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飛叨
-
2 # 颶風眼淚
元朝的皇帝遵循的墓葬方法,是蒙古族的墓葬風俗。這種墓葬方法,他們最後都是葬在大草原上,不僅不像漢族會留下地宮和陵墓,還會故意把地表弄平,加上草原風沙很大,時間長了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沒有人帶路很難找到。
據說,為了找到當時的墓葬地址,聰明的蒙古族人也想出了一些奇怪的方法。他們會在埋葬先人的土地上,殺死一匹剛生下小馬的母馬,讓母馬的血液浸透土地。第二年要尋找逝者的墳地進行祭祀的時候,就放出死去母馬的孩子,小馬能夠認識母親的味道,跟著小馬就能找到墓穴的所在。
這樣的方法只是一種傳說。但是可以看得出,蒙古族人對待死後的陵墓不是看的很重,也不是特別重視祖先的祭祀,因此元朝皇帝的陵墓不像其他朝代的,時間長了,或毀於戰火,或疏於管理,後世很難被發現。
-
3 # 北國有四季
元朝無陵墓的發現,其實可以從風俗談起。
眾所周知,華夏的文化傳承主要來自三個部分,即儒,釋,道。也就是構成中華價值體系的三個組成部分,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儒家,儒家孝道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
如何盡孝,無外乎生前讓老年人吃好喝好,即為尊老,先輩仙逝,也要讓其盡享生時榮耀,而做到上述這些,總要有個祭祀的場所,平民建墳,皇家建陵,目的只有一個,寄託哀思。古代帝王為了讓更多的人記住他們,陵墓越來修越大越豪華。因為他們還相信有來世有輪迴。
但元朝的統治者信奉的是黃教,即喇叭教,這是佛教的分支,為密宗,密宗記載佛陀生前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的善舉,由此引發到肉體應服務靈魂這個層次,其舉動又符合天與自然和諧統一。
受宗教影響,元並不注重身後事,也就不會大興土木搞陵墓,試問,沒有陵墓,哪來的發現。
-
4 # 春明們
這是因為元朝是少數民族政權,是中國的蒙古族入主中原而建立的。元朝的皇帝駕崩後是密秘下葬,而且沒有受到漢族葬制的影響(漢族皇陵都是鑿山為陵或堆土為陵)。元朝皇帝密秘下葬後,會命令軍隊殺死建陵的所有工匠,再命軍隊來回馳騁,踏平封土,然後由軍隊封鎖陵區,待到來年春季,陵區草色見長和草原溶為一體。所以說元朝皇帝不是沒有陵寢,而是迄今為至沒有被發現而已。
-
5 # 唐南郡公
在古代多代皇帝登基後為自己尋找一處吉地來營造自己的陵墓,遠的有秦始皇陵,西漢皇帝陵,唐代皇帝陵墓,宋代皇帝陵,近的有明代皇帝陵,清代皇帝陵,連袁世凱也營建了陵墓。那麼為什麼我們到現在都沒有發現元朝皇帝們陵墓呢?這也成了後世人們研究的物件,也是一大歷史謎團。
中國每個封建王朝,皇帝死後都有一座陵墓。這些陵墓多數在登位後即開始籌建,以後逐年增修,所 以皇帝在位越久,陵墓規模也偏大。那些在位時間很短的皇帝也有陵墓,大多是後來繼位者所建。
比如漢武帝的茂陵,修陵時間前前後後用了53年。
《晉書》中載 :“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
也就是說漢武帝動用全國賦稅總額的三分之一,作為建陵和徵集隨葬物品的費用, 建陵工匠多達3000餘人,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
為什麼單獨沒有發現元代帝陵?其實是因為元代和其他朝代的葬俗不一樣,雖然之後還有清朝也是少數民族,但是入關後的清朝已經漢化,仿效明朝喪葬制度。而元朝皇帝的葬儀和其他朝代皆不相同。
