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房產老J
-
2 # 願一切美好如期而至zz
應該重建,舊樓披上新衣,只是中看不中用,安全隱患多多,比如電線老化,管道腐爛等等…安裝電梯明看是好事,但是造成不和諧的不良影響,一樓本來為方便,忍著潮溼,沒有陽光,高價格的不利因素,在裝上電梯是雪上加霜,一樓能願意嗎?除非六樓跟一樓調換,可是6樓又不高興…本來都好好的,折騰什麼?重建都自願的重新選擇是正道,利大於弊…您說呢?為百姓著想是好事,但是不能買樓像賭博是的呀…專家們慎重考慮哈
-
3 # 7彩彩
以前的老樓房 當初設計並沒有樓梯這部分 現在都過去十多年了再裝上 是不是有違建的嫌疑呢?那位大神科普一下?
-
4 # 使用者2132674372964884
城市發展:最好的是老城市郊區有歷來沒有開發的荒涼地盤,這樣開發減少搬遷培償,少與人群做工作和培償難度,又拓展了整個城區。老城區開發:如果邊遠偏僻一點小城市,建築達百年或幾十年,根據當今人口車輛增多:舊的建築不實應未來再發:這種改造可全面拓展:但還須保護古老歷的重點產物文物:改造以摸擬舊的還原。
-
5 # 使用者9537121312305
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 【相鄰關係】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係。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物權法第八十九條 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
-
6 # 時光62404586
只要有電梯就行,我爸住二樓,年紀大了就不想爬樓梯了,在去世前幾年一直鬧要住一樓,他老人家想出去耍,爬樓又爬不動,天天鬧要住一樓,所以我認為以後老年人比較多,有電梯是最好的,大家都說把樓梯房賣掉買電梯房,都賣賣給誰,誰都知道樓梯房不好賣,就是賣出去了還買得起電梯房嗎?國家應該出臺一個政策給一樓一些補賞,讓他們同意安裝電梯,安裝不了電梯的房子就拆了,必定老年人太多了。
-
7 # 鞅論財經
在舊城微改造和棚戶區重建中的選擇也是一個兩難的事情。一旦拆遷拆遷安置,那麼幾十年下來的鄰里關係就灰飛煙滅,而且市中心的商業便利也會被郊外的出行不便所替代。在微改造(加電梯)中的低樓層戶卻也是成為了奉獻者。而最受人歡迎的原址安置在很多城市根本無法實現,貨幣安置也是越來越少!未來的趨勢還是會在城市微改造中做文章,而社群服務將成為開發商的重要收益來源。
異地安置將會是新生活的開始,對於年輕人很多會樂見其成。可年長者卻是更注重懷舊和便利。無論是電梯改造,還是拆遷安置?都會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拆遷安置
老小區(棚戶區)的安置不同於城中村改造,在房產專案的規劃建設都需要進行收益平衡分析。而老小區的容積率要遠高於城中村的低密度。一個容積率在1.0以內的城中村會成為香餑餑;而當小區的容積率高到2.0,那麼這個小區在沒有特殊性規劃的前提下,很難在拆遷中各方獲利。不僅可能會按照偏遠地域,還可能賠付比例只有1:1.1~1:1.3之間。在低得房率的高層中,原先的小房子補償的面積卻是實在容納不下的一家子,而不得不再出高價錢購買增加的面積。
小區微改造
小區微改造是未來小區提升的一種主導思路,透過對小區的整體規劃和改造,打造成為可以安家立業的未來社群。這應該是大家都是樂於見到的結果。地方的投資將會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提升小區服務專案才可能引入開發商介入。
單單透過更換電梯進行改造的步伐一直是舉步艱難,不太容易大面積推廣。高樓層的住戶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一樓二樓的住戶卻是深受其害,不僅要面臨著房價下滑的可能(相比高樓層的房價上升),還有電梯噪音帶來的影響,以及電梯空間擠佔了公共空間。在沒有達到共贏的電梯改造一定會被小區綜合整治來替代。
總之,可以更換同等區域的更大房產,而且價格也更高,等同於發了一筆小財,那麼大家一定會願意。可這種小區改造不同於城中村低密度改造,要使收支平衡就很難獲得高面積補償,甚至使用面積還可能會更少。在老小區安裝電梯會繼續推薦,但獲益的往往是高樓層住戶,從而得不到廣大住戶的響應。也就是各有利弊,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
-
8 # 吳昊宸294
最好是拆了重建,因為老樓基本都是樓板,結構性不堅固。加裝電梯破壞了原結構,就更不安全了。老舊小區環境都不好,重建是最好的選擇。
-
9 # 我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樣
拆吧!但有些人亂要價或者給多少錢都不拆的還是需要強拆!不講理的還是多,我們這有一棟就差兩戶不同意結果就沒拆成,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八的業主恨死那兩家了
-
10 # 使用者4535025526973正
舊樓安裝電梯,弊病很多!破壞結構,噪音,擋光,電梯井林立,不美觀,電梯口在緩步臺,解決不了輪椅進出。老舊樓本身就是危樓,一但坍塌誰負責?
