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汽車工程研究生
-
2 # 南京萬通UCC
你好,汽車發動機屬於內燃機,其內部燃燒釋放大量熱量,另外機件之間的高速摩擦也會產生一定熱量,使發動機溫度不斷升高。另外,發動機的溫度也影響著與它相關的感測器和潤滑油的工作效能,過低或過高都不好。所以發動機需要冷卻系統對其進行適度降溫,使其保持在合適的工作溫度(85到95度)。現代發動機普遍採用水冷式冷卻系統,它利用冷卻水在水泵的驅動下,在發動機內部水道中不停地迴圈流動,吸收發動機的熱量後流向發動機外部的散熱器,利用流過散熱器的高速空氣流將熱量散發到大氣中。降溫後的冷卻水繼續流入發動機進行再次的吸熱放熱過程。這就是發動機的冷卻方式。
-
3 # 汽車概況
現在的汽車基本都是燃油車,為了保證發動機具有最佳的燃油效率,發動機水溫需要維持在一個合適的範圍,就現在的燃油車來說,發動機水溫一般都處於80~95℃之間,低於這個值、超出這個值,發動機熱效率都很低。
發動機為什麼需要保持合適的冷卻液溫度?當發動機冷卻液過低的時候,發動機燃燒產生的熱量會被冷卻液帶走,熱傳遞損傷增加,發動機燃油經濟性自然而然較差,另外,發動機冷卻液過低,發動機燃燒室內的汽油不容易霧化,汽油和空氣混合不充分,進而是燃燒惡化,降低發動機的工作效率;發動機水溫過低,還會影響機油粘度,水溫越低,發動機運動部件的機油黏性越大,發動機承受的阻力也就越大,這並不有利於提升發動機的燃油效率。
當發動機冷卻液溫度過高的時候,機油變稀,難以形成良好的潤滑油膜,進而增加發動機零部件磨損;冷卻液溫度過高,汽油燃燒會產生積碳,造成車輛動力降低,同時油耗增加,嚴重者會引起拉缸的現象;發動機冷卻液過高,這也會造成發動機產生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熱量的行駛損失掉,不利於提升發動機工作效率。
因此,發動機冷卻液溫度一定要維持在一相對穩定的值 。
發動機冷卻液是如何控制溫度的?由於發動機對冷卻液的溫度要求較高,因此,發動機冷卻液系統相當強大,利用水泵為冷卻液迴圈提供動力,強制冷卻液在發動機的冷卻水道中迴圈流動,將發動機多餘的熱量帶走,為了使發動機冷卻液溫度儘可能保持恆定,發動機冷卻液系統分為大迴圈、小迴圈控制,大小迴圈控制之間透過節溫器進行切換。
小迴圈是指發動機冷卻液僅僅在缸套內部迴圈,不經過水散散熱。當發動機冷卻液溫度較低的時候,發動機冷卻系統為小迴圈控制,此時節溫器不會開啟,冷卻液容積有限,發動機缸內燃燒產生的熱量加熱有限的冷卻液,有利於快速提升冷卻液溫度,進而使發動機缸體工作環境快速達到較為理想的狀態。因此,發動機冷啟動後,水溫沒有幾分鐘就能夠升溫。
當冷卻液溫度值超過一定值時(比如85℃),節溫器會緩慢開啟,此時,發動機冷卻液進入大迴圈,緩慢流入水散,透過空氣對冷卻液進行冷卻,經過水散冷卻後的冷卻液再迴圈至發動機缸體內部,進而可以降低發動機缸體工作環境的溫度,如果發動機冷卻液溫度太高,此時水散中的風扇就會工作,透過風扇加快對流,用於降低冷卻液溫度。如果節溫器檢測到發動機冷卻液溫度太低,此時,又會進入關閉狀態。節溫器透過開啟、關閉這種迴圈往復動作,促使發動機冷卻液快速達到較為穩定的溫度範圍。
因此,車輛在剛剛啟動時,在短短几分鐘中,發動機冷卻液水溫便會上升;長時間駕駛時,發動機冷卻液溫度都始終保持在較為穩定的範圍內。
回覆列表
汽車發動機作為一種內燃機,它的工作環境是高溫高壓的,在缸內反覆進行著燃燒的過程,為了避免發動機溫度過高,延長髮動機使用壽命,必須要進行冷卻處理。一般的發動機都是水冷的,相比於風冷,由於水的比熱容較大,它的傳熱效率比較高。在缸體外有一層密閉的空腔,就是水套,透過水泵把水箱裡的水(冷卻液)抽入到水套內,反覆迴圈,吸收缸壁的熱量,實現降溫的效果。
缸套也分為溼式缸套和乾式缸套,乾式缸套的外壁不與冷卻水接觸,缸體的強度和硬度大;溼式缸套的外壁直接與冷卻水接觸,散熱效果較好,但是容易出現漏氣漏水。當水箱中的冷卻液由散熱器上水管流入散熱器後,溫度較高的冷卻液流過較大的散熱面積,完成空氣和散熱片之間的熱量交換。由於汽車行駛時前方是有風的,所以降溫效果比靜止時效果好。當冷卻液的溫度降下來後,便可再次進入發動機內迴圈工作。
要注意的是,透過溫度感測器會在駕駛員儀表盤處顯示當前冷卻液溫度。感測器會一直深入水套內,一般水溫在60~90度左右比較合理,如果在炎熱的夏天行車,行車時間久了冷卻液溫度會過高,甚至“開鍋”。這時候要把車開到陰涼的地方休息,切不可開啟水箱加冷卻液,因為水蒸氣溫度較高,容易燙傷操作者。
散熱器位於汽車前部,如果有樹葉、灰塵落入散熱器葉片內,容易降低散熱效率。像賓士等高階品牌還有專用的裝置,當汽車停穩後,千葉片會關閉,防止灰塵進入散熱器,影響散熱器的散熱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