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芯科訊
-
2 # 紫竹林祥福
鋰電池由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和粘和劑、導電劑等其他附屬材料組成。在目前的鋰電池體系中,常用正極材料為過渡金屬氧化物,如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等,常用負極材料為石墨矽基材料等。正極材料本身的離子與電子電導率較低,電阻值較高,容易引起電極極片的極化,是限制電池充放電迴圈和倍率效能的主要因素。
和鉛酸電池的區別:鉛酸電池使用壽命一般為2年左右,而鋰電池使用壽命多為4-5年。鉛酸電池迴圈完全充放電一般為300次以內,而鋰電池則完全充放迴圈次數超過500次。還有鋰電池標稱電壓比鉛酸電池高,鋰電池能量比鉛酸電池高,鋰電池比鉛酸電池放電電流大。
……
-
3 # wh豆皮
定義
鋰電池指的是電化學體系中含有鋰的電池,大致可分為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由於不含金屬鋰和可充電的屬性得以商用,就外形而言分為圓柱形和方形。
構成: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材料四個部分構成
從使用上來說,鋰電池和鎳氫電池最大的區別就是記憶效應。鎳氫電池的記憶效應要求充電時需要定期放電管理,最好滿充滿放。而鋰電池則完全沒有記憶效應,在充電上非常方便,隨時充,而且無需理會充電時間長短。
其優點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1、比能量高。
具有高儲存能量密度,目前已達到460-600Wh/kg,是鎳氫電池的3倍;
2、綠色環保
不論生產、使用和報廢,都不含有、也不產生任何鉛、汞、鎘等有毒有害重金屬元素和物質;
3、自放率很低
這是鋰電池最突出的優越性之一,目前一般可做到1%/月以下,不到鎳氫電池的1/20。
以上是我對此問題的梳理,希望對您有幫助
-
4 # 愛的故事上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
組成部分
(1)正極——活性物質一般為錳酸鋰或者鈷酸鋰,鎳鈷錳酸鋰材料,電動腳踏車則普遍用鎳鈷錳酸鋰(俗稱三元)或者三元+少量錳酸鋰.
2 隔膜,z種經特殊成型的高分子薄膜,薄膜有微孔結構,可以讓鋰離子自由透過,而電子不能透過。
3. 負極,活性物質為石墨,或近似石墨結構的碳, 4. 有機電解液,溶解有六氟磷酸鋰的碳酸酯類溶劑,聚合物的則使用凝膠狀電解液。
5,電池外殼,分為鋼殼(方型很少使用)、鋁殼、鍍鎳鐵殼(圓柱電池使用)、鋁塑膜(軟包裝)等,還有電池的蓋帽,
優點,迴圈壽命長,重量輕,能量密度大,
缺點,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
5 # 馬丁林
鋰離子電池由:1、隔膜-特殊的複合膜;2、外殼(現主要是鋼殼與鋁殼、鋁塑膜等);3、有機電解液;4、蓋帽(這個要看工藝,主要看封裝有沒有,圓柱我們都用的是圓蓋帽);5、正極材料-鈷酸鋰、三元材料和錳酸鋰;6、負極材料-碳負極材料等等。鋰電優勢:1、密度大(同樣的體積,容量更高);2、串聯後單串迴圈後的一致性好。3、迴圈高,現在動力型的一般都做到最低500周以上,容量型的看材質,一般都有200周以上;缺點:1、穩定性相對差,這個主要是以現有工藝鋰電為基礎說明,還是採用液體電解液+隔膜+鋰離子,生產的車間與材料稍差或雜質多點,成品容易內部短路;2、耐高溫性不好,如果長時間在高溫下執行的話不建議,會大大影響壽命。
-
6 # 英王
鋰電池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包裝:鋁殼或鋁塑膜等;2、控制電路:防止過度充電、過度放電等;3、負極:負極集流體(一般是銅箔)、負極材料(石墨)、粘結劑等;4、正極:正極集流體(一般是鋁箔)、正極材料(很多種,而且也是根據所有的正極材料來給鋰電池命名的:三元鋰、磷酸鐵鋰——所謂的鐵電池、鈦酸鋰等);5、電解液;6、隔膜紙:多空塑膠薄膜,既可以保證鋰離子、電解液等來回導通,又能把正負極隔開、防止短路;7、極耳;8、安全閥等等
至於優勢,要看具體是哪種電池。
與乾電池相比,可以二次使用——多次充電;與鉛酸電池相比(汽車啟動電池那種),比容量比較大,換言之,同樣的容量,鋰電池比較輕;與鎘鎳二次電池相比,沒有記憶效應~~~~~
鋰電池並不都具有優勢,比如和釩電池、燃料電池等對比。
或者說各有所長,看從哪方面說了。
-
7 # 鑫通泰鋰電池
鋰離子電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為正、負極的二次電池。
正極採用鋰化合物LiXCoO2、LiXNiO2 或LiXMnO2
負極採用鋰-碳層間化合物LiXC6。
電解質為溶解有鋰鹽LiPF6 、 LiAsF6等有機溶液。
在充放電過程中,Li+ 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被形象的稱為“搖椅電池”。
充電池時,Li+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負極處於富鋰狀態。
放電時則相反。
然後還有外殼、蓋帽、PTC。這是電芯的組成部分。如果是鋰電池組還有控制板或者BMS管理。
回覆列表
鋰電池是由哪些組成的?它與別種電池對比具有哪些優勢?
