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萌哥蛋蛋看世界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時期,和它相似的一段大分裂歷史時期是南北朝。

    一、關於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

    公元907年唐末權臣朱溫廢掉唐哀帝李祝稱帝,定都開封(今河南開封),建立大梁政權,這也就成了五代開端。

    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大宋政權(史稱北宋),五代結束。隨後大宋政權先後統一了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公元979年,北漢劉繼元降宋,北漢滅亡),大宋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北方五代(907-960年):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南方十國(902年-979年):南方的十國割據政權的合稱,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

    二、關於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另一段大分裂時期,它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

    從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政權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結。

    陳叔寶也是南朝最後一位皇帝,後主荒淫無道,陳朝政治江河日下,北方的隋文帝楊堅積極準備滅陳。禎明二年(589年),楊廣統軍攻陷建康,南朝陳滅亡。隋滅陳,也標誌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代(南北朝時期)的結束。

    南朝(420年—589年):指的是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

    北朝(386年—581年):指的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

    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故被稱為南北朝。

  • 2 # 文史之路ing

    大唐和大宋之間的時間段,有個讓人迷惑的名字——五代十國。顧名思義,是不是十個國家,歷經五代呢?答案是否定的,五代是五代;十國是十國。二者是並列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五代是梁、唐、晉、漢、周,後代史學家為了與前代進行區分在他們前面分別加了一個 後 字,變成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是前蜀、後蜀、南唐、南吳、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十幾個小國家歷史的過客。

    五代和十國在地理位置上來說,五代在北方(中原地區);十國在南方,蜀啊 吳啊 越啊 南啊 (其實北漢例外)在北方。

    用嚴肅一點說法,從唐王朝滅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間,史稱五代十國。關於五代十國的年限,一般傳統說法認為唐朝亡於907年,北宋建於960年,因此五代十國存在於907年至960年期間。

    中國歷史就是部帝王百家姓,你方唱罷我登場。說五代自然就得從一把手說起。

    人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壞的起點呢?朱溫——豬瘟,總感覺像禽流感呢?朱溫少時好勇鬥狠,不聽話,總捅婁子。在和平年代,最好也就是個土匪頭子;可是在戰爭時期,這可就是亂世梟雄。先跟著黃巢起義軍幹,闖出名聲後,順勢降了大唐,賜名李全忠,最後這個李全忠順手滅了大唐。三百年基業毀在了忠手裡。沒了大唐,有了大梁(非琅琊榜那個),朱溫是一步步從基層上來的,見過大唐的腐敗無能,一開始還是很像朱元璋的,不過仍是被糖衣炮彈擊敗,荒淫無度可以理解,後宮佳麗三千,想睡哪個睡哪個,男人要是忍得住,那就是聖人啊,當然朱溫更過分一點,順便睡了自己的兒媳婦們。做人還是要有底線的,當然你自降為畜牲我也沒辦法啊。兒子沒繼承老子的優點,只繼承了老子的腰子,梁朝突然變成了梁朝偉。

    梁朝自然而然的被滅了,被後唐滅了。老大姓李,也就掛羊頭賣狗肉,國號唐。李克用,早年就和朱溫不和,還差點被朱溫殺了,有仇不報非君子,兩人就一直懟了起來,無奈豬瘟太厲害,李克用掛了。前浪死在沙灘上,可後浪還在——李存勖。大文豪歐陽修《伶官傳序》說的就是他的故事,最後也墮落了,死在了自己寵信的伶官手裡。也算是為愛而死了。光顧著和伶官進行遊戲,耽誤了生兒子,皇位也就落在了養子——李嗣源手裡。李嗣源堪稱一代明君,就是心理素質差了點,兒子造反被殺,他也被嚇死了。不過,後唐還是沒有亡。當然也快了,石敬塘被逼的造了反,自己打不過啊。去請了外援——遼。割走了燕雲十六州,自降為兒皇帝,“爸爸,我親愛滴爸爸”,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挖坑,後人哭。為了保衛國土金庸先生貢獻了喬峰蕭大俠,郭靖郭大俠。五代講了兩個半,下次接著講。

  • 3 # 大江侃歷史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就是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為止!

