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鹿說育兒

    孩子現在對自己還沒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自信心缺乏,而且哭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有以下幾點建議:

    1.家長暫時先減少競賽類的遊戲,增加讓孩子獨立完成的遊戲,比如樂高,如果孩子在搭積木過程中,遇到困難,不要馬上幫忙,要引導孩子努力想辦法,一旦孩子把小問題解決了,就鼓勵他,說他透過自己的努力把問題解決了。然後問問他,自己解決問題的感覺是不是很棒呀!增強孩子的自信體驗。

    2.再引入競賽類遊戲後,第一次讓著孩子,家長在自己輸了之後,跟孩子說說,自己輸了,覺得很沮喪(給孩子示範,並且命名失敗之後是一種什麼情緒),然後分析自己為什麼會輸,下次遊戲一定要好好改正。

    3.跟孩子再玩遊戲,孩子再輸了哭,就抱著孩子,等哭完後,告訴他,剛才是不是因為遊戲輸了很沮喪,爸爸(或媽媽)剛才也輸了,也有這種不好的體驗,等我們吸取教訓後就可以下次贏了!

    總之,需要給孩子有明確內容的鼓勵,在哭的時候給孩子的情緒命名,並告訴他以後怎麼做會更好,期待孩子能有所改變!

  • 2 # 鬍子爸爸

    要正確引導孩子面對失敗和挫折,我們先要知道為什麼孩子“輸不起”?

    1.孩子的“去自我中心化”過程尚未完成

    從2歲左右開始,孩子經常會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在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時,會難以接受。其實這是孩子開始發展出自我獨立的意識,但是缺乏對外在事物和自身缺乏客觀的認識。

    孩子的“去自我中心化”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家長的理解和幫助。如果粗暴地對待孩子“輸不起”的行為,孩子只能感受到更深的挫敗感,其不當行為也很難得到糾正。

    2.家長對輸贏的態度

    “別人家的孩子”這件事情已經被父母們所注意,盡力的去避免,但是我們仍然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做比較。這種比較被敏感的孩子們所捕捉到,往往會加深他們的挫敗感,讓他們逐漸失去自信心;當孩子遇到挫折,感到沮喪的時候,難免就會發脾氣,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輸不起”。

    如何解決孩子的“輸不起”?

    1.學會傾聽,讓孩子把情緒毫無顧忌的發洩出來

    作為朋友我們要傾聽孩子的心聲,作為父母我更要傾聽孩子的苦楚,理解孩子的感受,允許、引導孩子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平時就讓孩子將負面情緒發現出來,然後去關愛孩子,並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知道自己一直被父母所重視。

    2.家長的言傳身教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態度和看法是最重要的。平時我們不要去表現去對孩子的不滿意。在孩子遇到困難,遇到挫折時,對他們適時的安慰和關心;讓孩子無時無刻的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和幫助。

    這樣既不會讓孩子喪失自信,也不會削弱他們接受挫折的承受力。

    都說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鏡子,孩子的性格和教養都源自於家長的素養。作為父母,我們要以身作者、言傳身教,如果我們自己平時就非常看重輸贏,那麼孩子看在眼裡,就會記在心裡,造成過多不必要的心裡負擔。

    比賽給予孩子的並不是只有輸贏,他們還可以獲得經歷、獲得朋友,正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孩子“輸不起”的背後既有兒童自身心理發展規律的影響,也受家庭環境尤其是家長價值觀的影響。真正輸不起的其實是我們大人,而不是孩子,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把這樣的情緒傳遞給了孩子。

  • 3 # 親子溝通如何說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會發現孩子突然變得“脆弱敏感”,經不起一丁點挫敗。其實孩子“抗挫力”的培養是有一定的方法和規定動作的,下面分幾點說說培養孩子“抗挫力”的兩個預防方法和一個修復手段。

    1、胎兒和嬰兒期,需要被無條件地肯定和接納。

    很多媽媽覺得懷孕的時候,自己情緒的好壞似乎對胎兒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其實不然,在母親的腹中胎兒從成行那刻起,就已經和母親建立了天然而緊密的聯結,天然自信的建立就在日常點點滴滴的積累,所以孕媽一定要儘量保持好心情。到了嬰兒期,當嬰兒感受到被無條件地愛與接納,他也會自然地建立豐盈的安全感和滿足感,這是“抗挫力”堅實的情感保障。

    2、當孩子進入安全感依賴期時,家長要堅定地陪伴和滿足。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一些了,就得培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不然在家長羽翼的庇護下就會膽小懦弱,無法面對挫折。殊不知家長您的“苦心”卻在孩子最需要得到愛和滋養的階段中生生地將孩子推到了您的對立面。這個時候,當孩子需要愛和陪伴,給他滿足就好,蓄滿他的“愛之杯”。他一定會在準備好的時候,交給您一份出色的答卷。

    3、孩子已經出現“輸不起”的情況,積極正面引導。

    每當“輸不起”的孩子遇到挫敗,家長應先接納他的情緒,再逐步引導他如何面對。因為家長此時此刻的態度是修復問題的關鍵。讓孩子感受到面對失敗,關注點應放在問題的解決上,同時弱化輸贏的感受。可以採用一些遊戲的方式和孩子互動,比如“角力遊戲”、“枕頭大戰”都是釋放情緒的積極辦法,可以引導孩子面對競爭,感受挑戰。