鋰電池是用金屬鋰作負極活性物質的電池的總稱。由於等的標準電極電位最負( -3.045 V),因此,以鋰為負極組成的電池具有比能量大(Wh*kg^-1),電池電壓高的電效能。並且放電電壓平穩,工作溫度範圍寬( -40C ~ 50C),低溫效能好,貯存壽命長等諸多優點。
鋰電池的組成鋰電池由負極、正極、與電解液三大部分組成 。
負極材料:事實上鋰電池的負極材料可以使用很多種的化學物質,但實際上使用最多的還是碳(c)元素材料, 例如人工石墨與天然石墨
正極材料:鋰電池的正極物質種類繁多,對於正極物質的要求是能與鋰電池匹配,可以提供較高電壓的電極。並且正極的物質最好是能夠導電,常用的正極物質的選擇有SO2、SOCl2、MnO2等
電解液:鋰與水作用會引起爆炸。所以,鋰電池的電解液採用非水電解液。鋰電池對溶劑的要求是:不與鋰和正極發生反應,具有高的離子傳導,在電池使用溫度範圍內呈液態,物理效能好等。有機溶劑的導電性差,一般加入適量的鋰鹽, 以達到足夠的離子傳導。
鋰電池的原理鋰電池的負極反應都是一樣的,鋰原子轉化成鋰離子與一個電子
反應式 LI =Li+ + e
正極反應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放電時,作為正極活性物質的鹵化物、硫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鹽及單質元素等還原成低價金屬離子或元素,形成新的物質。
另一種正極反應是還原後不出現新物質。這類活性物質具有層狀或隧道式晶體結構。來自負極的電子進人晶格內,使晶體中的某一金屬離子還原,但晶體結構不發生變化。晶體中多餘的負電荷由電解質進人晶格而得到補償。
鋰電池的應用廣泛自打1962年以來,美國、日本、法國、德國和中國都在進行鋰電池的研製和生產,現已有6個品種商品化: Li-l2、 Li- Ag2Cr04.Li-(CF2)2, Li-MnO2, Li-SO2, Li一SOCl2。這幾種鋰電池已經被廣泛的用於心臟起搏器、電子手錶、計算器、錄音機、無線電通訊裝置、導彈點火系統、大炮發射裝置、潛艇、魚雷、飛機及一些特殊的軍事用途。
上述的五個國家當中,當屬日本在鋰電池的研製和應用方面,目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1970年以後,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研製成功Li- (CF,)2電池並得到應用
1976年該公司研製的Li - MnO2電池,首先在計算器等領域應用
1988 年,日本鋰電池產量已超過2.3億隻。
鋰電池與其他電池的比較, 以Li-so2電池與Li-SOCl2電池為例
其中, 比能量指的是電池儲存電量的能力, 數值越大越好。
由圖可知, 兩種鋰電池在比能量與工作溫度和壽命都有著明顯的優勢,這其實就能算作鋰電池的特點,也是著重發展鋰電池的重要原因。
鋰電池還具有其他的優勢,迴圈壽命長,一般均可達到500次以上,甚至1000次以上;電池安全性好;可快速充放電
回答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