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天貓雙十一銷售額雙新高,為什麼還要轉入駐亞馬遜?
21
回覆列表
  • 1 # 時代科技漫談

    今年的天貓雙十一銷售額又創新高,話題熱度持續不減,很多人都會認為淘寶天貓賣家肯定都是躺贏,即便吃不到稠的,就算喝口湯也能賺的滿盆,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對於大品牌大店鋪來講,雙十一確實是一個很好的盈利機會,大量的訂單讓人驚喜。但是對中小店鋪來說是好是壞還有待商議。眾多的中小店鋪要想在雙十一的購物浪潮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大量的砸錢進行推廣宣傳,然而,天貓平臺的推廣費在平時來講都已經是高額,更不用說是雙十一期間的費用了,著對於中小賣家是十足的分擔,還是不得不承擔的負擔。此外,活動期間的備貨問題也是一個極不易把控的難題。

    相對比之下,入駐亞馬遜平臺似乎優勢更大。以阿里雲自己提供的資料現實,現在淘寶商家有450萬家,每天還會新增1萬多家店鋪,所以估計現有實際淘寶的賣家數量已經突破700萬。然而,粗略估計亞馬遜現有全球開店的數量大約是10萬個賣家,可是其中許多賣家存在重複開店的情況,也許真正在亞馬遜平臺的中國賣家數量僅為7萬左右,賣家在亞馬遜上遇到的競爭難度將會大大減小。

    不僅如此,長期以來由於太過激烈的競爭,淘寶和天貓賣家的利潤已經非常低,同時由於天貓賣家往往需要繳納數十萬的入駐費用,並需要一個龐大的銷售和客服團隊,所以實際淨利潤已經接近盈虧零界點。然而,在他們看來,淘寶上許多已經過季,甚至淘汰的商品卻在Amazon上有著不錯的表現。

    另外,天貓賣家對於選品、推廣、運營的做法遠比亞馬遜賣家成熟的多,因為國內電商的發達程度如今已經遠超海外平臺,而且淘寶天貓的sku數量也遠比亞馬遜多,其中更是不乏優質產品。

    在賣家們看來,拿下亞馬遜的坑位似乎要比淘寶天貓的成本低得多,何樂而不為呢?

  • 2 # 天網V

    打算亞馬遜賺大錢,天貓競爭太激烈,利潤低。但回頭一看,難道顧客願意上亞馬遜加錢購?亞馬遜與京東模式差不多,但國內京東物流很給力,註定亞馬遜在國內只能當配角,只是在某些人眼裡外國的月亮總是圓點,當速賣通在世界培養消費習慣後,亞馬遜可能自己地盤都難守。

  • 3 # 蓮蓬老陳

    電商的重點是流量獲取的成本,天貓和京東流量成本太高,破壞了以產品本身屬性銷售的原則,而這原則也是國內電商起步的生存根本,隨著國內電商上市追求利潤的同時,平臺性質就變了,亞馬遜目前的廣告體系不成熟,竟爭係數低,如果在國內是無法生存的,國外產品銷售的健康法律規範也是成就和保護大牌和奢侈品牌的溫床。目前國內商家入駐亞馬遜的目標客戶是國外,所以按國外的價格體系,產品的利潤空間是有保護的。講著講著就道出電商本質,分析的點太多,待續...

  • 4 # 影展2019

    其實天貓火了以後有段時間,亞馬遜確實很火爆,尤其是當時馬雲還沒有國際站,很多人選擇了亞馬遜,我記得應該是15年左右,而不是現在!

    很快馬雲就做出調整,針對外貿公司推出了阿里巴巴國際站,我很早就接觸了,然後沒兩年又推出了針對個人的速賣通,速賣通當年很火爆,尤其俄羅斯,巴西等第三方市場碾壓亞馬遜!

    所以就不要謠言了,亞馬遜據我來看除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稍微好點,其實別的地方,已經被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站搶佔了市場,多謝採納!

  • 5 # 玩滴就是無聊

    雙11買斯凱奇的鞋子原價599,淘寶打折310,客服愛理不理。拖了10天還是發貨狀態。亞馬遜自營同款278,隔天到,退換貨快遞上門來取件。雖然是個例,但是現在淘寶購物體驗越來越差,而且不是官方旗艦店的話,運動鞋假冒太多了。曾經花500大洋買了雙假的索康尼shadow5000。新聞上接連幾起,淘寶海淘和快遞公司聯合做假的快遞資訊來忽悠消費者,這些事情想想都不靠譜。

  • 6 # 乙醇尼古丁

    商人逐利,這是正常的商業手段,而且美元更貴不是?

    雙十一是中國最大市場的集體狂歡。圖的是人氣和資料,一個商品會很快的被推廣和被人認知,這在以後非活動營銷中是很大的市場潛力,對於研發團隊來說,這資料也是很巨大的財富,可以特定的為商品熱度區定製服務,比如青島地區的服裝設計,一定沒有北方的厚重保暖,那潛在的就為公司明確了商品推薦,南方市場重時尚,北方則還要保暖。另外雙十一也是檢驗完善服務及形象攻堅戰不是,售後服務,物流溝通,質量反饋,買家建議,這些都是商家的財富,隱形的巨大潛力。所以雙十一是買家的實惠,是賣家的吆喝。

    當然世界這麼大也總有不良商家的,買家也要智商不是,馬雲說有人58元買勞力士呢!

