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桿軍迷
-
2 # 普通一點QQ
簡單講,計算槍管容積大小,計算火藥爆發力度,計算槍管摩擦力,計算彈頭在飛出槍管時剛好獲得最大加速度,根據上述資料得出槍管長度、槍管口徑、彈頭重量之間的比例,當然還要考慮攜彈量的多少,最終確定槍管口徑和子彈大小。
-
3 # Hoomin
現在基本是按槍管的陽線尺寸定義槍彈的口徑,比如.50,12.7,7.62,5.56,5.8,.338等之前的彈也有按彈頭直徑口徑的,典型的是9毫米手槍彈。另外口徑有些不是整數,而是小數,一些是因為英寸與毫米的換算,有些是經過內外彈道設計出來的,不是拍腦瓜,想當然的取整。還有些看是整數的口徑,實際也不是整數,或是四捨五入方便,或是喜歡叫法等
-
4 # 同君言道
應該是槍管內經的直經,再準確說是槍管內壁有突起的線膛的兩個對應的凹槽直徑,這個線膛是呈微螺旋狀的,子彈頭部是由金屬皮包裹住鋼芯做成的,有一定的軟度,彈頭外皮的直徑比槍管的直徑要略粗一些,當然這個粗一點不是隨意的,是有物理科學依據設計的應該粗多少,目的是在發射時,彈頭是被擠出去的,這樣可以緊密的和槍管內壁結合,讓爆燃的火藥氣體不會從彈頭和槍管內壁中間的夾縫中洩露出去,火藥的氣體充分的給予彈頭向前的推力,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彈頭的初速度,這是決定彈頭飛的遠近的關鍵,由於緊密結合,彈頭在槍管內被逼著旋轉起來,衝出槍口後還是以旋轉的狀況向前,這是為了讓彈頭始終保持頭部向前,保持彈頭的穩定性和準確性,而不是讓彈頭翻著跟頭向前,否則會造成增加空氣阻力減少射擊距離,準確性大大減弱,子彈旋轉原理就是陀螺原理。子彈打出去後,如果打到土裡或軟物體上,當你揀回來看到的是彈頭上有若干條被線膛勒出的明顯的痕跡,假如打到岩石上或非常硬的物體上,彈頭的外皮可能會被蹦開或脫落,裡面的鋼芯就漏出來了,是個長圓柱的鋼棍,其前部有些收縮,這個物體比最初的彈頭要細多了。
-
5 # 瘋狗的輕武
不是根據彈頭。而是根據槍膛內一條陽線與其正對陽線的距離
比方毛子莫辛納甘的膛線如下,他的槍管口徑是.300 英寸(7.62mm),所以它是7.62口徑
但它的彈頭直徑實際上是7.92
-
6 # 軍武資料庫
其實如果將上面提到的口徑換算成英寸,那麼基本上就都是整數了。7.62mm轉換成英寸就是0.3英寸。同樣,12.7毫米的子彈換算成英寸恰好是0.5英寸。甚至406mm的艦炮其實就是16英寸。這些數值都很“整”。
但如果這樣說的話,那麼並不能完全解答口徑是根據什麼定的這一個說法。因為還有兩種槍支的口徑沒有說呢!
