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健4396
-
2 # 上將軍潘鳳
致命的弱點
曹植的才學成就在當時三國期間是排得上名號的,而曹操早年創業之時對這個兒子也喜愛有加,因為自己除了搶地盤之外也非常愛好詩詞歌賦,而曹植這一方面很對自己的胃口,後來曹操統一北方地區之後逐漸考慮起了接班人的問題,當時曹植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哥哥曹丕,曹丕是個文武全才,而且城府心機也不亞於曹操,只是平時懂得隱藏自己不張揚而已,而曹植整日只懂得飲酒作樂對國家大事完全不關心,這接班人如果選擇曹植那麼曹操辛苦打的江山可能會毀於一旦,所以晚年的曹操權衡利弊後把世子之位傳給了曹丕。
最後的結局曹丕繼位之後有取代漢朝的想法,經過漢獻帝再三禪讓之後曹丕勉強接受了帝位,雖然套路大家都明白但是形式還是要走的,就這樣漢朝結束了四百年的統治,漢朝有不少老臣為此事痛哭不已,這曹植也不知道抽了哪門子風也跟著哭了起來,本來過著逍遙自在的王爺生活就此走到頭了,曹丕對這兄弟開始還是不錯的,雖然是競爭對手但是畢竟血濃於水,可曹植這個舉動完全是在打自己臉,於是曹丕下令開始軟禁曹植,這完全就是把自己給作死了。
後來曹丕去世之後曹植以為看到了希望,就上書給新皇帝侄兒曹叡想繼續入朝為官,這曹叡也不是個善茬,他知道此人跟自己的爹曾經是死對頭,所以不可能用他,對曹植的上書基本都是口頭應承卻從來不給予任何實際上的回覆,曹植見覆出無望便心灰意冷最有鬱鬱而終,享年四十一歲。
-
3 # 鄰湖結草廬
曹操有幾個兒子,曹昂,曹彰,曹丕,曹衝,曹植等,剩下的兒子並不出色,曹昂戰死,曹彰只愛軍事,曹衝早夭,。曹丕,曹植是繼位的有力競爭者。
曹操一直在立嗣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導致手下分成兩派,一派桓階,賈詡支援的曹丕,一派丁儀,楊修支援的曹植。
兩派之中的曹植派,一開始佔盡優勢但是因曹植任性而為,飲酒不節,楊修因洩密被處死,不為曹操喜愛。
曹丕雖各方面不如其兄弟,但沒有大錯,因而繼位。
曹丕繼位後,本想害死曹植,但是因卞夫人的保護,最主要的一方面曹植派已經分崩離析,不會再威脅曹丕,
最後曹植在憂鬱中病逝。
-
4 # 紫煙雲閣
這個問題我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其實是兩個問題,我們不妨分成兩部分作答。
即曹植為何會在奪嫡之爭中敗給曹丕以及曹丕掌權後會曹植的態度。
1、曹植為何會在奪嫡之爭中敗給曹丕?在曹操的眾多兒子中,最出類拔萃的應該是曹昂、曹衝、曹丕和曹植。其中曹昂因為張繡反叛而死於戰火,曹衝因病早夭。
真正可以參與奪嫡之爭的只有曹丕和曹植。
而之所以曹丕取得最終勝利,而曹植失敗,我認為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
(魏文帝——曹丕)
內因:曹丕、曹植兩人性格迥異
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兩人不同的性格導致他們不同的人生。
曹丕是一個狠角色,他刻薄寡恩,陰險毒辣,心胸狹隘,善用計謀,可謂是厚黑學的高手。
曹植卻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文人氣、才子氣過重,有時候任性而為,太過於感性。
曹操確實很喜歡曹植,喜歡他的聰明和才華橫溢,曾經對曹植寄予厚望,認為曹植必能成就大事。
然而曹植不如曹丕的地方在於,曹植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沒有曹丕能夠隱忍。
在曹丕處心積慮一步步向世子之位奮鬥的時候,曹植卻常常依仗父親對自己的寵愛率性而為。這是一個極其不成熟,不穩重的表現。
舉個例子,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植趁著父親曹操外出,喝的酩酊大醉,坐著王室的車馬,擅自開啟王宮大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漸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寵愛。十月,曹操召令曹丕為世子。
