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orz
-
2 # 劍茗話旅行
我是60後,由於當時經濟落後、生活條件很差,沒有什麼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只有看電影,觀樣板戲這兩種形式是我們那個時期的活動途徑,樣板戲今天就不講了,光說說看電影吧!
我生活在山西呂梁的一個小縣城裡,影劇院就是我們的文化活氻中心,儘管孩提時父母也經常帶我看電影,卻沒有什麼印象,長到十來歲懂事後,也看了不少電影,但大多都記不清了,唯有《上甘嶺》和《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兩部電影至今記憶猶新。
因為這兩部電影的主題曲《我的祖國》和《人說山西好風光》是由我們山西籍、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所以記憶猶新了。
電影《上甘嶺》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作品,它是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的經典影片,根據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改編,取材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影片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電影中的插曲《我的祖國》唱遍大江南北,經久不衰
而故事片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也是五十年代的作品,該影片是新中國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表現了一群生龍活虎、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用自己的勞動和愛情譜寫新生活的讚歌。影片整體上具有強烈的樂觀向上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的感召力,“我們村裡的年輕人”這部電影也因此成為了當時所有年輕人的嚮往。
-
3 # 青山依舊586
還是很小時候看過的,好像是阿爾巴尼亞的電影,叫做寧死不屈。看不懂。那個時候流傳一句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亂七八遭。
-
4 # 麗娜74049
渡江偵察記,記得當時吃過早飯,我們就將椅子擺到曬穀場搶位子,吃好晚飯,突然電閃雷鳴再狂風暴雨。公演取消了。還有一部就是朝鮮的賣花姑娘,看完電影后眼睛都哭腫了
-
5 # 馬背上的司令
1少林寺
2俠女十三妹
3廬山戀
4牧馬人
5開心鬼
6難兄難弟
7奇謀妙計五福星
8黃日華版《天龍八部》
9無名英雄
10十三太保
11地道戰
12鐵道游擊隊
-
6 # 新感覺165693190
我在童年時看的電影到是很多的,有:銅牆鐵壁,原形必露,苦菜花,一江春水向東流,還有革命樣板戲,紅燈記,紅色娘子軍,沙家濱,自取威虎山,這些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電影,在八十年代初我自己都能放電影了,那時下鄉放一場電影才八塊錢,還要自己出租片費路費,去每個村組放一晚上就兩場才十六塊錢,租片費就要六塊,跑一天到晚就八九塊錢的收入啊。
-
7 # 肖武裝
曾看過《大浪淘沙》《難忘的戰鬥》《車輪滾滾》《英雄兒女》《草原英雄小姐妹》《東方紅》《衝破黎明前的黑暗》《豔陽天》《青松嶺》《龍江頌》《春苗》《決裂》等等!記憶猶新!
-
8 # 朝陽娛樂
說一個小時候印象很深的法國電影:《蝴蝶》,忘年交二人組節奏輕快、充滿溫情、洗滌心靈的尋蝶之旅,對白也妙語連珠不斷,外加景色怡人、表演自然、音樂動聽,強烈推薦。
1、細節很法蘭西。2、錄對白幾句:A、怎樣才能變的有錢?做好你最喜歡的事;C、流星是什麼? 上帝掉的頭髮;D、誰都說過謊話 重要的是 我們不要騙自己;3、沒有自然,哪叫童年?很平實的講述,小的不尊老,老的不愛幼
-
9 # 說古俠解今惑
那我就說幾個大家沒提到,而我這幾天剛好再看
1.武俠劇《刀歌 短刀行》玉樹臨風張衛健早起作品(那時侯還不是光頭ヽ(•̀ω•́ )ゝ啊噠)。
2.情節劇《一雙繡花鞋》看得我每天晚上做惡夢,總在想床下是不是有那麼一雙小腳繡花鞋。
3.神話劇《玉帝傳奇》《西遊後傳》曹榮動作指導三毛錢的重放特效,害得我當時和鄰居家孩子幹了一架。
4.動漫《神龍鬥士》總想拿根木棍召喚神龍,《天線寶寶》現在還在想寶寶奶昔是用什麼做的?還有那老師都說要看的《藍貓淘氣三千問》。
5.最後還有那雨打不動的《新聞聯播》…。
致於電影相比大家知道比我多
-
10 # 長白宮小修士
隨著一部老電影的記憶,我的思緒飄回了少年時代,那時電視機都還是黑白的,記憶中,自己最喜歡看的電影是那部《地道戰》,那部電影講述我們中國軍人與日本帝國主義入侵者鬥智鬥勇的故事
-
11 # 小南瓜視野
《霸王別姬》。風華絕侖的《霸王別姬》很好地詮釋了那句:“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經典名言。一部經久不衰的經典故事被哥哥(張國榮)演繹得如痴如醉,試問人世間能否再出現個程蝶衣?
-
12 # 萬盞千燈不如心燈一盞
早時期的黑白片:一江春水向東流。戲劇片:京劇智取威虎山,白毛女。抗戰片,地雷戰,地道戰,小兵張嘎,白洋淀。解放片,小花,平津戰役。抗美片,上甘嶺。舞蹈片,霹靂舞。歌曲片,瘋狂歌女。暴露片,天浴,紅櫻桃。動畫片,大鬧天空。日本片,血疑。美國片,刀口裡森敢死隊。法國片,佐羅。
-
13 # 劍江盒子炮響了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半夜雞叫》。
這部美術片1964年出品,是根據高玉寶作品中的一個章節改編而成。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這部影片我看了若干遍,“周扒皮”從名字到形象都成為那時許多孩子腦海中惡霸地主的典型模樣:八字眉、細長眼,O型鬍子,三角臉,下巴尖得像錐子!
