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咖小斐
-
2 # 咖啡生活家
如何製作一杯完美的手衝咖啡呢?
我學習咖啡的過程中,曾經有老師這麼告訴過我,製作一杯完美的手衝咖啡,生豆的品質:烘焙的方法:水:咖啡手法的比為4:3:2:1
可能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也沒有得到過科學的驗證,但是就我目前的經驗來講,基本上是沒差了。
首先:咖啡的根本是生豆的品質
1)生豆的品質是根源
大部分咖啡出產國和咖啡進口商運用一種生豆分級標準來辨識每一批咖啡生豆的質量。不同咖啡豆評估方法包含著咖啡豆的眾多因素:殘次豆的數量,海報的高度,原產地,烘焙的統一性等等
A:咖啡豆原產地:它不僅僅指明咖啡原產國,確切地生產地區或進出港口,有的時候也指進出口商或生產廠家
B:咖啡豆種:咖啡豆顯示咖啡植株物理上的種類--阿拉比卡咖啡或者羅布斯塔咖啡。
C:處理方式:咖啡豆是經過水洗處理或幹法加工處理,以及近年被引進的挑選咖啡果實的方法
D:水分:經正確處理的咖啡豆水分含量必須在11%左右
E:採摘年份;咖啡豆的外觀和形狀;大小和密度等等
2)烘焙咖啡豆的方法和方式
A:烘焙好的咖啡豆的結構,密度和脆度
B:重量和水分含量
C:顏色:由於糖分的焦糖化合纖維質的淡化,咖啡豆將會從阿拉比卡的咖啡的綠色或者羅布斯塔的咖啡棕黃色變為經典的“修士袍棕色額”,為製作濃縮咖啡的最佳烘焙度。
D:體積
E:香氣和物質
3)水
我們的人體2/3的組成成分是水,而一杯咖啡中的98%的成分也是水。
因此,水的品質也是一杯高品質咖啡的基礎。我們城市的飲用水經過適當的處理,適合咖啡機所應用的水除了可以飲用並且新鮮以外,必須是無味,無異味且無色的。
影響到水質量的主要因素有:硬度,PH值和氯氣含量。
4)最後就是咖啡師的技能和專業的咖啡裝置
手衝咖啡呢,操作起來也是比較簡單的。
準備工作就是:磨豆機,電子稱,錐形濾杯以及一個細口壺和濾紙。
首先,我們將先前有SOE標準的豆子進行了適合的烘焙度,並且經過了養豆期後,拿到的豆子按照水粉比例如1:15的比例來進行衝煮。
將15G的咖啡豆進行研磨,研磨的顆粒大小與白砂糖的顆粒大小是差不多且粗細均勻,如果研磨的過於細,則容易使咖啡萃取過度,味道過重且苦澀味比較大,如果研磨過於粗,咖啡容易萃取不足,味道寡淡且酸度較高。研磨的均勻度也是極為重要的,如果研磨不均勻,咖啡衝煮出來的味道也會很差
然後,將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濾紙中,然後將咖啡粉拍實,表面平整.以便在後面的步驟中,咖啡粉能均勻受水
下一步確定衝煮水溫,溫度保持在90攝氏度左右。水溫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咖啡萃取的口感。
悶蒸30秒以後,手衝壺裡的水溫降到90~85度,就可以進行沖泡了
不管是分三段方式注水衝煮,還是採用直注的方式等等,手法其實是其次的,你要了解咖啡豆的特性,和想要的手衝咖啡的風味特徵,才能製作出一杯完美的手衝咖啡
-
3 # 超人不會飛
完美的咖啡豆種,完美的種植技術,完美的咖啡加工技術,完美的烘焙技術,完美的手衝技術,衝出一杯完美的咖啡
以上是我們對咖啡美好的願景,但事實不是這樣的,我們說的一杯好的手衝咖啡是酸甜平衡的,沒有明顯的瑕疵味道,有著豐富的層次,這就需要咖啡師或者愛好者有著一定的咖啡衝煮知識和感官學習,能夠拿到一支豆子後找到它最佳的充煮引數,把這個豆子的特點表現出來,透過不同的研磨度,搭配合適的濃度和萃取率,正確的水粉比,透過舌頭、口腔、鼻子、鼻後嗅覺去調整這個咖啡的各種引數,找到最好喝的範圍。日常多練習多喝多玩,請教比自己厲害的咖啡師朋友,慢慢就學會衝一杯好喝的手衝咖啡☕️,有問題也可以私信我,大家互相學習
回覆列表
手衝咖啡是目前咖啡市場中較為流行的咖啡製作方式。其衝煮過程較為簡單,且能透過改變衝煮引數調整咖啡風味,製作出的咖啡口感純淨且風味複雜多變。
