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蟈蟈的文史原創

    實際上,從明朝開始,在古老的中國大地上就開始發生了大規模的遷徙活動,這其中除了政府主導的除外,民間自發遷徙也非常的普遍,直至清朝,不論從遷徙的數量規模,還是遷徙的頻率,以及遷徙的方向都呈現出爆發式的狀態。

    由於晴初透過康雍乾三朝的恢復發展,到乾隆時期人口突破三億大關。但是封建經濟的發展不能適應人口的急劇增長,於是出現了人地矛盾,大量內地的貧民迫於生活壓力,開始“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和“下南洋”,形成了近代四股大的移民浪潮。

    從表面上看,人口遷徙都是人們為了掙得一口飯吃,但實際上人口的大遷徙,反映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矛盾的變化,這些是封建王朝自身所解決不了的問題。從這三大遷徙來看,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

    【1】封建地主經濟解決不了貧民與土地的問題。

    土地是平民生存的基礎,沒有土地自然是生存艱難,而封建地主經濟的特點就是封建地主佔據著最廣大的土地,而普通百姓只佔有非常少量的土地,而這些土地是不足以他們養家活口的,於是在貧民租種地主土地的過程中,受到地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導致他們依舊無法生存,為了生存,他們只能採取最不願意走的路,那就是遷徙。

    【2】戰亂始終是遷徙的一個推動力。

    尤其在清朝的中後期,清政府閉關鎖國,不放眼看世界,導致故步自封,封建政治體制已經完全不適應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大清由繁榮轉變為沒落,勉強維持著自己的統治。而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看到了中國潛在的發展市場,紛紛對中國採取了侵略態度,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甲午海戰等等,連綿不斷的戰爭和被侵略,平民百姓深受其害,為了躲避戰爭的迫害,很多人採取了遷徙的方法,舉家到另外一個相比較安穩的地方生存,於是很多人選擇了“下南洋”,到東南亞一帶謀生存。

    【3】封建商品經濟發展成為大量移民的遷入之地。

    雖然封建王朝始終壓制商品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社會進步,以及外來的影響,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具有區域特色的商業文化和商人,而這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徽商、蘇商、晉商等等,而他們所聚集的地方,也成為大量移民尋求生存之地。如走西口。

    1. 走西口。主力是山西移民,當然也包括陝西。因為山西北部土地貧瘠,自然災害頻繁,生存環境十分惡劣,這迫使晉北的很多人為了生存到外謀生,於是以晉北百姓為主力的移民大軍湧入了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這些移民到這裡紮根生存,做生意,同時將晉文化也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大大改變了內蒙古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

    2. 闖關東。19世紀,黃河下游連年遭災,百姓破產沒有生存的能力,而且隨著清政府的沒落,官員腐敗,外敵入侵,中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此時的東北地區,清政府仍然禁止流民遷入處於封閉狀態,但是那裡大片的土地,地廣人稀,讓關內的人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於是雖然清政府不允許,也阻擋不了民間自發的遷徙。在闖關東的大軍中,包括來自山東、河北、山西、河南、皖北、蘇北等地區,其中山東人佔比最大。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大約佔全部闖關東人口的一半。全國解放後,統計的闖關東後留下的山東人數達到700多萬人,約佔當時東北總人口的17%。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

    3.下南洋。南洋包括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緬甸等地區。在下南洋的流民浪潮中,來自全國大部分省份,但福建、廣東人佔據大多數,達到95%以上。從明末到清末,國內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在福建、廣東一帶慌亂貧窮,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極度困難。而且他們距離南洋相比較內地來說十分方便。而且此時的南洋被英國、荷蘭等殖民者統治,正處於快速開發的過程中,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很大,正好為福建、廣東人的遷徙提供了生存的需要。

  • 2 # 珍惜友愛

    出使西域,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離洪洞,上大庫倫,湖廣填四川,入西藏,建新疆,守邊疆。開墾北大荒,開發深圳和珠海,築三峽大壩,等等,不同的時代產生了大量移民,促進了當地發展,擴大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鞏固了中國的地盤。

  • 3 # 小鵬友學習

    闖關東多為山東河北等地區,路線為陸路山海關出關和海陸登州坐船。主要原因是因為災荒。主要階段是明末與清末,多靠出苦力淘金挖參等積累資金,而後置地發家,以農業為主。

    走西口多為山西地區,路線為長城沿線各個口隘。主要原因是土地貧瘠,為邊軍和蒙古諸部販運鹽鐵布匹及軍馬牲畜。主要發家階段是因明末與滿清走私,滿清入關後對其大有扶持,後逐漸開設錢莊,為中國早期銀行雛形,以金融業為主。

