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破孩112
-
2 # 毒舌財經
目前很多國家都有外匯儲備,這些儲備的貨幣主要以美元、歐元為主,而各個國家之所以要儲存大量的外匯,因為外匯有很大的作用。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用於國際支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匯率穩定,維護金融市場安全的重要支撐,沒有強大的外匯儲備做基礎,一個國家的經濟是隨時有可能面臨各種挑戰的。
我們先來說一下兩個簡單而現實的例子。1、亞洲金融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已經過去20多年了,但是回顧當時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當時以量子基金為首的一些金融大鱷做空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貨幣,而這些金融大鱷之所以盯上東南亞這些國家,就是因為他們本身的經濟比較脆弱,再加上外匯儲備比較少,容易上手。
1996年底,泰國外債高達93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50%,其中短期外債佔比高達60%,再加上房地產以及股市虛高等泡沫,泰國國內的經濟體系是非常脆弱的。
1997年國際一些資本開始向泰銖發起試探性攻擊,但泰國憑藉著自己的外匯儲備都把它化解掉了,到了1997年2月份,索羅斯等一些國際資本向泰國銀行借入150億美元的遠期泰銖,然後迅速拋售掉,結果導致泰銖匯率大幅變動,泰銖兌美元匯率降至近10年最低點。
雖然泰國投入20億美元外匯暫時穩定了局勢,但到了5月12日,索羅斯等國際投資者再次借入大量遠期泰銖然後拋售,結果導致泰銖對美元匯率迅速貶值,這一次泰國再次投入120億美元外匯儲備,穩住局勢。
到了1997年6月,索羅斯等國際金融大鱷再次出手拋售泰銖,此時泰國外匯儲備僅剩28億美元,已經無力干涉外匯市場。
到了1997年7月2日,泰國政府被迫宣佈放棄已經堅持14年的泰銖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實行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結果泰銖兌美元匯率迅速貶值,然後波及到東南亞其他國家,東南亞金融危機正式爆發。
在東南亞這次金融危機當中,從政府部門到民間一些投資機構以及普通的勞動者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假如泰國有足夠多的匯率能夠在一些國際機構做空泰銖的情況下投入鉅額外匯進行干預,那麼泰銖就不可能出現這種猛跌的情況,也許金融危機就不可能發生了。
2、維內瑞拉美元外匯匱乏,結果國內物價漲上天。
委內瑞拉是南美一個國家,依靠大量的石油儲備,曾經風光無兩,國內提供各種免費福利,比如免費住房,免費上學,免費醫療等等。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委內瑞拉跟一些西方國家關係搞僵,結果被美國進行經濟制裁;再加上前幾年國際油價相對比較低,委內瑞拉賴以生存的石油外貿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外匯迅速減少。
而委內瑞拉因為長期實行單一的經濟結構,國內的經濟體系比較薄弱,工業農業都非常薄弱,很多產品都需要從外國進口,而從外國進口就需要用到美元。
但是因為委內瑞拉所儲備的外匯比較少,結果導致它們的國際支付能力迅速下降,很多產品都沒法買到,最終導致委內瑞拉國內物價迅速上漲,而為了應付物價上漲,委內瑞拉有關部門又出了昏招,就是發行大量的貨幣,結果把委內瑞拉推向了更深的坑當中,委內瑞拉也從一個南美富裕國家變成了一個高通脹、高失業率的國家,很多居民甚至連飯都吃不起。
透過上面這兩個真實的例子可以看出為會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一個國家的經濟隨時面臨各種不確定的挑戰。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果沒有外匯儲備或者外匯儲備很少,至少會有以下幾點影響。第一、匯率大幅波動,金融市場面臨威脅。
目前各個國家的儲備貨幣主要以美元為主,因此匯率波動主要是本國跟美元匯率的波動,假如一個國家沒有外匯儲備或者外匯儲備很少,那隨時有可能遭到一些國際資本惡意做空。