    公元907年,朱溫逼迫唐哀帝禪讓,標誌著唐朝滅亡,五代十國時期開始!

    我們先看看五代:五代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後梁:

    後梁,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907年,梁王朱全忠(朱溫)篡唐稱帝,國號“大梁”,建都開封,後梁自梁太祖朱溫開國之前就長期與河東的晉國爭霸直至亡國,共歷三帝,前後17年。因為皇帝姓朱,為與南北朝時的南梁相區別,故又稱朱梁。後梁的名將有龐師古、葛從周和楊師厚等。公元923年,李存勖攻入開封,後梁末帝自殺,梁朝滅亡。

    後唐: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即後唐莊宗),建國號唐,史稱後唐,定都洛(今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後唐同時也是五代十國時期版圖最大的王朝。公元936年9月,石敬瑭與契丹軍進逼京師洛陽,936年11月,後唐末帝見大勢已去,自焚而死,後唐滅亡。

    後晉:

    公元936年,石敬瑭與契丹軍攻入後唐首都洛陽,後唐滅亡,石敬瑭稱帝,國號晉,史稱後晉。後晉一共經歷了兩個皇帝,12年。後晉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少數民族政權冊立的傀儡政權,後晉的建立造成了燕雲十六州大片領土的丟失,為日後北宋邊患埋下了禍根。後晉建國後一直處於動亂狀態,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石敬瑭死時,立石重貴為繼承人,944年契丹伐晉,雙方在澶州交戰,互有勝負。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滅亡。

    後漢:

    公元947年,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了後漢政權,948年,劉知遠第二子劉承佑嗣位,即漢隱帝。950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漢隱帝命郭威平之,但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951年漢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至此滅亡。共歷二帝,立國僅三四年。

    後周:

    951年,後漢隱帝被殺,次年正月,郭威即帝位,是為太祖,改國號周,史稱後周。後周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最後一個朝代,它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開國到960年北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被取代共經歷了三個皇帝,10年。

    現在來看看十國:所謂“十國”,其實並不是只有十個,它是那一時期在中原以外地區建立的十餘個國家的合稱,有“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荊南”和“北漢”等國家。

    前蜀的開國君主王建機緣巧合入了忠武軍,因戰功被封蜀王,唐朝滅亡後,王建趁勢自立,建立了前蜀,但前蜀被後唐建立者李存勖所滅;前蜀被滅後,李存勖很快死於兵變,西川節度使副使孟知祥趁機佔據蜀地,不久便建立了後蜀;唐末,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割據一方,朝廷封他為吳王,唐朝滅亡後,他便建立吳國,但並沒有稱帝,公元927年,楊溥正式稱帝;十年後,南吳被南唐烈祖李昪所滅;李昪本是南吳大將徐溫的養子,因戰功掌握了南吳朝政,並最終建立南唐;十國中,吳越國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其君主先後尊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為正統,並向他們表示臣服。也正因如此,吳越國是當時最為安定和平的國家;閩國的建立者是後梁冊封的閩王王審知,他去世後,次子王延鈞弒兄奪位,正式稱帝,最終被南唐趁著內亂消滅;楚國的建立者馬殷從軍後逐漸成為了割據湖南的大將,他又攻下嶺南數地,被後梁封為楚王,被後唐封為南楚國王,最終存世五十五年,被南唐攻滅;南漢的建立者劉隱被後梁封為南海王,後來稱帝,因地處偏遠,存世五十餘年;南平由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建立,他被後唐封為南平王,南平佔據今天的湖北一帶,最終被宋太祖趙匡胤所滅;後漢建立者劉知遠的弟弟劉崇也在後周滅後漢後佔據河東,在契丹人的扶持下建立了北漢,最終被北宋所滅。

    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宋朝建立,標誌著五代十國結束!