    下南洋多為福建廣東海南等東南沿海地區為主,路線為乘船至菲律賓印尼等地。主要原因多為地區動亂、發展貿易和個人闖蕩。主要階段自明初始,至民國,局勢動盪時期人數多些,早期富人開設商鋪、開展貿易,貧苦人家出苦力做幫傭,後期多發展為工廠、農莊乃至貿易公司、船運公司,並長期反哺中國大陸,推動工商業發展,輸送先進文化,長期為大陸發展的策源地,以工商業為主。

  • 4 # 漁耕樵讀

    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五者並稱中國歷史上五大移民潮。中國曆來是農業社會,人民也奉守安土重遷的心理,普通人能緊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大多數不願意遷徙,可以想象當時人們生活困苦到什麼樣了,人們才會選擇背井離鄉。何況有些還是冒著禁令,只為尋找一個出路。

    走西口

    走西口發生時間較早,因為自古以來山西就是靠近邊關,兵荒不斷,再加上土地貧瘠,民不聊生在我們想來只是一個輕飄飄的詞語,但是真正生活在那時候的人們才能體會到它的沉重。西口主要是指山西殺虎口,陝西谷口,河北獨石口,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走西口主要是是晉北,陝北,冀北三個地區人。

    以前山西有歌謠:“歡歡喜喜汾河灣,湊湊胡胡晉,哭哭啼啼呂梁山,死也不過雁門關”。但是那是在兵災時期,殺虎口原名“殺胡口”,後來被清朝勒令改名為殺虎口。那裡本來就是和胡人廝殺的地方,可以想見環境的惡略。但是即便如此,在自然災害時能出走謀生路人們當然不能等著餓死。

    清末時期有諺語:“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而在忻州、雁北更加不堪,致使大批百姓流離失所。於是人們便把目光投向了草原,當時流傳著:“雁門關上雁難飛,歸化城中元寶堆”。歸化即現在的呼和浩特。有一些人開始移民,有一些人開始做生意,晉商開始發展壯大。

    隨著走西口的流行,當時很多民歌也反映了出來,這些歌曲現在聽來都能令人潸然淚下,這是一個時代心酸史。

    闖關東

    關內關外通常以山海關為界,清朝時期嚴禁漢人前往山海關外,在康熙七年,康熙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以保證龍興之地作為退路。當時出關是違法的,所以用了一個“闖”字。

    清末時期,農民起義大量爆發,外國侵略者入侵等原因,清朝對邊關控制力逐漸減弱。由於黃河下游連年災荒,黃河水氾濫成災,中原戰亂頻發,人們看到關外肥沃的土地,和相對安全的環境,就像快要餓死的人看到了美味佳餚一般,再也顧不上禁令,很多人選擇背井離鄉前往關外,由於前往遼東通常會是過山海關東門,所以叫闖關東。

    闖關東主要是山東,河北,山西,其中以山東人為最多。和走西口不同,山東由於沿海,總是被侵略者瓜分,所以人家山東人不存在和親人分別,因為人家直接全家都搬,有些甚至是整村的遷徙。闖關東的人口大概3700萬,而山東人就佔了1800萬。

    下南洋

    這個不用想,以福建和廣東人為主,他們大約佔了95%以上。從明朝到民國這一段時間,下南洋就一直存在。有些是因為生計所迫,躲避戰亂,有些則是為了做生意。

    而在清末和民國時期達到高潮,因為東南亞淪為了西方人的殖民地,他們為了加大力度開發東南亞,為吸引華工,他們制定很多優惠政策。當時馬來西亞甚至宣佈:給移民免費土地種植,並提供臨時住所,免費提供大米和食鹽一年,派警察保護華人區安全,華人可以永久居留。

    這些優惠條件相比於國內戰亂不斷,能不餓死就是萬幸的地方,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

  • 5 # 歷史公元
    在中國近代史上,一共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運動,分別是“走西口”、“闖關東”、“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

