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說出來可能蜀漢黨要傷心落淚了,但事實是清楚的。在諸葛亮的策劃中,為何是“孫劉聯手”打曹操,而不是劉備先滅孫權後滅曹操?理由很簡單,以諸葛亮的判斷,劉備不是孫權的對手,倘若劉備按捺不住自己的慾望,先朝江東開黑槍,第一個死的就是劉備,而不是孫權。我們以隆中對而論,諸葛亮對局勢的分析是這樣的:“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他不主張打江東,而主張劉備先謀取荊州,再西攻益州。

    即便是拿下這兩個州之後,諸葛亮也不主張去攻打江東,而是要求劉備“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只有在做好以上四個條件之後,劉備才能北伐。事實上,就在這個時候,劉備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而擔任東方面軍區司令的關羽更失去理智,居然連續破壞蜀漢與江東的軍事盟友關係。應該說,這個時候,劉備是最需要搞好與江東關係的,因為一旦生變,聯合北伐的條件便不復存在。

    但蜀漢方面恰恰在這個最需要冷靜的時刻不冷靜了,首先是關羽,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形之下突擊襄樊,結果是全軍覆沒、人地兩空;其次是劉備,同樣是沒有充分力量的情形之下東征荊州,結果也是全軍覆沒、人地兩空。關羽的死、劉備的敗,充分表明蜀漢一方若是單打獨鬥,既搞不定曹魏,也打不過孫吳。諸葛亮的事先判斷是對的,蜀漢只有尋求孫吳做盟友才有機會與曹魏抗衡。

    那麼,孫吳為什麼還願意結交蜀漢這個半途而廢的朋友呢?沒辦法,因為孫吳單憑自己的力量也搞不定曹操,必須有一個幫手,這就是蜀漢。

    所以,三國的力量對比,其實是蜀漢1孫吳2曹魏3,唯有孫劉聯盟,1+2才能=3。

  • 2 # 君子好球

    諸葛的戰略是對的:曹魏最強,劉備最弱,如果劉備僥倖滅了曹魏,那孫權只能俯首稱臣,如果劉備和孫權打得兩敗俱傷,或者勝利,那也是元氣大傷,極有可能被坐山觀虎的曹操把漁利給收了,相當於自殺...

  • 3 # 蓉爹生渝兒

    諸葛亮是傻子?連五尺小兒都知道只有兩弱聯合才能對抗一強,兩個弱弱相互攻伐這是作死的節奏,吳蜀兩國相互攻伐曹魏上下樂開了花,東聯孫吳,北伐曹魏是蜀漢唯一的出路,儘管這個出路很難實現難度極大,但也比跟東吳死磕作死強

  • 4 # 切割地球

    答 | 江隱龍

    是伐吳還是伐魏,關係到蜀漢政權的合法性。《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中趙雲勸阻劉備出兵的理由可謂一語中的。卻說先主欲起兵東征,趙雲諫曰:

    “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

    如趙雲所述,曹操是國賊,曹丕更是篡漢之賊,相比之下吳國並不是國賊,因為直到孫權奪荊州、誅關羽之時,在名義上都是漢臣。襄樊之戰後,曹操上表任命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兼荊州牧,封南昌侯——孫權與劉備一個是南昌侯,一個是漢中王(自封),同為漢臣,其矛盾自然是內部矛盾,所以趙雲會有“兄弟之仇,私也”之言。

    但劉備/諸葛亮與曹丕之間則不同。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代漢自立,這直接否定了漢朝的法統,其建立的魏朝與漢朝完全是兩個朝代。如果承認了曹丕的地位,就相當於否認了劉備政權的合法性,這是蜀漢所無法接受的。在此基礎上,有劉備則無曹丕,有曹丕則無劉備,以大勢論,劉備的確陷入了“王業不偏安,漢賊不兩立”的境遇,而這種境遇與孫權並沒有關係。

    但後來孫權也稱帝了,這才從名分上否認了漢朝的正朔。但這個時候,蜀弱吳孤,只有聯合才能北抗曹魏了。如果劉備在世,吳蜀聯盟還一定能成,現在劉備已死,諸葛亮的情感包袱畢竟沒有劉備那麼強,自然可以聯合吳國死磕曹魏了。說到底,名分也是由實力決定的。