第一個就是 毫米,不是剛才說毫米了嗎?剛才說的毫米是英制單位轉換的國際單位。有沒有直接用國際單位的呢?當然有了——9毫米。這個口徑是奧地利當年製造魯格彈的時候弄的口徑。奧地利當年使用公制單位,又比較特立獨行,因此就弄出了一個9mm的口徑。後來大家一試用發現這個口徑的子彈好用啊。就陸續沿用了這個9mm的口徑。但是這裡要說一點就是9mm彈和口徑很相近的 .38英寸彈藥還是有顯著的區別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口徑,雖然相差並不很大。
第二個就是——#號。這是一種經常用在霰彈槍上面的口徑。多少多少號還是來自於很早的鉛彈。是指一磅的鉛,可以融成多少粒鉛球。如果只能融成一粒那麼就是1,如果能融成12粒那麼就是12。這些鉛球的直徑就是霰彈槍的#號。霰彈槍的槍管內可以放入的最大號的鉛球就是霰彈槍的口徑了。
其實還有一種口徑的設定方式,注意這個是設定並不是規定。就是讓口徑有特殊意義,其實就是拍腦門。例如我們的5.8mm口徑。當初設計的時候啊就說了為了紀念我們的解放軍,就將口徑的後兩位數字定成了八一(81)。這就是5.81口徑了,但稍微有點丟人的事情是——當年我們的加工機床最大加工精度是0.03mm因此根本做不出準確的5.81mm,後來這個事情不了了之,最終叫做5.8mm了。
再如我們的82迫擊炮並不是國際上營級迫擊炮相對通用的81mm,而是82mm。也是當年我們的負責人想了一個妙計加大一毫米,我們能打敵人的彈藥,但敵人打不了咱們的彈藥。——智慧之所在了。
最後再仔細說下線膛槍的口徑,我們都知道線膛槍使有來復線的。
所以線上膛槍上口徑就有了很多猜測,是子彈的直徑?還是槍管的直徑、還是膛線的距離……
其實線膛槍的口徑是同一切面內兩條相對的陽膛線的直線距離。
再稍微說下彈頭的直徑,線膛槍的彈頭直徑略微大於口徑。
所以才可以做到射出後隨著膛線旋轉並不洩露火藥氣體。多出來的部分其實都嵌入到陰膛線上了。
-
7 # 哨兵ZH
槍的口徑不是直接根據槍管的內徑或者是彈頭直徑來確定的,其實彈頭的直徑反而要稍微的大於槍的口徑,具體解釋下面會提到,先來解釋槍的口徑,大家都清楚,今天的槍械基本上都是線膛槍(噴子除外,當然,使用獨頭彈時可換帶膛線的槍管),也就是槍管的內壁上都有膛線,其中凸出來的線被叫作“陽線”(凹下去的則是“陰線”,其實“凹”和“凸”是相對的,有凸就有凹),而兩條正對的陽線之間的直線距離,則被叫做“陽徑”,如下圖所示,同時,這個“陽徑”的數值就等於該槍口徑的數值!
▲膛線和“陽徑”
▲陽徑和口徑
所以,簡單來說,槍械的口徑其實就是兩條正對的凸出來的膛線間的距離,但不能直接說口徑是槍管的內徑,因為這個內徑可以是陽線之間的距離,也可以是陰線之間的距離,至於子彈彈頭的直徑,則是要稍微大於槍械口徑的,也就是比槍管的陽徑要大一點,為什麼?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彈頭經過槍膛的時候,彈頭外壁能夠“壓進”膛線面,使得彈頭能夠自旋(膛線的作用就是使彈頭自旋,有一個軸向穩定性,即陀螺穩定原理)以及保證發射時的氣密性,大家想想,假如彈頭的直徑剛好等於甚至還小於膛線的陽徑,那麼發射藥產生的高壓燃氣是不是就會從凹進去的陰線和彈頭外壁之間的縫隙洩露出去,氣密性不好,子彈的威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彈頭上的膛線擠壓痕跡
因此,由於彈頭的直徑實際上是要稍稍大於槍械口徑的,所以,當子彈被擊發的時候,彈頭其實是從槍管內硬生生被擠出來的,而不是滑出來的,在這個過程從彈頭就會和膛線互相擠壓,所以,被擊發過的彈頭外壁上都會有很明顯的膛線擠壓痕跡,如上圖所示!
