經典,說是中國人的聖經已不為過。讀書多了、閱歷廣了、思考深入了,更以為然。

    《孟子》,年輕時讀得豪情萬丈,現在以為選讀一些就可以了;當然全讀也會不虛此行。

    《荀子》,作者變異甚多,且是法家韓非李斯的老師。特點是好讀。

    道家

    《道德經》可以說是憲政的先聲,它也主要在於告誡治國者;即使當純思想著作讀,也是可以的,海德格爾認為它像詩,“詩化之思”。

    《莊子》,天地間的一部大書。後來的海德格爾充分認識到它思想形式的超前幾千年,它表達的思想也達到高峰。我曾想寫一篇莊周與哈耶克的對話,因為他們都死死扣住個人自由這個中心不讓它打滑。當然莊周還沒有哈氏那麼系統、那麼熱心構建機制;但莊周對時間的敏感卻是哈氏論自由是幾乎沒著墨的。

    《列子》。雖是魏晉人著作卻深得道家精神,對初學者它是最好的入門,容易引起人的興趣且文字淺顯。

    兵家

    《孫子兵法》。真正讀懂不僅與謀國有大益,而且能進入老子的世界。老子是常態化的孫子,孫子是非常狀態的老子。

    其餘 《戰國策》《韓非子》對急功近利的人特別有吸引了,它們總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打動人主;但它的反噬機制卻必須警惕,一如七傷拳威力大自己受害也大。當然把它們作為練習口才的教科書是效果明顯的。

    歷史

    《史記》。

    《陳寅恪集》。

    文學也是國學的重要部分,大家熟悉,不煩囉嗦。

  • 4 # 盛京楊員外

    認真讀過《四書五經》,《道德經》,《心經》。粗讀過《漢書》、《新唐書》,《史記》,《明史》,《清史稿》。

    最深刻的感受是:

    1,現在的世界科學史,世界史,包括劍橋史學派等等都是瞎編的。西方只有近代史。

    2,民國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太激進了,把中國文化汙衊的太厲害。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是為了取代各種鬼神崇拜、取消各種以人為祭品的祭祀。孟子的思想已經具有民主思想。《禮記•大同篇》與馬克思的共產主義設想很相近。

    3,很多西方所謂的哲學思想都沒有原本或者古本,最早的古本也沒有早於16世紀的,所謂的古本都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美第奇家族支援下出現的。

    如果西方的古代思想真那麼發達,那麼基督教就不會統治歐洲那麼多年,就不會出現千年的黑暗時期。

    康德與孟子、陽明心學,黑格爾與墨子,費爾巴哈與去掉“明鬼”的墨子等等,可以自己去對比下,自己看看像不像。

    看看中國史書,我就想了,所謂的希臘三哲,他們留下那麼多著作,簡直是胡扯,他們存不存著都是未知數。

  • 5 # 文字長廊

    我家裡最多的是書,多的無地存放了。各種各樣的書,幾乎都有。那一天我要搬家書可能是我最大的麻煩。丟了捨不得,帶又帶不動。

    我對國學很感興趣,什麼論語史記都讀,只是可能水平有限吧,讀得囫圇吞棗。不是很徹底不精通。

    我在這裡說說莊子,這個名字歷代傳頌。

    起初,我很小的時候,我以為莊子只是說莊子這個人。

    後來才知道是本書《莊子》,又稱《南華經》、《南華真經》。是道教經典之一。

    《莊子》莊周及莊子和他的後學者寫的,內篇(共7篇)是莊周本人所作,外雜篇是莊門後學得到莊子思想真傳所著。

    這本書都是一些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看起來漫無邊際,但其實蘊含著大道理大智慧。帶給我們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異想。

    希望我們都不為名利而累,能“乘物以遊心”,“可以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 6 # 文化布衣

    提起國學,有很多感受:

    1、時代發展到今天,西方的科學技術取得輝煌成就,為現代生活帶來物質的極大豐富,生活極大的便利。為了工作需要,需要學習很多專業技術知識,同時也需要學習管理、金融、心理、經濟、社科等各種人文知識,那麼中國古老的國學知識現在還有多少用處,是否該抽出一定的精力去學習?