-
11 # 永樂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太好了太合國情太合民意了。中央英明!群眾擁護!即是政治又是經濟更是民心!望一定高標準規劃設計,拆除重建絕不遷就!免得重複建設。最好不搞加裝電梯之類的事。更不搞改水改電改下水道之類的臨時工程。一步到位三.五十年.不再動。
-
12 # 老房子875
2008年5.12大地震前修的預製板樓,沒有抗震性,應全部拆除,特別是地震高發區,這樣才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
13 # 文文155922718
一般低層樓,多數不適合加裝電梯。一本身這種樓房結構設計上是按沒有電梯設計的。現在加裝。很麻煩!這裡結構安全誰能保證?誰保證電梯超載墜落或者衝頂對樓房不造成嚴重後果?不好說,真的沒譜了!
二,電梯平時維護費,很高。光值班就要365天24小時,要多少人工費。再有配件費也貴。普通業主難出。
三,進口電梯肯定安不起,用中國產的,幾年配件就開壞了。沒人出錢,就沒人修理,幾年電梯就廢了。
四,樓下,樓上矛盾。必然的。一樓,二樓,出電梯費如何跟高層的合理分配。
還有許多事。
儘管能把電梯裝好,但是後面的事後患無窮。主要就是把原來沒有電梯設計的樓,加裝電梯。本身就不靠譜的一件事。
雖然加裝電梯有好處,但是違背客觀。是不是兩廂車都加一節車箱,變成三廂車?實際上根本不能這樣做的。
-
14 # 阿里阿大叔
我家是平房,房屋三層的時候,政府讓我們加層變4層,100%的人同意,但付錢的時候只有80%的人有錢加,一層大概2萬多加上一些修補3萬左右,政府補3000。20%的人補不起,所有人沒得加蓋,電梯也一樣,要維修,要月費吧,有的人老房可能一個月百來塊的的電梯維修費出不起
回覆列表
在城市快速擴充套件的發展趨勢之下,舊城改造成為了每個城市必須經過的一個發展過程。那麼面對這些舊房子,到底是改造還是重造就成了舊改的一個問題。其實,舊城改造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源於房地產行業的迅速發展,讓十幾年前的不少樓盤一下就變成了邊緣化的建築。
舊房子很久嗎?舊改的房子都很老嗎?確實有一部分舊改的房子建了超過20年真的很老了,有的甚至也有30年以上的歷史。但是現在都2020年,2000年以後建的房子對於我們來說應該是比較新的了,不論是格局還是施工工藝應該都是過關的。所以面對這樣的兩類房子,到底是應該加裝電梯改造一番,還是拆了新建高層就成為了很多人的爭論。畢竟對於不少人來說,房屋拆遷已經不是過去那麼有吸引力了,現在的業主大多都是各懷鬼胎,不論是加裝翻修還是重建,都有他們不同的意見。
時代的快速發展在不少城市2000年以後依然有著大量的房子多層上市。但是沒過幾年帶電梯的小洋房就開始逐漸的佔據市場。因此,對於廣大居民而言,這個階段轉換之後多層樓就開始逐漸勢微。再加上過去的購房者慢慢年齡增長,在多層樓里居住就成為了比較麻煩的事情。因此這類房屋的舊改就顯得比較有必要了。
所以說對於年久失修已無維修價值的舊樓可以拆遷重建加以利用。但是對於較新的舊樓完全可以改造提高使用率。市區舊城拆遷後回遷的可能性非常小,對於廣大居民而言搬遷也不是非常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