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聚焦每日甘肅
-
2 # 雪飛沙海之林
這個問題,不僅是吃苦!很多可貴的精神,耐力,耐心!愛心!和與人相處的包容心,理解。都能從吃苦中鍛煉出來!尤其是男孩子!百鍊成鋼,吃苦,在一定的可承受範圍內,是有效率的!只是要把握好尺度!
-
3 # 31099069
有必要,我是深深受益。父親尤其認可這一點,記憶最深的一件事情是我上中學時,十三歲左右,夏季,有天中午上學走時下著中雨,父親正好上班走,順路,開著車,他卻不送我,他說,跟鄰居的同學們一起騎腳踏車穿雨衣走吧,沒事,別人家的孩子不都那樣走嗎?到現在,我在生活中遇到坎坷,自己都是踏下心來慢慢解決,不覺得有多大的困難是過不去的。
-
4 # 最真人的戀字屋
人的不幸不僅僅有物質的匱乏、環境的惡劣帶來的不幸,還有思想的錯誤帶來的不幸。對於一種錯誤的思想,我們首先應當認清它、批判它,然後徹底拋棄它。而不能死死地守住它,被它拖進深淵。
網上有一段話,叫什麼“兩代人總有一代人要努力,要麼你吃苦,要麼你的孩子吃苦”就是這樣一種典型的錯誤思想、一種將幸福生活拖進痛苦深淵的思想。
這種思想最大的錯誤之一,還在於使人自我感動、自我偉大,其實質卻是對上抱怨,對下欺凌。對父母的抱怨非常明顯,就是認為父母沒有辛苦工作、沒有給自己創造幸福生活,就是把自己的失敗的人生完全歸咎給自己的父母;對下欺凌,就是把自己對生活的欲求強行施加給孩子,認為自己的欲求就必須是孩子的欲求、認為自己的喜好就必須是孩子的喜好。說得再清楚一點,就是自己喜歡虛榮、攀比,孩子就一定要喜歡虛榮、攀比;自己喜歡抱怨、懶惰,孩子就一定要喜歡抱怨、懶惰。甚至認為孩子的一切成就都是自己的賜予,一切惡習都是他人的蠱惑。其實質無非就是因為小孩子無法反抗,所以任意施加自己的錯誤意志。而這樣一個對父母整天抱怨,對孩子任意欺凌的人能不能獲得幸福的人生呢?恐怕不能!不僅僅自己不能幸福,還要拖著父母帶著孩子一起不幸。
-
5 # bfdzut
我覺得當今這代學生很有必要進行吃苦教育。因為這代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家庭的天使皇帝,是家長的心頭肉,一直寵著護著,不握手裡怕跑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吃什麼要什麼隨意支援,從沒吃過苦,受過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缺少自主管理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是這代孩子的通病。無論在學校或是在家庭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都十分必要。
從無數事實證明:孩子從小不進行吃苦教育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常話說得好‘不吃苦中苦,怎知甜中甜"。’西方國家很注重對孩子的吃苦教育,從小就教育獨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已做。曾經報道過這樣一篇新聞。曰本和中國組織的中學生夏令營活動,到夏令營報到集中時,日本的學生都是個人揹著包來的。中國的學生都是家長揹著包護送的。從此看出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存在的差異。為什麼中國的大學生報到還讓家長陪送呢?外國的留學生來中國從沒家長陪送。從此看出從小就進行吃苦教育的必要性。為什麼中國的大學生畢業走向社會感到不適應。這就看出教育的缺失。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儘早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孩孑成長和發展的需要。因為無論你將來做什麼都要靠自已,別人是指靠不住的。更何況艱苦樸素,艱苦奮鬥是中國家的優良傳統。
總之吃苦教育是必修課。無論家庭或學校都應該加強對學生進行吃苦教育。常抓不懈,以便學生踏入社會能適應各種環境,做好工作。
-
6 # 誠言呈語
也許從我們生活中,就可以找到一些缺少“吃苦教育”的孩子在成年後,不但沒有給家庭帶來歡樂,反而成了父母的“心頭病”的例子。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退休的老人無法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反而終日為孩子的前途變得愁容滿面。
5年前的我,曾十分憧憬退休後的生活。沒有工作的壓力,沒有職場的競爭,沒有獎金的誘惑,沒有職位的角逐。每天有充裕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難道還有比這更美好的生活嗎?