  • 4 # 一米八2022

    我們先從五代說起,大家知道黃巢起義後,唐帝國基本名存實亡,只剩下一副空架子。而在剿滅黃巢起義中,有兩個節度使趁機做大,一個是盤踞山西的晉王李克用,一個是盤踞河南的梁王朱溫。

    朱溫本來是黃巢的手下,後來歸降唐朝,屢立戰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進而敕封梁王,後來朱溫率軍進入關中,控制唐朝中央政權。七年後,朱溫代唐稱帝,建國號為梁,史稱“後梁”,這也就是五代中的第一代。

    幾年後,朱溫因繼承人問題被親兒子所殺,李存勖趁機發兵滅粱並稱帝,定國號為大唐,是為莊宗,史稱“後唐”,這也就是五代中的第二代。

    至於後來的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其實基本都屬於是李存勖內部軍方大佬輪流坐莊。

    先是李存勖的乾哥哥李嗣源搶了李存勖的皇位,然後李嗣源的乾兒子李從珂,又搶了李嗣源親兒子李從厚的皇位。最後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搶了李嗣源乾兒子李從珂的皇位,於是後唐滅亡,石敬瑭稱帝后,改國號晉,史稱“後晉”,為第三代。

    十年後,石敬瑭的後晉被契丹所滅,於是他的親密助手劉知遠趁機在太原稱帝,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為第四代。

    四年後,劉知遠的親密助手郭威,又搶了劉知遠兒子的皇位,並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這也就是北方所謂的五代。

    五代說完,我們再來說一說十國。所謂十國,主要就是江南七省割據,他們分別是:四川的蜀國;湖北的荊國;湖南的楚國;江蘇的吳國;浙江的越國;福建的閩國;廣東的漢國。這些國家其實很好記,因為這些國家的國號,基本與這些省的簡稱相似。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是七省割據,為什麼會有十國。那是因為王建在四川的前蜀國,被唐莊宗李存勖滅掉後,讓孟知祥當西川節度使,後來孟祥再度讓四川獨立,又重建後蜀國。這兩個蜀國的皇帝,一個是王氏,一個是孟氏,史稱前蜀後蜀,通常來說算兩個國家。

    同時,江蘇楊行密的吳國,後來被徐知誥(李煜的爺爺,稱帝后恢復李姓,改名為昪)篡權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這樣一來,南方就有九個國家。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於979年滅北漢,十國就此結束。

  • 5 # JACK譚

    五代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

  • 6 # 圍爐煮酒話春秋

    907年唐朝滅亡之後,中國開始進入大分裂狀態,中原地區先後建立了五個朝代,他們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後梁的建立者是朱溫,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滅了後梁建立後唐,後唐存五代,但是因為石敬瑭“認爹”,將契丹進入中原,石敬瑭得以滅掉後唐建立後晉,其代價就是幽雲十六州被契丹割據。只不過石敬瑭是引狼入室,契丹在站住腳跟後,反手就滅了後晉。在後晉滅亡的同時,劉知遠趁機建立後漢,後來,後漢權臣郭威篡漢建立後周,郭威死後傳位給柴榮,再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自不必多說了。

    中原有五代,在中原之外的地方還有十國,他們分別是:南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馬楚、南唐、北漢。具體說來,就是江南地區的南吳、南唐、吳越和閩國;湖廣地區則是荊南、南楚和南漢;兩川則有前蜀和後蜀;而十國中唯一的北方國家則是北漢。

    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歷經太祖和太宗兩代掃滅群雄,中國基本得到統一,後漢是最後一個被消滅的國家。但是對於被石敬瑭出賣的幽雲十六州,卻是宋朝人心中永遠的痛。宋太宗曾今為此付出過努力,但也是險些喪命。也正是因為幽雲十六州的喪失,宋朝在長達一百六十多年的時間裡苦不堪言,直到““澶淵之盟”的簽訂,宋朝才度過了一段相對安穩的日子。後來南宋的滅亡,也與幽雲十六州有莫大的關係。

  • 7 # 老墨流塵

    五代十國這一階段的歷史是自唐朝滅亡開始,至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而結束。

    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十國:南吳、吳越、前蜀、後蜀、閩、南漢、南平、馬楚、南唐、北漢。這一階段比較出名的人物有我們熟悉的南唐後主李煜,相信大家對他的詞都不陌生。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8 # 人生如詩14

    五代(公元907-960年)有時也稱為五代十國,一般認為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梁、唐、晉、漢、週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同時,在這五朝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和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這十幾個政權統稱“十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