一杯好喝的咖啡:50%生豆質量,30%靠烘焙技術,20%靠衝煮技巧。生豆質量咖啡豆的風味特徵在種植階段基本就已經定型了,後續無論是使用多麼先進的處理方式、高超的烘焙技術以及精湛的衝煮技巧,都無法改變咖啡生豆的主體風味,頂多透過物理與化學反應對咖啡風味進行強弱調整,促使原來蘊藏在咖啡豆內的風味特性充分釋放。
目前市場上最為流行的咖啡品種有:阿拉比卡與羅布斯塔。
阿拉比卡生長於高海拔地區,咖啡因含量低,擁有很好的酸度與甜度,風味層次感強,苦味較低;
羅布斯塔生長於低海拔地區,咖啡因含量是阿拉比卡的1-2倍,苦味與澀味較高,風味層次較為單一。
烘焙技術咖啡生豆在處理加工後,需要烘焙成熟豆之後才可以進行衝煮。烘焙師會針對咖啡豆的特性,結合想要達成的風味對咖啡豆進行適合的烘焙程度。
常見的烘焙程度有三種:
淺度烘焙:酸度低、甜度高、苦味低。
中度烘焙:酸度與苦味較為平衡,甜度較高。
深度烘焙:酸度低、甜度較低,苦味高。
咖啡豆是否好喝的除了合適的烘焙程度外,烘焙師的技術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要想衝出一杯完美的手衝咖啡,選擇咖啡豆是關鍵因素。
衝煮技巧1.手衝壺選擇
手衝壺的選擇上不應該注重材質,而是容量大小與壺嘴形狀。
容量大小:600-700ml最佳,水量即便裝滿,也很難出現手抖而影響水流,更容易掌控;
壺嘴形狀:細口壺與寬口壺。細口壺更適合初學者,出水時水流會偏小更加穩定,但對於大水流衝煮就不能實現;寬口壺出水能大能小,更加適合進階或者提升者使用。
2.濾杯選擇
濾杯在衝煮咖啡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濾杯的作用有三個:1.襯托濾紙;2.放置咖啡粉;3.排氣與排水。
例如:Hario與KONO的圓錐形濾杯,咖啡粉更加集中,粉層更厚,下水的速度也會變慢,所以更加適合淺中度烘焙的咖啡豆;Kalita的蛋糕濾杯會讓咖啡粉層更薄一些,下水的速度會稍快,更加適合深度烘焙的咖啡豆。
3.濾紙選擇
濾紙的材質目前有原漿濾紙與漂白濾紙,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漂白。儘管兩種濾紙都無化學殘留,但無論使用哪種濾紙,都建議提前將濾紙打溼過濾下,同時也可以起到溫壺的作用。
手衝咖啡時還需要考慮濾紙的厚度: 濾紙越厚,下水速度也就越慢,同時也會過濾咖啡中更多地不可溶物質,整體口感會更加乾淨。
4.衝煮方式
咖啡粉:20g中度烘焙咖啡粉
注水量:320ml
水溫:92℃(以中度烘焙為例,淺度烘焙可以使用94℃水,深度烘焙可以使用88℃)
研磨度:比家用白砂糖稍粗(最好是現磨現做,香氣上會更加濃郁)
(1)第一段注水:悶蒸
將咖啡粉倒入濾杯後,以咖啡粉最多2倍的熱水快速浸溼咖啡粉,並等待30秒。
咖啡豆的烘焙程度越淺,萃取速度越慢,悶蒸時間就要越長。(30-40秒)
咖啡豆的烘焙程度越深,萃取速度越快,悶蒸時間就要越短。(20-30秒)
(2)第二段注水:萃取
悶蒸之後,咖啡顆粒內壁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大半,此時的注水目的就是萃取出咖啡內壁中的可溶性物質。以1秒1圈的方式,從中心開始繞圈,緩慢注水至200ml。
(3)第三段注水:稀釋
對準濾杯中心,以直線大水流的方式注水至320ml。滴落完成後,就可以享用咖啡了。稀釋階段的目的主要在於降低咖啡的濃度,讓咖啡的風味不至於太濃。
製作一杯好喝的手衝咖啡,最重要的是選擇好咖啡豆,衝煮技巧是次要的。優質的咖啡豆,即便是一位初學者衝煮,也能衝出很好的風味。
喜歡酸度高的可以選擇巴拿馬瑰夏、衣索比亞的耶加雪啡,喜歡苦味高的可以選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咖啡,喜歡酸味與苦味較為平衡的,可以選擇哥倫比亞、瓜地馬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