為人父母后,我才逐漸理解,為什麼有的老人終日鬱鬱寡歡——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他的退休生活變得慘淡不堪。
01應屆畢業的新員工先說一個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
再有幾天,就是我們公司旗下一個建築公司的新員工入職滿3個月,即將轉正的日子了。這屆新員工全是應屆本科畢業生,入職時一共有12個人。
由於工作的臨時安排,我需要暫時負責管理這個建築公司的運營事務。作為過來人,我非常關注這些人的表現。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4年沒有從高校畢業生中招聘了。除去事業的需要,我也非常想看看現在的畢業生究竟是不是像旁人所說的,不能吃苦。
他們加入的施工專案部負責的是一個新專案,這個專案簡單來說,這是正兒八經的開荒。通往專案部所在地根本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生活條件比較艱苦。
住的是集裝箱,吃喝是大鍋飯。走進房間是一天停電12個小時的悶熱,走出房間是一望無際的鹽鹼地。最大的娛樂活動是拿手機上網,當然,很多時候因為訊號弱,想流暢地看一部電影也會是奢求。
2周後,我接到了7位學生的辭職信。1個月後,12個人之中只剩下3人。每位學生離職時,我都問過他們是不是會考慮轉行,令我意外的是,大部分人都表示有這個想法。
我很羨慕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能夠果斷抉擇,但是我比他們更清楚,轉行意味著一切清0,他們現在擁有的驕傲,將蕩然無存。而社會也會帶給他們更多的磨難和難堪。
他們的一切其實我也經歷過,“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是這種施工生活的真實感受。更難以忍受的是,老一輩的同事大多是我們眼裡的“大老粗”,令人反感。新入職的同事對我這個跨專業的本科生,也是滿滿的惡意。
也許是艱苦的環境,摧毀了他們的理性,放大了他們的痛苦。但無論是在工地和農民工打交道,還是坐在辦公室裡西裝革履,需要吃的苦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你在工地風吹日曬,別人在城市裡一天擠4個小時的公交和地鐵。你在深夜裡為前途擔憂,別人也蜷縮在城市的某個角落,一瓶酒,一包煙,鬱悶到天明。
我甚至很確定,他們轉行後,仍然會繼續轉行,沒準轉了一圈,最後還是會回到施工企業,回到令他們不屑的施工現場。但時間成本,卻在他們逃避困難的同時陡然而增。
對於這些學生的離職,我並不覺得特別失望,也祝福他們在別的行業裡大展宏圖。只是對比了10年前的我們來說,覺得他們身體和心理的脆弱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一直認為,體力上的苦,永遠不叫苦。心理上的苦,將會讓你變得更強大。但一個既沒有受過體力之苦,也沒有受過心理之苦的畢業生,怎麼讓我能夠放心地讓他們獨當一面?
