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哥看天下
-
2 # 伊印
旅遊是體驗,拍照是紀念。
說說我的個人經歷吧!
在很早之前,我旅行是不拍任何照片的,不僅不在當下的時候拍,也不在游完之後為了紀念拍。我固執的認為,把旅行感受的時間用來讓照片紀念是一種很沒意思的行為。所以我雖然走過很多的地方,但那些地方大多沒有留下照片。
回憶的時候不是看過往照片,而是腦海裡突然躥起了一陣什麼,然後我會在記憶裡搜尋,就是一陣子恍然大悟,哇,原來那是那個地方的。類似這樣的感悟會有很多。
可能,一個人的心態在不同時期都會有不同變化。
我現在反而覺得,旅途中可以適當拍一些照片。遊玩時感受,歇息時拍照,其實兩不耽誤的。只要不是強迫症似的非要找一個近乎完美的角度去拍攝,那麼,拍照也只不過是隨手的記錄,並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最後,祝旅途愉快!
-
3 # 遊夢人Dream
你說的問題確實很常見,我出遊基本也是這種情況。因為你們一起出遊的夥伴不是以攝影為愛好的團隊,所以作為其中的一名喜歡攝影的人,自然會和大家的節奏有衝突,攝影師需要靜下心來仔細觀察景物的,然後尋找合適的角度來構圖,最終拍到合適的照片,這個過程顯然不會特別的快,否則只能是個形式,無法捕捉到你想要的照片。
那麼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首先判斷這個旅遊的地方景色時很獨特還是和大多數地方一樣,你們一起遊玩的夥伴是什麼關係。如果大多數是常見的情景,那儘量少拍,多和夥伴們互動。如果遇到很有紀念意義的地方或者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能找到的好的角度,那就多拍,找好節奏,有張有弛,別總是拍,不然一起的小夥伴們也會覺得你有問題。當然如果你能帶節奏就厲害了,可以帶著小夥們一起玩一起拍,把景色也看了也拍了,一舉兩得,但這個本事真的需要鍛鍊。
還有可以和同樣愛好的人出遊,比如攝影群的好朋友,那麼你們出遊就是為了玩和拍片,顯然節奏就很一致,還能一塊探討一個景物何如拍合適,自然會比較舒服。
但總體來講,正常的朋友一起出行,肯定和攝影有一定節奏上的衝突的,這個磨練好自己的技術,即便拍也能拍的快拍的好,掌握好拍照的頻率,和夥伴也要多互動,儘量多一些人景結合的拍攝,結合一些自己拍景的需要,融洽的一起遊玩還是很重要的。
-
4 # 側臉評測室
作為一名職業攝影師,聽到過很多類似的問題,特別是朋友要求我推薦相機的時候。
裝置方面,一般來說我會推薦她們攜帶畫幅儘量大的微單相機,比如索尼微單。鏡頭一般就是用套頭,有條件的可以加一個大光圈定焦。經常需要自拍的,最好攜帶便攜三腳架或者支援微單的自拍杆,這樣兼顧人像和風景。再多東西不建議攜帶了,除非你拍照比重很大,否則過多的裝置,最後會影響你的遊玩體驗。
技術方面,建議大家平時注意拍攝技巧的學習積累,再就是對自己相機的熟悉。這樣的話,才能在旅遊的同時,儘快的搞定順光,逆光,測光條件下各種拍攝角度拍照,人物風景兩不誤。現在很多人用相機拍照,都沒有手機好看,也是對自己相機非常不熟悉的一個原因。
功課方面,建議提前至少一天熟悉旅遊線路的景點,哪些適合拍遠景,哪些適合拍區域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網上的照片,分析下都是在哪拍的,一般各種景點已經被拍爛大街了,最美的無非是那幾個角度,所以,儘快趕到拍攝位,咔嚓一張,然後就可以盡情的玩耍了。如果是跟團,還可以諮詢導遊,如果有的景點適合體驗而不適合拍照,可以隨便讓人幫忙拍一張旅遊照,然後主要精力放在玩上吧。
基本上就是這麼多,旅遊之前最好做功課,而拍照是個技術活,帶一個會拍照的另一半或朋友,才是能兼顧遊玩和拍照的王道!
