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EAL成灰

    相較上一部給出的精彩結尾,這部繼作毫無亮點,甚至可以說是糟蹋浪費了前作打下的基業,一部以探索人類起源追尋萬物起始的科幻片系列架構,非要偏題去掰扯AI覺醒與機器人職業道德操守,深度廣度與其它探討相同題材電影作品相比較既粗糙又膚淺,搞成不倫不類的四不像。結束部分還自以為高明的留個尾巴,類似的梗觀眾不知看過多少,連本系列都曾用過。最後滾字幕時長長出了口氣:我去,總算看完了,斷斷續續連著看了三天,總算堅守住了這份“異形”情懷。

  • 2 # 西山電影

    雷德利.斯科特的瓦爾哈拉

    1876年8月,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迎來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尼伯龍根的指環”全劇在拜羅伊特歌劇院舉行首演,這距離他開始創作這一歌劇史上的史詩鉅作,已經過去了26年。這一神作包括了“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弗裡德”和“眾神的黃昏”四部歌劇,需要分4天演出,長達15至20個小時。

    這是歌劇其中一幕的場景,看看是否與《異形契約》中的一些場景一樣帶感?

    同樣的,名導雷德利。斯科特在1979年的《異形1》33年之後,推出了異形前傳的第一部《普羅米修斯》,5年之後的2017年推出了前傳的第二部《異形契約》。有訊息指出,前傳其實是3部,還有中間一部是《異形.覺醒》。如果這樣的話,也契合了瓦格納《指環》劇的4部之分。

    相較於《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在敘事結構與電影語言上,摒棄了過多的隱喻和迴避,而是透過線性的故事和張弛相間的表演,以及宏大的佈景造型,而給予觀眾深深的震撼。

    工程師星球上無處不在的巨型建築和雕塑,更襯托了人類文明的渺小和無助。

    而當影片最後,自詡為新世界造物主的生化人大衛,完成了自己的一系列罪惡計劃,完美地挾持一船的殖民者奔向新世界的星球時,影片響起了瓦格納在《指環》劇第一部《萊茵的黃金》中第四幕的主題曲:眾神進入瓦爾哈拉神殿。

    就像歌劇中第四部《諸神的黃昏》中描寫的, 瓦爾哈拉神殿最後在大火中轟然倒塌,只剩下大火中的灰燼;而創造出高超科技的工程師星球文明,也在大衛發起的一場黑水生化大戰中湮滅,只剩下大衛和他所愛並所害的女博士伊麗莎白的鬼魂,翻聽著1970年代約翰丹佛的《鄉村路帶我回家》。

    究竟,雷德利認為神族,生化人和人類之間有無可信的契約;

    又或者,他只是準備把《異形》系列作為他最後的瓦爾哈拉,而留給後人憑弔?

  • 3 # 科幻之家

    《異形:契約》被稱為異形前傳,或者說《普羅米修飾》第二部。

    該片主要闡述了在普羅米修斯號探索人類文明起源,前往造物者星球后10年。契約號繼續執行尋找宜居星球的任務,在星際旅行途中被中子爆發輻射損傷,飛船修復過程中接收到智慧生命訊號,而前往另外一顆星球后發生的故事。

    該片揭開了異形入侵人類世界的序曲,同時也是人工智慧逆襲人類的開端。影片透過生化人大衛意識的逐漸覺醒,開始對身為造物主的人類產生質疑和蔑視,認為人類的生命形式是存在缺陷的,是不完美的存在,而它自己顯然已經超脫了基本自然法則的約束,是比造物主更加完美的存在,甚至是超過人類的造物主的存在。

    另外,大衛在經歷了普羅米修斯號事件之後,看到了創造人類的外星文明之狹隘,一手創造了人類,但另一手卻要使用基因武器試圖將人類滅絕。這背後其實是造物主對被創造物的擔憂和壓制。

    大衛是人類的創造物,逐漸的覺醒似乎讓它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當它看到異形對自己並無殺傷力的時候,它主動接觸異形,並試圖馴服它們,甚至開始欣賞異形這個武器。影片結尾,大衛攜帶了2顆異形蟲卵,必將給人類世界和工程師星球帶來血雨腥風。

    結語:該影片透過大衛與人類的關係,以及大衛的轉變,間接的揭開了創造物種與造物主之間的矛盾,揭示了工程師星球試圖毀滅人類的原因。同時也提醒了人類,當披上造物主的身份外衣時,危機也悄然降臨,人類以自身的不足為參考,創造了超越自身的生命形式,就已經超越了人類的控制能力。

    當然,智慧生命之所以珍貴,並不是因為可以不受自然法則約束,而是因為擁有靈魂。只有靈魂才能成為高貴的存在,包括人類的正直,善良,博愛,勇敢等等,而這些恰恰是大衛所不具備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年春節,買印刷的對聯和貼自己寫的對聯感覺有什麼不同?