也許我沒有勸他們留下,就是代這個社會給他們上的第一課吧。
02浮躁和懈怠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石成金《傳家寶》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的要求和需求也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對於上一輩的人來說,也許他們很難理解不吃苦,居然能成功。
對我們來說,不吃苦,也許永遠長不大。
而現在有不少畢業生認為,吃苦和成功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絡。
很多畢業生,羨慕的是30歲的CEO,20歲的“創始人”。他們願意花一整個月的時間去欣賞成功人士人前的風光,卻不願花一個星期去深挖巨人背後的足跡。
浮躁帶來的是過度包裝。但是作為“過來人”,可能我們都知道,20年前,最不值錢的是“經理”;
10年前,最不值錢的是“總經理”;
5年前,最不值錢的是“老闆”;
而如今最不值錢的,是“首席總監”、“聯合創始人”,以及揹著揹包滿地跑的各種“O”。
追求人前的光鮮和更好的生活,這無可厚非,有追求才是個人發展的源動力。但結果導向卻讓很多孩子忽略了“結果是過程的積澱”。
表面看來,這只是心態的浮躁和催生的懈怠,但本質上,卻是用動物的本能去行事,跟著慾望的腳步無法自拔。是刻意迴避、逃避苦難的潛意識作祟,是內心否定吃苦、怕吃苦的意志體現。
03上限與下限我不否認,讓孩子吃苦不是成功的充分必要條件。但否定吃苦意義的孩子和家長,大多數會更青睞於投機性的機遇。而這背後,是不確定性因素在呈幾何倍數的增加。
所以在我的理解中,我更傾向於把追求投機性機遇解釋為“不成功便成仁”。
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機遇的增多,並不代表會有更多的試錯機會,反而意味著失敗的時間成本會變得無比高昂。
機遇向孩子們和家長們展示的是未來的“高上限”,但並不會告訴他們,每一次抉擇的背後,同時代表著“下限”的降低(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的消耗)。
孩子發展的上限與下限其實並不像聽起來這麼抽象,比如“X絲”的逆襲,暴發戶的隕落,這些為人津津樂道的事件,其實就是最直觀的體現。
那麼“吃苦”的精神在孩子的上限與下限中,又扮演著什麼角色呢?也許弗洛伊德的答案值得深思。
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心理動力論”曾指出,本我、自我與超我是精神的三大部分。“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本我”(id)與生俱來,位於孩子人格結構的最底層,由先天的本能和慾望所組成。“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享樂原則,在嬰兒階段表現最為突出。
“自我”(ego)雖然在各個學術流派的用法略有差異,但都指的是個人有主觀意識的部分。“自我”是從“本我”中分化出來,遵循現實原則,用合理的方式滿足“本我”的需求,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抑制“本我”的衝動,對“自我”進行監控,並追求完善的發展,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
吃苦鍛煉出的自律和堅毅,對“本我”意識中的安逸,和“自我”意識中的逃避起到了壓制和調節的作用,讓孩子懂得節制慾望,理性客觀。吃過苦的孩子能夠更客觀地分析現在,判斷未來,並且在自我完善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下限,穩步地提升上限。通俗來說,吃過苦的孩子成熟得更早。
而待在舒適區,逃避問題的孩子,會始終徘徊在“本我”和“自我”的意識圈層之中,不願離去。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成年,但沒成人”。也許偶然的機遇會讓他們的上限陡然提升,但始終較低的下限卻讓這看似宏偉的上限變得搖搖欲墜。
04吃苦的“邊界”“吃苦教育”多年來一直是個飽受爭議的話題。
有人諷刺物質條件的提高摧毀了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 有人抨擊極限施壓的挫折教育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有人認為“再苦不能苦孩子”,有人認為“製造困難”是孩子最好的“磨刀石”。
儘管各種說法看似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本質上,都沒有理性地看待吃苦的含義,對吃苦的“邊界”界定模糊。
養尊處優固然沒有好處,但盲目地施壓,不斷地加碼,即便孩子沒有在壓力下出現心理障礙,也會由於“邊際效應”而變得徒勞無功。
邊際效應(Marginal utility)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也就是說,當增加的投入超過某一水平之後,新增的每一個單位投入換來的產出量會下降。
這雖然是一個經濟學概念,但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透過實驗證明,人的心理同樣適用。用通俗的話來解釋就是“蝨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
讓孩子吃苦的目的,是將他們的心理和肉體適度地拉離“舒適區”,在磨礪中提升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培養堅毅的品格以及思考的深度。
作為有“吃苦教育”意識的家長,必須要知道吃苦、挫折、困難,這對不同年齡段,和不同承受能力的孩子代表的是不同的事物。
對1歲的孩子來說,可能是獨立行走;
對5歲的孩子來說,或許是握筆寫字;
對10歲的孩子、15歲的孩子來說,又會是別的事物。
吃苦的“邊界”會隨著孩子的個體差異,以及年齡的增長呈現出不同形式和範圍。這看似非常抽象,但實際上界定的原則並不複雜,就是在符合客觀生理規律的前提下,在他原有的基礎之上,更難一點就好。
所以與其費盡心思去想辦法讓孩子吃苦,不如去了解孩子的短板,帶給他一些略有難度的挑戰。
05結語回到開篇所說的畢業生們,我非常認可他們的專業能力,但是客觀地說,與學術能力不匹配的心理、身體承受能力,或多或少地扭曲了一個原本應該非常優秀的新生代人才。雖然他們的一隻腳已經登堂入室,但另一隻卻無法跨過“門檻”,無法在自己應得的平臺上站得更穩。
我不知道他們的未來如果不盡人意,是否會讓他們的父母無法安享退休生活。但可以確定的是,你不讓孩子吃的苦,這個世界會用更加殘酷的方式,一點不落地“補償”給他。
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荀子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孩子的考試成績看起來足夠光鮮,畢竟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這是硬門檻。但同時,也不該忽略吃苦為孩子培養的意志品質,這是輔助他將來施展才華的必備精神。
畢竟,腳踩兩隻風火輪的才是哪吒,踩一隻的,那是雜技演員。
在這裡,有故事、有觀點,有邏輯、有深度。
期待您的關注!