-
8 # 兵器知識譜槍管的內徑就是槍械的口徑
在滑膛槍時代,槍管的內徑就是槍械的口徑,然而現代槍械的槍管都刻有數條膛線以提高子彈飛行穩定性,這時候槍管的內徑疚出現了兩種,即凹槽的直徑與凸槽的直徑,那麼究竟哪個才是槍管的口徑呢?槍管裡下凹的部份稱為陰線,凸起的部份稱為陽線.。一般而言,槍械的口徑應是從膛線的陽線到陽線的距離,但是例外太多,已成不了一個原則。比如說.38和.357是一樣的口徑,只是一個量的是陽線到陽線的距離,一個量的是陰線到陰線的距離。當然,兩者的彈頭長度有所不同,而口徑卻是一樣的。陰線的深度在現代的槍管中大部份是在0.004(0.1毫米)到0.006(0.15)英寸之間,但是陰線和陽線的形狀卻又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情況。槍管的製作過程是先在槍管坯上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內徑,然後再拉出膛線,因此槍管口徑一律被視為拉膛線前的尺寸,即陽線,所以我們所說的槍械內徑指的就是槍管內凸槽與凸槽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的尺寸就是槍械的口徑。下圖為放大的狙擊步槍槍管,它有7根膛線。
子彈直徑略大於槍管內徑的原因我們就以著名的AWM狙擊步槍以及所使用的.338 Lapua Magnum拉普.馬格南子彈來例舉,AWM狙擊步槍的口徑為.338英寸(即8.6毫米),該槍的槍管實際內徑在8.58~8.6mm之間(加工時難免出現的公差配合),全彈長3.34英寸(84.8毫米),彈頭直徑.338英寸(8.59毫米)。可見AWM狙擊步槍所使用的8.6X70mm拉普.馬格南狙擊彈的彈頭直徑剛好與槍管內徑吻合或者略大於槍管內徑(只有高精度狙擊步槍才能加工到這種精度,一般的自動步槍絕對做不到搞好吻合,只會略大)。也只有在彈頭直徑略大於槍管內徑的情況下才能產生“子彈被擠出槍口”的效果,起到讓子彈飛行姿態和飛行彈道穩定作用,從而達到提高射擊精度的效果。當槍管內徑大於彈頭直徑時槍械是無法保證射擊精度的,因為缺乏了槍管的緊密約束,彈頭咋槍管內的運動狀態就已經非常不穩定了,出膛以後更加“肆無忌憚”地亂竄。比如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由於缺乏武器裝備,使用日軍的鐵軌鋼來做為步槍槍管材料,結果這樣的槍管壽命只有400發,擊發超過400發以後槍管將被嚴重磨損,這就是八路軍在戰鬥中總是打不中鬼子的原因。下圖為.338 Lapua Magnum拉普.馬格南狙擊彈的圖紙。
不僅僅是槍械的彈頭直徑大於槍管內徑,身管火炮同樣如此,為了提高射擊精度,同樣要求炮彈的直徑略大於炮管內徑。然而火炮畢竟與槍械不同,所發射的炮彈動能強大,萬一製造公差過大,炮彈被擊發卻沒有離膛那就麻煩了,輕則火炮身管因此報廢,重則發生炸膛事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就把炮彈造得略小於炮管內徑,然後在炮彈身上加上一條用黃銅做成的彈帶,炮彈的彈帶就起到了放大炮彈尺寸的作用。下圖為虎門炮臺上晚清軍隊從德國引進的240mm克虜伯大炮,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炮口卡著一顆炮彈,由於當時還沒發明彈帶,火炮的炮彈尺寸必須造得略小,而且每一發炮彈的尺寸都不一樣,比如從第1發到第100發的直徑為239.5mm,第101發到第200發為240mm,第201發到第300發為240.5毫米,以此類推直到第500發的炮管壽命。可能是但是清軍炮兵拿錯了排好序的炮彈,原本應該使用239.5mm的炮彈卻錯用了240mm的炮彈,以至於開第一炮時就出現了這樣尷尬的情況。
