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TE袁園老師

    一個優秀的老師應該有以下的特點:

    1. 熱愛教育,愛學生

    2. 引導和示範教育,以身作則

    3. 培養和保留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4. 有正義感,不偏心,不可以只喜歡成績好聽話的學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值得老師的肯定

    5. 除了知識的灌輸,還需要教給學生人生哲理

    而普通的老師可能只是傾向於完成教學任務,沒有更多的熱情。

  • 2 # 三尺講談

    在很多老師看來,職稱問題一直是重要的熱點話題,因為職稱等級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老師個人的工資多少,平時的待遇也會與職稱掛鉤,比如,冬季取暖費的發放,就是依據職稱的高低來執行的,高階教師要比其他老師高几百元,也難怪有老師調侃,說高階教師真的不耐凍了。筆者作為一名在鄉村學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對職稱問題深有體會,就像有人問的那樣,高階教師都是優秀教師嗎,在教學一線的崗位上,高階教師與普通老師有差別嗎?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夠反應出老師們對於職稱問題的敏感程度,說實話,很多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沒有明確的標準答案,只是在我們的工作實踐中,對某些問題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們應該客觀的看待職稱問題,我們不敢保證高階教師,百分百的都是優秀教師,但是,至少能夠看到,大部分高階教師都經歷過優秀教師的階段,都取得過不同階段的優秀教師榮譽稱號,也做出過很多實實在在的教學成績,有時,我們不能以點帶面的否定所有高階教師,確實有個別不正常晉升高階教師的個案,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否定整體的教師隊伍。在我們的一線教學工作中,高階教師只是一個稱號,一個標籤而已,在工作量、課時量以及工作成績等方面,普通老師並不比高階教師差,甚至,在很多學校,普通教師的工作量比高階教師更多更大,也許是身體方面的原因,也確實存在高階教師教課少或者不教課的情況,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絕大多數高階教師,和普通教師一樣依然奮戰在三尺講臺上,在實際工作中完全沒有區別,也不需要學校給予什麼特殊的關照。

    其次,說到高階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別,大家比較關心的還是工資待遇方面的問題。在以前的文章裡面,我多次分析過具體的不同,比如,高階教師的工資所對應的工資檔位,分別是五、六、七三個檔位,一級教師對應的是八、九、十三個檔位,不同崗位的老師,在工資分配上會有一定的區別,低檔和高檔會相差一兩千元。也有很多老師在這個問題會很有看法,特別是看到高階教師工資比自己高,課時量又比自己少,這時他們心裡可能就會有一些不平衡,這種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適當的吐槽一下,更能增加這些老師的職業黏合度,使他們不斷進步,早日解決自己的高階職稱問題,當然,無論是高階教師,還是普通教師,大家的工作職責都是一樣的,只要我們都能夠工作開心充實,同學們學習積極進步,這本身就是很棒的成績。

  • 3 # 使用者巖縫松

    “ 高階教師都是優秀教師嗎?在教學中高階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別是什麼?”

    關於這樣的問題,並非一個簡單的作答就能說清的。需細分深品,方覺其理。

    先談“高階教師都是優秀教師”這個問題。比如有人走進了一個黃金飾品店,其中擺了真假飾品,看上去都金黃鮮亮,但其真假物品的含金量是肉眼看不出來的,尚若只看面像,可能假貨比真品搶眼,但你要出同樣的價錢挑了一件冒牌貨,那就虧大了,虧慘了。

    其實高階教師中也有假貨。排除取巧作偽撈取的劣貨,靠真考與實力評上的正宗的高階教師,應該都是優秀的。

    真正的高階教師與普通教師的不同,個人認為在如下方面:

    1、境界不同。真正優秀的高階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有前瞻性,以培養人與人才為理念,注重學生長久發展。

    2、方式方法不同。教學中,不以損害學生的身心為前提行進,在注重知識能力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輕鬆中快速獲益。不拼時間,不拼體力,不拼題海,而是從規律與方式方法突破,以為基礎為本,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力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處理教學過程的細節思維不同。優秀的高階教師,善於從學生出錯的原因方面尋思教者的問題所在,從而細思深尋解決問題的最佳高效途徑的應策。

    4、工作態度精神不同。優秀的高階教師,工作中踏實肯幹,求真務實,淡定名利,不善逢迎,且有的正直得近乎固執。

    總之,據我觀察覺之,大致如此,不知讀者諸君意下如何!