  • 9 # 陳參

    唐朝末年,皇權衰敗,各地藩鎮盛極,再加上民眾不堪重負難以維生,紛紛舉起反抗大旗,唐朝實際上已名存實亡了。從公元907年降將朱溫廢去唐哀帝自立,到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中國南北各地共產生了十五個朝代或政權,史稱五代十國。

    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十國:吳,前蜀,後蜀,吳越,閩,南漢,北漢,楚,南平(荊南),南唐。

    後梁共傳三代,公元907年——公元923年

    梁太祖朱溫,公元907——公元912年,年號:開平(公元907——910年),

    乾化(公元911——公元912年)。

    朱友珪,公元912年——公元913年。

    末帝朱友貞,公元913年——公元923年,

    年號:

    貞明,公元913——92O年

    龍德,公元921.——923年

    後唐共傳四代:公元923——公元936年

    莊宗李存勖,公元923——926年,

    年號:同光,公元923——926年。

    明宗李嗣源,公元926——933年

    年號:

    天成,公元926——929年

    長興,公元930——933年。

    閔帝李從厚,公元933——934年

    年號:應順

    末帝李從柯,公元934——936年

    年號:清泰。

    後晉共傳兩代:公元936——947年

    高祖石敬塘,公元936——942年,年號:天福

    出帝石重貴,公元942——947年,年號:開運

    後漢共傳兩代:公元947——950年

    高祖劉知遠,公元947——948年

    年號:天福公元947年二月——十二月

    乾佑,公元948年一月

    隱帝劉承佑,公元948——950年

    年號:乾佑,公元948——950年

    後周共傳三代:公元951——960年

    太祖郭威,公元951——954年

    年號:

    廣順公元951——953年

    顯德公元954年

    世宗柴榮,公元954——959年

    年號:顯德

    恭帝柴宗訓,公元959——96○年

    年號:顯德。

    十國:

    南吳,共傳四代公元902——938年

    太祖楊行密,公元902——905年

    烈祖楊渥,公元905——908年

    高祖楊渭,公元908——920年,年號:武義

    睿帝楊溥,公元92○——938年

    年號:

    順義,公元92O——926年

    乾貞,公元927——928年

    大和,公元929——934年

    天祚,公元935——937年

    南唐共傳三代,公元937——975年

    烈祖李昇,公元937——943年,年號:升元

    元宗李璟,公元943——961年

    年號:

    保大,公元943——957年

    交泰,公元958——961年

    後主李煜,公元961——975年,年號採用宋太祖年號

    吳越共傳五代,公元907——978年

    武肅王錢繆,公元907——932年,

    年號:

    天寶公元9O8——912年

    文穆王錢元瓘,公元932——941年

    忠獻王錢弘佐,公元941——947年

    忠懿王錢弘俶,公元948——978年

    南漢共傳四代,公元917——971年

    高祖劉龑,公元917——941年,

    年號:

    乾亨,公元917——925年

    白龍,公元926——928年

    大有,公元928——941年

    中宗劉晟,公元943——958年

    年號:

    應乾公元941——943年

    乾和公元943——958年

    後主劉鋹,公元958——971年,

    年號大寶。

    北漢共傳四代,公元951.——979年

    世祖劉崇,公元951——954年

    年號:乾佑

    睿宗劉鈞,公元954——968年

    年號:天會

    少平帝劉繼恩,公元968年

    年號:天會

    英武帝劉繼元,公元968——979年

    年號:廣運公元969——979年

    南平共傳五代,公元924——963年

    武信王高季興,公元924——928年

    文獻王高從誨,公元928——948年

    貞懿王高保融,公元948——960年

    貞安王高保勖,公元960——962年

    德仁王高繼衝,公元962——963年

    前蜀共傳兩代,公元907——925年

    高祖王建,公元907——918年

    年號:

