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神韻軒書法

    將米芾行書臨熟之後,轉化為創作,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首先應以米芾行書風格為基點,一些個性化的特徵應用到創作中,再加上自由發揮,就能轉化為創作。

    下面以沈尹默66歲所書行書《澹靜廬詩剩》為例作具體分析講解:

    此帖有米芾行書特徵,用筆結構中有米芾行書個性化的東西,以斜為主,不作正局,斜傾趺宕,字的各個區域性挪移,生成險絕之勢。

    注重字的大小對比,字的輕重變化,強化提按,隨境構形,字的中心線左移,左緊右松,上松下緊。變化豐富,以意馭法,筆隨意動。自由發揮部分加進了王羲之和歐陽詢等筆意。有唐寅行書的那種儒雅的書卷氣。

    創作時有變化,能以輕鬆且自由發揮的心態寫出米芾的行書特徵和韻味,就意味著轉化創作的成功。

    沈尹默是近代著名書法家、學者、詩人、教育家。原名君默,後改名為尹默,字中、秋明,號君墨。祖籍浙江湖州。陸維釗先生評其書法時說:"沈書之境界、趣味、筆法、寫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寫到明代,己為數不多。″

    (沈尹默行書澹靜廬詩剩)

    (以上行書為沈尹默先生所書,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 2 # 杉石

    這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好問題,米芾的行書非常的有特點,他那率真奇趣的結字引人側目,他那極具節奏變化的章法令人稱奇,尤其他那先凌空運筆取勢,然後沉著痛快“刷”出來的線條,更是充滿了質感和藝術表現力,堪稱是書法史上的最富有個性和最獨特的用筆方式。

    正因為米芾的行書具有這些不同尋常的藝術特點和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所以米芾的行書非常不好學。說米芾的行書難以學習,這完全沒有刻意誇大的成分,更不是有意將米芾的書法技法玄虛化,神秘化。

    米芾的書法難以學習,表現在學習的各個階段。首先就是在臨摹的階段想要“臨得像”不容易。我們知道,在學習古人的書法經典時,在臨習古人的法帖時,首先就要先模仿,模仿帖中字的結構、用筆特點還有章法,要努力模仿得像,要臨得越像字帖越好。但米芾的字不太容易臨得“像”。

    這個“像”並不僅僅指外在的特徵和表象,更包含有內在的氣質和風格。如果我們只是將注意力放在對米芾行書中字形的簡單模仿上,放在對米芾行書中側鋒用筆大量使用的關注上,放在對米芾經典作品中章法的簡單模仿上,那我們永遠也無法領悟和掌握米芾書法中的最值得學習的精華部分,對米芾書法的學習也將永遠停留在泛泛的層面上。

    下圖為當代一位書家所臨的書芾行書作品,此作在外在形式上已經很相似,但其對米芾書法的學習依然只是停留在表象上,對米芾書法中氣質和取“勢”的把握遠遠不足,對米芾書法的理解也僅僅在泛泛的表層之上。

    那我們應該著重學習的是米芾行書中的哪一部分精華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先了解米芾行書中最具華彩的,最具有藝術張力的、最能體現米芾個人風格特點的精華部分是什麼?

    是單純的側鋒用筆嗎?是單純的字形安排上的左顧右盼嗎?還是章法上的打破常規呢?

    很顯然,這些都只是米芾行書的外在特徵,是其表象。這些只不過是米芾用來表現他書法氣質風格的技法和手段,這些手段或技法都是為米芾行書中的取“勢”而服務的。換言之,米芾的書法中,最具精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他的取“勢”。

    這個“勢”又是什麼呢?