片中小寶和長工們的智慧,讓我一直銘記在心。
看過這部美術片的人,想必都不年輕了吧?
-
14 # 電影人生百態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是1994年和《活著》。1994年作為電影的奇蹟之年,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影片,國外的電影暫且略過不提。但是國內卻也在這一年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電影,如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李安 《飲食男女》;王家衛《重慶森林》;王家衛《東邪西毒》等等~
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張藝謀的《活著》,接觸這部電影不是從熒幕開始的,而是從書本開始的。我從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到城裡面去闖蕩了,然後我一直留在農村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那時候農村的娛樂生活很貧乏的,家裡也沒有電視,娛樂活動除了和小夥伴們瘋啊鬧啊,基本上就是看小說啦。那時候爺爺是糧站的會計,會經常帶一些書回來學習,有時候也會帶一些小說回來。然後就讓我接觸到餘華的《活著》。其實那時候我還在讀小學,初看時真的是有點晦澀難懂,也無法理解。
然後1994年父母回老家過完年沒多久,就把我接到城裡上學啦。那時候自己可高興,走的滿眼都是興奮,已然忘卻了爺爺和奶奶依依不捨的目光。那一年10月,爺爺就因為意外永遠的離開了我。那時候父母匆匆帶我回家奔喪,只是哪些悲痛對於年幼的我來說理解的並不深刻。
接觸到電影已經是多年之後,那時候家裡已經添置了電視,接了有線。那時候最喜歡頻道是CCTV-6電影頻道,然後觀看了張藝謀的電影《活著》,那時才理解了爺爺那一輩人所經歷的中國社會巨大變遷中所遭受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憶不禁浮現在我的腦海,想起爺爺背這我去上學時那寬厚的肩膀,想起爺爺給我做的陀螺,想起了爺爺那依依不捨的目光......
只有活著的人,才有資格證明你老了!希望大家珍惜身邊人.....
-
15 # 楊柳依依78483812
小街,405室謀殺案,戴手銬的旅客,R4之謎,牧馬人,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花開花落,白蛇傳,少林寺,武當,小花,甜蜜的事業,女跳水運動員,女理髮師,10天,黨的女兒,劉巧兒,花為媒,女駙馬,抬花轎,等等,都是小時候看過的電影,電影白蛇傳很難買到票,我爸託了好幾個朋友才搞到的票,記憶猶新,感覺像昨天,其實已經過了很多年,自己真的不年輕了
-
16 # 哪霄酒醒
印象中,我一開始接觸電影是透過電視電影頻道的播放的
說一部老電影的話,我第一印象,就是周潤發和張國榮的《縱橫四海》。
倒不是說這部電影有多經典,畢竟那時候還小,電影的欣賞水平也沒有建立起來,而是那部電影讓我我覺得,我也應該和電影中的角色一樣,無論什麼環境,都從容不迫,揮灑自如(當然,那時候只是單純覺得這種從容很帥),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後來的性格發展。很多長輩說從小性格沉穩,其實,只是一開始在模仿,後來成了習慣,就真的沉穩了。
取一段網上的影評
“整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張國榮的帥氣、周潤發的瀟灑和鐘楚紅的美麗,這是不需要任何噱頭和包裝自然而然叫人目眩神迷的光芒。這在舞會那場戲裡體現的最為集中,張國榮的優雅聰慧、周潤發的沉穩樂觀和鐘楚紅的性感發揮的淋漓盡致,不過這一切隨著張國榮的逝去、鐘楚紅的離去和周潤發的老去,已成絕響”
-
17 # 夕陽照殘橋
生活在農村!看電影都是租光碟,當年最喜歡的是《英雄本色2》,看見宋子傑的時候就喜歡上了這個演員,然後一直這麼多年。
-
18 # 一粒沙中看世界1
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哪裡扯起了影布,經常餓著肚子不吃晚飯跑幾里地去看電影,你要讓說具體的電影名字還真記不得幾部了,那時候大多是抗戰題材的電影,比如有印象的上甘嶺,鐵道游擊隊,還有樣板戲沙家浜。我並不老只是那時候家裡比較窮,沒有電視,甚至家用電器只有電燈還經常停電,然後就點煤油燈,或者馬燈,一晃眼這麼多年過去了滿滿的都是回憶。
-
19 # 手機使用者5376601350
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都不錯,現在拍不出來那麼好的電影了,過去都是好人導演的電影,現在都是狗日的雜種畜生都不如的人在導演……
-
20 # piratekillerplus
英雄兒女,南征北戰,追捕,賣花姑娘,小花,生財有道,平鷹墳,瞧這一家子,他倆和她倆,陌生的朋友,黑三角,叛國者,405謀殺案,大篷車,佐羅,冰山上的來客,上甘嶺,地道戰,平原游擊隊,開槍為他送行,特高課在行動,藍盾保險箱,渡江偵察記,小兵張嘎,笑比哭好,神秘的大佛,枯木逢春, 嫁不出的姑娘,喜盈門,西沙風雲 ,,,
回覆列表
少林寺,看了3遍,別笑話,那時沒錢買電影票,不然我能看100遍,看完有馬上去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強烈願望,實在身無分文,沒錢買車票,走路去也不知道路啊,當時小學二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