  • 5 # 腹笑心歡

    在蜀漢、魏、吳三國對峙中,北方的曹魏最為強大,也因為名位與綱常問題(曹魏因為弒主篡位,被視為“漢賊”;而蜀漢自稱是漢朝的繼承),所謂“漢賊不兩立”,曹魏一方絕對如何都不可能與蜀漢媾和;而東吳一方一貫採取“蜀強則聯蜀伐魏,魏強則聯魏攻蜀”的騎牆策略。這樣,要想在三國對峙中獲得主動權,就不能四面樹敵,必須和一方保持聯合狀態,依靠兩方力量(再不濟也沒有另一方在後面掣肘)去攻打另一方。而因為前述所說魏、蜀之間絕無聯合之可能,必然就要採取聯吳策略。而如果諸葛亮堅持攻吳,孫權為求自保,必然向魏稱臣並求援於魏,然後曹魏便可坐收漁翁之利,合魏、吳兩國之力夾擊蜀漢,如此則兩川危矣。

  • 6 # 天山月3

    漢代推行儒家學說,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信是行為準則,形成了傳統的正統觀念即價值觀。曹操父子行為與這一傳統準則背道而馳,遭到維護這一綱常人的反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欺君罔上,大權獨攬,乾坤獨斷,生殺與奪專橫拔扈,皇帝成了擺設。曹丕逼宮,廢除炎漢自立為帝,按當為大逆不道是為欺天大罪。諸葛亮扶佐劉備的口號是匡扶漢室,復興大漢,因而造成了政治的對立,是為敵國。這是諸葛亮多次伐魏的主要原因。其次孔明曾受劉備三顧之恩,託孤之重,立誓肝腦塗地報效劉備復興漢室,是為踐行當初誓言。諸葛亮聯吳是戰略方針,劉備一死馬上恢復吳蜀聯盟,蓋因知彼知己,深知魏之強大,其實吳也自知只有聯蜀才能成鼎足之勢。

  • 7 # 寒鯤

    相比於曹魏孫吳,夷陵戰後的蜀漢才是軟柿子

    夷陵戰後,劉備自駐屯新野以來逐步整編起來的百戰雄師被徹底消耗殆盡,諸葛亮所操持的蜀漢軍政,頭等大事就是在實力相對疲弱的益州基礎上厲兵秣馬、重整軍政。相對於曹魏、孫吳各自擁有的百戰雄師與富足資源,蜀漢一方才是實打實的軟柿子,所以,無論諸葛亮選擇攻擊魏吳哪一方,其實都是在“死磕”。

    以攻為守是蜀漢立國的戰略需要

    既然蜀漢是三國頭號軟柿子,為什麼還要死磕敵國呢?原因就在於蜀漢不像魏吳,已然沒有多少擁有實戰經驗的軍隊了,僅僅依靠操練或演習,是無法擁有一支強大的野戰軍的。即便諸葛亮休整三年,有徵南中的實戰經驗,也因為對手相對較為落後,而無法比得上與中原強兵作戰的經驗值積累。所以諸葛亮才會在南中之戰後三年開始北伐,而後又經過幾次小規模出擊與自衛反擊來透過實戰訓練士兵,這種建立在休養十足基礎上的實戰操練,為蜀漢政權提供了強大的漢中都督區攻守野戰軍,也即為蜀漢政權提供了足以立國的軍事基礎。

    孫劉同盟是兩弱相聯抗一強的外交選擇

    隨著漢中-襄陽-夷陵一系列大戰的落幕,三國局勢基本上回歸到一強兩弱且兩弱尚有機會聯手勝強的局面,孫劉雙方的中短期矛盾基本上隨著蜀漢一方無力奪回荊州而消解掉了。孫劉雙方只有冰釋前嫌、再度聯手方能有機會戰勝北方的曹魏,一旦二者互相撕咬,曹魏完全可以利用北方地區更容易進行東西戰略調動的優勢,聯一打一,而後順勢消滅剩下的一個。所以孫劉同盟的利益遠大於孫劉之間的矛盾,決定了諸葛亮主政必須重好孫權。