    勢”是一種在字的線條和形態上,乃至章法上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趨勢。

    在書法作品中,每個字、每行字,整幅作品都應有“勢”,要有書寫節奏上的變化,要賦予作品以“氣勢”。這種“勢”表現在每個筆畫上、每個字上、每行字上和作品整體的姿態上,它是一種動態的感覺。在古往今來的歷代書法名家的經典作品中,都對書法中的取勢極為看重。他們的書法有的取端莊靜雅之勢,如書聖王羲之;有的取狂放不羈之勢,如狂草大師張旭、懷素。而米芾書法中對“勢”的著重和表現堪稱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米芾取的是一種什麼“勢”呢?米芾取的“勢”是一種風檣陣馬,痛快淋漓之勢。

    “風檣陣馬”一詞出自唐代杜牧的《李賀詩序》中,原句為“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是謂乘風的帆船,臨陣的戰馬。形容行進迅速,氣勢雄偉。最早用風牆陣馬一詞形容米芾行書的是北宋時期的大才子蘇軾,蘇軾的這一用詞,非常準確地描述了米芾行書中“勢”所帶來的那種痛快淋漓的書寫狀態。

    下圖為從米芾所書的《紫金研帖》中隨意選出的幾字,從這幾個字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米芾書法中的這種“勢”。米芾的這種“勢”是怎麼表現出來的呢?米芾是用凌空取勢的方式,輔毫“刷”出來的這種“勢”,我們可以看到,下面這三字,都是米芾先用空中取勢的方式將力道傳遞到筆鋒上,然後將筆鋒平鋪在紙上,以沉穩痛快之勢“刷”出來的,或者說用筆鋒上的力道“兜”出來的。米芾用“刷”筆做主要方式和技法,再輔之以大量的側鋒用筆、輔之以結構和章法上的奇巧變化來表現他書法中的“勢”。在米芾行書中,“刷”筆與取“勢”是緊密關聯,密不可分的。

    米芾行書中這種取“勢”可以說無處不在,堪稱是米體行書的精華,也是米體行書藝術魅力之所在。我們學習米芾的行書,所要著重學習的就是這一部分。

    米芾行書中這一精華部分,極富有個性化的特點,它是米芾超群的書法天賦和勤奮書法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在米芾之前,還沒有哪位書家使用過這種用筆技法,更沒有哪位書家能在作品中,創造出米芾書法中的那種風檣陣馬,淋漓痛快之勢。

    米芾行書中的這一精華,極不好學習和吸收,它需要在徹底地領悟米體行書所要表現的氣勢和風格的基礎之上來深入學習,才能做到從米芾的經典中“打進去”,然後再“走出來”。這是一件需要學習者勤奮努力,還需要具備一點藝術天賦才能夠做到的事情。在後世學習米芾行書的書者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在後世學習米芾有所成就的書者中,明代的王鐸算是最透徹地領悟了米芾行書精髓的書家,王鐸對米芾行書的“臨”和“創”都較好地體現了米芾書法中的氣質和神采,在對米芾取“勢”的透徹理解上,王鐸堪稱為古往今來學米者中的第一人。

    王鐸行書那我們學習米芾書法,應如何吸收轉化,應如何將米芾行書中的風格特點在創作中表現出來呢?

    我認為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充分的理解和認識到米芾行書的藝術魅力來自於米芾對“勢”的表現上。所以,要把學習米芾書法的重點放在學習如何取“勢”上。要認識到米芾的空中取勢,輔毫“刷”筆是其書法的中“勢”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掌握這一用筆技法對學習米芾行書,表現米芾行書中的那種風檣陣馬,痛快淋漓之勢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能夠掌握米芾行書中重要的用筆技法,並進而能夠表現出米芾書法中的那種“勢”,那我們就可以嘗試在創作自已的作品時,大膽地運用它們,將米芾行書中的技法和風格特點融進我們的作品裡。

    我們一開始可以從簡單的模仿入手,在創作自已的書法作品時,大膽使用已掌握的米體行書技法,並嘗試將米體行書的風格特點帶入到自己的書法作品中,慢慢的嘗試將米芾行書的用筆特點轉化成自已的用筆習慣,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後,我們就可以將米芾行書的精華融進自已的創作血脈裡,就可以將其轉化進自已的書法功力中。

    我們還可以對明代書法家王鐸學習消化米芾書法精華的經典作品加以借鑑學習,透過對王鐸書法特點的品賞和觀察,來學習他吸收消化米芾書法精華的方式。

    只要我們能夠找到學習米芾書法的側重點,注意吸收米芾書法中的精華部分,我們就可以將其書藝中的精髓轉化運用到我們的書法創作之中,在經過刻苦,勤奮的實踐後,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 3 # 寒江釣叟