要知道,曹操在當時位高權重,但仍然只是丞相。他頭上,還有漢朝的天子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即便是在權勢熏天的時候,面對孫權的勸進,都很敏銳地說:孫權這小子把我往火坑裡面推呀。
曹植遠遠沒有曹丕的政治敏銳性,也不像曹丕那樣能夠隱忍,有大局觀。
曹植雖然深受曹操喜歡,但是他只是一個好兒子,絕對不是合格的政治家和接班人。
(曹植)
外因:支援曹丕、曹植兩人的勢力有差距
在歷朝歷代的奪嫡之爭中,都會發生大臣選邊站隊,形成派系的情況。
我們先看一下曹丕代表隊: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他們這四個人分工明確,各有所長,都是當時很有能力的人才。司馬懿負責全面工作、陳群主管人事、吳質掌管禁軍,朱鑠統領朝廷核心區的地方軍
反觀曹植這一邊:丁儀、丁廙、楊修,沒有一個稱得上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帥才。
一幫豬隊友,加上不爭氣的主子,必敗無疑。
2、曹丕掌權後會曹植的態度曹丕這個人,確實不算是好人。
在曹丕掌權之後,自然把曹植當做眼中釘肉中刺。
本來曹丕已經對曹植動了殺機,但是在太后的力勸之下,曹植得以苟活。
但是曹丕卻處處防著曹植,反覆變更曹植的封地,防止曹植坐大,東山再起。
曹植的封地先後為安鄉、鄄城、雍丘、陳郡,幾乎每隔三四年,就要被曹丕換個地方。
曹植自然也很鬱悶,整日借酒消愁,寄情於文學創作,年僅41歲就去世了。
曹丕、曹植,本是兄弟,卻為了權力而手足相殘。
真是讓人感嘆,何苦生在帝王家
-
5 # 南朝居士
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臨菑侯。太祖徵孫權,使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脩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矣。
曹操徵孫權,讓曹植守鄴城,跟他說,“當年我做頓丘令,也是二十三歲,現在你也二十三歲了,你要努力啊”。
這話聽起來很誘惑啊,論誰都會猜測,這話言外之意是什麼?他想表達什麼?
最後幾個謀士一合計,哦,曹操在暗示曹植,說他有機會接班,
曹操一暗示,依附曹植,慫恿曹植爭儲的人就多了,曹植就以為自己有機會了。
實際上呢?這是當時的帝王慣用的手,即給予一個皇子僅次於太子的地位,讓他去牽制太子,防止太子想不開提前接班。
就像李淵用李世民制衡太子李建成,李世民用李泰制衡李承乾一樣,曹操對曹植的寵愛,也是出於此。
而這個皇子,從來都沒有機會接班的,更不會讓他爭儲,他就是一枚棄子,隨時被殺的。
當然,曹植的命還行,沒有被殺,活到了魏明帝時代,
-
6 # 豹眼看歷史
曹操是很喜歡曹植,要不就曹植做得那些事,曹操早就把他殺啦;但曹操也不厭惡曹丕啊,而且是從心裡準備把位子傳給他的。
曹丕對這個富有才華的兄弟還說得過去,是不是滿意就是曹植的事啦。
政治這玩意,不是作詩哦,靈感來啦,扎都扎不住,盡情宣洩一下,只求一個快感。
就題主這個問題,就簡單聊幾句吧。
01
喜歡不代表合適
曹植從小聰明,出口成章,落筆成文。
銅雀臺建好以後,曹操召集了一批文人雅士來助興,要求各位都來幾句。
曹植是略作思索,一揮而就,作成《登臺賦》。其文思泉湧如濤濤江水,直接就把所有人淹沒了。
曹操是大為喜歡,但喜歡歸喜歡,僅僅是喜歡他的文學才華而已。並不表示曹操多麼認可曹植的政治能力。
之所以幾次要讓曹植做世子,生性多疑的曹操是想看看曹丕,曹植以及哥倆各自的團隊對這個事的反應。
如果是真心想傳位曹植,不用幾次,一次就夠啦。
或許曹操更喜歡曹植,但曹操認為曹丕更適合做繼承人。為了辛辛苦苦幾十年的心血,交給曹丕更放心。
事實也證明,曹操到底是老奸巨猾,不會感情替代理性,在最合適的時候,確定了繼承人。
02
對於曹丕為何能擊敗曹植,在許多類似的問題上,我作過回答,不要說友友們,我自己也煩了,就不囉嗦啦。
就題主這個問題,我說一下曹丕做了皇帝后,對曹植的一些做法吧。
七步詩《煮豆燃豆萁》
具體內容,想必大家熟知,就不多說啦。
我的看法是:如果曹丕真的想殺曹植的話,還需要用這個藉口嗎?隨便一個藉口就可以把他殺啦。
有人說是卞太后不允許。
如果曹植作不出七步詩被殺,卞太后就允許了嗎?就可以堵住卞太后的嘴嗎?就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嗎?
