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前段時間《摔跤吧!爸爸》熱映,國內好評如潮,還記得高中時候看的《三大傻大鬧寶萊塢》嗎?我喜歡印度電影,水平比中國高了幾個級別,題材,手法,特效,創新,歌舞,這些都是國產電影無法比擬的。印度電影時間長。講故事細膩,色彩運用大膽。故事吸引人,你總是猜不到結局。看印度電影要帶入對印度的理解,比如印度各主流教派的習慣,當地習俗,社會背景,你才能看懂印度電影。
16
回覆列表
  • 1 # 凝問小小小

    對於我而言,我不喜歡印度電影。

    1、 我先說下我對印度電影的瞭解。

    2、 為什麼不喜歡印度電影?

    首先,影片中公式化成分多且明顯:比命運不佳的情侶,憤怒的父母親,腐敗的官員,綁匪,心懷陰謀的惡人,淪落風塵的善良女子,失落已久的親人和被命運分開的兄弟姐妹,戲劇性的命運轉折和巧合,往往以大團圓為結局。

    作為一個悲觀主義者,我認為平時多吸收正能量都沒空,哪有閒情看它們開玩笑呢?況且,看電影是大多為娛樂,能有一點啟發就更好了。

    其次,說真的,印度人不管別人說多帥,我都看不習慣。所以說都沒喜歡上主角怎麼喜歡上它的電影呢。

    再次,印度電影大多是歌舞劇,常常一個主題,三個舞蹈,對於不怎麼會欣賞音樂和舞歌的人兒,有點困難去理解主題。

    3、 我對幸福電影的看法是

    顧名思義,看了讓人感覺到幸福的電影。

    對於喜歡看電影和電視劇的人,看一場電影看一部電視劇就是幸福的一部分,好的影視劇教會我如何的感受幸福,品位平凡的生活,指導我的人生,更能教會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對電影來說,幸福就在電影的某個瞬間。幸福就是《我的父親母親》中相扶到老的爸媽;幸福就是《當幸福來敲門》中相擁在一起的父子;幸福就是《拯救大兵瑞恩》中,死裡逃生的瑞恩平淡的一生;幸福就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在火車站看見愛人拉起她的手的那一刻;幸福就是《士兵突擊》許三多好好活著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著;幸福是《金婚》中佟志與文麗家長裡短吵吵鬧鬧磕磕絆絆;幸福就是《肖申克的救贖》中歷經磨難的老友相見時溫馨的一笑。

    對於印度電影來說,可能幸福就是不管前面劇情多麼悲傷,但結局是幸福的,大團圓的。給觀眾一個印象是最後一定是幸福的。

  • 2 # 電影IT

    對於20年前的印度電影,能看但沒到特別喜歡的地步。但這10來年裡,印度電影確實好片多了很多,越來越喜歡,越來越期待了。

    《巴霍巴利王》英雄熱血類裡,整個電影屆前5沒問題。

    《寶萊塢機器人之戀》好看真好看。特效炫酷地沒邊了。歌也好聽。

    《貧民窟》《三傻》《外星人PK地球神》都很有教育意義。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很感人。

    《腦殘粉》也很讓人感觸,男主很帥很有演技。

    《功夫小蠅》創意真有。

    《印度超人3》反派很囂張,印度的超人跟反派拆樓比好萊塢的也不慢。

    《未知死亡》感同身受。

    《我的名字叫可汗》《遠大前程》《金奈快車》愛情無論喜劇悲劇都很好。

    《雙面人》反派這碧裝的,雖然只能被導死。。。

    整體印度電影越來越市場化,國際化了。已經過了只有歌舞的時代。好片會越來越多,我們已經遠遠落伍了,雖然我們有錢,可是沒規矩,沒理想,沒演技,沒思考(那些所謂有理想的文藝片也一般般一般般)。

  • 3 # 一個成熟的奧特迷

    印度電影給人的感覺整體來說似乎不大好,還是許多人調侃的物件,比如一言不合就唱起來,跳起來,但是,印度的寶萊塢發展越來越快,特效也越來越好,隨著印度慢慢崛起,電影行業也會提升,但我認為中國各個方面的崛起會比印度快很多,印度人用心做電影的還是不少的,如阿爾米汗等能推動國家法律的人物,個人覺得印度的電影還是有較強的可觀性!個人觀點!