元朝是遊牧民族建立的,他們的喪葬習俗與漢族有明顯的不同 :薄葬簡喪。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所以不像漢族人那樣會找個固定地點,建個十年八年的再下葬。
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病逝。臨死時,他叮囑部將“密不發喪”,實行“密葬”。
《多桑蒙古史》記載:“諸將奏柩歸蒙古,不欲汗之死訊為人所知,護柩之士在此長途中,遇人盡殺之……葬後周圍樹木叢生,成為密林,不復辨墓在樹之下。”
另外據葉子奇《草木子》記載:
元朝皇帝死後,不用棺掉,也沒有殉葬品,只是 “用棕木二片,鑿空其中, 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 接著 “加鬃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 ( 兩頭和中間) ” ,隨即 “ 送至其直北園寢之地 ” (其地在克魯倫河與土拉河上游之間的肯特山中),挖一條很深的坑埋入。地面堆土後, “用萬馬墩平” ,並派一支隊伍把這地區暫時封鎖,等到青草長成,一點也看不出痕跡後才解除。因此後世很難發現其遺蹟。
也就是說,元朝皇帝深埋下葬後,派專門隊伍將下葬處戒嚴起來,不許外人進入,然後趕來馬群,在下葬的皇陵上面往來踐踏,將高出地表的土堆踩平,戒嚴部隊繼續把守皇陵,直至皇陵上面長出茂密的青草,與周圍的地表毫無二致,一 點也看不出皇陵的痕跡時,才撤走部隊。
這種葬俗使元朝皇陵極具隱蔽性,故而後世極難尋找。
還有一點就是陵墓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
《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大汗葬時極秘密, 沿途見人,皆殺之以殉。”
就是說只要沿途有人看見就給殺了殉葬,看到的都被殺了,那大汗的陵墓只有天知地知他的後人知道了。
那後人如何祭奠祖先呢?有種說法是元人根本不祭祀祖先,這跟他們遊牧有關,今天放牧到這裡,明天到那裡,祭祀祖先還要跑那麼遠,乾脆就不祭祀算了。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是元人有特定的祭祖方式,元人發明了一種“母駝識途法”:
“蒙古諸汗葬時,以陵無表識,難以尋覓,乃於葬後屠一稚駝陵前,使母駝視之,將來謁墓時,引母駝與俱,母駝必尋其稚駝被殺之地,昂首哀鳴,即可因以知陵之所在。”
意思就是蒙古大汗們下葬之後,沒有陵墓標識,不像漢人皇帝死後會建享殿,立碑,起冢等。
很難找到陵墓的位置,於是在大汗下葬之後在陵墓前殺一個小駱駝,讓母駱駝看見,如果將來來祭奠,拉著母駱駝一起,母駱駝就會尋找到它幼駝被殺的地方,在那裡哀鳴不走,就可以知道這裡是陵墓所在地。
另外為了不留下讓盜墓賊發現的線索和痕跡,對下葬地點的記載也少得可憐,以至於讓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我覺得蒙古人的墓不好找,還是因為他們不在乎,而且他們也不厚葬,不起墳頭,不造明樓,不浪費土地,又安全保密。這樣找不見也很正常,這種陵墓跟中原陵墓相比,連盜墓賊也提不起興趣。
他們生於草原,死後也將歸於草原,與草原融為一體。自己的後代都不知道他們的祖先陵墓在哪裡,後世人們怎麼會知道呢?如果有一天,在草原建造什麼建築偶然間發現,估計也不會認為這是元代皇帝陵墓。
-
6 # 星韻史苑
元朝的陵墓沒有被發現要歸功於一個人,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
忽必烈的安排忽必烈在位期間,民間盜墓事件極其猖獗,宋朝歷代皇帝的陵墓在盜墓賊的強大攻勢下全軍覆沒,無一倖免,屍身被毀,金銀財寶被洗劫一空。忽必烈看著宋朝的皇帝死後都不得安寧,害怕自己百年之後也會落得跟宋朝皇帝一樣的下場,於是忽必烈在堅持薄喪簡葬的原則下還做出了五點安排,並要求子孫後代一併遵守。
