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靈童國學線上
-
2 # 元谷元
《百家姓》並非只收錄了100個姓氏,最初收錄了400多個姓氏,後來不斷補充到500多個。據宋代鄭樵當時的統計,姓氏有1745個,比《百家姓》收錄的姓氏多出二三倍。
到了明代初年,吳沈編了一本《千家姓》,收錄了1968個姓氏。又到明代萬曆年間,又有人編出《古今萬姓統譜》。清代康熙年間,還出來一部《御製百家姓》。
千百年來,關於姓氏編錄和考證的書籍有很多,但都比不上《百家姓》的影響大。不過,《百家姓》收錄的姓氏實在太少了,而所謂“萬姓”,又只是極言姓氏之多而已,實際上姓氏不可能過萬數。據統計,見於歷史文獻的姓有5652個,而《現代漢語詞典》只收錄現代漢族姓氏,合計930多個。
-
3 # 夕惕若厲23
我們華人說數字的時候都會有一些避諱。比如我們不可能再說萬貨全。我們說百家姓主要是指在人口比例中較高的姓氏。就如同我們說五十六個民族而人數較少的民族就沒統計在內。就這樣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這也都是不完全統計。明初吳沈統計了千家姓更有人從文獻中找到五千六百多個。但是經過漫長的歷史這些姓氏不可能完全保留了。有的沒了傳承更多的是因為書寫原因被合併了。需要指出滿族入關後以及少數民族取了漢姓又為其增加了新鮮血液。以後也許還會出現新的姓氏。伴隨國家的強盛姓氏不僅僅作為一個符號也是一種文化將繼續傳承下去。
-
4 # 穿越再現彼岸
《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教育的三大讀物。《百家姓》的百隻是一個數量詞,並非只有一百個姓。最初的《百家姓》有411個姓,後期增補為504個姓,444個單姓,60個複姓,以四字駢文排列,朗朗上口,全文共計568字。(百家姓書法圖)
《百家姓》為什麼能流行?《百家姓》成書北宋,很快就普及到北宋各地,這是為什麼呢?
一、為什麼姓“趙”排第一?
很多人都清楚,北宋的皇帝姓“趙”,所以《百家姓》開頭就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裡面牽扯到一個政治問題,魏晉南北朝時期,官方修《氏族志》排名世家大族,未必是皇帝的姓氏排在第一位,同時普通老百姓的姓氏也上不了官方的《氏族志》。
到了唐代,李世民要打壓門閥士族,在官方修的《氏族志》中崔氏居然排在第一,李世民強行將“李氏”排在第一了。到武則天做皇帝了,武則天的“武”姓更是一個小姓,這個要改,而且要大改,武則天改《氏族志》為《姓氏錄》,”武“姓排在第一,很多普通的姓也收錄其中。這些做法為後世王朝編修姓氏類的書籍給出了典範,皇帝的姓要排在第一,隨便改是要殺頭的。(趙匡胤像)
《百家姓》是吳越一帶民間編著的,他們首先要規避政治問題,重則殺頭抄家,輕則印刷的書籍就全完了,會血本無歸的。把“趙”姓排在第一首先拿到了官方的通行證,這是先決條件。
二、為什麼增加姓氏,為什麼不增加全?
