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孑曰道法自然

    《道德經》中任何一句都是經點,就看你會不會用,用字是關鍵,《和大怨,必有餘怨》也一樣,用在哪裡就在哪裡,就象X、y一樣,你得數是什麼它就是什麼數,比如我們這個地球上現在還沒有世界大戰,可是區域性戰爭還是有的,;還有我們的身體大病沒有,感冒還是有的!,

  • 2 # 裘承信微讀道德經

    《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句讀】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註釋】

    怨:怨恨,黑暗。

    契:契約:

    德:規則。

    徹:本心,秉性,本能。

    【句解】

    原文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

    意譯

    怨,怨恨。怨恨就算是和解了,也不可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怎麼可以稱之為是善良的呢?

    原文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意譯

    契,契約。因此,聖人(善)手裡拿著契約的左聯,把右聯給欠錢的人,而且永不追討。

    原文

    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意譯

    德,規律規則,徹,徹底。因此。善在釋放恩典的時候,如果已經規律規則的,那就按照規則釋放恩典,如果,還沒有規則的,善就按照自己的本性釋放恩典。

    原文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意譯

    常,規律,善人,指公正遵守規則的人。天道是客觀的規律是沒有親人的,所有的恩典都已經預備好了在規律規則裡,只要是遵守規則的人都會得到天道的恩典。

    《道德經》老子說以哲學的思想,用文學的語言,科學的態度寫出來的一部偉大的著作,描寫的是宇宙的起源,自然的規律,以及未來的生命。其中心內容是真、善、美,其中真是“獨立而不改”的真理,善是“周行而把殆”道能量,美是生生不息的生命。

    “善”是《道德經》的核心,善的本質是能量,因為能量遵守真理的規則,放棄自己無所不能的能力,所以,宇宙的能量被稱之為“善”。“善”大部分作名詞解讀,又被稱之為聖人。“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老子是以人們都是輕而易舉都知道的破鏡難圓的事實,來反襯“道”是怎麼樣處理天地的事情,跟人類是一點關係都是沒有,希望大家不要自作多情。《道德經》描述是宇宙創造的事,人類只不過是作為例子被舉證而已。

  • 3 # 1180八一廣場

    和大怨,用民間通俗的老百姓語言語言解釋就是:和稀泥。

    那麼和稀泥能真正解決問題嗎?網友們請根據各自實際經歷仔細掂量。

  • 4 # 真一道子

    此言語出《道德經》第七十九章,講的是有德之士與無德之人處世的心態與作為。

    世人因為私心過重,喜歡爭強好勝,所以常常為某些不如意的事情而發生爭執,甚至彼此結下仇怨,懷恨在心。像這種事情,都是因為雙方自負心甚強,才產生如此的結果。因此,縱然是有人出面調解,希望彼此能了結恩怨,可是雙方仍然會有些不愉快的心情隱藏心中,還是難以徹底化解的,所以這種和解,只是勉強的和解而已,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然而,有德之士的聖人,他的心虛靜恬淡,淡泊名利,不為天下先,不與世人紛爭計較,為而不爭。若是有恩於世人,也不掛在心懷,就好像是放款的官員,儘管發出款項,亦沒有捨不得的念頭,亦沒有回報的思想,這樣的作為怎麼會產生爭執,結下怨恨呢。

    所以,像這樣有德之士聖賢的品行,應該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這樣的德性是令人欽佩的,因為天道無親,它養育萬物是不分親疏貴賤的,同樣的施予恩惠。因此,世人應該學習天地聖賢的德性,然後你就是上天的知己,跟天地聖賢一樣擁有一顆大公無私的心,世界自然和平。

  • 5 # 馬非白馬778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等造成別人對你有很大怨恨的時候,再去調和,必然會留有餘恨。這樣做是不能調解好矛盾的。因此聖人只是手持證據,用事實說話,並不苛責於人,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怨恨。所以說有道德的人講證據,無道德的人講道理(非要說個明白)。自然之道雖沒有偏私,但卻常常與人為善。

  • 6 # 彭翔原創短影片

    《道德經》: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調和了深仇大恨,必定還留有餘怨,這怎能算是妥善的解決辦法呢?因此,聖人掌管著借據的存根,卻不去向人索取償還。有德之人如同掌管借據的人一樣寬而不取,無德之人如同掌管稅收的人一樣苛求索取。自然的規律對誰都不偏愛,總是伴隨著有德之人。

    雖然我們不是聖人,無法做到絲毫不與他人產生矛盾。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仇恨是多麼地傷人傷己啊!

    年少時期,我與很多同學和朋友產生了嚴重矛盾。這樣的矛盾不僅深深地傷害了他們,也深深地傷害了我自己。這樣的傷害停留在我們的記憶裡和內心裡很多年,無法釋懷。如今,有的矛盾或仇恨已經徹底消除,有的矛盾或仇恨仍然無法消除。

    仇恨的折磨,使我深刻地體會到,世界上最可悲、可憐的事情,大概就是沉浸在仇恨裡吧。所以,我為什麼要去仇恨他人呢!