    2、國學書籍浩如煙海,也曾經非常困惑,該怎樣系統學習國學,該怎樣取捨,從哪一本讀起,哪些需要精讀,哪些需要初步瞭解?

    3、以上一直沒有找到答案,所以國學書籍的閱讀是零星的,認真讀過的主要有一下幾類:

    (1)蒙學《三字經》,短短三字,蘊含的知識量不少,最極簡的中國史。《千字文》是最好、最簡潔的識字文章,幾乎沒有重複的字,現在的所有識字課本沒有一個比得上。《聲律啟蒙》你讀、你再讀,朗朗上口,漢語言之美,只有大聲的誦讀才能真正體會,上述書籍還包括大量歷史故事和成語典故,比外國那些著名童話有趣、有意義的多。還有就是《弟子規》,許多人說是糟粕,我覺得如果你的孩子能學會其中的一半,你下半生高枕無憂。現代的學校教育忙著教知識,卻從來沒教過孩子做人。

    (2)唐詩、宋詞,沒有系統讀過,誦讀過不少,現在古風歌曲很有當年意韻,很喜歡聽,如果想在做歌詞方面發展,多度唐宋詩詞應該很有幫助。

    (3)《古文觀止》感覺先秦的文章文字太過生僻,故事很有趣,但對寫作幫助不大。後期有很多好文章,值得一讀,但其中佳作,在課本中已經涉獵,觀止一說,有點言過其實。

  • 7 # 網暈者

    都讀了,但不認真,故爾什麼都曉得一點,什麼都搞不明白。只有論語上一句話是我的希望,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8 # 我是過期雜誌

    一直在讀!就《論語》來說,天若無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就《道德經》來說,正如尼采所述,就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 9 # 子非魚愛讀書

    四書五經,春秋論語,這些國學書籍確實沒有仔細研究過。一來上高中的時候為了應付考試,看過《古文觀止》,目的是為了文言文閱讀能考個好成績;二來啊,大學沒有上中文專業,沒有導師強制閱讀,於是就荒廢了。

    2007年時候,為準備研究生考試,古代文學有這一項,也就是背個重點沒有往細裡讀。後來考研失敗,這些早就扔到腦袋後面去了。

    2013年時候,由於換了份工作,休息了半個月。沒事經常去圖書館,看《大學》的註釋,開篇一章,覺得很有道理,就揹著重記憶了了一部分: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大學的宗旨:

    2、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古代讀書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處。

  • 10 # 隨河入海

    讀過《論語》、《孟子》、《莊子》、《道德經》、《易經》、《金剛經》,首先讓我知道了先賢們是怎麼為人處世的,是怎麼理解和認識世界的,以及對一些人類都關心的重大命題是怎麼解讀的。這對開闊視野,形容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會有莫大的影響和幫助。可以透過追溯先賢思想理論的起源的思考方法和在生活中實踐來加深對其思想的理解。每本經典,每個人都會吸收到他需要的養分,

  • 11 # 諸心非心

    中國的國學是一個大系統,很少有人能夠完全通讀,但是沒有一個人沒有讀過,哪怕是文盲。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人們從幼兒到小學學的就是這個,接觸的人談的也是這個,做買賣也是根據這個,連吃飯喝水都要用到,只要不是完全的與世隔絕,都一定會聽到,一定會用到,也一定會受益的。

    比如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比如道家的捨得,修養,比如佛家的好人有好報。人們耳濡目染,都是不自覺或自覺的照著去做的。

    每一個華人,不是從單一本國學書得到的知識,都是從整個國學系統得到的知識和認識,深淺和感受不同而已。所以華人的根性大,悟性高,都是源於偉大的傳統文化。

    整個中國社會就是一部傳統文化,無須拿出哪本書來講。當然要是讀透了就更好了。讀透的人應該是大徹大悟的人。這種人必然存在,只是與己擦肩而過也不一定認識。認識不認識又有什麼關係?只要能得到益處,總是好的

  • 12 # 田朗朗

    讀過《詩經》和《道德經》,正在讀《史記》~娛樂類和諮詢類圖書讀再多,也沒多少可吸收的養分,想要進步快,多讀經典書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老人在家做家務帶孫子,沒有娛樂,是對不起自己”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