    攻魏道路多、攻吳一條道

    行軍打仗強調的是在鍛鍊好部隊的同時儘量出奇制勝,也即“守正出奇”。畢竟戰爭往往不是簡單的實力對比就能決定勝負,而是“利用紮實的訓練與巧變的兵法,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方能決定勝負的。

    魏蜀之間的秦嶺有著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等多條道路可供迷惑曹魏關中守軍,且蜀漢還可以利用漢中盆地的中轉作用,集結從後方蜀中到前線的糧草、兵馬與軍械。

    而蜀吳之間的巫山,僅有長江及其沿岸可供通行,孫吳一方只要守好西陵(夷陵)、江陵便可堵死蜀軍,蜀漢一方是全無戰略機動可言的。而且蜀漢的水軍不如孫吳,水路進軍很容易被擊潰,陸路進軍則隊伍拉得太長太散很容易被擊破。且三峽漫長,全無漢中盆地那般大小的戰略中轉基地,難以立足。

    可見,即便不論孫劉同盟的利弊分析,光看兩邊國界的不同地貌,也還是攻魏更容易一些。

  • 8 # 秉筆春秋呂書生

    諸葛亮隆中對的規劃就是東和西取,結好孫權本來就是戰略之一,本來蜀漢和東吳加一塊的人口都沒曹魏多,還先去不和東吳結盟去打曹魏,先自相殘殺,那孫權就聯合曹魏把蜀漢先打了唄,打了東吳能獲得什麼?南方本來人口就稀少,越打越少了。。。長江天險沒那麼好打,劉備夷陵之戰打得蜀漢元氣大傷,人才都有些斷層了,諸葛亮足足用了五年休養生息才有軍事行動,打贏了打輸了都沒什麼好處

  • 9 # 靖森聊野史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幾點看法,望能與大家一起探討探討。

    諸葛亮死磕曹魏而不攻東吳,不外乎四點原因:

    其一:魏國勢大,吳蜀兩國要依靠長江天險才能勉強與之戰平,要是內耗肯定會被魏國擊垮(三國中綜合實力排名:曹魏>東吳>蜀漢,老三與老二假如互毆,那老大就極有可能撿漏了!)

    其二:失去荊州後,蜀漢在長江中下游段沒有了控制權,同時也就失去了與東吳作戰的能力,長江上游河流湍急狹窄,不適合水軍和長途運送糧草(劉備夷陵大敗可以說就是一次檢驗,他放棄了水軍,集中陸軍進攻,但地勢狹窄,進而被陸遜火燒七百里聯營)。

    其三:蜀國伐魏與其說是光復漢室不如說是為了自保。只有不斷北伐才能阻止曹魏的南伐,可以說是以攻為守,因為此刻的蜀漢只有益州這一州之地了呀!

    其四:諸葛亮為了轉移國內的矛盾,劉備起家多年,文武混雜,黨派眾多。大概有四派:老人(關羽、張飛等自成一派,只服劉備);荊州派(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世族等);益州派(劉璋留下的歸降了劉備的本地文物官員,排他性很強);流亡派(馬超為首的鎮守北方蠻夷的勢力)。劉備在世時還可調衡安撫,但劉備不在了,那諸葛亮就獨大了,天平失衡了,所以他想借對外戰爭來轉移內部矛盾。不足之處望指正,謝謝!