回覆列表
酷暑烈日下的甘肅張掖高臺沙漠,年僅4歲的女孩蹣跚前行,跟大人一樣徒步4天走完近76公里,雙腿起了密密麻麻的紅疹,卻依舊只能咬牙堅持——這是日前知名主持人樂嘉在微博分享和女兒參與沙漠徒步的過程,其嚴苛的教育方式引發多方熱議,有人直呼“簡直就是在折磨孩子”,也有人為這種“吃苦教育”點贊。
一摔倒就哭、沒人扶不站起來、宿舍條件太差不開心……不知從何時起,家長們發現孩子越來越“嬌貴”,這也讓冠以“戶外生存訓練營”“軍事化夏令營”“沙漠徒步行”等“吃苦”類活動層出不窮,喧囂之下卻不禁引人深思:吃苦教育是純粹的“吃苦”嗎?短期的“熔爐般”的訓練真的能讓孩子成功變形嗎?“讓孩子‘吃點苦’非常必要,但‘吃苦教育’完全可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開展。”海南省人民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海南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康延海坦言。
越來越吃不了苦的孩子8歲娃還要大人餵飯
大學生嫌洗碗太累
“我女兒都快8歲了,吃飯還讓人喂,不喂就不吃!”提起家裡的“小公主”,35歲的單親媽媽吳女士很是頭疼。前幾年由於工作忙,吳女士便將女兒悅悅交給家中的老人幫忙帶,休息時才將女兒接回家。“每次回家,她總要我一口一口地喂才肯吃飯,我以為孩子是難得見到媽媽,想和我撒撒嬌,也沒太在意。”
去年悅悅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吳女士便將女兒接回身邊照顧,這才發現她已經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公主病:總愛指使大人做這做那、學校的作業不肯做、有一點不舒服就不想上學,甚至進家門時鞋子也要大人幫忙脫……吳女士好幾次想訓女兒,可她剛板起一張臉,女兒便“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心疼得她只好作罷。“明明她讀幼兒園時可以獨自吃飯,怎麼上了小學反倒不行了?”看著越來越嬌氣的女兒,吳女士一籌莫展。
和吳女士一樣發愁的,還有42歲的李先生。李先生和妻子在海口市文明西路經營一家小飯館,平時生意一直挺不錯。“兒子在廣州讀大一,最近放暑假就想讓他留在店裡幫忙洗洗碗、打打下手,也沒啥重活。”可讓李先生頗為無奈的是,兒子幹了兩天就嫌累不肯幹了,每天都找各種藉口溜回家玩遊戲,一氣之下便索性“開除”了他。
兒子吃不了苦,李先生的心裡並不是不清楚。“小時候就愛哭,摔一跤沒人扶還不肯起來,到了初中爬樓梯也嫌累,出門沒走一會就喊著要攔計程車,我每次一罵他,他媽媽就急眼,誰讓我們就這一個兒子呢!”李先生嘆氣,如今兒子在家別說幫大人幹家務了,就連衣服也還要媽媽洗,生活自理能力更是一團糟。
“虎爸虎媽”的吃苦經“網癮娃”被趕回農村
柔弱男孩化身“小軍人”
“一放暑假,我就把孩子送回了農村老家。”王先生是瓊中黎母山人,婚後和妻子一直在海口工作,10歲的兒子望望也在海口上學。眼看望望的肚子被零食塞得越來越大,眼睛也因常常玩電腦遊戲而眯了起來,王先生決定趁著暑假把他“趕”回農村的爺爺奶奶家,過一過“苦日子”。
雖然再三囑咐老人們讓孩子“挽褲腿,下泥地,拿割刀”,爺爺奶奶依舊沒忍心讓望望下地勞動,只是讓他每天和村裡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可即便如此,他還是“做夢都想回海口”。沒有零食、沒有電腦、沒有WiFi,甚至連空調也沒有……從小生活在城市的望望,自從來了農村便天天哭著吵著要回海口,一會兒嫌奶奶做飯不合口味,一會兒又哭訴每天早上6點起床太累,把兩位老人折騰得夠嗆。兩個星期後,王先生便提前將兒子接回了海口。