一旦這些國際資本介入之後,沒有大量的外匯儲備穩定外匯市場,那麼就有可能造成國內貨幣迅速貶值,一旦國內貨幣迅速貶值,帶來的影響面是非常龐大的,到時很多經濟生活都有可能陷入癱瘓的狀態。
第二、國際支付能力下降。
外匯儲備是國家對外支付的重要支撐,這種對外支付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可以購入一些國外的產品以及技術和裝置。對很多國家來說,他們國內的生產水平可能比較低,國內生產所需要很多裝置都需要從外部進口,而要進口這些外國產品,沒有外匯是不行的。
特別是對那些對進口依賴度非常高的國家來說,擁有大量的外匯是支撐一個國家經濟生活穩定的重要基礎。
另一方面是外匯是支付國家債務的重要支撐,目前很多國家都會借一些外債,特別是對那些比較落後的國家來說,他們國內經濟水平有限,很多國家都會透過向其他國家借債來發展國內的經濟,而所借的這些國際債務基本上都要用國際一些通用貨幣,比如美元、歐元來償還的。
如果沒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做基礎,那麼這些債務到期之後就有可能付不起,這樣就也會引發國家信用危機,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就像前幾年的希臘,還有最近幾年的阿根廷一樣。
由此可見,外匯儲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要這個國家跟國際進行貿易往來,那外匯儲備就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後盾,除非這個國家跟外界隔絕,沒有跟國際上進行任何交易或者往來,這樣即便沒有外匯儲備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什麼影響。
-
3 # 每日經濟新聞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用於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維持該國貨幣匯率穩定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外國貨幣,是國際儲備的一部分。
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髮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係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作為央行資產端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匯儲備的存在不是為了逐利。任何資產如果放在央行的賬上,就必然不能以獲取高額收益為主要目的,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
之所以保持一定數額的外匯儲備,首先是要保障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項下外幣資金和人民幣的正常結算;其次,對於一個國家的債權人來說,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常常被當作是這個國家的信用保證,足夠的外匯儲備能穩定熱錢的快速外流給市場造成的恐慌情緒,從而維護本幣在一段時間內的相對穩定;最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外匯儲備能起到“壓艙石” 的作用。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只要有出口貿易,就會有外匯收入的產生。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不是世界貨幣,沒有外匯就相當於不能進口,貿易無法進行,本國將會被隔絕在全球經濟之外,無法享受到全球化帶來的紅利。
從嚴格意義上講,美國也存在外匯儲備,只不過規模非常之小,佔其進口額的0.59月左右。德、法、英、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其外匯儲備約佔其進口額的1.1~1.9個月;相比之下,日本經濟發展僅次於美國,又是一個金融資產大國、資本輸出大國,資本極度過剩,竟擁有13個月進口額的外匯儲備。
