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原創詩詞德春
-
2 # 向經典致敬者
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這首詩詞或許大多數人都沒有聽說過,我們就先來看看整首詩:
祿山作逆降天誅,更有思明亦已無。洶洶人寰猶不定,時時鬥戰欲何須。
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雜種錯相干。周宣漢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後代看。
喧喧道路多歌謠,河北將軍盡入朝。始是乾坤王室正,卻交江漢客魂銷。
不道諸公無表來,茫然庶事遣人猜。擁兵相學干戈銳,使者徒勞百萬回。
鳴玉鏘金盡正臣,修文偃武不無人。興王會靜妖氛氣,聖壽宜過一萬春。
英雄見事若通神,聖哲為心小一身。燕趙休矜出佳麗,宮闈不擬選才人。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樓閣暮春光。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時入帝鄉。
澶漫山東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苞茅重入歸關內,王祭還供盡海頭。
東逾遼水北滹沱,星象風雲喜共和。紫氣關臨天地闊,黃金臺貯俊賢多。
漁陽突騎邯鄲兒,酒酣並轡金鞭垂。意氣即歸雙闕舞,雄豪復遣五陵知。
李相將軍擁薊門,白頭雖老赤心存。竟能盡說諸侯入,知有從來天子尊。
十二年來多戰場,天威已息陣堂堂。神靈漢代中興主,功業汾陽異姓王。
這首詩詞比較長,有些個別字詞比較難讀難念,我們都知道要是分析兩句詩的意思一定要結合整首詩詞的意境去剖析。杜甫這首詩作的背景是從安史之亂到諸鎮入朝,及從北地到中原再到西蜀,進而從朝廷君臣到戰地將卒到詩人自己,從背景陳述到功績歸屬,都圍繞著“諸鎮人朝”這一史事。
這兩句詩的意思大概就是“國家要獎勵那些帶兵打仗有功的正直的大臣,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的功績,自會有文人為此著書立傳”,這十二首詩詞充分體現了詩人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十二首七言,整體不可分割、格局嚴謹,體現了杜甫詩人絕句“組詩”的特色,拓展了詩人的藝術境界!
-
3 # 周爽
詩聖杜先生佳作。鳴玉鏘金盡正臣:意思是雖然腰上佩掛的玉石經過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但是朝堂之上卻再沒有忠臣的良言了。修文偃午不無人的意思是:能不能讓教育代替戰爭,年年征戰,國損民耗,想念那些個沒有戰爭,安居樂業的日子,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夠做到了。杜先生憂國憂民的一首經典好詩。
-
4 # 亦有所思
官本位!
這三個字就足以解釋這一詩句了。
鳴玉鏘金盡正臣,修文偃武不無人。
鳴玉,是指臣子在面見君主時要主動鳴響腰間的玉佩,以發出聲音,來表示自己的是良臣和忠臣。在古代這是一種規則,後來引伸為一種禮儀。比如當年晉王設外賓宴款待楚國大夫,趙簡子進來時便碰了碰自己腰間的佩玉發出音響,然後再和外賓說話聊天。
鏘金,亦是此意。算是古代的雅樂器所彈奏出來的宏大之聲。《禮記》中說道,古之君子必佩玉,左徵角右宮羽……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後來還說“行則鳴佩玉”大體上都是說用玉來彰顯君子之心,用來驅除邪惡之念。
這兩個詞經常連用,鳴玉也叫振玉,比如《晉書》中就說“俱諧振玉,各擅鏘金”都是此意。
修文,即文治。比如《後漢書》說“偃兵修文”,比如《祭公諫徵犬戎》中的名句“有不享則修文”都是此意。
偃武,停止戰爭儲備之意,大意就是創造和平,共濟一家。
這兩個字也是常常連用,大意就是戰爭過後,齊心協力恢復生產,與民生息,再開創一個太平盛世之意。
不無人:不是沒有這樣的人!
所以這一聯分開來說的話就是上半句說因為有一些正義之臣,所以社會秩序將會得到恢復,而且他們也會協助君主休養生息,重現大唐盛世之意。
杜甫只是一個書生,當然看不到更深一層的含義,沒有利益驅使,他們誰會做忠臣呢?
回覆列表
出自唐詩人杜甫的《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
祿山作逆降天誅,更有思明亦已無。
洶洶人寰猶不定,時時鬥戰欲何須。
社稷蒼生計必安,蠻夷雜種錯相干。
周宣漢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後代看。
喧喧道路多歌謠,河北將軍盡入朝。
始是乾坤王室正,卻交江漢客魂銷。
不道諸公無表來,茫然庶事遣人猜。
擁兵相學干戈銳,使者徒勞百萬回。
鳴玉鏘金盡正臣,修文偃武不無人。
興王會靜妖氛氣,聖壽宜過一萬春。
英雄見事若通神,聖哲為心小一身。
燕趙休矜出佳麗,宮闈不擬選才人。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樓閣暮春光。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時入帝鄉。
澶漫山東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
苞茅重入歸關內,王祭還供盡海頭。
東逾遼水北滹沱,星象風雲喜共和。
紫氣關臨天地闊,黃金臺貯俊賢多。
漁陽突騎邯鄲兒,酒酣並轡金鞭垂。
意氣即歸雙闕舞,雄豪復遣五陵知。
李相將軍擁薊門,白頭雖老赤心存。
竟能盡說諸侯入,知有從來天子尊。
十二年來多戰場,天威已息陣堂堂。
神靈漢代中興主,功業汾陽異姓王。
意思是朝庭上佩玉穿金的都是國家的忠良之臣,疆土內文韜武略人才濟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