1.選擇好陵寢地點後,將陵寢周邊的所有人口全部遷走;
2.皇帝的葬禮不允許漢人參加,更不允許漢人知曉下葬地點;
3.皇帝殯天后,統一對外宣揚運回漠北安葬,至於是否真的運回漠北,外人無從知曉;
4.修建陵墓時,禁止大興土木,禁止設定墓碑,隨葬品也不能太多,這就導致了在外表上帝陵於普通陵墓基本沒有差別。
5.禁止對帝陵的事進行記錄,唯有皇族和貴族才知道只有他們自己能看懂的地名。
就這樣史料上對於元朝帝陵的記錄少之又少,可以說毫無線索,後人根本無從查詢。而且,元朝的政變非常頻繁,皇帝在位的時間都不長,皇帝們也沒時間去修建自己的地下宮殿。
不過,畢竟已經幾百年過去了,也許元朝的帝陵已經有盜墓賊誤入了,只是因為太過簡陋沒認出來罷了。
傳說關於元朝皇帝下葬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成吉思汗當年突然去世,成吉思汗去世後秘不發喪,遺體被悄悄運回漠北下葬,下葬後讓一群馬在陵墓上方來回奔跑,直到看不出一點點的動土痕跡後再在埋葬地點殺掉一隻小駱駝,等到草長到和周圍一樣的時候就連負責下葬的人都找不到下葬地點了,等到祭祀的時候再牽上母駱駝,母駱駝會在小駱駝被殺死的地方停留,這就是下葬的地點了。不過這種說法信服力不大,因為駱駝的壽命也是有限的,依靠駱駝尋找祖墓不太現實。
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墓究竟在哪還是一個未解之謎,現存的成吉思汗陵是一座衣冠冢而已,已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了。
-
7 # 一老沈一
沒有發現元代皇帝的陵墓,原因大致是以下兩點——
第一,元朝,與前後歷朝歷代“天子”的“葬制”不同。
各朝代的皇帝入葬,最主要的條件,是距離京畿不遠,既便於后王祭祀又起到蔭庇子孫的作用。元代,則從成吉思汗起,始終堅持“魂歸故里”原則,諸帝死後,均要追隨先祖,葬於本族起家之地。
這就遠離了喧囂的都城及其左近,去到了偏僻荒涼的草原,不易被人發現了。
第二,元朝歷代君王應該葬於一處,即王族墓地之中。但其入葬的方式,極難被後人發現,即便史籍中記載了“地望”,其實際所在,卻只能靠後人猜測。
一元朝,是蒙古貴族在中原建立的一個王朝。其實,這只是其曾經佔領並統治的領土中的一部分。
然而元朝,亦尊後稱“成吉思汗”的鐵木真為“太祖”。
從鐵木真1206年稱“汗”算起,至1368年順帝北遁大漠,共傳八世,歷15帝。
《元史》載,以上15帝崩,皆葬於“起輦谷”,但未言明其局地所在。
元代之後,明清至民國,諸多學者、文人、史家不斷探討此事。如明人龔之鑰,清人張鵬翩、張穆,民國初屠寄、張相文等等,都下了很大功夫。
現代國內學者亦有人考證此事。
1990年開始,俄羅斯、捷克、匈牙利、波蘭、美國、日本義大利、德國、法國、加拿大、土耳其、南韓等國家學者,先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展開尋找“成吉思汗陵”和“起輦谷”考古工作。
有影響的說法有四種——一是認為位於蒙古肯特山以南、克魯倫河以北一帶;二是認為在蒙古杭愛山一帶;三是認為在寧夏六盤山一帶;四是認為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旗的千里山一帶。
這其中,以“成吉思汗陵”和“起輦谷”在斡南河等三河源頭處的布林罕山,即今蒙古肯特山左近的觀點最有說服力。
瑞典學者多桑就此有專著問世,結合多種中國文獻和域外史料,對於成吉思汗歸葬做了詳細描述。
蒙古貴族王室,姓“博爾濟錦”,或譯為“孛兒只斤”及“博爾濟吉特”,三河源頭,恰好是這一家族和鐵木真的“發祥之地”。