北宋時期首先發行的《百家姓》只有411個姓氏,在推行各地的時候,有好多的姓氏沒有收錄在裡面,這引起了部分姓氏對此書的抵制。意思是說看了《百家姓》怎麼沒有我們的姓氏啊?這個反饋很快在後來的《百家姓》上進行了增補,不過只增加了103個姓氏,形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百家姓》全本了。
在宋朝非官方的統計,姓氏也不止這504個,根據鄭樵《通志》記載,最少有1700多個姓氏,這也是不完全統計的資料。但是《百家姓》是兒童讀物,字數不宜太多,並且將佔據人口數量多的姓氏編入就可以了,要押韻也就更難了。此書在文字數量上有了一定的限制,因此不再增補。
增補比較大的姓氏擴大《百家姓》的讀者群。(百家姓圖)
三、《百家姓》的目標定位。
華人都有尋根問祖的傳統,我們華夏民族的人文祖先黃帝、炎帝等就是我們的根。姓氏血脈的延續就是血脈的延續,每個人的血脈都是和祖先相互聯絡的。《百家姓》從這一點入手,介紹姓氏的傳承,以及對姓氏的認知,形成獨特的姓氏文化。得到當時很多讀者的認同,並且成為兒童啟蒙教育的必讀書籍。(部分姓氏圖騰)
四、通俗易懂。
新《百家姓》。新中國改革開放後,百家姓被賦予新的內容,不再有皇權的限制,更多是統計資料,用數字來說話。
1987年,根據中國科學院的統計,中國的姓氏在12000-13000個之間。姓氏排名也是按照人口的數量進行排列。
中國每十年進行一次全華人口普查,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下一次在2020年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資料顯示,人口數量排在前100位的姓氏是:
確切的姓氏數量現在都沒有正式公佈,看2020年第七次普查資料有正式公佈吧。
-
5 # 魔方小鬼狼
百家姓是指大家常見的姓!就像我們姓陸的!隔壁老王姓王的都很常見!
不過姓李的挺多,比我們姓多那麼一點!
-
6 # 江湖夜雨不關情
《百家姓》為宋時錢塘一書生所寫,起初收單姓408、複姓30個,後增補單姓520個、複姓76個,共1034個,遠遠超過百個,其實中國姓氏比這還多,它四字一言、八字一駢,琅琅上口,自宋代以來,成為開發孩子記憶潛能、啟迪孩子智力,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讀本,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它還是一本不錯的兒童啟蒙讀物。
回覆列表
我們現在經常“姓氏”連用,但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有明顯的區別。
“姓”產生得很早,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中國最早的姓,大都從“女”旁,如:姜、姚、姒(si4)、媯(gui1)、嬴等,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
“氏”的產生則在“姓”之後,是按父系來標識血緣關係。“氏”最初是表示不同部落的居住地,後來,用作部落首領的尊號。如黃帝號軒轅氏,炎帝號神農氏。“氏”集中產生於大分封的周朝,各諸侯國、卿大夫紛紛以自己的封地為氏。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授的封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男子稱“氏”而不稱“姓”,女子稱“姓”而不稱“氏”。“姓”決定能否通婚,“氏”用來區分貴賤。
秦漢時期,“姓”、“氏”逐漸通用,合二為一。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中國人到底有多少姓?宋朝成書的《百家姓》收集了438個姓氏,其中單姓408個,複姓30個。明朝陳士元編的《姓鐫》共收單姓、複姓3625個。清朝編的《姓氏尋源》中共收姓氏5129個。198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姓氏彙編》共收姓氏5730個。臺灣學者王素存著的《中華姓符》收集到的古今漢字姓氏卻多達7720個。
1996年,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袁義達、杜若甫編著),其中收錄我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姓氏共11969個,其中單字姓氏5327個,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1615個,四字姓569個,五字姓96個,六字姓22個,七字姓7個,八字姓3個,九字姓1個,此外還有異譯、異體字姓氏3136個。
然而,這也不能說是確切數字。由於姓氏本身還在不斷髮展變化,據專家估計,中國歷史上曾經存在過20000多個姓,但後來有些姓逐漸消失了,僅剩下今天使用的4000多個。
百家姓座次排列小朋友,你知道目前全國排在前一百位的姓氏嗎?2006年,中科院的研究人員首次以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中國人的姓氏分佈,公佈了100家大姓的排序,快來找找你的姓氏排在多少位。
“百家姓”的新順序是:
李 王 張 劉 陳 楊 黃 趙 周 吳
徐 孫 朱 馬 胡 郭 林 何 高 梁
鄭 羅 宋 謝 唐 韓 曹 許 鄧 蕭
馮 曾 程 蔡 彭 潘 袁 於 董 餘
蘇 葉 呂 魏 蔣 田 杜 丁 沈 姜
範 江 傅 鍾 盧 汪 戴 崔 任 陸
廖 姚 方 金 邱 夏 譚 韋 賈 鄒
石 熊 孟 秦 閻 薛 侯 雷 白 龍
段 郝 孔 邵 史 毛 常 萬 顧 賴
武 康 賀 嚴 尹 錢 施 牛 洪 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