-
5 # 萬能阿竹
大家都去過哪些兒讓你印象深刻難以忘懷的地方呢?
寒假已到,有多少人選擇出門在外四處遊外呢?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但是我的相機也想去看看,過去走過的路看過的景遇到的人都好好地收藏在小小的儲存卡中,給回憶帶來色彩,讓過去的時光不至於虛度,也激勵餘下的人生。那麼兼顧好拍照和遊玩可以做到嗎?我的回答是,沒問題的,只是其中有一些技巧需要人們掌握。
1.提前和同出行的家人或者夥伴們打好招呼 輕裝簡行最為上策
每個人外出旅遊的初衷不一樣,但是都想盡情的吃喝玩樂一次這一點毋庸置疑,包括能一起出遊的人一定也是關係很不錯的親人或者朋友,那麼相互理解也就更方便一些,相比於手機雖然相機看起大塊頭一點,不過它拍照的技術含量可想而知也是更加優秀,質量也數上等,而且眾所周知現在外出旅遊人手拿相機的人越來越多,咱們這個旅行的小團體肯定也不甘示弱對不對?提前給小夥伴們“洗好腦”,共同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畢竟出門旅遊要涉及到的資訊方方面面,而攝影器材眾所周知,都不是那種摺疊起來揉吧揉吧就能揣兜裡的東西..不僅重量上需要考慮,小小的行李箱裡總不能塞滿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吧?畢竟是旅遊而不是單純的採風,帶上平時最常用的鏡頭(濾鏡等),其它能省則省。安排好吃穿住用行,行程計劃規劃完成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實踐部分啦!
(遊玩吃飯的時候隨手拍的一張,娛樂一下~)
或許舟車勞頓,或許顛沛流離,但我與相機心甘情願成為那遠方的一部分
2.見“景”行事,同伴也是最美“景色”
旅遊旺季的時候,當我們好不容易到達標誌性的地點時,又發現人山人海,早已經被遊客擠得水洩不通。而這時呢往往就會發生自己忙著挑選好的視角,搜尋哪裡的構圖形式比較棒,一回頭,誒呀我去?我女朋友哪去了...殊不知早已被人群衝散在某個不知名的角落裡了...的確不是人多的地方景色就一定最美,優美的景點大多遊客眾多,人頭攢動,頭上頂著強烈的光線,巨大的光比和反差也讓你無法拍出心儀的照片。所以不妨避開人群,跟夥伴另闢蹊徑,不說拍照,就單說旅遊逛街誰也不希望被人群淹沒。在這個機會下選取拍攝地、踩點、等待合適的拍攝時機等等。
因為有了相機的幫助,旅遊也不再那麼單調了,端起相機記錄下景色人群的你,請不要忽略了周圍離你最近的人,旅途過去很久以後,細節會一時模糊,本以為什麼也留不下,但是相機卻不欺騙你的回憶。挑選適合的光線,如果入住的是民宿的話,那麼個人風格就更強烈了,在住宅的地方,在進食的時候,每一個小小細節,身邊友人不就是你相機中最美的景色嗎?