    亞馬遜沒去過,知道過一個亞馬遜書城。至於規模什麼的不用比,份額也不用提,至少會比上年長的。

    賣家入住亞馬遜,那就是為了賺錢,比設計比質量,和國外有差距,也沒什麼品牌形象,所以大家就比價效比,比美元的價格,那也至少賺多少的人民幣呢!和國內不一樣,那裡文化差異,所以對商品的需求,購物人的心理,社會反應商家都不怎麼清楚,所以純賺錢才是硬通思想,想擴張海外?那專門一個部門調研幾年,老闆再學習下當地文化先。

    總結就是,雙十一刷人氣和資料買家實惠,亞馬遜純賺外匯,拓展海外不是小公司事,還要辦專業不是。但之後的話題就多了,比如和雙十一的資料對比,商品利潤的統計,售後服務的速度,物流的差異,那時外國友人臉書都是“艹,上當了,雙十一一樣的,為什麼亞馬遜貴幾倍,好後悔錯過雙十一啊,我們也要雙十一,馬雲爸爸收了亞馬遜吧”

    大中華商業經不一定逐利賺錢,還有賺吆喝和掛羊頭賣狗肉呢,官商在中國自古有論,所以想學中國模式,先學中國政治,人文,社會心理,人物關係,心理與人際社會……

  • 7 # 青島捷成二手車

    你透過淘寶買到了便宜的商品,但這個商品原本在實體店銷售可以養活產業鏈上很多人,從廠家出來後有物流,倉儲,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廣告人,等等等,他們是這個社會的組成部分。你在購買便宜商品的時候有沒有想想親人失業的原因。這麼玩會玩垮經濟的。

  • 8 # 家居裝修生活顧問

    首先看看這個話題有沒有真憑實據,是亞馬遜透過嚴格的市場調研後釋出的嗎?還是我們的一個感覺說出來的。

    本來一個平臺商家的進進出出太平常了,沒有什麼可說的。如果想一個平臺沒有人出來,沒有人說是非。那你這個平臺做的真是大棒了。那可能嗎?那才叫奇怪了!

    當然了,如果一旦有一個風向標的輿論導向時,那我們就要自己反省了。

    不要動不動就是誰在黑自己,多搞笑阿!他也太高看自己了。

    還是老祖宗們說的好啊!

    身正不怕影子斜!

    知道了吧!?

  • 9 # 椿意軒

    我覺得大批賣家進入,就不太準確。

    我就是做外貿出身的。內銷來說,亞馬遜的那點銷量,不可能淘寶,京東構成任何威脅……老闆也不是傻子。

  • 10 # 好v運

    亞馬遜早之前就釋出了“網路購物誠信宣告白皮書”,主要就目前消費者網購普遍關心的“正品”和“退換”問題,針對售前和售後的誠信保證做出具體闡釋。網購誠信主要分為“售前誠信”和“售後誠信”。售前誠信指消費者對於網路商城品牌的信任度以及每件商品是否是“正品”。

    卓越亞馬遜對消費者推出了“天天低價、正品保證”的承諾。亞馬遜採用了折扣價格策略。所謂折扣策略是指企業為了刺激消費者增加購買,在商品原價格上給以一定的回扣。它透過擴大銷量來彌補折扣費用和增加利潤。亞馬遜對大多數商品都給予了相當數量的回扣。再加上國內京東,天貓一些電子商務對入駐商家管理越來越嚴要求越來越高,動不動就要求商家搞各種促銷活動,商家利潤越來越低,有很多商家就已經不墈折磨,有更好更合適的平臺當然要跳了。

  • 11 # 縱之橫

    亞馬遜是國際市場的入口之一。也是國際市場最好的選擇,天貓淘寶基本已經搶佔了國內的市場,對於發展提升效益來說,沒有太大的空間,而且淘寶天貓的流量費用太高。

  • 12 # 彩虹哥精挑細選

    先說點題外話,國人不去習慣去亞馬遜買東西。亞馬遜很多東西都非常實惠,特別是亞馬遜自營的產品。我有個朋友,在淘寶做知名女裝代購,原來貨都是線下實體店拿的,但是量做大了,實體店沒有那麼多衣服,怎麼辦?去亞馬遜自營買。亞馬遜自營搞活動經常是5折。朋友直接都買空,然後淘寶賣65折。拿多了不怕賣不掉,因為亞馬遜支援30天無理由退貨,賣不掉在退回去。言歸正傳,為什麼去亞馬遜開店,再舉個例子,還有個朋友,在天貓賣蘋果手機殼,9.9包郵,沖銷量虧著賣,後來虧不起了。去亞馬遜開了一個店,賣35,不包郵。每個月還能賺十幾萬。如果你是商家,你會去亞馬遜開店嗎?隨著時間推移,這個能讓商家賺錢的平臺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環氧氯丙烷市場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