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不負人不負己

    一句話,新海誠真的太騷了。這是一個多想早戀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劇本。

    第一次看完《天氣之子》,讓我想起了我第一次看完《你的名字》時候的樣子。有一種莫名的情愫縈繞不去。我仔細想了很久,這大概就是我們大部分人在最青春懵懂時的那種悸動。

    那時候男孩子對於女孩子的感情非常純粹,只有最單純的保護欲,而不是現在的模樣。在感情這方面,人可能最不需要的事就是長大。

    例如三人入住酒店大床房的當天夜裡,女主解開浴袍的束帶,我竟然以為女主要在消失之前,把自己獻給男主。

    我是個老色批,我有罪!但我敢說出來,說明對於大部分成年人來說,我的想法是極為平常的。誰反駁,誰心虛!

    《天子之子》的結局比起《你的名字》的結局要簡潔明瞭的多,說明新海誠已經完全不考慮我這種單身狗的心理防線了。

    《天氣之子》力壓新海誠前作《你的名字》

    《天氣之子》沒有任何冗餘的劇情。幾乎每一個片段都是為後面的劇情做鋪墊。使得整個電影在邏輯上沒有一絲不合理的地方。

    《你的名字》其實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的,例如女主宮水三葉在效率立花瀧的身體的時候,我們明顯能看到立花瀧用的是蘋果手機。

    我就想問,你用蘋果手機都不看時間日期的嗎?男主的時間比女主晚三年,女主竟然一點都沒意識到?還跑去東京找男主。男主怎麼可能對她有印象?

    而《天氣之子》不同;

    剛開始我不明白,為什麼新海誠能夠把15歲的女主應聘風俗店的事,表現的如此平淡自然。看到那個片段,我甚至有點懵。我也跟男主想的一樣,以為女主是被那些人脅迫之類的。

    看到後來我才知道,女主的母親在去年去世了,而僅有15歲,初三的她,她是不能夠打工的,所以她虛報自己的年紀在餐飲店工作。至於後來為什麼被開除,應該就是這件事被洩露了。

    可以說男主是拯救了已經快要失足的女主!

    日子還要過,但沒錢是不行的。女主聽從了男主的建議,用自己可以控制天氣的能力去掙錢。這段時間裡,女主不僅用自己的能力掙到了錢,同時也因幫助了別人內心有了一種成就感。

    女主發現了自己開始慢慢變透明的事實,於是女主也準備放棄使用能力。但隨著警察對男主的追蹤,甚至想要拆散自己和弟弟,女主在和男主私奔的過程中,用掉了自己最後一次能力。

    量變引起質變,女主在終於當天晚上就消失了,一切都非常符合邏輯。

    新海誠對於這種奇幻、愛情型別的影片的把握真的是絕了。

    女主消失後,城市也迎來了晴天。但男主和女主的弟弟怎麼可能接受這種結果。所有人都不相信男主所說的,是女主的消失才換來了晴天。

    男主在想要追回女主的時候,路人是如何評價男主的奮力奔跑的?是:噁心。

    這種為世俗眼光所不容的感覺,是不是也好像我們對於早戀這種行為的看法?我覺得這是一種影射!

    最終雨下了三年,男女主各自等了三年。然後這個故事可就不是早戀了。不管是《天氣之子》還是《你的名字》的結局。男女主最終的相遇都是長大以後,可見新海誠雖然喜歡那種青春悸動的美好,但是壓根就不提倡早戀。

    我想兩部電影的結局都是一個不提倡早戀的小彩蛋,保護好年少的朦朧感覺,其他事則是以後再說。

    有人說《天氣之子》的內涵不如《你的名字》,我認為恰恰相反。

    《你的名字》:拯救個世界,順便談個戀愛。

    《天子之子》:為了談戀愛,世界都不要了。

    現在你覺得這兩部電影,那個內涵更高呢?

  • 2 # 海邊生活記

    結局是陽菜選擇犧牲自己,換來世界的天晴。但帆高做了和陽菜相反的選擇,在帆高一意孤行的努力下,他救出了陽菜,把她帶回了人類世界。但造成的後果就是東京的雨水氾濫,在短短的三年裡東京一大半都被雨水淹沒了。求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途銳和寶馬X5相比有哪些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