  • 4 # 帥鍋88

    只能說高階教師優秀過!高階教師不代表一直優秀!但評上了聘上了很多就一直拿高階職稱的工資了!是否一直優秀是沒人評價了的。教師工資分為四部分,前項是崗位工資(就是職稱工資),第二項是薪級工資(也叫教齡工資不是教齡津貼)!第三項叫績效工資的70%!績效工資是根據第一項崗位工資來調整的,職稱高就多,剩下最後一項叫獎勵性績效工資,就是拿每位教師的績效工資的總數的30%再來分!當然校長是分很最多的,一般是普通老師的兩倍以上!很多教師拿不回屬於自己的30%!近兩三年說要與公務員工資看齊,搞了一個叫增量績效工資!地方不同相差很大,有些地方發幾萬一年,有些地方才發幾千一年!

    所以高階教師拿高工資,但教學不一定好!有些根本不上課,但拿獎狀的能力肯定比初中級的教師強!

  • 5 # 吾本是真人

    按道理說,高階教師應該都是優秀教師。但在教學過程中,高階教師與普通教師沒什麼區別,甚至不如普通教師教學成績好,特別是年輕的普通教師。

    教師這個行業比較特別,它不像醫生看病或者科研工作者做實驗,後二者經驗比較重要。病人看病喜歡找老醫生,特別是看中醫,更是如此。搭脈一試就知道是什麼病,然後對症下藥,藥到病除。年輕醫生就缺少這種能力。科研工作者搞研究,專家教授的指導很重要,年輕人經驗少,有時遇到疑點,教授或院士一點撥就通了。而教師教學經驗佔的比重很小,要靠大量的體力、精力來講課、批改作業、驗試卷以及輔導學生。一般評上高階職稱的老師,特別是一線老師,年齡多在五十歲左右,體力、精力與年輕人相差甚遠,教學能力差強人意也在所難免。

  • 6 # 東籬663

    下大雨一定會陰天,但陰天不一定下大雨。高階教師一定是優秀教師,但優秀教師不一定都能晉升高階教師,因為名額有限。

    這是一般情況,特殊情況除外。什麼特殊情況呢?一是沒水平,託關係晉上高階的,這很難,因為竟爭激烈,把關很嚴。二是有水平,但不善於表現晉不上高做的,肯定有,很惋惜。所以,一般來說,職稱還是能反映老師水平和。

    但是,具體到在教學實踐中教出的學生成績上,情況很複雜,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很多,不象醫生看病或者科研人員那樣單純。一是學生成績是由學生因素和老師因素雙向共同作用的結果。二是年輕教師和老年教師精力,教學方法,教學經驗等不同,也出現錯綜複雜情況。所以,綜合上述情況,影響學生成績這個函式值的自變數有好幾個。是這幾個自變數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就是高階教師和普通教師教出學生成績的複雜情況。

  • 7 # 高峰北大荒

    按理說,高階教師都應該是優秀教師,但是在現實中,很多高階教師並不是優秀教師。

    原因何在?

