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國40335

    其時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元就是新年的開始,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開始的意思。元旦在我國漢語中是一個合成詞,元是開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建國後我國就把陽曆的第一天為元旦。

  • 2 # jin哥

    每年的1月1日為元旦,是新年的開始。“元日”是合成詞,按單個字來講,“元”是第一或開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我國在發掘大汶口文化遺物中,發現一幅太陽從山顛升起,中間雲煙繚繞的圖畫。經考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旦”字寫法。後來,在殷商的青銅器鑄銘上,又出現了被簡化的“旦”字。“旦”字是以圓圓的太陽來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線,意為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南朝文史家肖子云在他的《介雅》中記載有“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看來那時已將旦為一日的開始,引申為一年的第一天了。 但是,我國古人說的元旦,卻並不是公曆的1月1日,而是正月初一,又稱元日。中國歷史上的年號並不是公元紀年,而是每個皇帝每個朝代都有單獨的紀年,是陰曆紀年。現行的公元紀年,是西方曆法的體現。是以基督誕生為公元1年。中國只是到了中華民國以後才逐漸改用公元紀年。因此,中國農曆的正月初一既春節比公曆的元旦更有節日氣氛。

  • 3 # 小棉襖上大學

    明天就是2020年1月1日,大部分人都能享受一天的元旦假期。如果就此認為元旦就是公曆新年第一天的話,那是對我國曆史文化的誤解。宋代的王安石《元日》一詩這樣寫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有沒有感覺是農曆春節過年的氛圍?是的,中國歷史上的【元旦】古又稱元日、元正、元長、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對應的正是農曆的正月初一,亦即春節。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等詩文中。宋吳自牧《夢梁錄》中《正月》開篇話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所以說,中國的元旦歷來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的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自遠古夏代定元旦在正月初一,到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曆”,再定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當時中華民國決定從1912年起使用公曆,並規定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以公曆1月1日為新年。可笑的是民國征服曾計劃廢除春節,推行不果而不了了之。

    我們今天所說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決議採用公元紀年法,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公曆的1月1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成為全國民眾的一個共同歡樂的節日。

  • 4 # 常流水4

    元稱一年當中第一個月,也稱元月。旦表示第一天。旦字是由曰字和一字組成,所以叫旦,這一天就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 5 # 一休廣祥

    現在一說元旦,就是每年公曆1月1日,元旦,非中國傳統節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中國傳統的元旦是指正月初一。

    事實上,在中國古代,也有“元旦”。只不過時間不一致,內涵和習俗也要豐富得多。

    古時“元旦”源頭在哪裡?

    按字面意思解釋,“元”謂之“首”,“旦”謂之“日”,兩個字結合起來,可以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所以,“元旦”又稱為“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也就是現在常說的“正月初一”。

    據說,古代元旦起源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5000餘年歷史。

    唐朝時,房玄齡等人負責修《晉書》,裡面出現了有關“元旦”的記載:“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對元旦比較早的記載,在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詩作《介雅》中亦可見到。裡邊提到“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很明確說明它的“開端”意義。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還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 ”的記載。

    它的起源另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堯舜時期,堯帝勤政愛民,在老去以後,把地位禪讓給德才兼備的舜,舜又禪讓帝位給治水立下大功的禹。他們都做了很多好事,十分受人民愛戴。為了紀念他們,大家就把堯死後,舜祭祀天地和堯的那天,當做一年的開始之日,稱作“元旦”或“元正”,成為古代元旦的由來。

    曆法變,“元旦”時間也變。

    傳說固然有趣,但實際元旦的來歷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係。比如做農活,就需要一些準確的時間節點。而一年的開始,又有著特別的意義,所以,人類發明了曆法。

    古人發現了日夜交替、月缺月圓和四季輪迴的自然現象,最終以晝夜交替的週期為一“日”,參照月相變化的週期確定“月”,穀物成熟週期代表了寒來暑往,叫“年”,也就是太陽繞地球一週的時間。

    精確計算上述週期經歷了很長時間,曆法幾經變化,“元旦”的時間也跟著變。夏朝使用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又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

    直到漢武帝時期,才不再折騰,當時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叫做元旦,自此,一直沿襲至清朝末年。

    民俗學專家陳連山表示,民國初年,當時的政府修改曆法,想把整個公曆作為時間體系,把所有的傳統節日均移至公曆時間,於是公曆1月1日被定名為“元旦”,傳統的元旦則更名為“春節”。

  • 6 # 迷失羊

    我們所用到的紀年是公元紀年,而公元紀年的開始是以耶穌出生之年算起;在國外,元旦節是紀念耶穌出生的日子;在中國,元旦節更多的是象徵了一種辭舊迎新的美好

    那麼,元旦節為什麼稱之為元旦節呢

    元,是開始開端之意;旦,是誕生之意

    二者合為一,最開始的誕生,就是元旦

    也就是每年的新的第一天

  • 7 # 美景美境美人

    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每年新曆的第一天一月一日就被稱為元旦。

  • 8 # 歪史

    元旦,現在是法定假日,指的是1月1號,而且是根據西方公曆來排定,並非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1月1號到3號放假三天。

    現在是屬於西方節日的普及,大家也都知道元旦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和中國現在的依照古代曆法延續而設定的春節都屬於新年,因為元旦的引進,使得我們一下子有兩個年要過。

    但是,在古代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元旦指的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但是在漢武帝之前,夏商周三代的歲首不一樣,夏朝是以正月為歲首,這個曆法稱為夏曆,也叫夏正。

    殷革夏命之後,商人以原來夏曆十二月為正月,商人的十二月初一為新年伊始,也是元旦,而武王伐紂,商周易代之後,周人以夏曆十一月為歲首,於是,元旦為十一月初一。

    歷史繼續向前走,秦始皇統一天下,秦朝不僅統一度量衡,再一次改變曆法,以十月為歲首,於是元旦自然到了十月初一,這種紀年開始,一直延續到漢武帝時候。為了適應農時,下令恢復正月為歲首,是為行夏正,一直延續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之後,因為西方的強大,幾乎都是由歐美、日本遊學歸來的精英們為了和世界接軌,決定採用公曆,但是同時為了附和農作時間,宣佈兩套曆法同時使用,但是公曆在民間沒有任何普及。

    雖然貴定公曆1月1號是新年、改叫做元旦,農曆元旦被稱為春節,這也是現在大家知道的元旦、春節的來歷。不過當時的情況就是僅存於和各國的交往、政府公文。民間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這個曆法。

    後來,政府繼續延續公曆作為通用曆法,為了區別農曆年,正是公佈公曆1月1號為元旦,並確定為法定假日。民間被稱為陽曆年。

    雖然農曆年和陽曆年的日子不一樣,一個東方一個西方,但是都是自己的新年,兩邊的習俗在慶祝新年上是差不多,都是辭舊迎新,和家人朋友團聚,走親訪友,喝酒慶祝等差不多。

    東方的因為祖先崇拜,這時候往往祭祀祖先、告訴祖先這一年的情況,祈求保護子孫在新的一年幸福歡樂,五穀豐登,西方則因為宗教信仰的問題會連著聖誕節一起狂歡,進行祈禱、祈求平安。

    雙方顯著的區別就是,宗教影響力和祖先的福澤,祈求的物件不一樣的,但是目的一樣,其他各種歡樂慶祝的方式實際上大同小異,區別不大,或許這就是殊途同歸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多歲記憶力退化應該如何保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