曹丕有那麼蠢嗎?這是小孩子過家家嗎?
有人說七步詩是假託的,這很有可能。
或許哥倆哈高啦,曹丕給曹植出個題目,讓他難堪一下而已,但不至於說出要殺他的話。
還有那個鬥牛不許出現牛的字樣。曹植用了兩肉,來對付。
說心裡話,我每次看到這兩肉,都很噁心。
我不是素食主義者,還很喜歡紅燒肉。但看了這兩塊肉後,不至於三月,起碼這一頓飯吃肉不知啥味。
兩肉是掛在肉杆子上的東西,能斗的起來嗎?無趣的很哦!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植隨父西征,回來後不久就被封為臨淄侯。
黃初二年(222年),曹丕登上皇位的次年,三十歲的曹植被徙封安鄉侯,食邑八百戶;當年又改封鄄城侯。
黃初三年四月,曹植被封為鄄城王,食邑二千五百戶。
黃初四年,徙封雍丘王。
黃初六年,曹丕南征歸來,路過雍丘,與曹植見面,增其食邑五百戶。
從曹丕對曹植的爵位封賞來看,的確是對其有打壓,也防範其在一個地方呆得太久。
如果參照帝位之爭中那些父子相殘,兄弟相殘的事來看,這是不錯的結果。
試想一下,如果曹植做了皇帝,他能如此對待曹丕嗎?
在曹植被封鄄城王后,入京謝恩。曹丕留飯,太子曹叡作陪,一起想起甄氏,情到深處,曹丕讓曹叡把甄氏生前用過的金縷玉枕送給曹植,曹植還作了《感甄賦》,以示懷念。
我們不必把此事想得那麼齷齪,還是把它看作是帝王也有人情味更舒服一些。
為了帝位兄弟相殘,似乎是司空見慣,但曹丕既保持打壓又保留了兄弟的情分,實屬難得,的確是作為帝王高明之處。
-
7 # 芸library
作為曹操的第三子,曹植從小飽讀詩書,才思敏捷,每次被曹操提問,都能脫口而出,有理有據地快速應答,深得曹操喜歡。但是,喜歡是一回事,是否能成為接班人,卻是另外一回事。作為一個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胸懷大略的曹操對接班人問題,慎重而深謀遠慮,自有一番考量。
一方面,文人習氣嚴重的曹植,的確比不上長子曹丕,任性而為,自制力差,尤其後來做出的幾件事情讓曹操失望至極,越發不敢將接班人的位置移交給曹植。
公元217年,曹操喝醉以後,酒興大發,私闖王宮大門,在帝王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策馬狂奔,將法令置之腦後。曹操聽說以後,大為震怒,立即下令處死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曹植也因酒後莽撞行事,失去曹操對他的信任。也有人認為曹植是被陷害的,但是一切既成事實,後果惡劣已經無法改變。隨後,曹操立曹丕為世子,自此一些大臣越發明確站隊,曹植的支援團隊土崩瓦解,人生開始走下坡路。
曹植心灰意冷,不僅沒有發憤圖強,韜光養晦,反而自暴自棄,終日買醉。到了公元219年,曹仁被關羽圍困,軍情緊急,曹操下令曹植帶兵解圍,命令傳到以後,曹植卻大醉不醒,叫不起來,越發讓曹操失望,後悔當初對他寵愛和寄予厚望,竟然經不起挫折和打擊,從此不再重用曹植。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陽病逝,曹丕繼任王位,對曹植越發提防,礙著畢竟是同父母的親兄弟,也不敢過分打壓,只是不斷地將曹植徙封,讓他無法培植自己的勢力。自從父親去世,曹植內心也發生變化,明白曹丕只會越發難容自己,為保命過起優哉遊哉的富貴生活,不再對政治前途抱有希望。
公元222,31歲的曹植被封為鄄城王,返回鄄城的途中,他寫下了著名的《洛神賦》。借用對女神的的傾慕,隱喻自己對理想的追求,透過戀愛失敗的描寫,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的破滅。
相對而言,曹植遭遇挫折一蹶不振,沒有發憤圖強的意志,讓曹操看出他缺乏政治家的自智力和大格局,無法承繼曹魏的重任。
-
8 # 楊角風發作
才高八斗,又深受曹操喜愛的曹植,為什麼會在奪嫡戰中敗給曹丕?
