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
2 # 宏論discussion
三國裡悲劇的人太多。如果非要說一個最悲劇的角色,肯定因人而異,各有所指。
而我個人以為,整個三國故事裡,最悲劇的人是諸葛亮。因為作者對他讚譽最多,誇大最多,普通讀者也最喜歡這樣的角色。獲得最多者,失去也最多。諸葛亮是幾乎完美的形象,卻無可奈何地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無論他用死諸葛嚇退活司馬,還是提前設計斬殺魏延,都無法掩蓋這樣的事實:諸葛亮個人的夢想無法實現,蜀漢的戰略無法實現,自己還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活活就累死了。
-
3 # 天涯罪客
周瑜很幸運了,有知遇的領導孫策、孫權,有知己的好友魯肅,有相知的對手諸葛,有相知的戀人小喬,有輝煌的功績。真不知道他哪裡悲劇了。
三國裡最悲劇的個人認為是三個人:田豐,算無遺策,奈無知己之主;孫策,天下無敵,奈天不與歲月,死於小人之手;魏延,英雄期有為之時,奈已無可用之主。
-
4 # 清都漫語
周瑜雖然在三國演義裡面被黑的很慘,但若說是悲劇,倒是談不上,功成名就,佳人相伴,也算是人生贏家。
三國之中,若論誰最悲劇,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道理。我也是說說自己的感覺。
若論悲劇,先從女性角色來說,首先是貂蟬,為了所謂的家國大義,委身於殘暴的董卓,周旋於董卓呂布之間,如履薄冰。董卓死後,跟隨呂布,呂布此人,雖然反覆無常,但對待妻女還算好,有一段還算好的日子。呂布敗亡後,雖未交代貂蟬的下落,但也可想而知,雖生得花容月貌,天仙中人,卻一生未能自主,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劇。
其次是孫尚香,身為東吳郡主,為了政治利益,嫁給了年近半百的劉備,其內心之苦悶,可想而知。後來又因政治因素,回到東吳,東吳郡主,卻又是蜀漢之主的夫人,其在東吳的日子,想必好不到哪去。
除此之外,還有大喬,孫策英年早逝,年輕寡居,後又有種種事端。
男性角色中,首先想到的是漢獻帝,身為天子,從未掌過大權,如玩偶一般,在諸侯之中來來去去,董卓、王允、李傕郭汜之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等等,不可謂不悲劇。
典韋,稱之為古之惡來,卻因曹操的好色,而死的很憋屈。
潘鳳,號稱無雙上將,出場沒幾分鐘就掛了。
華雄,昔日的西涼第一猛將,敗孫堅、殺潘鳳等,卻成就了關二爺的威名。
高順,清白有威嚴,陷陣營威名赫赫,呂布素知其忠,卻不能用,呂布敗亡後,一言不發赴死。
-
5 # 夜間狩獵者
感謝邀請!三國這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出了一大批名臣名將至今也是千古流傳,他們當中大部分人事悲劇的如:諸葛丞相“出師未捷身先死。”曹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周公瑾“英年早逝”更有漢獻帝一次次成為傀儡。然而諸葛丞相雖悲但也因興復漢室而名,曹公受後世文學影響但也留下千古名篇,周公瑾雖英年早逝更有遇明主孫伯符,赤壁破曹等功名。而我個人認為最為悲劇的是——劉禪,阿斗童鞋。
說起阿斗來我們更多的印象來源於《三國演義》,說他無能昏庸更甚的說阿斗弱智。縱觀三國的“二代目”們(建國算起以曹丕,劉備,孫權建國為主),阿斗可謂是差到極點了。曹睿親征前線,孫休則在二宮之爭元氣大傷之後為孫吳撐到三國最後一個滅亡的國家,相比這兩位阿斗一樣都沒有,然而細細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阿斗才是真正的悲劇
幼年登基並無實權章武三年,劉皇叔為了荊州戰略帶上一輩子的家當跟孫吳幹了一架,結果被一個書生一把火燒個精光,而自己跑遍全國之後終於在白帝城去世了,臨終前為丞相諸葛亮留下一道遺詔:“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就這樣17歲的阿斗登基成皇帝了。也許太年輕或者出於惶恐(畢竟有劉備的遺詔在要是一干不好就可能被廢了)。阿斗就像現代公司的Quattroporte一樣只要籤簽字其他交給相父處理,這個舉措雖然成就諸葛丞相千古美名,卻讓劉禪失去了鍛鍊的機會,一些重大的事物不懂得如何處理,也不能有自己想法(一說有不同的想法,相父反對說這不行那不行)。身為一國之君卻沒有一國之君該乾的事。