    但是具體的時間,卻並不是清朝末年,而是從明朝開始就已經有了小規模的人口遷徙,清朝末年,甚至是民國時期才發展到了巔峰。

    闖關東

    “關東”指的就是山海關以北的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東三省地區。

    所謂“闖關東”,一個“闖”字就已經顯示出了其中的兇險。確實是生活極度貧困,沒有生路的人,才會想方設法的到山海關外謀生。

    但是清朝一直將關外、東北地區當做是“龍興之地”,甚至是清朝覆滅時的一條退路,不允許進行移民開墾。因此,晚清到民國時期才是最大規模“闖關東”的時期。

    限於當時的交通條件,“闖關東”的人群大部分是山東、河北地區,甚至因此在東北地區產生了很多的“山東村”,保留山東地區的語言、風俗習慣。走西口

    “西口”指的是“口外”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長城以北,內蒙古地區。而山西“殺虎口”則是“走西口”的必經之地。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關外,也就是蒙古草原,一直是遊牧民族的天下,從來沒有漢族農耕文明試圖開發這裡。

    但是清朝時期的隨著人口的增多,和大規模乾旱導致的饑荒,迫使走投無路的難民走出中原地區,走上去“口外”草原上謀生的道路。

    “走西口”大多數是山西、陝西、河北地區的難民。“走西口”當然是一部艱苦創業的奮鬥史,但是在現代,我們可以光榮的說,這是漢民族開發大草原的光榮史。下南洋

    “南洋”指的是東南亞地區的大片海島、半島,這裡的大片土地都屬於熱帶、亞熱帶氣候,土壤極其肥沃,是漢族人民心目中的寶地。

    但是“下南洋”就意味著飄洋過海,是非常兇險的一件事,也極度依賴於造船業的發展。因此,一直到鄭和下西洋,探明瞭航路之後,才慢慢的興起。

    能夠不顧兇險,走上海船的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難民,甚至是明末清初明朝的遺民,一直到民國時期下南洋的華僑已經高達數百萬人,而這些華僑的後裔已經多達幾千萬。甚至在乾隆時期,就已經在“南洋”地區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而“下南洋”的主力人口是廣東和福建地區,現在也成為了著名的華僑之鄉。
  • 6 # 車工00

    闖關東,東西口,下南洋的人是由於地理住置而決定各個地區的人口多少的。

    闖關東山東人最多,因山東與東北較近,那時的山東包括現在的蘇北地區一部分。開始是一小部分人先去了東北,後來看到土地肥沃,再加上各個地區的人互相敵視。有的為了土地,有的為了礦產,還有的為了山貨,木材,所以為了壯大勢力,就回家鄉動員大家去關東。家鄉的人看到了活路,就一帶十,十帶百,甚至整個家族或整村人動遷。當時時局很亂,為了生存,派勢林立,打架鬥毆,群死群傷事件時有發生,有很多人把命都丟了,政府也懶得去管,只要有好處就行。有的人乾脆就佔山為王,真是什麼人都有,亂世出英雄。

    走西口山西人居多,因為殺虎口是山西與口外大草原的必進之地,相對來說,山西人口外情況比較瞭解得多一些,有很多山西人早就與l口外做起了皮貨生意。但大部分人為了生存到口外開墾土地,能填包肚皮。其外也有陝西河北的人,也很大一部分是災民。

    下南洋不用說是靠海的福建,海南,廣東,廣西人了,最早可追述到明朝就有了,有的開始是做生意,有的是漁民因種種原因到南洋,後來看到南洋氣候條件適於農業,當地人又不大會種植,就索性拖家帶口,呼朋喚友一起過去。到請末因殖民需要的發展,對馬來西亞等地大開發,出臺了優惠政策,再加上華人天生勤勞的習性和聰明,很多人在南洋活的不錯。

    總之,闖關東也好,走西口下南洋也吧,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人挪活,樹挪死,只要有稍好的生存條件,人們總是嚮往的,不惜背井離鄉,但不管到那,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靠自已的勤勞,智慧才能活得好一些。就象現在外出打工一樣,有的人透過自已勤勞雙手,智慧的頭腦在比較富裕的地方買房買車,安家落戶,活得很好。有的人挺而走險,偷盜搶劫,到頭來丟掉性命的也不少?