    天覆公元903——907年

    武成公元9O8——91O年

    永平公元911——915年

    通正公元916年

    天漢公元917年

    光天公元918年

    後主王衍,公元918——925年

    年號

    乾德公元919——924年

    鹹康公元925年

    後蜀共傳兩代,公元934——965年

    高祖孟知祥,公元934年,年號明德

    後主孟昶,公元934——965年

    年號廣正公元935——965年

    楚共傳六代,公元927——951年

    武穆王馬殷,公元927——930年

    衡陽王馬希聲,公元930——932年

    文昭王馬希範,公元932——947年

    廢王馬希廣,公元947——95O年

    恭孝王馬希萼,公元950——951年

    後主馬希崇,公元951年

    閔共傳六代,公元909——945年

    太祖王審知,公元909——925年

    年號:參見後梁年號,開元,乾化,貞明,龍德,同光

    惠宗王延翰,公元925——926年

    年號:天成

    太宗王延鈞,公元926——935年

    年號:

    天成公元926——929年

    長興公元930——933年

    龍啟公元933——934年

    永和公元935年。

  • 10 # 史海聽雷

    五代十國(五代:907年-960年,十國:907年-979年),一般是指是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依次為 梁、 唐、 晉、 漢、 週五個朝代,史稱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與 後周,這是五個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權。十國是指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幾個割據政權。史學家為了方便記憶,便整理了個好記的說法: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

    “五代”更偏向於這五個位於中原的王朝,正統史學家們一般稱五代為中央王朝,十國為割據政權。

    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其中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這五國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五代為宗主國,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建立 後梁,這是 五代十國的開始。公元923年,盤踞 太原的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滅後梁, 後唐建國。 後唐之後的五代君王均出自 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 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發生內亂後,被石敬瑭引 契丹軍攻滅, 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 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 遼朝。同時劉知遠在太原建立後漢,收復中原。郭威篡後漢建後周,後周世宗柴榮苦心經營,使後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 柴榮在北伐燕雲十六州時不幸病亡。後周隨後被趙匡胤所篡,建立 北宋,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地區初期以 吳國最強,而後被李昪篡位,建國 南唐,其次有吳越國與閩國等。湖廣則被 荊南、南楚與 南漢等佔據。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最後敗於後周。蜀地有 前蜀、 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然而耽於安樂,最後亡於中原。 北漢是十國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國,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祟所建。趙匡胤建立 宋朝(史稱 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群雄,最後於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 十國結束。

    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況,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 契丹南侵的機會, 遼朝得以建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的重要時期,其間 定難軍(後來的 西夏)逐漸獨立,而靜海軍(交趾,後來的 越南)自此永久脫離中國。五代疆土則以後梁最小,後唐最大。而十國的疆土則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五代十國時期收養假子之多已經遠遠超出了傳宗接代之需,絕大多數收養者都有親生兒子,此為五代假子現象特殊之一。 一般情況下,被收養者應該是無依無靠的孤兒。然而五代時被收養者大多為驍勇善戰之士,還有的具有一定社會地位,並不存在生存之虞,這是特殊現象之二。 故而歐陽修說:“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將相。”五代假子現象,多是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組成同盟,攫取利益。

    李克用在鎮壓黃巢起義軍及和朱溫爭戰中大顯身手,主要是他的沙陀騎兵是當時著名的戰鬥力強大的部隊。而在沙陀軍中,最精銳的是李克用的“鴉軍”和“義兒軍”。 “鴉軍”是李克用精心挑選的沙陀騎兵組成的親兵,史載:“克用軍至,賊憚之,曰:‘鴉軍至矣,當避其鋒。’克用軍皆衣黑,故謂之鴉軍。” “義兒軍”則是李克用義子組成的部隊,人數不多戰鬥力極強,著名的“十三太保”除了李存勖外,都出自“義兒軍”。 十三太保有以下十三人: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進、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審、十太保李存賢、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

    五代十國時期,各個國家經常出現義子、養子、兒子、權臣篡位的時期發生!徐溫篡楊行密的南吳,郭威篡劉知遠的後漢,石敬瑭篡李嗣源的後唐!當然了,最著名的當屬陳橋兵變後的趙匡胤篡郭威的後周!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動盪時期,有名字而且史書上有過記載的戰役有二三十場之多,如潞州、牙潭、魏州等,再加上平時的小打小鬧,誇張點講天天都是戰爭!

