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閉家鎖的紅楓
-
2 # 不二少年
古時候有一種馬車,上面有個指方向的銅人,沒錯,就是那種指南車,這車絕逼是古人的大智慧作品,不僅可以指示方向,而且車行一定距離(比如一里三里五里等)上面有個裝置就會響一下,車上只要有專人記錄管理,當然知道走了多少裡,什麼方向了,不信可以去查!
-
3 # 浩蕩揚子江
中國古代行軍打仗,也是按地圖行軍,可以透過走過的地名瞭解每天走了多少裡。
各朝的地理志裡,都記載了各地之間的距離,如唐朝人甚至將從長安出發到帝國各地的距離做了精確統計:
東至東都 (洛陽)835 裡;
東南至商州(陝西商洛) 265 裡;
西南至洋州(陝西洋縣)630 裡;
東至華州(陝西渭南) 180 裡;
也可以看里程碑,如果行軍在官道,路旁都有里程碑,有人負責專門觀察統計。
 透過平時的訓練也能知道自己行軍速度,比如主要以步兵為主,行動謹慎講究步步為營的湘軍,每天的行進速度一般都是20裡左右。
而配備了騎兵和馱馬的 騎兵-步兵混合兵團,如山海關之戰中的八旗軍,行進速度大約是45裡/天。
最恐怖的是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騎兵,據稱能達到每天行進150裡以上的高速,這一行進速度遠超過當時技術下所有軍隊,所以蒙古騎兵能夠戰無不勝。
-
4 # 995584474522148577
一般行軍都有先鋒,先鋒要搭橋鋪路,你見過那個鋪路的不計量路程的?每個先鋒隊裡都有一小隊人專門拿尺子量路程的,所以古代行軍都知道行程多少。
-
5 # 大馬哈魚12
答,
古代行軍打仗,早就有天時,地利,人和之說,過去的說法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古代人對於戰爭的時機成熟與否,地利就是有多大的面積,這個面積的土地上有山川河流的分佈走向,打仗的地區民,民之間,君與下屬之間的關係(所謂的人和)好壞,都要一,一掌握,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對於地利,古代人也是有地圖的,“十里為一亭,百里有一郭”,在一個地方這樣的編制進行管理,有地標,界牌。並且為了管理方便,還繪有圖冊,對一個地方的山川的走向,河流的分佈,礦場以及特產等各個生產生活方面的東西都有記載。
軍隊的指揮者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對要打仗的地區的地圖,相關的人員要蒐集資料,整理,並且按圖索驥的派人偵測或臥底,把地圖不正確的地方給修改一下,容易迷路的地方給做好標註。這就是所謂的不打無注備之仗。
而一些遭到敵人進攻的地區,除了設定路障,就是清除路標,拔掉界碑,毀壞橋樑……。為此打仗的時候,部隊的行軍要依靠偵測和情報人員提供資訊,還有就是先頭部隊的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最主要就是驗證資訊的正確。
部隊行進時有時間計量,要根據實際移動的距離,方向(每一天行進多少裡,達到目的位置)在地圖上進行標註。並對敵人力量也進行標註在同一張圖上。
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做一個沙盤模擬實際環境,(就是一個縮小範圍的實際情況環境)這種情況最直觀,透過四面八方景物就可一眼就能看出來自己的位置。不過這個前期投入大,不過古代為了勝算,一般都是沙盤模擬推演的。
登高望遠,軍隊指揮資訊系統喜歡站在高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一般都是搭高臺,佔據山的高峰,對於遠近計程車兵透過旗幟的改變代表方向,也就是旗語。築烽火,狼煙以便資訊溝通聯絡。
-
6 # 飛哥說史
首先不管古代還是現代,軍隊都是特殊群裡,由於長期從事軍事訓練,他們對自己的實際能力都有一個事前統計,因此外出行軍打仗時,他們完全可以根據他們每天行軍的消耗時間,來判斷他們行走的大致路程,當然這個資料不會太精確,但也能有一個大致的預估。
軍隊行軍,不是說走到哪,就到哪,而是有目標,有計劃的。也就說,規定今天要走多少裡,到達某某指定地點,才能修整、佈防、攻擊。所以,將領當然可以知道,到達那兒,需要多少天,可以完成。如果時間緊迫,那就得急行軍了。
就比方說現在有很多人喜歡走步鍛鍊,堅持下來之後,每天在某個時間段內能走多少裡,自己慢慢都會有一個數據,時間長了,再外出即便不計算步數,靠鍛鍊所消耗的時間也能大致判斷每天走了多少
在古代行軍打仗馬車上有一個機關,隨著車輛前進時車輪旋轉就可以記錄里程。古代走了多少裡肯定沒有現在這麼精確,大都是以馬匹的勻速和到達的時間計算兩地之間的路程。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行軍打仗,軍隊走的也多是官道,而不是在野地裡到處亂串,所以即使沒有GPS沒有地圖,也可以透過走過的地名瞭解每天走了多少裡。
各朝各代的地理志裡,都記載了各地之間的距離,如唐朝人甚至將從長安出發到帝國各地的距離做了精確統計:
東至東都 (洛陽)835 裡;
東南至商州(陝西商洛) 265 裡;
西南至洋州(陝西洋縣)630 裡;
東至華州(陝西渭南) 180 裡;
南取庫谷路至金州(陝西安康) 680 裡;
正西微北至鳳翔(陝西寶雞) 310 裡;
西北至邠州(陝西彬縣) 300 裡;
東北至坊州 (陝西延安)350 裡;
正東微北至同州(渭南大荔) 250 裡。
當然,各朝各代的一里,並不一定是500米。但總的來說,軍隊行進的速度跟軍隊規模,道路情況,馱馬裝備率,將領對軍隊的領導能力有關。
比如主要以步兵為主,行動謹慎講究步步為營的湘軍,每天的行進速度一般都是20裡左右。
而配備了騎兵和馱馬的 騎兵-步兵混合兵團,如山海關之戰前的 李自成軍和 八旗軍,行進速度大約是45裡/天。
如果主要是騎兵為主的突進部隊,典型的如三國時期的夏侯淵,其行軍速度可以達到“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即一日內行進120裡以上,晚晴時代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在與捻軍作戰時也可以達到這速度,不過非常耗費體力,僧格林沁本人都需要用韁繩把手綁住,才能不從馬上掉下來。
而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騎兵則更為強悍,據稱能達到每天行進150裡以上的高速,這一行進速度遠超過當時技術下所有軍隊,所以蒙古騎兵能夠以快打慢,比敵人更快集中兵力進攻或者撤退,在戰術上能戰勝那些擁有嚴整步兵陣型卻缺乏騎兵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