    我是硬筆習米芾,快一年了,開始主要是集字創作,慢慢接合自己的江湖寫法,現在就成了江湖體米字。

  • 4 # 胖博士

    米芾的帖是真跡。臨帖可以學到筆法,用筆。這是書法大師不傳的內功。也是臨帖人識別江湖體的標準。從入筆,調鋒,提按轉折,出鋒收筆。米芾是做到了極致。每一筆都清晰可見。

    我們臨帖不只是要臨得像,更重要的是學習古人用筆的方法。米芾的刷字,不懂調鋒,中鋒行筆,是學不會的。

  • 5 # 良笙寫小說

    臨米芾,如何才能轉化為創作?

    先深度認識米芾風格形成途徑與方法,掌握其風格根基,然後在其途徑與方法上進行或完善或改調或融新的各種嘗試,最後選取最適合自己途徑加以強化訓練,以達到創作的目的。

    為什麼要先深度認識米芾?

    既然是臨米芾,肯定是喜歡認同其風格,而且渴望模仿與學習。

    那麼,就應該深度認識米芾。米芾書法能自成一格,獨樹一幟,肯定有他的方法特色。可以先對米芾的方法特色認真研究,深刻了解。

    瞭解之後要勤加練習,掌握其書法風格。要在米芾的風格上創新,保留形成米芾遺風,必須根源於米芾。這也是創新的前提與基礎。

    最後,如果已經很“米芾”了,就可以嘗試創新了。怎麼創新?

    在米芾鑄造自我風格的方法上進行完善,米芾雖已是大家,但絕不可能完美,世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你可以研究發現米芾不完美之處,加以完善,這樣你就源於米芾但又不同於米芾了。

    還可以對米芾風格進行略微的改調。

    當然改調的基本原則仍舊是保持美感和藝術感。這也是創新的一個途徑。

    另外,還可以對米芾的風格進行融新。就是將米芾的書法和別的書法風格進行融合,碰撞出自己的特色。

    當你這樣不斷嘗試後,確定下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然後勤加練習,凝成自我特色,你的創作就出來了。書法非一日之功,加油吧!

  • 6 # 軒逸文旅

    臨摹米苻書法作品,主要是透過分析他的作品、藝術觀點以及後人的評述來研究他是如何完成從臨摹到創作這一轉換的。中國書法相比於其他視覺藝術,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它最基礎的學習途徑——臨摹,幾乎是唯一的學習手段。因此從臨摹到創作的轉換就成了每個研習書法的人都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中國書法史上每一個成功的名家,都有其獨特的轉換手段。

    主要的方法如下;

    1、臨摹性創作 2、依託性創作 3、吸收性創作本次我們來重點講一講吸收性創作。以下主要內容摘自書壇大家、國展歷任評委、榮寶齋書法院院長張旭光先生所著的《行書八講》,吸收性創作是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創作,即把握主航道,在不斷吸收中走出自我面貌。1、吸收性創作的面貌歷代書法大家之所以創作出不同的風格面貌,歸根結底與其不同性格、不同審美理想相關。大致有以下方面:(1)追求力量美者,可以增加方筆,如可吸收米芾行書的起筆,可吸收楷書中的折筆。方筆與折筆都能表現方挺的力量感。左:米芾 右:張旭光(2)追求蒼茫者,可借鑑顏真卿《祭侄文稿》中乾裂秋風的線條,以及漢隸的厚重。左:顏真卿右:張旭光(3)追求輕鬆者,可吸收董其昌輕鬆的用筆和禪意的用墨,以及飄逸的線條。左:董其昌 右:張旭光(4)追求味道者,可融合魏碑的結體,以及清代以來已經大有成效的碑版線條,如何紹基、趙之謙等。(5)追求流美者,可吸收王獻之的外拓用筆,即減少方折,增加旋轉的筆法,同時適當應用部分草書。(6)追求開張者,可借鑑顏真卿楷書的結構,再加上線條的圓渾,更適應當代審美需求。(7)追求樸拙者,可吸收漢簡、魏晉小楷之古法用筆。(8)追求文雅者,可多學王羲之墨跡手札及宋人蘇、黃、米手札,以及元人趙孟頫手札。左:趙孟頫 右:張旭光(9)追求狂捐、浪漫者,可在學習《十七帖》基礎上吸收唐人張顛醉素,以及宋人黃庭堅、明人徐渭的大草元素。左:徐渭 右:張旭光凡此種種,皆可供不同性情學書者參考。以上九種意趣,只有熟練掌握至少一種的基礎上,才一能說得上對原帖進行寫意。而對本帖以外意趣的理解消化,也是需要時間、功夫和才情的。