  • 4 # 沐媽育兒記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害怕輸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1.說孩子害怕輸,再往深追究一些就是孩子害怕輸了之後承擔"輸了"的結果,而結果是什麼?無非就是父母的責備、別人的不認可,自己覺得丟了面子。而這樣的結果使得孩子害怕去承擔這樣的後果,所以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弱化輸了需要承擔的後果,不責備,不嘲笑,讓孩子明白即使是輸了也沒有關係,只是一場遊戲而已。有的媽媽可能會說,"孩子輸了我沒有責備過也沒有嘲笑過,可孩子就是害怕輸呀"還有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家長無意間造成的,爸爸媽媽們想想你們有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或說過這樣的話。比如,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為了達到某個目的會和孩子比賽"寶貝,我們來比賽誰吃飯最快""比一比誰最先穿好衣服""比一比誰畫的畫漂亮"……又或者經常性的在孩子游戲贏了之後過分的誇獎甚至是物質獎勵。這些都會在無意間強化了孩子"比"的這個行為,和孩子對贏了之後結果的渴望,這樣就會讓孩子忽略了過程,而把結果放在第一位。所以爸爸媽媽們請把你們的注意力放在遊戲過程的體驗中,自己不要苛求孩子的輸贏結果,然後引導孩子弱化遊戲結果,讓孩子知道輸了也輸了也沒什麼關係。

    2.再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的過多替代。孩子是爸媽的心頭肉,不忍心孩子受一點委屈有一絲不快,怕這怕那,所以會過多的替孩子承擔,以至於孩子會變得膽小,畏首畏尾,什麼都不敢挑戰。父母這樣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這樣過多的溺愛和關懷其實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體驗,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快樂的,但是那些"五味陳雜"也是成長的一部分,孩子應該學會承擔一些失敗,體味失望,接受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地方,這樣孩子才會有承受力。一味的替代現在會讓孩子避免了很多"傷害",但可能會讓孩子在將來無法承受更多的東西。所以爸爸媽媽們,適時的放手讓孩子去體驗,參與,孩子才會越來越勇敢,越來越敢於挑戰。

  • 5 # 航爸養正學堂

    可以玩一個“輸了不哭”的遊戲,誰輸了不哭,還敢“再戰”,就是勝利。

    孩子玩遊戲輸了,生氣哭鬧都是很正常的。孩子的世界很小,往往會把遊戲看得很重,這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孩子經歷的失敗少,情緒控制力弱。

    孩子玩遊戲輸了哭鬧,家長不要批評,也不要過度安慰,讓孩子哭一會兒,再靜一靜就好了。我們小的時候,孩子們一起玩,輸了也哭,哭完了又繼續玩。沒有家長在場,也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孩子沒有對等的玩伴,是現在社會的一個大問題。家長和孩子玩,如果孩子一直不能贏,孩子會失去信心。如果一直讓孩子贏,孩子又會過於驕傲,還會造成成輸不起的情況。所以,最好的解決的辦法,是多生幾個孩子,讓孩子們有基本對等的玩伴。

    家長和孩子玩,要讓孩子有輸有贏。孩子輸的時候,要指出,雖然你輸了,但是這次你比上次已經有進步了。只有一直有進步,總會贏的。孩子贏的時候,家長也可以撒潑打滾,讓孩子知道這樣不好。家長輸了,也可以嚎哭一會兒,惹得孩子哈哈大笑。然後,家長要告訴孩子,輸了是可以哭的。哭完了,勇氣就又回來了。

    另外,可以玩“比誰不怕輸”,“看誰能含著眼淚戰鬥”的遊戲。把遊戲的重點放到“不怕輸”上面來。

    最後,家長們要懂得,孩子哭是好事情。把壞情緒化掉,才不會傷害到身體。哭點低的孩子,並不代表懦弱。過於糾結孩子哭的問題,是現代家長的通病,也是教育的大敵。

  • 6 # 圈媽講堂

    孩子其實都很喜歡參加團體活動,並透過比賽和合作學習生活技能。然而,當父母或老師過於關注輸贏而不是遊戲本身時,或者習慣於把孩子相互比較時,遊戲的樂趣就慢慢消失了,而孩子也會在意結果。面對孩子輸不起的狀況,我按照正面管教的方式給到以下建議:

    1、有些孩子,只是對遊戲規則的定義和目的沒有完全理解,所以,五六歲的孩子玩遊戲時推翻規則或者輸了就不服氣,是很正常的。這不是品質問題,是兒童的發展適應性特點。在家庭遊戲中,需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如果有小點的孩子,我們可以嘗試只為了好玩而玩遊戲——不用遵循傳統規則,自己制定規則,只要玩得開心。或者,玩一些沒有輸贏的合作型遊戲,每個人都可以是贏家。

    2、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在輸的時候感覺到失望、沮喪、受挫,認可他的感受。“感覺到沮喪和失望沒關係,媽媽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如果孩子很難接受自己輸了,建議他休息一會,以平復心情。當孩子平靜下來後,你可以問他:“對於這個遊戲,你最喜歡什麼?你對自己的參與有什麼感覺?如果別人和你一起玩的時候總是輸,會如何感受?”使用啟發式問題,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避免說教和指責。

    3、鼓勵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關注自己投入的努力。當他贏了的時候,可以說:“剛才這一輪你在渡過難關的時候積極地想到了解決辦法,最後終於贏了,你一定為自己感到驕傲。告訴媽媽,你是怎麼做到的?”強調努力的過程,注重尋找解決方案,幫助孩子學會總結經驗教訓,勝不驕敗不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藝人的文化水平都是什麼樣的,請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