  • 7 # 勵耘堂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是繼封建統治後的又一次移民潮,這些是不受政府下詔的,完全是民為的。那個時候因侵華日軍犯境,國共打內戰,黃河下游大面積災荒,河南省為數最多,殍屍遍野,還有隨軍入伍的各種情況。

  • 8 # 江雨燕

    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是中國歷史上三次著名的人口大遷徙。

    走西口

    走西口中的“西口”具體指代的地方現在有點爭議,主要有以下幾個地方:

    山西北部的黃河渡口殺虎口;

    河北張家口以西

    其中殺虎口的呼聲比較高,但從廣義上來說,走西口實際又泛指從山西、陝西、河北北部出發到內蒙古的一條穿越諸多關口的路線。

    走西口的動機是一種商業活動,大約從明代中期開始興起,走西口的大部分都是山西人,又由於自然災害頻繁,導致農民生活艱難。因此走西口又是為了謀求生存的人口遷徙活動,這些難民從北部出發,主要往內蒙古地區移動。

    雙方之間開關互市,因此讓內蒙古成為了走西口的主要地區。

    闖關東

    所謂的“關東”是指山海關以東地區的遼寧、吉林、黑龍江等東北地區,其時間大致是從清朝同治年間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的以山東人為主的到關東地區謀生的人口遷徙活動。

    滿洲人統一中國後,為了保護自己的龍興之地(東北地區)的民俗風氣以及八旗子弟在這裡的生機問題,一直奉行著嚴厲的分界而治,以山海關為分界線把關內和關外的人隔離開來,關內的人嚴厲禁止到關外去。

    在康熙年間,甚至一度頒佈命令說“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其實就是清政府分界而治的一個表現,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要說“闖關東”,而不是“走關東”,說明在當時到關外去謀生是一件風險特別高的事情。當時就有一種說法叫“富走南,窮進京,死逼梁山下關東”的說法。

    時間眨眼來到清朝晚期,隨著俄華人不斷染指東北這塊土地廣袤,但人口十分稀少的地區,清政府廢除了禁令,轉而鼓勵內地人口到東北地區開墾荒地,振興關東地區的經濟。在闖關東的4000萬人口中,其中尤以山東人最多,人數高達將近2000萬人,是中國歷史上人口最多的遷徙活動。

    “闖關東”有點類似於美國的“西部大開發”,是人們到關東地區這塊人煙稀少的廣袤地區實現個人奮鬥的一段歷史,但這種奮鬥更多的是建立對“活下去”的渴望之上。

    下南洋

    所謂的“南洋”也就是東南亞地區,下南洋從明代開始,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其興起的背景是由於海上貿易的繁榮,以及其內部社會環境的動盪導致沿海地區的人民到南洋地區從事經商或打工的人口遷徙活動。

    今天在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基本上都是“下南洋”的表現,這些人的祖輩從明清時代就遷徙到南洋地區奮鬥,從此融入到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中。因此,現在很多東南亞人的祖籍都是福建或廣東地區的人,譬如泰國總理英拉的祖籍就在廣東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梅教村。

    這些遷徙到南洋地區的華人並不全然都是去經商,也有一部分是被招募到南洋地區打工,或者躲避國內的動盪局勢而逃避到南洋地區謀生。

    在明末和清朝晚期這一遷徙活動比較頻繁,在歐洲列強殖民南洋地區時代,曾到沿海地區招募華人到南洋從事經濟建設活動。這也讓很多人販子鑽了空子,表明打著招工的旗子,暗地裡卻從事的是人口買賣活動,將那些不明真相的華人販賣到南洋或歐洲地區從事勞奴工作。

    在黃飛鴻系列電影中,這樣的場景出現過很多次。

    總的來說,不管是走西口、闖關東還是下南洋,其實都是內地華人在無法謀生的情況下迫不得已的表現,也因為這樣成為展現華人奮鬥精神的縮影。

  • 9 # HuiNanHistory

    走西口、下南洋、闖關東。

    這三者都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人口遷徙現象,都是向外地移民以謀求生計。

    走西口是清代的陝西、山西人到西口謀生的意思。

    西口,最初指大同以西的殺虎口,後來的意思改變成以歸化城為中心的綏遠。

    這裡原本都是蒙古人的遊牧之處。

    但是,清朝時曾有大量陝西、山西移民到此地定居,將草原社會改變成半農業社會,甚至還形成了貿易的聚集地點。很多人是想要走西口以謀生。

    闖關東,其實是華北地區的老百姓,向東北地區移民的意思。

    關東,也就是指山海關以東的關外地區(東北)。

    清朝中前期對東北龍興之地實行封禁政策。

    直到晚清,才向華北地區的漢人開放移民。所以也就有大量的漢人移民跑到東北謀生,大家管這種現象叫闖關東。

    下南洋就更簡單了,就是指廣東、福建地區的人,到東南亞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遊時碰到不文明行為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