    吸收性創作的含義與方法 (1)以所學《聖教序》及王羲之其他行書、草書為創作之舟的主航道,根據自己的性情與審美理想,吸收相關的不同於王羲之的書法元素,進行創作。(2)以王羲之行書為上航道,吸收的過程是長期的,每次吸收的量是微小的。只有小量地、逐步地吸收才能融入主航道, 不影響主航道。(3)在不斷吸收中逐漸走出自己的個性而貌。以每半年吸收個筆墨特點或相關元素,十年能吸收二十個新的元素,到那時,主航道依然在,但已經不是原來的主航道了,是有自己的韻味在裡面了。

  • 7 # 翰墨書道

    學習米芾的書法,其實和學習其它書法的書法一樣.只不過風格不同而已。要想將他們的書法轉化為創作,就必須做到三點,一是達到背臨的水平,就像曹寶麟那樣的背臨功夫,在熟能生巧的過程中轉化為自己的創作能力。

    在就是透過臨摹掌握其內在的規律和風格,依據自己的理解並融入自己學書的所以經驗,融會貫通,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如王鐸那樣,融合百家成一家。實際上米芾自己本身就是靠集字成家的。

    三是要善於化古為我,不能把書法的技法學死了,要能夠做到活學活用,就像懷仁集《集王聖教序》那種做法。

    學習書法進入創新或創作,形成自己風格,大約如此,就是精通一家然後融匯百家,自成一家。這是書法家的必由之路。實際上説某一家一輩子專攻一家,幾乎都是不可能的,就是現代的田英章和盧中南他們的楷書也不是為歐陽詢的,有是有博採眾長的痕跡的,只不過盧中南的楷書比較突出一些而已。

    比如曹寶麟的書法同樣如此,只不過他們是一家為本而已,根據需要而旁涉其它。就是從理論上來說,作為一名書法家,是不可能不涉獵中國的書歷史的。也不可能不涉獵中國經典的書法理論的都不可避免會間接或直接學習並將那些經典理論融會貫通到自己的書法藝術實踐中。概括起來說就是要先精通家法,然後才有可能去轉化。

  • 8 # 硯岸觀潮

    臨米芾,如何轉化為創作?

    首先,肯定要在熟練、精細對臨的基礎上達到背臨。須對米芾的經典名帖及手札的筆法、結字、章法等特徵風格瞭如指掌、如數家珍。

    其次,是意臨,做到和而不同。在原字風格不變的情況下,加入個人的理解,或植入《聖教序》的一些結體,或進行合理的誇張,增強大小、粗細、開合、疏密、欹正等各種對比關係。另外,還可加入手札上的一些元素,比如字組、草體、墨塊等,使作品更富有節奏感、氣韻感和空間感。

    有了上述的筆墨功夫,和書法意識,再參考一些國展高手的米風作品,進行一個階段的練習,就可以進行創作了。

    說著容易做著難,最關鍵的問題還是要把握米芾書法的個性特點:一是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的“刷”字和“八面用鋒"及中側多變、神出鬼沒的用筆。二是參差錯落,千變萬化的隨意賦形。三是欹側擺動、迭宕起伏的行氣。四是風神肅散而又自然率性的晉韻宋意。只有把握住這些才是創作的前提。

    個人淺見,共同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否介紹一下優質奶粉有哪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