-
9 # 造船廠掃地seng
槍的口徑當然是槍的。彈頭直徑大那麼0.01mm。這樣打出去才會順著膛線轉。才打的遠打的準。所以彈徑是大於口徑的
-
10 # 行者
槍械是現在戰場上士兵最主要的武器之一,不同的槍械口徑也不一樣,發射的子彈也不同。但是你知道槍械口徑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嗎?現在最常見的步槍口徑無非就是,5.56毫米、7.62毫米、5.8毫米以及12.7毫米這幾種口徑。
其實在口徑上大有學問,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為何槍械的口徑都不是整數呢?其實這是一個歷史原因。因為在早期的時候槍械的口徑都是以英制單位為主,如果將7.62毫米換算成英制單位就是0.3英寸,12.7毫米的子彈換成英文之後就是0.5英寸。
甚至於艦炮所發射的406毫米炮彈,換算成英制單位也是16英寸。不過到了後期公制單位的普及,開始讓槍械的口徑逐漸變得非常繁瑣。不過凡事也有例外,比如9毫米的手槍子彈,這個口徑是奧地利當年研發的一種彈藥,當年奧地利沒有采用英制單位。
直接使用公制單位,第1次弄了一個9毫米整數倍的口徑。然而後期大家發現,這個口徑的子彈加工起來比較容易,而且作戰使用效果比較好,因此這個口徑彈藥儲存了下來。對於霰彈槍來說,子彈就不是以單純的毫米來衡量,而是用#號這個特殊符號來衡量。
這是一種霰彈槍上面口徑的表述方法,比如#12就是代表著一磅鉛可以融化成12枚槍彈。#1就是指一磅鉛可以融化成一枚鉛彈,所以這也就是霰彈槍的口徑表示方法。然而槍械口徑的定義有些時候也是非常有趣的,比如中國的5.8毫米口徑。
當初設計是為了紀念中國解放軍,決定將5.81毫米口徑作為制式口徑,其中81就是代表81建軍節。而由於當時中國企業加工的精度只能達到0.03毫米,根本做不出標準的5.81毫米口徑子彈,於是後來就退而求其次使用5.8毫米口徑。
眾所周知,現在槍膛裡都有膛線也稱來復線,可以使子彈飛得更遠更直。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一款槍械的口徑到底是要根據子彈的直徑來確定,還是根據槍管的直徑來確定的,還是根據膛線之間的距離來確定。
線膛槍的口徑確定是根據同一平面內,兩條相交的陽膛線的直線距離,也就是圖片上所顯示的這個距離。一般情況下彈頭的直徑會略大於這個值,因為只有這樣,彈頭才能更好的貼合到槍膛上,不至於燃氣洩漏。多出來的部分也可以嵌入陰膛線裡,使子彈飛得更遠更直。
-
11 # ZBLiu
線膛槍炮的口徑,是兩根正相對的陽膛線之間的尺寸。可以認為就是指槍管內徑。所以名為“口徑”。
槍炮的口徑,由於歷史原因,大多是用英寸表示。著名的762步槍,其實就是0.3英寸。而75山炮、野炮,就是3英寸。105炮是4吋,203炮就是8吋。美華人說的時候慣用英寸。著名的柯爾特,就是0.45吋,他們叫45。大名鼎鼎的127機槍,就是半吋,他們就叫點五。後來有的用公制的國家會採用公制來表示,但當初英制的痕跡還是可以看出來。
回覆列表
火槍的裝備也改變了戰爭的模式,戰爭模式也由冷兵器轉化為熱武器,所帶來的傷亡的也進一步增加。隨著在戰爭中的使用,槍的種類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由手動槍支發展為半自動槍支,再到如今的自動槍支,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所帶來的殺傷力也不斷增加。
對軍事稍有了解的朋友就會發現,所有的槍支型別口徑都不是整數,通常都是7.62毫米、5.56毫米、14.5毫米等,那為何不將槍的口徑直接設定成整數呢,這樣還方便好記?
