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鹽三味

    燧人氏,娶妻華胥氏,一日華胥氏出門,看到野地裡有一個巨人的腳印,華胥氏感到奇怪,就踩了一下,於是感應懷孕,於是生下伏羲,生下來就人首蛇身。至於如何生女媧,不得而知,只是說伏羲女媧是兄妹。

    伏羲妻其妹女媧,生少典,有熊國君。

    少典娶蟜氏娣妹,老大女登(也叫任姒),野遊遇神龍而伴,有孕生炎帝,是為神農氏,牛首。

    老小附寶雷雨天有光電纏身,感應後奔北斗而去,後有孕生黃帝,有熊氏,姓公孫,因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

    《山海經》大荒東經:“帝俊生帝鴻”,帝俊在《山海經》中是泛稱,這裡指少典,帝鴻就是黃帝。

    且不說炎帝一支,就說黃帝,娶了嫘祖生了昌意,且嫘祖會種桑養蠶,現在河南有嫘祖廟。黃帝又娶次妃嫫母,傳說中的醜女之一,與無鹽有一比,但賢惠有才,能紡紗織布。

    昌意住若水,娶若水女子,生韓流。

    韓流妻子阿女,生帝顓頊,有九嬪生老童,老童生重和黎,還生有祝融。《山海經》大荒西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山海經》大荒西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

    重撐起天,黎按下地,黎在地上生噎,噎管理日、月、星辰執行的順序。祝融是火神,是高辛氏火正。重、黎就是後來晉朝的祖先。

    類似的發展,一支從黃帝到鯀、禹到夏啟。一支從黃帝到契到商王亥、王恆。一支從黃帝到棄(后稷)到周姬亶。一支從黃帝到業父到大業到伯益到秦。一支從黃帝到梁父到趙。一支從黃帝到陶父到皋陶到李唐……。

    二、再說第二個問題,天帝救活的死人,就是窫窳(yàyǔ),《山海經》海內西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

    這窫窳是人面蛇身的神,貳負、危也是人面蛇身的神,不過貳負與危是炎帝的人,而窫窳是黃帝的人,是守弱水的神,這三個人與伏羲、女媧一樣,都是人首蛇身,地位一定很高,而弱水是人間通往天庭的門,現在發源於祁連山的黑河,向北流到張掖金塔縣,從鼎新繼續向北流入內蒙古額濟納旗湖西新村就叫弱水,最後流入居延海。

    弱水由窫窳防守,也只有窫窳能守,從而天帝需要他活著。

    所以,窫窳死後,黃帝做兩件事情,首先處罰兇手,《山海經》海內西經:“帝乃梏之疏屬之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與發,系之山上木。”記載的是處理危的結果,至於貳負則被天帝處死。

    然後,救治死去的窫窳,共派了六位巫師,帶著不死之藥救治。《山海經》海內西經:“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窫窳之屍,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

    最後,救活了窫窳,繼續為帝守弱水!

  • 2 # 祗樹

    上回我們說到蚩尤聯合諸部落偷襲天帝,使后羿擊殺巴蛇,使貳負擊殺窫窳。當后羿擊殺巴蛇時,天帝發現了蚩尤的陰謀,及時趕到建木之下,去救心腹愛將窫窳。可惜未能救下窫窳,當天帝趕到之時,窫窳已被貳負殺死。

    關於這場偷襲戰,《山海經》裡也有較為詳細的記載:貳負與他的臣子危,偷偷潛入窫窳的宅邸,乘其不備將其殺死。天帝大怒,將臣子危綁在疏屬山,並立下禁制,唯有天下出明君之時,方可將之釋放

    那麼問題就來了,貳負為何要殺死窫窳?這二人又是何等身份?貳負殺死窫窳之後,他去哪裡了?天帝為何將臣子危囚禁在疏屬山?被殺死的窫窳,後來為何又被複活?

    這些問題都很棘手,我們慢慢來分析。

    窫窳這尊天神我們上回也說過,是天帝派來鎮守弱水,保護人間向天界去的唯一道路。對於天地而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幾乎類似於九門提督了。天帝為何將如此重要的部門,交給窫窳呢?講道理,這個位置若不是特別可靠的親信,隨時可能跳反的。

    《山海經》對窫窳的描述是人面蛇身,古天神。人面蛇身是窫窳的血統,古天神說明其地位尊崇。我們都知道,上古世界,但凡能有人面蛇身的神靈,都是非常強悍的。比如說女媧、伏羲等,很有可能開天闢地的盤古,也是人面蛇身。窫窳也是人面蛇身,而且還是一尊古天神,很有可能他就是女媧的直系後裔。

    天帝也是女媧的直系後裔,讓一尊古天神鎮守天門,可以令很多宵小之輩望而生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更關鍵的是,弱水這個地方,非一般的神靈可以出入,鬧不好就會出人命。窫窳對於弱水似乎有天然的抗性,由此,我們不得不信服天帝的這一安排。

    上古之神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有的神靈雖然軀體龐大、戰力通天,也不見得就受人尊重。比如說鐘山之山神,他的名字我們都聽說過,名叫燭龍。燭龍幾乎就是龍族數一數二的存在了,能與它比肩的龍,鳳毛麟角。可是這麼強大的存在,也挨不過黃帝一刀,說殺就殺了,殺了不算完,還把人家剝了熬油,有點兒過分。

