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哥聊科學
-
2 # 花小諾
繼登陸浙江溫嶺之後,第9號颱風“利奇馬”(熱帶風暴級)在山東再次登陸。受其影響,今明天山東、河北、天津、遼寧、吉林5省市將有大到暴雨,山東、河北、遼寧部分地區有大暴雨。
-
3 # 葉叨叨
首先,這個問題專業性太強。
因氣流地形等等的因素,除非實實監控,否則最終去向都是不確定的。
它在前進的過程中不停消散,與其考慮它的去向,不如考慮它經歷過後帶來的災害,以及如何治理。
-
4 # 海南農村阿佬浩哥
颱風在海面上形成,消失在陸地上。
海水的比熱很高,當有冷風吹過的時候,空氣會因受熱膨脹,密度減小而上浮。這個浮力加上風平行海面的雲動力。形成一個斜向上的風;海上的空氣水汽很重,冷風上浮,必然會導致下雨。雨水的揮發又會讓空氣變冷,讓風勢增大,如此迴圈,風勢會大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如果這個過程很慢,因為地球的自轉,會讓斜向上的風有個側方向的摩擦力,就形成了旋風。隨著這個過程的不斷重複,就形成了旋轉的颱風;
如果這個過程在海面上的時間長,威力就越威猛。但當它一接觸陸地,它威力增大的迴圈就結束了,而且隨著陸地阻擾,威力會慢慢減弱,直到消失。
-
5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颱風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在夏秋季節非常常見的“氣象災害”,從天氣系統的角度來說,颱風屬於“低壓系統”的範疇,從空氣運動的角度來說,颱風屬於“氣旋”。在西北太平洋地區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發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則被稱為“颶風”,實際上是同一種地理事物。超強颱風“利奇馬”
任何地理事物我們都可以用“生命”來理解,比如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也有誕生、成長、壯大、衰老和死亡的過程,地球上的“颱風”也一樣,同樣可以理解為從小到大,最後衰老死亡的過程,也就是說颱風也有它的一生。一般來說颱風都生成在廣闊的高溫熱帶大洋海面上,影響中國的颱風大多形成在菲律賓移動的太平洋海面。颱風的一生
在太陽輻射的高溫下,海水不斷蒸發,形成空氣的上升運動,周圍空氣開始補充到中心,並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漸旋轉(北逆南順),形成氣旋,當氣旋的勢力不斷加強,中心氣壓不斷降低,中心附近風力超過12級,就形成了颱風。當颱風形成之後,就會不斷的移動,如果在大洋表面移動,隨著水汽的不斷補充,颱風勢力還會加強。“利奇馬”和“羅莎”颱風路徑圖
但是,最終颱風會碰到陸地登陸,一旦登陸後,在陸地地形的阻擋作者用下,颱風風力大大減弱,同時登陸後產生大量的降水,而缺乏水汽的補充,雲系開始減弱。所以,今年第九號颱風“利奇馬”在登陸後,迅速從超強颱風減弱為強颱風、颱風、強熱帶風暴,目前屬於熱帶風暴級別,隨著颱風勢力的減弱,颱風接下來會降低成“熱帶低壓”,風力下降到6至7級,最終颱風會被瓦解消失。此次“利奇馬”颱風,由於勢力強大,加上前進的線路上地形相對平坦,對於颱風勢力的減弱較慢,如果颱風從臺灣登陸,橫穿臺灣島,進入福建武夷山脈地區,山地地形較多,地勢較為崎嶇,往往瓦解的比較快。
-
6 # 周小星不是星星
颱風在大海的時候,因為大海海面無阻擋物,所以基本上形成時啥樣,在海面還是啥樣,甚至根據氣流還有加強的可能。登入地面以後,因為地面有很多阻擋物。摧毀了花草樹木,建築物等。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摧毀的這些東西本身就是對臺風的能量的消耗,隨著越往內陸推進,能量就會被消耗殆盡。颱風就沒了!