顯然,美國不需要外匯儲備的一個重要原因,源於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就是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時,可以直接用於對外支付,不需用外匯儲備調節國際收支、調節外匯市場和進行國際支付。
不過,在個人看來,外匯儲備只是一個記賬的形式而已,在實際情況下,美國仍然在世界各國都有投資,就會產生儲備,只是這些儲備和其他國家的美元儲備抵消了,從賬面看自然也沒有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了。
-
4 # 一號風手
一個國家沒有外匯儲備這不算什麼大事,美元沒成為世界貨幣之前,是沒有外匯儲備這個概念的。
因為那時候可以直接用金銀結算,也可以以物換物,資源換資源,商人拉一船貨物到你這裡,賣出了錢,再用這些錢從你的國家裡採購一船的貨物回去銷售就可以了,其實也不用回國,直接去第三方國家銷售都是可以的,原始的國際貿易就是這樣的,古代的絲綢之路也是如此。
沒有外匯,有貨物和金銀都可以實現國際貿易,只不過外匯出現後,國際貿易的風險性降低,帶國際貿易帶來很大便利。
以前的商隊透過先採購貨物,運到別的國家去銷售,如果不拿回金銀的話,還要再採購本地的貨物回到本國銷售,要把全部的貨物銷售完,才能變現,這時候才能算出這一趟到底是賺錢了,還是虧欠錢。
沒有外匯不是什麼大事,只不過在進行國際貿易時麻煩一點而已,尤其是進行多邊貿易時比較麻煩,雙邊貿易倒沒有什麼阻礙。
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越多,說明這個國家的貿易順差越大,看似很好,其實一點也不好,畢竟外匯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張廢紙,是別人向你“賒賬”的憑證而已。
其實美國是不需要外匯的,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全世界流通。
-
5 # 聽我說完好吧
如果沒有外匯儲備,就必須有別的方式來支援本國的貨幣。
比如用黃金。你要是有足夠的黃金才能支撐你的貨幣。
或者用匯兌管制。那樣的話就很難加入國際貿易,只能自給自足。
當然上面說的是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美元是美國自己的貨幣,這是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最重要的好處之一。
-
6 # 建章君
如果這個國家不是美國,在現代社會,這個國家將很難展開國際貿易,幾乎無法在國際市場正常做買賣。只能侷限於小規模的以貨易貨的活動。
美國則不需要外匯儲備,因為美元本身就是第一位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國啥時候都不會缺美元。
國家之間的國際貿易,雖然也不是不可以貨易貨,就像我們偶爾在交易時也會以貨易貨。但這畢竟麻煩且複雜,交易機會少,得在雙方恰好需求對口時才能進行。
所以,國際間的貿易,最好有“硬通貨”來擔當。最早的國際貿易硬通貨當然是黃金,但是顯然,為了使國際貿易能夠進一步發展,國際社會客觀需要國際儲備貨幣。
現在的國際儲備貨幣有美元、歐元、人民幣、英鎊與日元,其中美元是霸主。目前國際貿易的80%是用美元結算的。因此,掌握美元發鈔權的美國是不需要積累外匯儲備的;而除了美國以外,任何不是自給自足而要參與國際貿易,有進出口需要的國家,都得積累外匯儲備,而且一般是以積累外匯美元為主的。
所以,一旦一個國家外匯儲備枯竭,那一般就意味著很難從國外購買到本國發展所急需的產品;如果這個國家有外債,就意味著存在著債務違約的風險,而導致本國的主權信譽嚴重受損。
-
7 # 小約翰
所謂外匯儲備,並不一定一定指美元,而是指能在國際上通行的硬通貨,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交易品。除了美元之外,日元、歐元、英鎊也是重要的外匯儲備,而黃金儲備更是一個國家經濟的命根子。
沒有外匯儲備的國家,就意味著他幾乎無法與外國進行貿易,等於自絕於世界貿易。委內瑞拉的外匯儲備少的可憐,無法向國外購買糧食,國內的人民吃不飽,天天鬧饑荒和暴亂。可是暴亂也好革命也罷,都無法改變委內瑞拉的經濟,最終導致的也只有貧窮。
當然世界上也有國家幾乎沒有外匯儲備——美國。
美國的外匯儲備少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他們卻一點都不慌張。究其原因,因為美元就是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美國不需要將貨幣換成所在國的貨幣也可以直接購買物品。美聯儲開動印鈔機就可以換來各國的真金白銀,美國可以透過增發美元強制通貨膨脹來剝削全世界,所以說美國的霸權其實就是美元的霸權,是我們早晚要打倒的。