先輩功績耀眼比起漢獻帝來說,後來者多餘漢獻帝更多的是同情道理跟崇禎皇帝一樣,前面幾位丟下爛攤子,漢獻帝無能為力,而阿斗卻不能,因為他的老爸皇叔實在太耀眼了,劉皇叔跑了一輩子沒兵沒地的流浪最後得到益州成了三強之一,這個劉禪沒的比。相對其他二代,曹丕雖然也有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老爸,但又九品中正制這個成果拿的出手,還和他爸,他弟在文學上並稱三曹。而阿斗就沒有,當皇帝之後現有千古流芳的諸葛相父,中有蔣琬費禕,最後還有一個姜維。在這些可以說是大太陽面前,阿斗這個燈光實在是太弱了,然而在這麼牛的先輩面前逼的他必須要有功績。而中國曆朝歷代來看在牛逼的皇帝后面排的那位肯定黯然無光,雖然阿斗不想比但是後世一定會比較因此阿斗被迫去比。
樂不思蜀實則無奈關於樂不思蜀有人說阿斗機智,有人說阿斗昏庸姑且當作昏庸,但是比較幾大二代來看阿斗的悲劇點就體現出來了,先說曹睿,曹睿因為母親甄姬被他爸賜死經過太子大位廢了又拿的大風大浪,而且還隨父親東征過,在軍事政治上可謂是有大心臟。再說孫休,二宮之爭以及後面孫峻孫綝兄弟亂政可以講政治上是鍛鍊過。而阿斗呢從頭到尾一路順風,機會沒碰到過事,最後說出樂不思蜀可謂是心裡真實感受
因此阿斗才是三國最悲劇的人
回覆列表
三國最為悲劇的女人孫尚香
三國裡悲劇的人太多。如果非要說一個最悲劇的角色,肯定因人而異,各有所指。
而我個人以為,整個三國故事裡,最悲劇的人是孫尚香。
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以區區數萬人打敗了曹操的數十萬大軍,東吳得以保全,劉備也有了立足之地,在兩家同喜的時刻,也許沒有人注意有一個人的悲劇人生即將拉開帷幕,此人就是孫權之妹孫尚香。赤壁之戰的第二年,劉備的實力逐漸擴大,孫權甚為不安,為了穩住劉備,孫權便想到透過政治聯姻共同抗曹。正是這樁聯姻註定了孫尚香一生的悽慘命運。
孫尚香嫁給劉備時候年方19真是如花似玉的妙齡女郎,而劉備已是年過半百,經歷了數次婚姻的“過期”老男人。孫尚香不僅容貌端莊,且才思敏捷,心情剛猛,有幾分兄長的風度。因此,讓她嫁給劉備實在是委屈了,完全是出於被迫無奈,並不是演義裡說的“美女愛英雄”那麼浪漫。史書上說孫尚香的宅中是“侍婢百餘人,皆執刀侍立,備每入,心常凜凜。”平常喜歡舞刀弄槍的孫尚香,竟在自己宅內安排百餘名手執利刀的侍女,讓劉備每次進入內宅,心裡都感到很恐懼。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孫尚香對這樁婚姻的牴觸情緒,婚後夫妻間的感情便可想而知了。
孫尚香與劉備談不上恩愛的夫妻情分只維繫了兩年而已,公元211年劉備親率大軍西進益州,夫妻倆自此便天各一方,永不相見。當時,孫權聞知劉備西征的訊息,便派遣舟船來接走孫尚香,並讓她將年僅四歲的劉禪帶回東吳,其目的自然是將劉備唯兒子當人質,為東吳討回南郡之地。後來張飛、趙雲“勒兵截江,乃得禪還”,可見當時是強行從孫尚香處奪回劉禪的。從此,孫劉聯姻不歡而散。
重返吳郡的孫尚香才21歲,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均無孫尚香再嫁的隻字片語記載,也就是說正富青春的她自此開始“寡居”生活。在此後的歲月中,孫尚香一方面承受的是寂寞孤苦,另一方面則揹負著一種強大的精神壓力。在東吳人眼裡,她始終是敵對方元首劉備的夫人;在蜀漢方心中,她是裡通東吳,有劫持人質之嫌。因此,劉備在蜀地稱帝后,並未給她什麼封號,而是冊立偏將軍吳懿的妹妹為皇后。劉禪繼位後,也沒追贈她為皇太后,蜀漢的史官僅稱她為“夫人”,並未給她單獨立傳。
孫尚香雖貴為破虜將軍孫堅之女、吳大帝孫權之妹、蜀先主劉備之妻,但其人生遭遇卻相當悽慘,淪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孫尚香何時鬱鬱而終,史書上並無明確記載。民間盛傳其在劉備兵敗身亡後,投江而死,九江、蕪湖、南京、鎮江等地均有孫夫人投江遺蹟的傳說,還為其建有不少祠廟,或稱梟姬娘娘,或稱靈澤夫人。這也許正是民間百姓對她的不幸遭遇的一種惋惜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