    因為這樣的幡然悔悟,所以,我逐漸去找回那些被我傷害的人們,去面對那些隔閡許多年、沒有勇氣再與他們見面的人們。每當彼此雙方埋藏在心裡多年、無法釋懷的心理折磨被消除,是多麼令人快樂、令人豁達的事情啊!

    我曾經在一個朋友的家庭裡生活,並深愛著這個家庭,但是我遠離這個家庭已經很多年。因為我曾經沉重地傷害這家人的內心,至今仍然無法消除彼此的傷痛。所以,許多年來,我一直生活在懷念、思念、隔閡的矛盾折磨裡。

  • 7 # 新風堂堂主

    先從你的問題字面做理解。

    “怨”,可以理解為糾紛,也可以理解為問題,就看你把這句話用在什麼情況下去講嘍!

    問題一代傳給一代?這個問題是啥意思呢?父債子償嗎?有些東西是可以遺傳的啊,如果你說的問題是遺傳性問題,或者家族興衰什麼的。有些東西是會延續下去,甚至在現實生活中,壞的問題比好的習慣更容易一代一代傳下去。

    再去看《道德經》中的這句話。

    就我的理解,整章所要表達的意思,應該更多的是以下幾點:

    1,人世間不存在完美。現實中有人標榜自己是“完美主義者”,其實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苛刻,甚至刻薄;再怎麼努力,總有那麼點小缺憾;

    2,不要去求全責備。沒有圓滿這一說的,就算有,也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事情,不圓滿是常態。所以我們必須接受這個現實;

    3,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守住大的原則,就可以了,不要過分的去責備別人或者整個社會。有個笑話,說在春天,有人穿棉衣,有人穿短袖,當兩個人迎面走過之後,彼此肯定會在心中送給對方一個“SB”。哈哈。

    但是,這裡也有另外的一層意思,作別老好人。道家的學說,千萬不能一個思想看,得理解陰陽隨時互換的概念。如果你說不要求全責備,那我誰也不得罪,看著啥都好,行不行啊?不行,肯定不行。隨波逐流和順其自然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4,做個好人,多做善事。老天爺不會保佑任何人,也不會加害任何人。但是天道輪迴,因果報應還是有的,畢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嘛!

  • 8 # 陳廣逵

    這是《道德經》第七十九章中的話。我將王弼本第六十三章沒有著落的“報怨以德”移入本章。此中的“怨”“大怨”不指糾紛,指的是問題。它有傳承的可能,如果持續“司徹”;也可能不傳承,“執左契不責於人”。下面透過對全章的解析,進一步回答。

    [原文]

    [通釋]

    和解大的怨恨,心裡一定還會記著怨恨,用感化來回報怨恨,怎麼能算好!所以聖人握有討債的契約也不向人索取欠債。有循道而行品質的人掌握著契約,沒有循道而行品質的人就依靠苛捐雜稅——天道對誰也不偏愛,它總是幫助遵循它的好人。

    [註釋]

    ①和大怨,必有餘怨:和解大的怨恨,心裡一定還記著怨恨。和,和解。餘怨,殘留的怨恨。

    ②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用感化來回報怨恨,怎麼能算好。“報怨以德”這個短語王弼本在六十三章,據對應意義挪至此。報,回報。以德,用感化、退讓、忍辱負重的態度。以,用……來。安,怎麼。可以,能。為善,算最好。為,算做,算是。善,好的品質,好的方式。

    ③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所以聖人握有討債的契約也不向人索取欠債。左契,收債的憑據,契約左邊的一半。古代借債時,在木板上寫清借債內容,然後一分為二,債權人儲存左邊的一半,負債人儲存右邊的一半。責,討債。《說文》:“責,求也。”於,向。

    ④有德司契,無德司徹:有循道而行品質的人掌握著契約,沒有循道而行品質的人就依靠苛捐雜稅。司徹,主管稅收,這裡是主要依靠稅收的意思。司,主管。參見七十四章註釋④。徹,治稅之法。《孟子·滕文公》:“周人百畝而徹。”周代初以“什一”稅,即收取“十分之一”的稅,後來由於統治者無限度的需求,出現過高於“什一”的稅收。

    ⑤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對誰也不偏愛,它總是幫助遵循它的好人。“常與善人”有版本作“恆與善人”。 與,音yù,贊助,幫助。善人,即上文的“有德”者,有循道而行品質的人。

    [意義歸納]

    本章主張循道而行,執左契而不責於人,不結怨,間接地奉勸統治者不要熱衷於“司徹”。

    [考辨]

    “報怨以德”這個短語,王弼本在第六十三章,而在郭店楚竹簡這一章內容無“報怨以德”,“大小多少”也不全,後面直接就是“多易必多難”。從這一點看,將“報怨以德”從第六十三章摘出不存在什麼問題(參見該章的[解讀與點評]),加在這裡又不矛盾:既與老子一貫思想吻合,也與前後文吻合。“報怨以德”是“和大怨”的一種形式,“報怨以德”是積德行善的一種表現,是“德善”(以善為德)的一種表現,但並不是德的至善之舉。