其實槍口的口徑是由子彈所決定的,最初歐洲人在發明槍支時,槍口口徑都是按照英制單位來計算,口徑都是採用英寸為單位。
在製造子彈的過程中,子彈的外形尺寸是採用鋼還是採用鉛,是用來傷害敵軍為主還是打擊軍事物資為主,目的不同從而研製的子彈口徑也就不同。在研製子彈的過程中需要經過反覆的實驗來決定子彈的彈頭形狀,有時一些子彈的直徑相差一毫米,殺傷力都會相差好幾倍。
現在使用的基本是線膛槍,槍管內有膛線,凸起的為陽線,凹下的為陰線。口徑指的是兩條相對陽線之間的垂直距離,叫陽徑(凹下之間的叫陰徑,不要想歪)。
英國用英制長度單位標示口徑,即零點幾英寸(1英寸換算公制25.4mm),12.7mm、7.62mm、5.56mm換算過來分別是0.5/0.3/0.22英寸,其他國家也就隨了英國了,誰讓他國力強呢。
雖然口徑跟人家走了,但叫英寸還是彆扭,所以歐洲國家和中國等國一般用公制長度單位,也就是毫米標示口徑。
也有不信邪的,歷史上還出現過些非主流的口徑,比如日系的6.5mm、德系的7.92mm、部分國家的8mm、華約的5.45mm、中國的5.8mm,這些都是研製國根據實際情況,經過嚴格的論證與實驗才確定下來的,與當時國情、形勢相符。(謝@章易大神提醒,6.5mm彈的確不是說日系,荷蘭、義大利、俄國、德國都有研製,說法不嚴謹,特提示。)
當然也有被強行改正的,比如戰後英國經過論證,決定繼續使用7.7mm口徑步槍彈,但美帝以軍事趨同性為藉口,強制整個北約國家統一口徑,於是英國萬分痛苦的隨了侄子的口徑。首先槍管的口徑是根據什麼定的,這個問題我們通常一看例如7.62mm 12.7mm 5.56mm這些數值有零有整的。因此就會覺得在口徑上學問很大的感覺。
其實如果將上面提到的口徑換算成英寸,那麼基本上就都是整數了。7.62mm轉換成英寸就是0.3英寸。同樣,12.7毫米的子彈換算成英寸恰好是0.5英寸。甚至406mm的艦炮其實就是16英寸。這些數值都很“整”。
但如果這樣說的話,那麼並不能完全解答口徑是根據什麼定的這一個說法。因為還有兩種槍支的口徑沒有說呢!
第一個就是 毫米,不是剛才說毫米了嗎?剛才說的毫米是英制單位轉換的國際單位。有沒有直接用國際單位的呢?當然有了——9毫米。這個口徑是奧地利當年製造魯格彈的時候弄的口徑。奧地利當年使用公制單位,又比較特立獨行,因此就弄出了一個9mm的口徑。後來大家一試用發現這個口徑的子彈好用啊。就陸續沿用了這個9mm的口徑。但是這裡要說一點就是9mm彈和口徑很相近的 .38英寸彈藥還是有顯著的區別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口徑,雖然相差並不很大。
第二個就是——#號。這是一種經常用在霰彈槍上面的口徑。多少多少號還是來自於很早的鉛彈。是指一磅的鉛,可以融成多少粒鉛球。如果只能融成一粒那麼就是1,如果能融成12粒那麼就是12。這些鉛球的直徑就是霰彈槍的#號。霰彈槍的槍管內可以放入的最大號的鉛球就是霰彈槍的口徑了。
其實還有一種口徑的設定方式,注意這個是設定並不是規定。就是讓口徑有特殊意義,其實就是拍腦門。例如我們的5.8mm口徑。當初設計的時候啊就說了為了紀念我們的解放軍,就將口徑的後兩位數字定成了八一(81)。這就是5.81口徑了,但稍微有點丟人的事情是——當年我們的加工機床最大加工精度是0.03mm因此根本做不出準確的5.81mm,後來這個事情不了了之,最終叫做5.8mm了。
再如我們的82迫擊炮並不是國際上營級迫擊炮相對通用的81mm,而是82mm。也是當年我們的負責人想了一個妙計加大一毫米,我們能打敵人的彈藥,但敵人打不了咱們的彈藥。——智慧之所在了。
最後再仔細說下線膛槍的口徑,我們都知道線膛槍使有來復線的。
所以線上膛槍上口徑就有了很多猜測,是子彈的直徑?還是槍管的直徑、還是膛線的距離……
其實線膛槍的口徑是同一切面內兩條相對的陽膛線的直線距離。
再稍微說下彈頭的直徑,線膛槍的彈頭直徑略微大於口徑。
所以才可以做到射出後隨著膛線旋轉並不洩露火藥氣體。多出來的部分其實都嵌入到陰膛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