-
7 # 大臉喵愛影視
謝謝邀請回答,颱風是指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64節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時118千米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義字。而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氣旋我們就稱之為颱風。
以西北太平洋為例,每年生成的熱帶氣旋都會由赤道以北的位置向西北方向移動,或登陸菲律賓這樣的東南亞國家,或是登陸中國以及日本。颱風在登陸以後因為地表的摩擦力或是地形作用,颱風的中心風力急劇減弱,再加上臺風登陸以後,遠離海洋,沒有足夠的水汽補充,颱風在登陸後就會大大減弱,在高空氣壓場的作用下,颱風登陸後的移動路徑會有諸多差異,但基本最終都是在陸地減弱成熱帶低壓,最後消亡。
-
8 # 陳智傑103
颱風登陸陸地後強度逐漸減弱,但較強降雨持續,颱風哪裡都移動到北太平洋東部變成溫帶氣旋或熱帶低壓消散。
回覆列表
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風力達到12級或超過12級的熱帶氣旋就可以稱為颱風,而在大西洋地區叫做颶風。
颱風主要發生在7-10月份,其他月份少有發生,我國從廣西到遼寧的沿海地區都有可能發生颱風,甚至內陸地區也會受到颱風的影響。
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呢?人們目前對於颱風的研究很有限。當空氣受熱後,這些熱空氣就會上升,因為空氣的密度比較小。由於地球自轉的影響,這些源源不斷上升的熱空氣就會轉動起來,於是就形成了颱風。當上升的空氣遇冷後就會放出大量的熱量,又促進了下層空氣的不斷上升,所以颱風越來越猛烈。
形成颱風的必要條件有:(1)暖洋麵廣闊,海水的溫度在26.6攝氏度以上,能給熱帶氣旋提供高溫高溼的空氣。(2)對流層風速的垂直切變小,有利於熱量聚集;(3)緯度至少大於5°,對形成強大的低壓渦旋有利;(4)熱帶存在低層擾動,提供持續的質量、動量和水汽輸入。
颱風的發生現象颱風的內風是逆時針方向吹動的,因此中心空氣會發生旋轉,而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和向中心旋轉吹入的風力抵消,所以,我們在臺風中心幾十公里的範圍之內感覺不到很大的風,颱風眼處天氣晴朗,看不出要發生颱風,而其他地方則是大風大雨天氣。
颱風相對集中在4個海區,分別是南海中北部的海面、菲律賓群島以東和琉球群島附近海面、馬里亞納群島附近海面、馬紹爾群島附近海面。近年來,登陸我國的颱風主要集中在華東沿海和臺灣島地區,並且強度有逐年增大的趨勢。
颱風最後去哪裡了呢?颱風的壽命一般在3-10天左右,不過也有特殊的,比如颱風"麗塔"持續了19天,颱風進入陸地後會逐漸的減弱,最終消失,颱風移動路徑很難預測,很多接近我國大陸的颱風又突然轉向朝著其他地方而去,再次進入海洋後的颱風可能會變得更強。
颱風的形成需要很大的能量,要靠足夠多的水汽來維持,當颱風進入陸地後,陸地的水汽條件維持不了颱風繼續發展,而且颱風和凹凸不平的陸地之間不斷摩擦,損耗了很多能量,最後使得颱風消失。每年太平洋地區形成的颱風都有數十個,而影響到我國的通常只有幾個。
1956年的颱風"溫黛"深入內地的深度實為罕見,它曾進入到安徽、山西、河南、湖南等地,最終消失於內蒙古和陝西的交界處,這個颱風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大量農作物被水浸泡,顆粒無收,民房也被毀壞,甚至很多人在這次颱風中遇難,讓經濟遭受了重創。
所以,颱風天氣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待在家裡,關好門窗,不要四處亂跑,特別防止一些物品掉落砸傷自己,如果自己住在低窪地區,一定要提前撤離到安全地區,並且留意天氣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