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海洋
-
2 # 漢中歐科會計服務
1.學習方面
外資零售銀行工作有兩大核心,KYC(Know Your Customer)、KYB(Know Your Business),就是了解你的客戶,也瞭解自己給客戶能提供的服務,將兩者匹配,滿足客戶得需要並能夠同時滿足銀行的業務拓展,這兩點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並不容易。首先客戶大多數喜歡問問題,聽你介紹東西,而不會直接告訴你他有什麼需求,如果你講的東西並不能讓他滿意,短期內就會失去興趣,基本上面談溝通,能抓住一個人興趣的時間在30秒-1分鐘左右,電話的時間更短,這個破冰階段是很重要的。瞭解自己的業務聽起來也很簡單,但是實際上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看過很多剛入行的人覺得自己挺懂公司的產品,但跟大客戶面談時只能談到很粗淺的東西,完全無法讓客戶體會到你的專業程度,你對自身公司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認知程度,往往能決定你的工作效果,純粹的鸚鵡學舌,抄襲別人的說話方式,並不能形成你自己的工作模式,取長補短才是真理。
總體上來說,專業等於專業知識的儲備、積累、拓展、延伸,要了解自己的金融產品,可以三兩句話說完,也可以無限的拓展延伸,比如介紹給客戶一個投資在健康醫療板塊的產品,可以只是簡單的告訴他過往的收益、風險,持有什麼板塊的公司,也可以詳細的介紹當中某一家醫藥公司究竟有什麼優勢,這個行業的大趨勢是什麼樣的,這就會對客戶產生完全不同的感受。
其次,專業不完全等於知識儲備,看似與上文矛盾。實際上,大部分客戶並不是金融專業的,講的過於深奧,對方的感覺就是純粹的聽不懂,但是好像頭頭是道。真正的專業能力還是要把專業講的通俗易懂,卻不偏離本質,這就是為什麼薛兆豐教授能夠火的很重要的原因。大道至簡,能用客戶聽得懂的表述方式告訴客戶你要表達的內容,這才會是一個合格的理財經理。
2.企業風控方面
當一家銀行達到全球性銀行的規模後,其管理的就不是盈利,而是風險。巴林銀行,德國金屬公司等等一系列機構,都是因為在風控上的漏洞導致一夜之間面臨破產最終倒閉。
3.晉升制度方面
花旗的零售崗位晉升制度標準十分鮮明,每年都會公佈明確的員工晉升標準,特別對於我所在的業務條線,只要你達到了晉升的標準,是不可能不給你升職的,當然加薪的幅度與比例,會根據每年的預算略有不同,不可能每一個人在不同時期的晉升加薪都一樣。一般來說,理財經理的晉升考核會與業績、客戶增長、業務運作中是否合規、內部風控流程是否完成、是否有客戶投訴等等一系列指標相關,近幾年幾乎看不到特批不達標升職的情況,相對來說比起大部分結構更加透明。
4.人際關係方面
花旗的上下級關係當然依然存在,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是我遇到的絕大多數同部門與跨部門的主管都沒有很強的官相,關係好的私底下一樣可以跟朋友一樣聚餐喝酒聊天,主管幾乎沒有太大的權利能夠憑藉一己之力扼殺一個優秀的員工,裙帶關係在嚴格的晉升制度面前作用並不太大,哪怕有存在的地方,首先也得自身的實力過硬,才能在競爭中突出,簡單說類似叢林法則,而不是關係法則。
不同部門之間的關係,因為嚴格的風控制度,難免會在配合時要求合作部門出具更多的supporting來推進業務,這一定程度上當然會降低效率,但也能進一步的加強內控,而一旦涉及到客戶利益與客戶投訴的層面問題,各個部門都會十分重視,企業的宗旨是client excellence,哪怕企業最終需要的還是利潤,但是一旦牽扯到客戶的利益問題,就會先把自身對於客戶的服務推進好,十分重視branding,而不是店大欺客(這點絕大多數外資企業都一樣)。
5.外語要求
說實話還是有看到一些同事包括主管英語水平一般的,但只要具備基礎的英語能力(大學英語6級),是能夠在這工作的(特指零售銀行業務,因為在國內主要面對國內客戶),工作中的郵件能寫英語肯定是最好的,但是寫中文大部分情況下也不影響在國內業務範圍層面的溝通(只是對方很可能會回你全英文的郵件)。
