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努力的喜媽
-
2 # 王亞迪
你說的問題非常值得思考。
孩子為什麼要寫作業,必須寫作業嗎?
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必須每天按時、按量、按質完成作業。老師佈置的作業,是白天孩子課堂聽課情況的最直接最及時的反饋,根據反饋,發現問題,查漏補缺。
學生寫作業必須完成三個“按”,老師佈置的作業才叫圓滿完成,缺一不可。按時,就是當天的作業必須當天完成,作業是有時效性的,不能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按量,就是教師佈置的作業要全部完成,不能打折扣,討價還價;(但教師佈置作業過多除外)按質,就是完成作業不能不求甚解,走馬觀花,應付差事,胡亂瞎寫。而應該認真,專注,咬定青山不放鬆。做到真懂、真會,真吃透了,甚至舉一反三。
而上面家長的孩子,就是犯的第三個錯,沒有“按質”完成作業。
孩子不按質完成作業怎麼辦呢?
孩子錯了,在家長的輔導下,講解後,搞懂了,也會做了,知道自己錯在了哪裡,那麼當然要改正,如果不主動改,可能有三個原因,一是孩子太累了,不想改了;二是孩子認為自己雖然錯了,但家長改的也不一定對;三是賭氣任性,錯就錯,無所謂的態度。
不管什麼原因,家長也不必爭一時之高低,可以退一步,第二天交給老師解決,到那時孩子肯定就主動改了。
-
3 # 禾芭芭
謝邀!家長給孩子檢查作業,本身就是對孩子負責任的表現。不知道上面的孩子處於小學還是中學。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要用適合他的辦法培養他對學習的興趣。要常和孩子一起看看他的作業,教給孩子寫作業的基本方法,糾正孩子的執筆姿勢和坐姿,幫孩子養成一個正確地書寫習慣。如果這時作業中出現了錯誤,因為孩子年齡小,家長可以講解,我當時就是這樣,主要是把解題方法告訴孩子,慢慢地滲透,用孩子能聽懂的方法講解,家長的態度要平和,用和朋友談話的態度對待和孩子的每一次交流,不能因為孩子在作業中犯的一點小錯誤,就氣得“暴跳如雷”,家長如果衝孩子發脾氣,慢慢地孩子就會對寫作業這件事產生恐懼心理。
在這個階段,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教孩子記住多少,而是教給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要重視低年級孩子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對孩子升入高年級有很大的幫助。
而到了中高年級,恰好是驗收前面階段良好學習習慣的時候,這時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的學習更加順利。此時的“陪讀”顯得尤為重要,家長並不只是監督孩子學習,而是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也不是要幫助孩子檢查作業,而是慢慢淡出陪他寫作業的狀態,而是各做各的事。 我的做法是,要看孩子的學習態度和狀態如何,經常看看孩子的作業認真程度如何,書寫是不是工整,就行了,至於作業中的對錯,要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應該承擔的事。這個階段,正確的陪讀,父母只要安靜地坐在孩子身邊就可以了,或是可以各做各的事情。家長這時不需要對孩子的學習問題過多關注。做出陪著的姿態,就是成功的“陪讀”。
如果作業中出現錯誤,家長可讓孩子採用錯題本形式改錯。低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用畫畫的形式來表揚作業的認真,比如畫一個小動物,給他獎勵。等到中高年級的時候,孩子就可以自己獨立用錯題本。重要的是寫出這道題目出錯的原因,家長可聽聽孩子是怎麼分析的。錯誤的原因無非就是這幾類:1.因為粗心大意而出錯;2.知識點沒掌握而出錯。此時,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給家長講一講他當時是怎麼想的,解題思路是什麼。要是你的孩子性格倔強,家長說話方式更要有教育智慧,不能用“蠻橫”的方法讓孩子去改錯,更不要成為孩子的“教官”,而要放下家長的架子,學著尊重孩子,和孩子先成為朋友,那麼一切都會順其自然。
-
4 # 滔說育兒
一、要告訴孩子做作業的重要性.父母要透過平時與孩子的交談,告訴孩子做作業的目的是為了對當天或近期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和強化,而不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讓孩子對做作業的目的有一個正確的、清醒的認識,讓孩子真正從思想上重視做好作業的重要性.