    [解讀與點評]

    “和大怨,必有餘怨”,什麼是“大怨”?這裡沒說,後文的“無德司徹”大概就是大怨的根源。為什麼“和大怨,必有餘怨”?王弼點評說:“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和之,其傷不復,故有餘怨也。”——王弼此說正合“報怨以德,必有餘怨”之理。

    為什麼“有餘怨”?“天道”施之未盡,怨未盡洩。“天道”不以“和大怨”者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傷痕猶在,其傷雖復,其痕猶存。餘怨是舊傷疤,很容易復發。和解大的怨恨之後,沒有新的摩擦還可以,一旦出現新的摩擦,很容易勾起舊怨,新仇舊恨疊加還好嗎? “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以德回報怨恨的態度怎麼能算作善?

    《道德經》中的“德”是循道之德。既然“報怨以德”不算作上善之舉,什麼是上善之舉呢?上善之舉是積德不結怨。 所以聖人握有討債的契約也不向人索取欠債。有道德的人掌握著契約,沒道德的人就依靠苛捐雜稅。 “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就是“有德”之舉,無德者“司徹”是怨之產生的根源。此“有德”與“無德”之“德”正是循道之德。 “司契”與“司徹”的本質區別在是否“責於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手裡握著欠帳的契約就是不收債,聖人居於很有利的地位,但他不為難別人,這樣就根本不會與人結怨了。“執左契不責於人”,正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表現。

    在此我想到了《戰國策·齊策四》中有一個《馮諼客孟嘗君》的故事。馮諼(Xuān)替孟嘗君去收債,當著欠債人的面把“左契”都燒了,他回覆孟嘗君說:“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險,你孟嘗君只有一處安身之所,是不能高枕無憂的。我替你買來了民心,這就是一“窟”,從此你可以“高枕無憂”了。這就是“狡兔三窟”的典故。

    “司契”,掌握著討債的憑據而不用;“司徹”,憑藉著收稅的權力不停地搜刮。“司契”“司徹”只是舉例,只是比方,實際內容更寬泛。“司契”是本來有債而不討,“司徹”是設計名目強要。民本來就“飢”、就“怨”,還強行“司徹”,就會結成“大怨”。 天道對誰都不偏愛,它只是幫助有道德的好人。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不偏向誰,誰循道而行,天道就贊助誰。“天道無親”與“天地不仁”的道理是一樣的。此“無親”是“無遠近”“無親疏”,也就是“不偏愛”,儘管“天道無親”,但它厚愛遵循它的“善人”。“與”是“贊助”的意思。“司徹”者不善,必結怨。而“司契”者善,所以不結怨,天道贊助的正是“司契”者,所以他“可以有國”且“可以長久”(第五十九章)。

    由本章的“天道”看,“天道”並非純自然之道,它包含人文之道的因素,此因果報應與“善惡”有關,此“道”之含義不是“規律”一詞能涵蓋的,據此分析“因果報應”並非宿命論,而是自然規律,是客觀規律,是作用與反作用的規律。

    本章有成語“報怨以德”“天道無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 9 # 大道齊元

    看了所有解答,感覺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和大怨,必有餘怨”出自《道德經》第79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道德經》幾乎每一章,都在闡述老子的核心思想——無為,本章也不例外。“無為”的含義非常豐富,本章所指的“無為”,意為“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和大怨,必有餘怨”,類似於民間所說的破鏡不能重圓。感情的傷痕,是最難癒合的。那最好的辦法是什麼?當然是不結怨,因此,“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聖人是有德之人,“有德司契”。契,就是券契,欠款的憑證。

    “無德司徹”,“司徹”正是大怨產生的根源。徹,是西周時期的一種田稅制度。舊注:“什一而稅謂之徹”, 即抽取十分之一的稅。

    司契,手握討債的證據而不用,當然不會有民怨;司徹,憑藉收稅的權力不斷搜刮,不管有錢沒錢,都得交稅,百姓當然容易積怨。

    不過,國家不收稅肯定也是不行的,那怎麼辦呢?只能是儘量少收稅。

    《論語·顏淵》篇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魯哀公問有若:“年成不好,國家用度不足,如何是好?”

    有若說:“為什麼不實行十分之一的稅率呢?”

    哀公說:“十分之二的稅,我都覺得不夠,十分之一怎麼可以?”

    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麼會不夠?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麼會夠?”

    這一篇,有若是在勸導魯哀公少收稅。雖然沒有明說重稅招怨,但道理就是這樣的道理。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借錢,也會有這種現象。你借錢給別人,如果老是向對方討要,八成會傷害到雙方的交情,導致恩變成仇,弄不好甚至會引發嚴重的衝突。所以,如果別人向你借錢,你覺得可借,就要絕對相信他,不要頻繁討要;你覺得不可借,雖然可能照樣會得罪他(小怨),但絕不至於引發嚴重後果(大怨),這也是生活的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88年魚雷直接插入核潛艇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