其實專4專8這些,在公司內意義並不是很大,首先應試英語只能提升詞彙量,其次金融英語與專4專8考試的範圍相關度也並不高,真的遇到跨國溝通問題,還是需要正兒八經的語言能力,這點在機構業務上體會會更深,因為涉及到的需要用全英語溝通的地方會更多。
不過,想要在外資企業有更好的發展,英語真的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越往上走,需要用到英語的地方只會越多。而且還是存在圈層鄙視效應,畢竟外企裡優秀的人才英語不好的真的很少。試想一下你有機會晉升或轉至亞太區工作,卻因為語言被攔下來,這就好比蔡康永說的,你不學游泳,遇到個你很喜歡的女生邀請你去游泳,你就只能說我不會誒。。。
條件允許的話,聽得懂多國口音肯定更好,很多外資企業的IT技術部門會有大量的印度人,這些人平常的辦公地點都不在國內,一旦遇到問題需要交流,就會特別的尷尬。
6.職業發展
在花旗的職業發展最讓我受益的是能養成一個全球性的思維習慣,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在這個行業做久了,發現大量的股評員,時評員,跳脫不開國內的市場環境來看待問題。就拿A股來說,漲跌很多人都喜歡用技術分析,價量效應這些圍觀手段解釋漲跌原因,這在全球的經濟聯絡如此緊密的情況下,十分不合理,這兩年的貿易問題以及大國摩擦給這些人十足上了一課。
上文講的內部培訓,以及外資公司本身的高要求,其實對於長遠職業發展來說是十分鍛鍊能力的,花旗有很多機構會認為其屬於金融行業的黃埔軍校,因為要求嚴格,員工有淘汰機制,加上公司本身的一些策略著眼時間比較長,只要你願意接受,能給你一個大的picture,也就是我們說的格局。此外較高的專業要求,以及相對於國內金融機構的海外產品錯位優勢,都是未來發展的很有利的點。
此外,目前國內最大的機構幾乎都是國有機構,外資機構短期內不太可能一枝獨秀,社會資源方面短期內也比不上國內銀行,這有國情因素,所以也沒辦法,有意向到外資工作的需要重點考慮。
-
3 # 銀行張行長
銀行多年,看法如下:
01外資銀行與國內銀行沒有本質的區別,在壓力上更甚於國內銀行我國金融業於今年7月份已全部對外開放(銀行資本賬戶除外),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可以說是一個趨勢,金融大街上越來越多的外資銀行廣告牌就是最好的證明。從實際情況來看,中國的銀行本身是企業,需要經營業績來持續企業的長期發展,但同時,也承擔著大量社會任務。最好的例子就是前久工商銀行想撤銷一個網點,被當地銀監局以周邊普通老百姓需要金融服務為由拒絕了。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銀行真正體現了是中國老百姓的銀行。
而外資銀行,只需遵守我國的金融法規,可以按照完全的市場經濟理念來管理銀行。也就是說,外資銀行完全是追逐利潤的,這必然帶來管理上的職業化、趨利化和無情化,工作人員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02理論上來說,理財經理也是一種銷售崗位,一種服務人員無論在哪裡工作,銀行也一樣,所謂的理財經理,其實就是為客戶提供理財支援的服務人員,其本質與餐廳服務人員是一樣的。只不過餐廳服務員是為食客提供良好的用餐環境,而銀行理財經理是為有錢人提供資金的保值、增值服務。
從目前各家銀行來看,理財產品的研發有專門的團隊、部門,而理財經理純粹就是銷售人員,是執行者。
03理財經理的工作體驗本人沒有在外資銀行工作過,但周邊許多朋友在外資銀行上班,所聽到的也大多是人微言輕任務重,噱頭嚇人收入一般等類似的抱怨。此外,有些崗位並沒有語言能力的需求,所謂的前臺人員並沒有那麼高大上。
回覆列表
我不知道,我是國家一級理財規劃師,但是我沒在外資銀行呆過,也沒幹過理財經理,所以我不搗亂,不做沒有調查的發言和問題回答,因為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