首先其實能繼承曹操衣缽的並不是只有這兩個人,比如曹衝、曹昂、曹彰,這些都是可以承擔大任的賢能之人。但是曹衝死的太早,曹昂為了救曹操死在亂軍之中,而曹彰志在邊塞,討伐外族鎮守邊疆,所以挑來挑去就只剩下曹植和曹丕兩人能夠委以重任了。
而且這兩個人裡,曹操其實最初還是更傾向於扶持曹植上位的,這就不得不談曹植非同尋常的文學造詣了。可以說曹植的文學水平在曹操的所有兒子中名列前茅,曾傳天下才華十鬥,曹子建獨佔八斗,這也是曹操引以為傲的。但是我們一定不能走入的一個誤區就是“文才等於政才”,才華是一個母資料夾,母資料夾裡有很多子資料夾。而曹植就屬於文才資料夾爆滿,而政治資料夾空空如也的那種人。
曹植得曹操喜愛,得手握兵權曹彰的支援,很多曹操手下的大臣也在曹植後面站好了隊。但是三國我們都看過,最後坐上皇位的卻不是曹植,那曹植是怎麼把這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的呢?
一、曹植的支持者動作幅度太大
曹植得到曹操的青睞不光咱們知道,那些大臣看在眼裡心裡都跟明鏡似的。以楊修和丁氏兄弟為首的曹植集團,為了讓曹植可以順順利利的當曹操的接班人。甚至出手除去了曹丕門下的毛玠。尤其是楊修深入世子之爭的漩渦,曹操對此自然會有很大的成見,而且會算到曹植的頭上。
曹操最後決定立曹丕的時候,甚至還授意除掉楊修,給曹丕鋪路,可見楊修已經觸及曹操的逆鱗了。
二、曹植自身情商不高
曹植這個人有條件自己不知道好好利用,有文人的一身臭毛病,啥也不走心,還酗酒成癮。喝醉以後什麼話都幹說,什麼事都敢幹,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想要派曹植去營救受困的曹仁,結果曹植上演了一手“醉不受命”功勞送給曹植,曹植都接不住,活得太隨性。甚至有一次喝醉酒後,乘坐王室車馬夜闖司馬門,影響非常的不好,這就讓曹操非常的不滿,自毀前程的行為讓人覺得他沒腦子。
結果曹操大怒,處死了掌管王室車馬的公車令,也失去了對曹植的耐心。
三、曹丕的政治手段高超
說到底誰才能決定世子之位?那肯定曹操,你就是全世界都說你好,曹操不點頭你都坐不上那個位置!所以做得再多不如往曹操心裡做事,舉一個例子,我們都知道曹丕逼死張繡的事情。
按理說張繡投降曹操之後,曹操對其禮遇有加,彰顯了自己心胸寬闊的格局,這不是好事嘛?其實不然,曹操要恨死張繡了,就因為張繡的突然叛亂,曹操損兵折將,還死了一個愛子曹昂,也讓曹昂的生母離曹操而去。曹操幾次去請,夫人都不回來,說張繡讓曹操賠了夫人又折兵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曹操又想收攏人心,又不能顯得自己心胸狹隘,這股火就一直憋著。曹丕洞察到了,如同當初許褚怒砍許攸一樣,曹操嘴上罵你,可是心裡喜歡啊。曹丕主動把髒水給自己潑了,曹丕更加沉穩更加懂得進退捨去之道,自知自己沒有曹植有才,不得曹操喜愛。但曹丕步步為營,不去打曹植的注意而是在曹操這裡下功夫,再加上曹植給機會,曹丕也就一步一步走到了曹植頭上。
要我說曹植這個性格的人,生在盛世可能會是一個負有盛名的浪漫主義文學家。但是生在三國亂世的曹植就註定是一個悲劇角色,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甚至說他都不是一個政治家。