    五代十國中的南楚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十國之一、歷史上僅有一個的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而且透過一系列戰爭消滅了湖南境內所有的割據勢力、實現了湖南的統一。

    五代十國這個動盪的時代,暴君非常的多,最殘忍的當屬後梁太祖朱溫。朱溫殺唐宦官700多人,先後殺唐昭宗、昭宣帝二帝,天祐二年(905年)二月,又殺李裕等昭宗九子於九曲池。六月,殺裴樞、獨孤損等朝臣30餘人,投屍於滑州(今滑縣東)白馬驛附近的黃河,說是要讓這些自詡為“清流”的官員成為“濁流”。對部下、戰俘、士人均濫殺成性。朱溫用法嚴峻殘酷,戰場上將校戰死,所部士兵生還即全部斬首,叫做“跋隊斬”。而五代十國中最仁慈的皇帝當屬南唐後主李煜,李煜除了喜歡吟詩作對,還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

    中國歷史最無恥,最沒有脊樑的皇帝並沒有出現在清朝,而是五代十國的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石敬瑭為取悅契丹人,不僅僅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還認比他小11歲的契丹王稱之為父親!並且將自己的妻子獻給遼王,導致直至宋朝,中原王朝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直至清朝,才將內蒙全境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廣州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兩次作為都城,一次是秦朝末年的南越,另一個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史學家稱之為“小南強”!當時的南漢佔領廣西的一半,西江以南、包括整個海南島!之後南漢南征北戰,先後攻佔桂州、柳州等十二州整個廣西!南下攻打如今的越南,佔領越南大半領土和部分寮國領土等!

    五代十國一個大動盪時代,也是英雄輩出的朝代!而最大的英雄就是李存孝,是唐朝皇族後代,因為武藝超群,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以當時的敵國稱他: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這裡的項就是楚霸王項羽,而李就是指的李存孝!李存孝曾率領十八騎攻克長安!500精騎攻克10萬大軍!

    五代十國中,存活時間最長的割據勢力當屬播州楊氏,萬曆三大三徵的最後一次征討就是大的這裡,!這處割據勢力自從在唐禧乾符二年擊敗了南詔國,就取代了播州羅氏在這裡的割據勢力,一直到了明朝萬曆二十八年!被萬曆皇帝派兵攻佔,這處割據時間達800年,可以說是五代十國中割據時間最長的朝代! 五代十國中的十個割據勢力,除了北漢在北方以外,其他的國家都在南方。

    五代十國時期,三天兩頭演繹背主自立,殺父弒兄,爭權奪利,驕奢淫逸,奴顏婢膝,養子橫行,人倫慘案,狼行狗性。 是一個黑暗時期,沒有什麼進步和發展,最重要的是這段歷史嚴重違背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還有朱溫因為亂搞男女關係被兒子所殺、李存勖復國不久就被首席大將乾哥哥背叛最後還被伶人弒殺、李嗣源被兒子搞政變活活嚇死,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由於戰亂結束後當政者對這段歷史的刻意迴避 、民族認同感不高、供後人學習意義不大 、元朝和滿清對此事的隱瞞以及歷史貢獻較小等原因,相比其它朝代,大多不為後人所知。另外,戰爭和頻繁的政權更迭也導致了大量文獻的遺失以及科技與文明的衰敗。尤其是在文化方面,造成給後人留下的歷史記載少了更多。

    但五代十國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因為持續了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不僅造成了連年混戰、民不聊生的局面,而且也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力量。有鑑於此,身為後周禁軍統帥,依靠軍事政變登上皇位的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後,開始了對軍人的壓制,改變唐朝尚武的風氣,極力抑制軍隊,不讓他們在國家政治中佔據重要地位。大家熟知南宋趙構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了岳飛,其實真正的罪魁禍首並不是秦檜,而是宋朝既定的抑制軍人政策。過度壓制軍隊造成了國家積弱不振,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同吋,逐漸喪失盛唐雄渾尚武、文化兼收幷蓄、政治開明包容的風氣,造成開拓進取的意志越來越衰退,一步步地走向封閉,繼而沉淪。中國對於外界越來越不關心,失去外來的養分,內部的專制便日益加強,最後出現了明清時代政治獨裁、文化專制的古代末期王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如花似玉”寫一首藏頭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