  • 10 # 小豬呵呵呵

    據我分析,歷史上三國之綜合實力排名為:第一,魏。第二,吳。第三,蜀。

    當初劉備被曹操一路追殺逃至蜀地,幸得劉表收留才站穩腳跟,又用各種計謀奪得蜀地大權才建立蜀國,圓了諸葛亮三分天下之意願,待實力壯大後才有六出祁山之舉。

    雖說此時蜀國兵強馬壯但比起曹魏卻也不及。那為何諸葛亮不去攻打實力相差不多的東吳卻北上討伐強大的曹魏呢?我想是基於以下兩點:

    一,當時魏國曹操為丞相,皇帝仍是劉姓。諸葛亮伐魏師出有名,打著曹賊裹挾天子等罪名伐之誰也說不出話,如真能如願請劉皇叔入主中原之後再平定東吳也名正言順了。那時候,劉備的實力應數倍於孫權,滅吳應該手到擒來。

    二,聯吳抗曹,穩住東吳討伐曹魏亦諸葛亮之智也。蜀較吳之實力可謂旗鼓相當甚至略遜,況且,征討東吳最大的不利就是橫渡長江。攜兵百萬戰船無數恐怕蜀國還沒那個實力,即使有,人都走了家咋辦?還得防著被曹操抄後路。這一場蜀吳能否取勝不說但一定會拼個兩敗俱傷。那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撿便宜的一定是曹操。

    權衡利弊,諸葛亮還不如就近一個一個城池的慢慢折騰曹魏呢。

    哈哈!拙文愚見,見笑!見笑!

  • 11 # 史海爛柯人

    在三方均想一統天下的時候,較弱的兩方,肯定會被迫聯合,設法先解決較強的一方,之後再一決生死。而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也正是如此。

    按照三者的實力對比來看,曹魏是遙遙領先於蜀漢和東吳的,而劉備集團又略遜色於孫權。可以說,無論是蜀漢還是東吳,都不可能單獨吞併曹魏,甚至難以單獨與之抗衡。而如果孫劉兩方展開激烈衝突,不僅會損耗自身實力,還會給曹魏以可乘之機。

    從這一角度來講,孫劉兩方聯手抗曹是蜀漢和東吳最好的選擇,也是被逼無奈的選擇。這也是有前車之鑑的。當時關羽張飛相繼被殺後,劉備決心消滅東吳,但很快在夷陵遭遇慘敗,損兵折將,險些亡國。

    而一貫主張聯孫抗曹的諸葛亮,自然是對其瞭若指掌,肯定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所以說,到後主劉禪掌權時,諸葛亮也是一再提倡聯合東吳對抗曹操,並且多次出兵祁山,討伐曹魏。

    與此同時,討伐曹魏也是蜀漢政權建立和存在的重要藉口。曹丕稱帝后,劉備很快也建立了蜀漢政權,並且宣佈要繼續討伐曹魏,匡扶漢室。試想,如果蜀漢政權不將曹魏作為主要的征討物件,轉而去與東吳相廝殺,豈不是有些予人口實了?

    所以,蜀漢征討曹魏,既是當時特定歷史環境所決定的,也有政治輿論的影響。再者,即便東吳的實力比曹魏差,但對蜀漢來講,也絕不是一個軟柿子,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捏。

  • 12 # halfgao

    攻打孫吳,這條路劉備他老人家走過,這條路是走不通的。章武元年,劉備以為二弟關羽報仇為由,攻打吳國,結果大家都知道,陸遜火燒連營,劉備以慘敗而告終。

    事實上,劉備一開始要攻打孫吳的時候,諸葛亮就是不同意的。劉備大概是覺得諸葛亮與自己意見不同,就沒有帶諸葛亮一起組團打野,這也導致了劉備的慘敗。

    諸葛亮為什麼要死磕力量強大的曹魏,而不捏軟柿子孫吳,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東吳有長江之險。

    孫吳有長江之險,易守難攻。孫權也非等閒之輩,東吳人才濟濟。東吳此時佔據天時地利人和。莫說是諸葛亮,曹操當時赤壁之戰不也一樣慘敗嗎。

    2.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動赤壁之戰,結果損兵折將,慘敗。章武元年,劉備揮師發動夷陵之戰,不但慘敗,而且命喪白帝城。3.克復中原

    諸葛亮一生的政治理想便是克復中原,恢復漢室。雖然此時已不滿足隆中對的條件,諸葛亮也知道希望渺茫,但是隻要有一點希望,他依然堅持,直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也是諸葛亮的可貴之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關注大富三國,三國曆史簡單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郭先生和狼”的經典故事,告訴了人們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