    一是高階教師和優秀教師的評價體系不一樣。

    高階教師的評價體系可能更側重於資歷,教齡,教研等方面,比如在評高階教師過程中,要有嚴格的教齡要求,比如進中級職稱,五年後,才有資格評高階教師,再比如要想進高階職稱,必須有若干篇論文,在國家級或省級刊物上發表。而優秀教師的評價體系,可能更側重於教師的師德,威信,實際能力等。

    二是高階教師和優秀教師工作性質不盡相同。

    高階教師由於經驗豐富,多從事於教學管理,教育教研等方面工作。而優秀教師多從事一線教學,擔任班主任等工作。

    單從教學這個角度來說的話,高階教師和優秀教師各有各的優勢。

    一是一些高階教師,本來就是優秀教師,那麼在教學上,這些高階教師肯定要比普通教師要經驗多,辦法多,教學效果更好一些。

    二是一些高階教師並不是優秀教師,他們在教學上不一定是長項,可能在其他方面更有優勢,單從教學上來說,他們不一定比普通的優秀教師要好。

    三是有的優秀教師雖然因為教齡資歷等原因沒評上高階教師,但是他的實際水平能力並不比高階教師差因此,在教學方面要比一些高階教師要強。

    因此,對於高階教師和優秀教師,不能強行進行比較,要根據實際情況,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為教育事業的發展盡心盡力。

  • 8 # 芳華校園

    高階教師不一定是優秀教師。

    高階職稱是職稱系列,優秀教師是業績系列,兩者分屬兩條線,評定(判)標準並不相同。

    高階職稱的評定是很多條件限制的,如具有大專或本科學歷,有相應的從教年限,發表教育論文,有科研課題等等。這些東西也不是隨便走後門可以拿到的,必須也還是要有些真本事的。另外,民主評議、各種榮譽都屬加分專案。

    高階教師是不是都優秀,要綜合來看,也許在某些方面不如中級職稱,甚至不如初級職稱的教師,但整個來說至少他曾經是一個綜合能力比較強的教師。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在職稱評定名額有限的情況下,有些優秀教師反而沒有得到機會去參加評審,而那些相對平庸的教師反而因為投機取巧而評上了的。有些教師透過弄虛作假,達到評審條件,然後跟領導關係走得近,獲得多種榮譽加分,從而評上了高階職稱。這也是大家不認可高階職稱老師等同於優秀教師的主要原因。

    一個優秀教師,一般在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都經得起考驗,深受學校、學生、家長和社會的普遍認可,靠的是踏實的業績、良好的口碑,是褪去了虛華外衣的。

    所以,不能簡單的將高階教師與優秀教師劃等號。

  • 9 # 我是杜佩玉

    對於老師來講,一個人最拼搏的大概也就是在40週歲以前。過了40多歲以後,大多數人都會安靜下來。對於拼搏這種衝動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少。

    在這裡我們強調的是大多數人那麼很少一部分人會用永遠的熱情去進行拼搏奮鬥,但是他失去了一些比較明顯的獲得證書的優勢,比如說講課,比如說體力,所謂的講課是指公開課或者優質課評比。

    所以說優秀的老師,我們不要把它集中於某一個時間段,我們應當根據這個人的年齡來鍛鍊。

    還有一點優秀老師的定義並不是,學問也不是講課,我覺得一個優秀的老師應當是對於孩子的現狀比較關心的。

    和高階教師只是一個職稱問題,他和優秀教師完全不能夠劃等號,如果非得畫等號的話,那麼這就是非常錯誤的。

    在現實的一線教學過程中,高階老師的教學方法可能更多一些,教學效果可能更好一些,但其實工作狀態都幾乎差不多。

    更多的案例可以佐證到,高階老師的上課狀態還不如普通的老師,有心的人可以發現一下我們的周邊到底是普通老師認真的多還是高階老師認真的多,如果從比例或者說從百分比來講,我想普通老師要勝出一籌。

    職稱不能夠解決任何問題,特別是教育教學的問題,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每個人特別是一線的教學老師們,都希望自己能夠早日晉升到高一級的職稱,畢竟這和自己的生活質量和自己的家庭收入息息相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當年熱火三巨頭2012總決賽再次遇小牛,會不會打死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