二“成吉思汗陵”與“起輦谷”地望難尋,與元代皇帝的特殊入葬方式關係極大。
《元史》對此的記載是——
凡宮車晏駕,棺用香楠木,中分為二,刳肖人形,其廣狹長短,僅足容身而已。殮用貂皮襖、皮帽,其靴襪、繫腰、盒缽,俱用白粉皮為之。殉以金壺瓶二,盞一,碗、碟、匙、箸各一。殮訖,用黃金為箍四條以束之。輿車用白氈青緣納失失為簾,覆棺亦以納失失為之。前行,用蒙古巫媼一人,衣新衣,騎馬,牽馬一匹,以黃金飾鞍轡,籠以納失失,謂之“金靈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開穴所起之土成塊,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復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則遠置他所。送葬官三員,居五里外。日一次燒飯致祭,三年然後返。
“納失失”,蒙古語音譯,亦作“納石失”“納赤思”,即織金錦緞袍服。
宋元學者陶宗儀和元末明初文人葉子奇均在自己著述中,記敘了與以上大致類同的元代君主葬制。
概括來說,蒙古貴族帝后葬儀,不建奢華槨室或磚石“寢宮”,僅以一方可容身楠木棺入葬,沒有更多隨葬品,墓地之上沒有封土,不留任何標記,甚至墓穴中亦要按原來土層填埋,更沒有享殿、祭殿和陵園等一切建築。
元代帝后這種“葬制葬儀”,應該主要目的是防範破壞和盜掘,確保逝者靈魂不被侵擾。
為了不欲更多人知曉葬處,蒙古貴族對帝王的祭祀也相當簡單。
《元史》載,元帝“葬後,每日用羊兩次燒飯以為祭,至四十九日而後已”。
葉子奇在《草木子》中說:“元朝人死,致祭曰燒飯,其大祭則燒馬”。
清張穆《蒙古遊牧記》載:“元諸帝陵,皆在起輦谷。其國制不起墳壟,葬畢以萬騎蹂之使平,殺駱駝子於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春草既生,則移帳撤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時,則以所殺之駱駝之母為導,視其躑躅悲鳴之處,則知葬所矣。故易世之久,子孫亦不能識也。”
這大概就是元帝諸陵難於發現的根本原因了。
三關於現在內蒙古伊金霍洛旗阿騰席連鎮東南的“成吉思汗陵”,其源流變遷大致如下。
清張穆《蒙古遊牧記》考證說:“因不能請出(成吉思汗)金身,遂造長陵,共仰庇護,於彼處立白屋八間,在阿勒坦山陰、哈岱山陽之大諤特克地方建立陵寢,號為索多博克達大明青吉斯汗。自後元裔之襲汗號者,率即位於八白室前”。
這是說,這個“成吉思汗陵”原來不在此處。
明朝天順年間(1457-1464年),守陵之鄂爾多斯部進入鄂爾多斯草原,“八白室”因而隨遷到內蒙古。
清初,設伊克昭盟於鄂爾多斯草原,朝廷指定由盟長額轔玲臣主持“八白室”祭祀,“八白室”故遷至現在地址。
最初,依朝規,“八白室”只是由八頂白色帳篷構成,且隨負責守護貢奉的盟旗遷徙。
1939年,民國政府下令將“八白室”先後遷至甘肅榆中興隆山、青海湟中塔爾寺等處供奉,以免遭日寇破壞。
1954年4月1日,“八白室”被迎回伊金霍洛,開建成固定式陵園。
現在的陵園,總面積5.5萬餘平方米,核心建築為鑲嵌彩色琉璃瓦的三座蒙古包式大殿,坐西朝東,分為正殿、後殿、南北配殿等幾部分,各以廊廡相連。
正殿中央,供奉高5米的成吉思汗漢白玉坐像。後殿(寢殿)正中,黃色綢帳內供奉成吉思汗和夫人勃爾帖·兀真的靈櫃。兩側蒙古包式黃色綢帳內,分別供奉成吉思汗二夫人呼蘭、三夫人伊連(準噶爾伊金)的靈櫃。
北殿兩個蒙古包中,供奉成吉思汗戰馬的靈櫃。南殿三個蒙古包中,供奉成吉思汗祭天的馬奶桶和林丹汗供奉的馬鞍等。
連線三殿的廊廡牆壁上有反映成吉思汗生平的壁畫。