-
8 # 高階黃金分析師破冰
世界經濟是全球化的,某一個國家的當局貨幣是不能完全完成國際間經濟交流的需求的,這也就產生了外匯流通的必要性。
說到外匯儲備,那麼我們必須先要認識外匯,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國家的外匯儲備其實就類似於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形成往來賬目,更貼切一點的說,如同家庭之間的相互經濟往來,其中包括借貸關係、人情禮金、贈品等等。
據相關調研機構統計,1899年官方世界外匯儲備64%主要為英鎊。到了1913年該值下降到48%。縱觀外匯儲備史,不難發現外匯儲備的變化基點為100年,而作為全球外匯儲備的美元也從1999年的72%下降到當今的62%。時至今日,美元的國際地位有如當年的英鎊逐漸減小了在國際外匯儲備中的份額,而不斷提高儲備比例的是人民幣,人民幣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在國際經濟地位上的崛起之勢。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二,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三,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從外匯儲備的四大職能,可以知道,在國際間經貿交流中必須具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不然難以保障對外支付的及時性,甚至影響一國的國際信用、信譽;還有就是干預外匯市場,有朋友說外匯市場是國際間公開、公平的交易市場,不必需要國家出面干預,破冰某種程度上認可,但一旦遇到非常時期,比如國際遊資蓄意干擾某國尤其是小國的貨幣市場時,那麼國家出面維穩是極其有必要的,如當年的索羅斯狙擊英鎊、索羅斯狙擊泰銖、索羅斯蓄意干擾港幣等,都是需要國家出面才可以、才有望穩定本國貨幣市場的穩定性,也才能夠有可能保證國內經濟狀況大致穩定,不至於出現系統性經濟風險;關於維護國家的國際信用及抵禦外資惡意干擾,外匯儲備的充足必須是合理的,因為必須保持在一定的合理範圍內才具有正向的增強國家實力作用。此外,外匯儲備具有一定成本因素影響,以及還存在流動性風險,那麼國家外匯儲備必須有,但也不必過多,還是一個合理性原則,既要總量合理,還得比例合理,如:根據中國外匯管理部門人士透露,中國外匯儲備中幣種結構比重為美元65%,歐元26%,英鎊5%,日元3%左右,與全球情況基本一致。這就是保持一個外匯儲備池幣種比例合理的國際通用原則。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外匯儲備,會萬分危險!會與世隔絕,會走向衰落,會走歷史倒退潮流,甚至會走向滅亡!!!當然,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也必須堅持適度性及合理性原則,謹防過猶不及,帶來的負面影響!
-
9 # 劉權林
1. 沒法進口。比如印度從中東國家進口石油,印度商人得先拿印度盧布到銀行換美元,然後把美元支付給中東國家。如果印度政府沒有外匯儲備了,印度商人到銀行就換不出美元,就無法再進口石油。
2. 匯率會大跌。如果有人在泰國市場上大量賣出泰銖,買入美元,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假設1美元換10泰銖,泰國央行就必須用1美元把別人賣的10泰銖買進來。但如果泰國央行沒有美元了,只能宣佈泰銖貶值,1美元可以買600泰銖,這樣泰國央行就可以用較少的美元購買市場上的泰銖。所以外匯儲備是匯率穩定的基石,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因為東南亞各國缺少外匯。
3. 借貸成本增高。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外匯儲備,就需要到國際市場上借錢,這樣債主就會提很多的要求,並且會收很高的利息。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國家沒有外匯儲備,這個國家就是美國,因為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美國自己就可以印美元,不需要自己儲備美元。
-
10 # 呵呵說吧