3.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隨走隨拍不要太刻意
自駕遊相對來說更自由一些,但是很多我們不熟知的地方就需要跟團遊了,但是也不是全程二十四小時導遊帶領的,在自由活動的時候,就不一定要急匆匆緊趕慢趕的奔赴每一個景點,喜歡哪裡就在哪裡多停留一會兒,“若無閒事在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旅行同樣也是充滿意外的不是嗎?我們就是為了拋下一段時間循規蹈矩的生活才選擇旅遊,走到哪裡就拍到哪裡,也許某一段時間感覺拍不出自己心中的“大片”,那就乾脆不要想那麼多,愁眉苦臉皺皺在一起誰見了也不會開心的嘛,所以就乾脆放飛自我(沒讓你放飛相機啊!)來一次痛痛快快的遊玩。
說到相機,安全問題也是十分要注意的,就在前段時間身邊同學就發生差點留相機的事件,並且年關歲尾,謹防扒手這種提示詞看似老套其實並不然,相機包一定要隨時的懈怠在身上,如果有什麼需要大動作的旅遊景點(比如漂流等),在沒有良好的保護措施下,就讓它乖乖的休息一會兒,安全問題可是大問題喲~
旅遊之所以給人帶來新的靈感,更多的是因為換了一個心情,你就擁有了新的觀察視角和新的感知體驗。也許理想和現實有差別,但是希望所有的不良因素都不能打擊你旅遊拍照的樂趣,拒絕打卡式的拍照,我就是與眾不同,出發前多讀點當地文化歷史、交流方式等等的書,這次未知的探索,希望這篇回答可以幫助到大家~
=w=喜歡的話就留下你的贊吧!
-
6 # 光影的光陰社
旅遊拍照,當然是旅遊和拍照都要同時兼顧的,但是我們在玩嗨的時候就很難拍出好照片,我們在拍攝的時候必須要集中精力,一心不能二用是當然得。
畢竟每個人有不同的旅行習慣。有些人出行的重點就是為拍攝而去的。有些人是以遊玩為重心。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人像攝影的話,拍照需要攝影師和模特兩個人配合,如果是模特一直在一心遊玩,攝影師一直在抓拍,那攝影師就兼顧不了遊玩了。所以我們可以把時間劃分成拍攝時間和遊玩時間。
一、根據場景來平衡遊玩和拍攝。我們遊玩通常會去的一些地方都可以很好地當成攝影地,並且根據不同場景來進行思路構建,比如海邊,古蹟,大山大河大江,哪怕小到游泳池,主題商場等。那就邊走邊構思,抓住思路速戰速決。剩下的時間可以盡情玩耍。
二、根據拍攝時機來分配遊玩和拍攝。在欣賞日出日落,煙花綻放等一些類似的短暫性拍攝時機的時候。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做好拍攝計劃,為了獲得更好的拍攝效果。這類的題材我們總是在拍攝進行中並且欣賞的。因為拍攝需要抓住更多細節性的東西。
遊玩和拍攝,孰輕孰重,看自己出行的計劃和目的了。
-
7 # 攝影中級班
旅遊和拍照常常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而且我認為拍照是一種跟深度的旅遊。所以旅遊中的拍照和遊玩是完全可以很好的兼顧的。不過這中間會產生很多問題,也有解決的方法。
最典型的問題就是跟團走,去哪裡,拍什麼,停留多久都沒有自主權。可能某個風景你還沒有拍得盡興,或者等待來一片雲彩的時候,就呼喚你集合到下一個景點了;可能還沒有仔細的品味細節,粗枝大葉的驢友開始招呼你了。
即使同是喜歡攝影的兩個或者幾個攝友出去玩,也會因為分歧不能更好的兼顧拍照和遊玩。比如一個想去拍黒木崖,另一個想去拍絕情谷,可能還有想上光明頂的。那就不好辦了。
所以,除非一個人的旅行,要麼就是要提前幾個人規劃好,包括上山是走還是坐車,都去哪裡哪裡等等。這樣才能更好的拍照、遊玩兼顧。
回覆列表
實話實說,旅遊已經等於拍照了。不拍照的旅遊已經絕跡了,可以想象只有古代人如徐霞客,李白那種,可以叫純遊玩,雖然那時沒相機,但他們可以作詩寫賦把美好的東西留下來。而現在的人一說到旅遊,首先想到的是要照許多美好的照片,然後就是帶什麼相機,穿什麼衣服等等,好像一切都是為了照相而旅遊的。現在微信朋友圈又那麼發達,如果不照相相當於白去了,所以拍照和旅遊不存在兼顧的問題,它們就是二合一,拍得越好叫人羨慕,就表示遊玩得越好,旅遊才達到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