    上古神祗裡邊,等級最高的要算是人面蛇身之類。可以說整個大荒世界,都是由他們創造:開天闢地、摶土造人、日月星辰、飛禽走獸、山川河流,皆是他們的功勞。

    能與上古之神戰鬥的,唯有上古之神,能把窫窳殺死的,必然也是同一級別的大神。正如此推斷,殺死窫窳的貳負,恰是一位人面蛇身的上古天神。看來蚩尤此次征伐天帝,也是做了充足的準備,可惜被天帝發覺,要不然鹿死誰手還真說不準。

    要說天帝地位尊崇,能請來一尊上古天神給他看門護院,勉強可以說得過去的話。蚩尤不過是一個部落首領,他何德何能,可以請來貳負?蚩尤作為炎帝后人,與天帝本是一脈之承。如此身份,足以壓住任何天神,更何況,貳負不過是一落魄古神而已。

    貳負與他的臣子危潛入弱水,此時窫窳正在寢宮中睡覺,萬里之外的巴蛇,已然被后羿殺死。也不知道蚩尤使了什麼手段,竟然對窫窳的生活作息瞭如指掌。對於此次戰爭的任何細節,蚩尤都做出了詳細規劃。故而,貳負他們渡過弱水時,窫窳毫不察覺。

    作為天界的門神,窫窳也非善與之輩。當貳負與危來到寢宮時,窫窳立時驚覺,慌忙起身戰鬥。奈何貳負已經做好萬全準備,這場戰鬥的結果雖然非常慘烈,窫窳還是被殺死。天帝自建木而下,來弱水增援時,卻發現窫窳已經變成了一堆爛肉。

    損失一員大將的天帝,豈能善罷甘休?駕著應龍追上向北逃逸的貳負,將之殺死在鬼方國的南邊。貳負被殺死之後,他的臣子危為了報仇,與天帝進行了死戰。不料,天帝並未將之放在眼裡,而是把他活捉了。涿鹿之戰結束後,蚩尤也被殺死,天帝念臣子危的大義,並沒有殺死他,而是將其囚禁起來。

    天帝不殺臣子危,是因為其忠義;囚禁臣子危,卻是因為他不事明主。為了懲罰危,也為了讓他長記性,天帝把他捆起來,仍在了疏屬山,當天下再有明君時,方可解脫出來。漢宣帝時,有人在某座山中發現了一座石室,石室裡關押一人,此人以頭髮反縛雙手,時人認為他就是貳負的臣子危。於是,宣帝命人救下他,隨後,此人便自盡。

    窫窳被殺死之後,天帝非常難過,認為他的死都是自己的責任。於是,天帝便萌生了復活窫窳的想法。

    這個想法其實非常危險的,天帝征伐四方,不知死了多少手下,也不知道拋棄了多少神靈,天帝連眉頭都不曾皺一下。唯有窫窳之死,使得天帝不惜一切代價復活之。可見, 人面蛇身之神對於天帝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天帝將窫窳的屍體帶到崑崙山上,派開明獸守著他的屍體。然後令十位巫師手持不死藥,對窫窳進行復活術。這種復活術以前也施展過,卻都是給凡人復活。對於窫窳這樣的古神,天帝也是心中沒底兒。復活儀式進行了三年,終於將窫窳復活了。

    復活之後的窫窳,容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又之前的人首蛇身,變成了龍首人身。象徵身份的身體特徵不在,使得窫窳性情劇變,以人為食,天帝也只能嘆息任由為之,無可奈何。

    後來,那個射殺九日的后羿再度出山,拯救百姓於水火,將黑化的窫窳殺死。這一次,窫窳算是徹底死了,天帝也不願管他的破事了。

  • 3 # 巫女阿滿

    《山海經》中最為崇高的神明是“帝”。

    要再次強調一下,“帝”與“天”是在周代以後概念才分開的,在此前,兩者並用。

    在《山海經》中有很多帝,主要可以分為天帝、黃帝及其它帝。單一的“帝”在《山經》中出現得較多,比如天帝之山、帝誅殺誰於某某山之類的記載,文字並沒有明確指出他是哪一位帝,只知道其身份最為貴重。而在《海經》中基本都是複合稱謂的帝,我們能知道這位帝是誰。

    《山海經》中影響力最大的“帝”還並不是我們最為熟悉的黃帝,而是帝俊。在《海經》中帝俊的妻子常儀、常羲誕下了日月,可見帝俊地位之尊崇。帝俊擁有眾多後裔,這些後裔建立了許多國家,在書中比比皆是,可見帝俊勢力之廣大。

    按記載來看帝俊在書中的勢力蓋過了黃帝。但神話學家袁珂先生認為,除卻“帝女死焉”“帝二女居之”的說法特指炎帝,其餘的帝皆是黃帝。

    除卻帝俊、黃帝兩尊大神外,還有少昊、顓頊、帝堯、帝丹朱等帝,當然,後兩位的神性並不能與前二位比。

    再說不死藥復活死人,是指貳負之臣危與貳婦合謀殺死了猰貐,天帝身份震怒,對他們進行了懲處,並透過十巫復活了猰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2000元去闖蕩義烏,不小心被騙了1650,還剩300,怎麼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