不怎樣。任何事都是有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擁有外匯儲備,並不能說明什麼,也需要看具體情況。如果一個國家,只有出口,沒進口需求或進口需求很少,會是怎麼個情況?那這個國家根本就不需要外匯儲備,只需要控制好自己國家的貨幣就可以了。當年二戰後的美國就是這樣,商品美國造,美元美國貸,誰會想到美元成了國際社會的硬通貨?而如果一個國家,最主要的是靠進口,為收支平衡,順帶做起了對外貿易,那就必須是要有外匯儲備了,儲備大,說明貿易規格大,儲備種類多,說明對外貿易國家多,僅此而已。如日本,如果僅靠自己的那點資源,什麼也發展不起來。而二戰後的美國作為戰勝國的監管,順帶做起了對美國的貿易,其實就是對世界各國的貿易,因此,日本的美元儲備巨大。但這個說明不了什麼,一旦美國停止貿易,日本的外匯儲備就會流向美國,只因為日本沒有自己的任何資源。現在的中國,外匯儲備也巨大,與日本不同的是,資源對美國的依賴不是致命性的。因此,中國的外匯儲備類似於盈利所得更合適。但美元對中國的投資,也存在於中國的外匯儲備中,所以,對匯率來說,中美都有不相同的看法。
-
11 # 譚浩俊
先說一件改革開放初期的事。當時,中央剛剛決定設立蛇口工業區,於是,派一個代表團到日本去學習,並希望透過學習購買一些日本的產品。但購買外中國產品需要外匯,於是申請了50萬美元,結果,由於當時全國外匯儲備過少,沒有同意。最後,想購買日本產品的願望也沒有實現,而只能先學習人家的經驗、管理等。可見,外匯儲備有多重要。
事實也是,沒有外匯儲備,很多工作就無法展開。如與國外的貿易往來,進口商品,企業購買國外的原材料、機器裝置、引進國外的技術等,都將沒有任何辦法。所以,必須通過出口創匯,積累外匯,增加外匯儲備的數量、擴大外匯儲備的規模。
但是,外匯儲備也不是越多越好,而要適量。太多了,也將面臨幣值風險。譬如前兩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4萬億美元時,就有很多擔心,特別是擔心被美元貶值“剪羊毛”。而隨著外匯儲備的逐步減少,快要跌破3萬億美元時,又有很多擔心,擔心會引發擠兌。所以,外匯儲備問題必須高度重視,把握好規模尺度,既不能太多,更不能太少。如果沒有外匯儲備,這個國家與外的交往也就基本停止了。
-
12 # 閒話經濟
謝謝邀請,回答寫個問題之前,先簡單說說什麼是外匯儲備。簡單地講,外匯儲備就是一個國家政府持有的用於購買外國商品和服務的一般等價物,比如,美元、歐元等世界貨幣,黃金等。一個國家的貨幣沒有成為世界貨幣之前,只能在本國流通。購買外國的東西,人家不認。好比你一個賓館的早餐卷,到另一個賓館不被接受一樣。
一個不可能不和其他國家有貿易往來。如果國家不管制外匯,那麼外匯由民間持有,民間用外匯用於國際貿易。此時,如果政府不儲備外匯,一旦其他國家攻擊本國貨幣,本國貨幣必然癱瘓。民間分散的個人無法對抗攻擊。政府沒有外匯對抗攻擊。此時政府控制外匯儲備的目的除了政府夠買外,還為了本國貨幣安全。
如果一國政府管制外匯,外匯不能自由進出,那麼民間國際貿易要找政府換匯。去過沒走外匯儲備,就無法給民間外匯用於交易。
總之,要購買其他國家的東西,你就必須要外匯儲備。否則貿易無法進行。
這意味著,除了美國這樣用美元買遍世界的國家,必須有外匯儲備。沒有外匯儲備的結果要麼是本國貨幣被打擊,要麼是本國無法進行國際貿易。
回覆列表
世界上有一個幾乎沒有外匯儲備的國家,大國,好吧,是超級大國,那就是美國。
當然,這是特例,因為現在全球都被"石油美元"給綁架了,可預見的幾十年沒難於有巨大改變。這個沒有外匯的國家不僅沒事,而且利用這個優勢年年剪世界羊毛,爽得很。
那是什麼支撐著"石油美元"如此堅挺呢?當然就是美國那超強的軍事實力,而這個代價就是每年高達7000億美元的超高軍費。不過,比起收益,這當然是小支出而已,划算得很。所以,美國也一直這麼做著。
那,美國以外的國家沒有外匯怎麼辦?
第一:沒有外匯你就沒法和全世界做生意了,你自己的貨幣人家不要,因為你的貨幣你印的啊,你要是像辛巴威那樣亂印怎麼辦?所以,都認"美元"這樣的安全貨幣,畢竟美國強大嘛,美元自然就安全。
第二:沒有外匯,就沒有金融安全,隨時會發生金融危機。98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因為泰國體量太小,華爾街惡意壟斷並操作整個泰國的外匯,導致了泰銖暴跌,一個挺發達的泰國,瞬間變成了窮國。代價太可怕了
所以,現在眾多小國都聯合起來組建"外匯基金"確保自己的金融安全。
中國現在每年有幾萬億美元的全球貿易,所以,外匯需求也是相當大的,現在外匯儲備長期保持在3萬億美元上下。其實,並不算多。這是確保安全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