  • 4 # 萌啊萌

    印度電影其實很能代表這個國度的文化。很多網友會噴,電影裡突如其來的舞蹈是什麼鬼,然而對於印度這個國家來說,歷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他們至今也能保持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我覺得中國電影不也是這樣嗎?最近中印電影合作甚多,這也看到了兩國文化的橋樑。

    印度電影教育型別頗多,長幅度的描述也許只是會展現一個簡單的的道理,這也是印度廣告在世界聞名的原因

  • 5 # 娛樂資本論

    5年前,《三傻大鬧寶萊塢》的公映讓更多我國觀眾注意到印度電影的魅力。雖然在印度早已上映,並且片源傳遍網際網路,但這部電影依然依託高口碑獲得了1400萬的票房。《三傻》的熱映好像為印度電影打開了我國商場,此後陸陸續續有印度片引入國內,其中去年上映、相同由《三傻》主角阿米爾·汗主演的《我的個神啊》(P.K.)一舉獲得過億票房,改寫了印度電影在我國商場的紀錄。

    以寶萊塢而出名的印度電影工業的開展一直以來為人稱道,但在我國電影商場好像難見印度片的身影,多數影片都是在印度本鄉上映一兩年後才以批片身份進入我國。

    曾協助《三傻》、《我的個神》等印度電影進入我國商場的孔雀山影業印度合夥人Prasad Shetty通知文娛資本論,其實在1994年好萊塢電影尚未進入我國商場前,中印電影商場的溝通許多,每年都會有4到5部印度電影引入國內。而現在海外片商場現已基本被美國大片獨佔,除去《我的個神啊》的火爆算是天時地利人和情況下的特例,整體來講印度電影在我國尚屬小眾商場,所以近年來引入的片子並不多。

    印度電影中的歌舞MV能夠與電影一起拍照,也能夠分隔拍照,但不管哪一種方式,都是在寫劇本之前就方案好的。而MV的內容能夠與電影情形貼合,也能夠與電影無關,《巴霍巴利王》的表示他更傾向於前者,因好的歌舞有助於烘托整部電影的情感。雖然印度藝人不乏能歌善舞者,不過在印度電影中一般都會有歌手擔任歌曲部分的演唱,作為藝人只需要擔任對口型。

  • 6 # 方元元633

    我看的印度電影,相比較其他國家的電影不算多 因此也談不上喜愛,但至少我是真的很佩服印度電影的。

    雖然印度電影裡有很多突如其來的歌舞片段,這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很不舒適的觀影體驗;雖然它裡面的人物形象刻畫比較統一甚至僵化,壞人壞到底,好人好到頭;雖然它的情節總是透著玩樂一般的誇張感,細膩內斂的情感很少見。但是這些其實都算不上什麼,因為看看現在自己國家的電影,又有哪些真正細膩,多層次,有內涵的電影呢?

    我佩服印度電影的真正原因在於,他們拍電影時對於現實世界的思考和探索的勇氣讓我敬佩。從今年的《摔跤吧爸爸》到之前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從《偶滴神呀》到《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每一部都切中了印度社會里最尖銳最現實的社會問題。從女性的社會地位到教育體系的畸形 從宗教信仰的歧視到宗教間的仇視隔離,每一個都是對現實生活的折射。我一直堅信:不管是電影還是話劇 不管是繪畫還是歌曲,處在這個時代裡,其擔負的責任絕不僅是娛樂大眾圈粉賺錢,其一定要帶有這個時代自己的色彩,帶著對生活的思考或者自己個人的價值觀輸出,只有這樣,才算得上是一部有責任帶有靈魂的電影 而不是一部爆米花電影,一部流水線上的死物。印度電影敢說敢拍敢放 光是這三點,就比我們這個對社會問題視而不見,對歷史問題避而不談,只是生產越來越多的商業影片的電影市場要好要勇敢!我不是什麼都要diss我國不夠好的地方,只是真的,其他國家有好的地方我們需要借鑑。印度電影,在製作和表現上是有很多不足 但其電影的核心確實高大而富有靈氣的。至少這一點我很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賭徒為什麼越輸賭得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