其實我們歷史上有很多名氣很大但仕途不順的人,比如李白、杜甫、辛棄疾、蘇軾等人。所以這更加證明了有文采不代表他在政圈裡玩得轉,遙想曹植之才七步成詩“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絕句也流傳至今,想來也是可惜了。
總結起來,曹植失敗的原因就這麼幾點,豬一樣的隊友,神一樣的對手,自己還沒有以一挑十的實力,最終慘敗!
回覆列表
曹植是大才子,既有大才子的才華,更有大才子的毛病。只有文學才能,沒有政治才能,又加上楊修那樣的豬隊友,所以在奪嫡中失敗。
我們分析一下:
一、曹植文學才能高,政治智商和情商都低
曹植號稱才高八斗,文學才能確實是遠遠勝過曹丕的,而且能即席賦詩,才思敏捷。
曹植是大才子,超一流的文藝青年。
只不過,吟詩作賦,代替不了打仗和治理國家。
曹操的死對頭,孫權、劉備,哪一個也不會因為看了 《銅雀臺賦》 就歸順曹魏。所以,曹植的文學才能,在治國理政方面,不僅不一定是優點,鬧不好還是缺點。
而且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而為曹操所不悅。
曹植文人氣、才子氣太濃,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約束自己,飲起酒來毫無節制,經常讓曹操失望。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藉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一直遊樂到金門,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曹操大怒,當年十月份,就立曹丕為世子。
二、豬隊友幫倒忙
丁儀、丁廙、楊修等人便都來輔佐他。這些人都希望擁戴曹植為世子,但是這些人的主意都很不高明。
楊修確實很聰明,可以洞察曹操的心理,說白了就是能看透曹操。比如曹操為了防止別人在自己睡著之後暗害自己,就殺掉了來蓋被子的侍從,事後還假裝是夢遊殺人,本來都糊弄過去了,楊修卻自作聰明的說出真相,令曹操暗恨在心。
在部下面前,曹操更願意保持神秘,讓下屬不明所以,這樣可以更好的控制下屬,讓下屬稱頌:丞相神人也!我等不及!誰知道,碰到楊修這個大傻帽,偏偏就揭穿曹操,把曹操的真意解釋給大家聽,弄的曹操咬牙切齒。
楊修也是作死和故作聰明,曹操手下人才濟濟,不多說其他人,司馬懿能看不透曹操的想法?人家為啥一開始裝作看不懂,等曹操自己揭穿謎底,然後才故作恍然大悟,連說,丞相神人,我等不及!
曹操為了比較曹丕曹植的臨機反應能力,故意讓二人出城,卻秘密吩咐不放二位公子出城。曹丕被阻擋,只好老老實實的回來了。曹植卻聽了楊修的話,說我奉命出城,你敢阻擋,就殺了守門人。曹操一開始覺得曹植很聰明的,但是後來聽說是楊修出的主意,深恨之。
最後,乾脆以攪亂軍心的藉口殺掉了楊修,也除掉了曹植的這個智囊。
有這樣的豬隊友,不如沒有。三、曹丕文武全才,政治上成熟老練,為人深沉狡詐,有司馬懿等人輔佐
所以,最後曹植落敗,曹丕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