陵之東北獨立院落中,供奉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夫婦以及成吉思汗胞弟別力古臺、哈撒爾的靈櫃。拖雷,是元憲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之父,成吉思汗死後曾受命監國,被追尊為睿宗景襄皇帝。
陵之東南,2005年新建一座蘇魯錠祭臺,供奉象徵成吉思汗戰神的蘇魯錠矛。
回覆列表
中原的溫婉和煦,註定無法留住狂野的亡靈。雄鷹註定要翱翔在草長鶯飛之地,即便蒙元帝王們已經故去,依然會回到漠北,這是他們的宿命。生為梟雄屠戮生靈,死為塵土反哺大地,不留一絲痕跡,歷代蒙元帝王概莫如此。
從成吉思汗開始,黃金家族的陵寢之地就充滿了神秘和傳奇,很多說法已廣為人知:成吉思汗死在征伐西夏之際,蒙古人將他的屍體運回漠北老家,殺光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防止洩露訊息,然後他們找到一塊荒蕪之地,擷取一段樹木破開之後,作為成吉思汗的容身之所。棺木下葬之後不僅用萬馬踏平地面痕跡,更等到青草再次茂密之後才離開,從此成吉思汗的死後葬身之所湮滅無聞……
成吉思汗的後人們顯然也延續了這一傳統,即便是入主中原之後,也沒有如同漢族帝王般大興土木修建陵寢,而是在死後全部被送回漠北老家,然後找到荒蕪之地,“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從此和山川同體魂歸大地。這種做法雖然源自傳統,但無疑是聰明之極的,因為迄今為止元朝十多個帝王的安息之所沒有一處受到打擾。
但根據“入夷則夷入夏則夏”的規律,在中原文明強大的同化能力之下,難道蒙元的喪葬制度就沒有絲毫的改變嗎?難道我們真得沒有機會一窺蒙元貴族們陵寢之地的真容嗎?凡到過必留痕跡,河北的一處墓葬的發現,或許能給我們一些遐想的空間。
河北省沽源縣有一座高15米的梳妝樓,相傳是為了紀念遼國蕭太后而建。但在上世紀重新修整時,考古專家們卻在梳妝樓下2米深的地下發現了一處古墓。這座磚石墓內並列著三具棺木,其中中間的棺木尤其獨特,是由一整段樹木從中間剖開,然後挖出和人體相當的凹槽,中間放置人的遺體,其他兩具棺木則和現代棺木類似。
墓中死者為一男兩女,衣著華麗且具有典型的元代蒙古族特徵,同時在墓中還出土了寶劍、古錢幣、銅印等等文物。雖然這座墓葬在歷史上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但專家們根據墓內殘存的銘文,仍推斷出墓主人應該是忽必烈大帝的外孫、月烈公主(忽必烈的二女兒)的兒子闊裡吉思和他的兩任妻子。
闊裡吉思文武雙全,十分受忽必烈的青睞,年少時就出任比較高的職務,並且為蒙元平定地方叛亂立下不小的功勞,其一生可謂傳奇,但他和一般的蒙古貴族有個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此人“性勇毅、習武事、尤篤儒術,築萬卷堂於私第,日與諸儒討論經史、性理、陰陽術數,終日不倦”,比較痴迷漢學,還曾築廟祭祀孔老夫子。
既然給孔夫子上過香,他的墓葬中出現陪葬品以及漢字銘文,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但他的“以樹為棺”特徵,卻足以說明歷史上蒙元帝王們的喪葬方式,並非空穴來風,而且陪葬品數量估計也不在少數,只不過我們目前已經無緣得見罷了!
其實和“獨留青冢向黃昏”比起來,我覺得蒙元帝王乃至貴族們頗具大智慧,很有些塵歸塵土歸土的慧根,比起那些耗盡天下民力,修建死後安居之所的中原帝王們來說,層次明顯高出三四樓那麼高。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真正沒有遭受死後劫難的,可能也只有成吉思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