在鄉下呆了半個月,望望的腿上被蚊子咬了好幾個包,這讓望望媽大呼心疼。可和同樣10歲的小華相比,望望的這個暑假過得算是很“滋潤”了。8月初,在聽說閨蜜打算將11歲的兒子送去海口一家軍事體驗夏令營後,舒女士也給兒子小華報了名。“報名費4500塊錢,快抵得上我一個月工資了,但還是咬牙把他送去了。”舒女士坦言,其實小華是一個挺懂事的孩子,就是性格有些柔弱,她一直想讓兒子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聽說這個夏令營會邀請受過專業培訓的軍事教官執教,完全執行軍人生活標準,要求孩子們自己整理內務、跑步,並開展一些軍事基礎訓練,我覺得孩子應該會有收穫。”這幾天,“小軍人”結束訓練回了家,舒女士也漸漸感受到孩子的點滴變化。“以前他特別怕曬,像個小女生樣要打傘,還怕弄髒衣服,現在都不怕了,膽子也大了些。”
有一種教育叫“吃苦”花錢買“苦”吃
不如讓孩子“碰釘子”
“90後”新生快遞衣服回家洗、初中男孩嫌宿舍條件太差從夏令營“落逃”……家長們抱怨,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怕吃苦?“隨著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群大人圍繞一個孩子轉,嬌慣出一個個小公主、小王子,父母對孩子過多寵溺、包辦,導致他們較少經歷生活和心理上的磨練,普遍表現出嬌氣、自理能力差、抗挫力差、易逃避等特徵。”心理專家康延海坦言,有些家長特別是家庭情況較好的家長奉行溫室成長的教育觀點,但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如果生活詞典上沒了“吃苦”這個詞,那當孩子突然面臨挫折時,脆弱的心靈很容易就會被擊垮。
曾有媒體針對兩千人的調查,結果顯示81.8%的受訪者贊同父母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65.7%的受訪者認為吃苦教育對孩子未來發展有很大幫助。大多數家長認可吃苦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吃苦教育是純粹的“吃苦”嗎?“吃苦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多受點罪、多吃點苦,切忌採用極端的方式強迫孩子吃苦,更重要的是放手讓孩子成長,讓孩子自己去動手體驗、去探索。”在康延海看來,以“吃苦”為主題的各種夏令營透過多種訓練課程可以讓孩子得到一定的鍛鍊,但如果孩子本身性格不適應這種較為苛刻的訓練強度,可能會讓其產生牴觸情緒,從而更懼怕“吃苦”,所以家長在考慮讓孩子參加軍事夏令營時,一定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意願,別讓“吃苦”變“痛苦”。
短短几天的“吃苦”訓練後,如果孩子回到家裡依然被家長寵著護著,那麼“吃苦”訓練的效果很快就會被抵消。“吃苦教育的真諦是磨練孩子的意志、適應性、毅力、承受力、耐挫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其實生活中處處有挫折,父母只要不剝奪孩子的體驗和成長的機會,不嬌生慣養,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艱辛和不易,就是最好的教育。”康延海提醒,家長們應該把“吃苦教育”納入家庭教育的範疇,從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做起,讓每一個困難和挫折都成為鍛鍊和培養孩子“吃苦”精神和能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