二、要與孩子共同分析出錯的原因.孩子作業出錯的原因通常有:一是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沒認真聽課,對老師所講的內容沒有真正消化和理解;二是在做作業時沒有認真審題,沒有真正弄懂題目的要求;三是在做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想著與作業無關的事或者在做作業時做著與作業無關的事,沒有專心致志地將精力用到做作業上來;四是一些不良的習慣導致了作業的出錯.
三、要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父母在與孩子共同分析了作業出錯的原因後,要對症下藥,針對不同的出錯原因採取不同的措施來加以改正.針對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作業出錯的問題,父母就應當要求孩子上課時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習慣,要求孩子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並在此期間保持與老師的聯絡,瞭解孩子聽課的情況.
針對孩子審題不夠認真的問題,父母可以以孩子做錯的某道題目為例,與孩子共同審題,並教會孩子審題時應當注意哪幾個方面的細節和內容,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掌握審題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針對孩子做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父母應當採取措施,"淨化"孩子做作業時的周圍環境,將與孩子做作業無關的物品全部"清理出場".如果家裡人要看電視或談心,也應當將聲音儘量放低,注意減少對孩子注意力的影響.針對孩子在做作業方面存在不良習慣的問題,則要採取相應措施要求孩子克服這些不良習慣.
四、培養孩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孩子作業做完之後,往往不想再自己檢查,加之一些父母覺得孩子作業量大,就不要求孩子自己檢查或者代替孩子檢查作業,檢查出錯誤後隨即告訴孩子是哪題錯了、錯在哪兒了.這樣一來,實際上不僅養成了孩子在檢查作業方面對父母的依賴性,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害處,那就是:看上去交給老師的作業正確率很高,造成了"孩子對這部分內容已經完全理解"的假象,使老師無從瞭解和發現孩子知識點上的薄弱環節並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和輔導.這樣,孩子往往平時的作業正確率還算可以,但到了考試時就出了大問題了.所以,作為父母,在平時就應當注意培養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和檢查作業正確率的習慣.
五、可以建議孩子訂一本《糾錯集》.孩子作業中的題目做錯了,說明孩子對這一問題還沒真正理解,而且到第二天交給老師批改後,自覺性不太強的孩子就會去拿做得對的同學的作業抄一下算是"完差",結果還是沒有弄懂這條題目的正確解法.這時候糾錯集就很重要了,我們家長可以讓孩子把做錯的題抄到糾錯集上,這樣既可以知道孩子在哪方面學的不紮實也可以更清楚的瞭解孩子。
-
5 # 育兒不迷茫
我的習慣是先讓孩子自己檢查一下作業,能檢查出來的錯誤就讓他自己改正,然後家長再檢檢視看,發現有遺漏的錯誤及時的給孩子糾正。給孩子挑錯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要用強制性的口氣對孩子說,可以溫和的告訴孩子這個題目你做的有些問題,需要改正一下,我覺得這樣孩子應該更容易接受一些。
回覆列表
家長髮現錯誤,孩子不改,孩子為什麼不改?
1、孩子堅持自己的答案。那麼,請孩子給你講一遍,看看孩子講的對不對。如果正確,可以說服你,那麼恭喜你,你有一個有自己主見的孩子,你好像沒有什麼可以煩惱的了,學習這件事孩子自己可以管理好。如果,他講不出來解題的思路和原因,那他在講解過程自己就會發現問題。
2、現在,你講解你的解題思路給孩子,接受孩子的質疑。如果你能講解的很清楚,對孩子的質疑也回答的很明瞭,那麼一般孩子都會願意改過來的。如果還不改正,那就是孩子好面子,明天交作業前,一定會改過來的。
如果你的答案也不一定明確,那孩子當然不願意改錯了。有耐心的父母,一定會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查資料,問同學,找到正確的答案。這個過程,你和孩子都會有很多收穫。父母確實忙碌,那就只有放手一步,讓孩子明天請教老師,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改不改答案不是關鍵的,關鍵是孩子掌握了這個知識。
3、父母片面的相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要求孩子改正。這種情況也是有的。那我就要勸你了,你是真正的為孩子好嗎?真正的愛孩子,不是強迫他接受你的觀點,而是用他能接受的方式接受你有價值的觀點。
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不斷髮現自己不足,並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
4、這些情況都不符合,那就用鮮紅的叉叉教育他,用血淋淋的時事告訴他什麼是錯,什麼是對。這樣在以後的教育過程,更容易些。一次錯誤也沒什麼?誰不是在錯誤中成長。尤其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